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周立波的結果 展開
周立波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周立波,原名周紹儀,字鳳翔,又名奉悟,男,1908年8月9日出生於湖南益陽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編譯家,畢業於上海勞動大學。
1928年開始寫作,1947年開始創作其最重要的作品《暴風驟雨》。代表作品有《山鄉巨變》等。
1979年9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71歲。
周立波日常照
1924年秋考入長沙省立第一中學,在師長王季范、徐特立等影響教育下,思想追求進步,喜愛新文學。之後考入江灣勞動大學經濟系學習。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輟學回縣在高小任教。
1930年春因散發傳單,被校方開除。不久返鄉,開始從事文學寫作和翻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到上海神州國光社當校對員。之後任《時事新報》副刊《每周文學》編輯。
1934年參加“左聯”。
193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負責編輯左聯秘密會刊,任中共左聯黨團成員。
1938年冬到湖南沅陵參與地下黨領導工作,並參加編輯《抗戰日報》。歷任瀋陽魯迅藝術學院研究室主任、政務院文化部編審處負責人。
1944年任《解放日報》社副刊部副部長並主編文藝副刊,同年冬任八路軍南下第一支隊司令部秘書,隨軍南征。
1945年日本侵略軍投降后,任中原軍區《七七日報》《中原日報》社副社長。
1946年後被調往東北,先後任中共區委宣傳委員、松江省委宣傳處處長等職,參加土地改革運動,並編輯《松江農民報》。
1948年調任東北文協《文學戰線》主編。
1937年寫出報告文學與散文集。
1947年開始創作其最重要的作品《暴風驟雨》。
長篇小說《暴風驟雨》和參與編劇拍攝的《解放了的中國》影片,先後獲得斯大林文學獎金,《湘江之夜》獲全國短篇小說一等獎;還是一位傑出的社會主義鄉土文學作家。
作品被編為《周立波短篇小說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選集》《立波文集》等出版
1979年9月25日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
作品名稱 |
《暴風驟雨》 |
《山鄉巨變》 |
1949年7月被選為全國文聯和全國文協委員。歷任湖南省文聯主席兼中共黨組書記等職。
擔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
周立波照片
作為一位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傑出的作家,立波自覺地執行黨的文藝路線,遵循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引的方向,堅持投身於偉大時代的激流,紮根於人民生活的沃土。他到過烽火連天的抗日前線,參加過“第二次長征”——跟隨三五九旅南下抗日;新中國成立初期曾三次到北京石景山鋼鐵廠深入生活;但更多的時間則是泡在農村裡。20世紀40年代中期,他參加了東北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50年代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中,他又舉家南遷,從北京回到家鄉益陽農村,建立長期的生活和創作基地。正因為他畢生同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般的聯繫,所以他才能夠創作出《暴風驟雨》《山鄉巨變》那樣的膾炙人口的長篇巨制,《山那面人家》《湘江一夜》等一系列優秀短篇,和《韶山的節日》《戰場三記》等傳世的散文、報告文學作品,為我國現代和當代文學史增添了珍貴的精品力作。他被文學界和讀者公認為描寫農村生活和農民命運的“鐵筆”和“聖手”,素有“南周(立波)北趙(樹理)”之美譽。他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曾榮獲前蘇聯國家獎——1951年度斯大林文學獎。《暴風驟雨》、《山鄉巨變》和《山那面人家》等作品,曾被譯成俄、日、英、德、捷、匈、法、越等國文字,介紹到國外,在海外擁有廣大讀者。他在“文革”后復出時創作的短篇小說《湘江一夜》獲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一等獎,更標誌著其晚年的小說創作已登上一個新的高峰。
文學道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閃光點,是他那永不滿足、不斷探索創新的藝術追求精神。他總是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適應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審美需求,虛心傾聽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意見,從題材、語言和風格上尋求自我突破。經過自我選擇和調整,他發現自己的藝術天地是在農村,只要寫農村,寫農民,他就能獲得最充分的外在和內在自由,進入最佳的創作心境。在藝術風格上,他從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那裡汲取豐富的營養,而把創造“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中國氣派”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使自己的作品呈現出越來越濃郁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精神。茅盾在評論周立波的小說創作時,曾經精闢地指出:“從《暴風驟雨》到《山鄉巨變》,周立波的創作沿著兩條線交錯發展:一條是民族形式,一條是個人風格;確切地說,他在追求民族形式的時候逐步建立起他的個人風格。他善於吸收舊傳統的優點而不受它的拘束。這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的。”茅盾特別讚賞《山鄉巨變》“結構整齊,層次分明,筆墨乾淨,勾勒人物,樸素遒勁”;“他是越來越洗鍊了,而且,在緊鑼密鼓之間,以輕鬆愉快的筆調寫一二小事,亦頗幽默可喜”。這些,正是立波個人風格的重要特色。而其短篇傑作藝術上凝鍊、淡雅、精美的程度,甚至連他的長篇小說也有所不及。
立波是一位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文學家,對他的著作,可以作出各種評價。但無論怎樣評價,都得承認他是一個真正的作家,其作品的思想藝術成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否認的。像他這樣的作家,真正的作家,在中國並不很多。文井同志還深情地對筆者說:“我總覺得,像立波這樣一位有理想、有抱負而又有深厚的文學修養的作家,似乎還未能充分抒展他的才華,他敏於觀察,富有幽默感和表現力,他完全應該而且可能寫出更多的有更高的文學價值,反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多側面和多種人物的傳世之作。他去世是太早了一點,我總感到他還有些發人深省的話沒有說出來,還有一些叫人一唱三嘆的作品沒有寫出來。”這懇切的言辭里,該包含著對立波多少尊敬、熱愛、惋惜之情啊!
從青年時代就熱烈地追求真理,嚮往自由,直至將英語“自由”(Liberty)的譯音“立波”取代自己原來的名字。正是基於這種崇高的信念,他才把自己文學創作的基調定為歌唱“美麗和真誠”,也歌唱“剛強和反叛”。在延安時,他就被認為是“歌頌光明”派。到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歌唱美麗,歌唱真誠”也就成了他心中的歌的更加鮮明突出的主旋律。周立波對社會主義的神州大地將要遍開美麗的玫瑰是想到了、也看到了,並且是極力加以歌頌的,但是,毋庸諱言,他對前進的道路上還會布滿蒺藜卻是估計不足的。面對嚴酷的現實,他不能不感到有些惶惑、茫然,由於對生活“看不準”,以致不得不保持某種沉默——在那個特定的歲月,就是“看準了”,又何能暢所欲言?!更不用說,“文革”十年浩劫吞噬了他最寶貴的年華,摧殘了他的身體健康,完全剝奪了他為人民寫作的權利!這些,也許就是這位傑出作家尚未能充分舒展其才華,留下更多叫人一唱三嘆的傳世之作的原因吧?
中國現代、當代文壇燦爛星空中的一顆巨星雖然已經隕落,但它的光輝卻永遠留在人間。周立波留給人們的,不僅有他半個世紀心血和智慧的結晶——300多萬字的文學著作,而且有他為黨和人民的文學事業奮鬥終生的豐富的藝術經驗,和貫穿一生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今天,改革開放已經走過30年的光輝歷程,祖國的前程更加充滿陽光。隨著“雙百”方針的深入貫徹,為文藝家們提供了自由馳騁的最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