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園

明末北京最著名的私家園林之一

勺園是明朝著名書畫家米萬鍾(1570-1631)於明萬曆年間所建,是“米氏三園”中最為有名的一個。明朝詩人多有詩詞歌詠。清初在勺園故地建弘雅園,康熙曾為之題寫匾額。乾隆時,英特使馬嘎爾尼朝見清帝時曾駐此。後為鄭親王府,嘉慶時改名為集賢院,清帝圓明園臨朝時,此處是大臣們入值退食之所。1860年,集賢院和圓明園一起為英法帝國主義焚毀。

米萬鍾曾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親手繪《勺園修褉圖》,此圖現藏北大圖書館。勺園故址在今勺園大樓北側,曲廊是近年新建的。

歷史沿革


歷史上,這裡曾是一片荒地,明代書法家米萬鍾在此修建了一處園林。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為勺園。至明末,勺園已成為西郊一處小巧幽雅的著名園林。清初,在勺園舊地上又重建了一座弘雅園,乾隆以來成為官員赴圓明園上朝途中歇息的場所,由此改為集賢院。
歷史更有驚人的巧合,昔日由勺園沿變的弘雅園,是英王二世派遣的使團居住過的地方,這也是西方國家最早派遣的訪華使團。勺園因此成為最早接待西方正式使團的食宿場所。
如今,盛極一時的皇家園林早已成為北京大學的一部分,在它的舊址上現代化樓群平地而起。經過歷史的大跨度,勺園又重新成為接待外國賓客的場所,有“小聯合國”的美稱。
勺園修褉圖(局部)
勺園修褉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