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嘉慶的結果 展開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年號
- 漢語辭彙
嘉慶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年號
嘉慶是清朝的一個年號,在乾隆之後,道光之前,共計二十五年。
1795年10月3日,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立愛新覺羅·顒琰為皇太子,並下令從1796年2月9日開始改用“嘉慶”年號。
1796年2月9日(嘉慶元年正月初一日),清高宗傳位給愛新覺羅·顒琰,正式退位,愛新覺羅·顒琰正式即位。
愛新覺羅·顒琰就是清仁宗嘉慶皇帝。1820年9月2日(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清仁宗駕崩。
1820年10月3日(嘉慶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愛新覺羅·旻寧即位,沿用“嘉慶”年號至1821年2月2日(嘉慶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次日1821年2月3日為道光元年正月初一日。
嘉慶帝
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皇帝打出“咸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複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嘉慶皇帝即位后,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衝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顒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衝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倖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皇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60歲。廟號清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清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親王綿愷。第四子瑞懷親王綿忻。第五子惠端親王綿愉。道光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年號 | 公元紀年 | 干支紀年 | 使用者 | 備註 |
嘉慶元年 | 1796年 | 丙辰年 |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 | 僅1796年2月9日使用,此日清高宗退位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1796年2月9日即位 | |||
嘉慶二年 | 1797年 | 丁巳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三年 | 1798年 | 戊午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四年 | 1799年 | 己未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五年 | 1800年 | 庚申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六年 | 1801年 | 辛酉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七年 | 1802年 | 壬戌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八年 | 1803年 | 癸亥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九年 | 1804年 | 甲子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年 | 1805年 | 乙丑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一年 | 1806年 | 丙寅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二年 | 1807年 | 丁卯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三年 | 1808年 | 戊辰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四年 | 1809年 | 己巳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五年 | 1810年 | 庚午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六年 | 1811年 | 辛未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七年 | 1812年 | 壬申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八年 | 1813年 | 癸酉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十九年 | 1814年 | 甲戌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二十年 | 1815年 | 乙亥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二十一年 | 1816年 | 丙子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二十二年 | 1817年 | 丁丑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二十三年 | 1818年 | 戊寅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二十四年 | 1819年 | 己卯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
嘉慶二十五年 | 1820年 | 庚辰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 | 1820年9月2日駕崩 |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 | 1820年10月3日——1821年2月2日使用 |
• 清王朝由盛轉衰,歷史學家稱這時期為“嘉道中衰”
• 官員腐敗日益嚴重
• 白蓮教、天理教等農民起義紛紛爆發
• 西方殖民主義開始滲入
• 嘉慶四年(1799年;己未)- 太上皇乾隆帝駕崩,嘉慶帝親政。大學士和珅被賜死。
• 嘉慶八年(1803年;癸亥)- 侍衛陳德行刺嘉慶未遂
• 嘉慶九年(1804年;甲子)- 徹底鎮壓白蓮教
• 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戊)- 禁鴉片入北京
• 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 禁人民習天主教
• 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天理教起義
•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英國使臣阿美士德到京
• 嘉慶二年二月初七 皇后喜塔拉氏崩。二十七日冊謚大行皇後為孝淑皇后。四月二十二日 追冊潛邸側福晉完顏氏為恕妃;格格關佳氏為簡嬪;格格沈佳氏為遜嬪。五月二十日 行孝淑皇后冊謚禮。晉封 貴妃鈕祜祿氏為皇貴妃,攝六宮。六月十八日 行恕妃、簡嬪、遜嬪追封禮。十月十七日 行皇貴妃晉封禮。十一月 賜封委署庫長時泰之女董佳氏為淳貴人,玉貴人。
• 嘉慶三年三月 晉封春常在王佳氏為春貴人;賜封將軍本志之女劉佳氏為信貴人。公安英之女蘇完尼瓜爾佳氏為安常在。
• 嘉慶六年正月初八 冊立皇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后。晉封瑩嬪候佳氏為華妃;冊封淳貴人董佳氏為淳嬪;春貴人王佳氏為吉嬪。賜封主事善慶之女鈕祜祿氏為如貴人。四月十五日 行皇后冊立禮,及華妃、淳嬪、吉嬪冊封禮。
• 嘉慶九年正月 賜封芸貴人。六月二十八日 華妃候佳氏薨。十二月十八日 冊封如貴人鈕祜祿氏為如嬪。
• 嘉慶十年二月初八 如嬪鈕祜祿氏生皇八女。初九 皇后鈕祜祿氏生皇四子綿忻。六月初四 行如嬪冊封禮。七月十九日 芸貴人薨。
• 嘉慶十一年正月 晉封榮常在梁氏為榮貴人。
• 嘉慶十二年正月 降封榮貴人梁氏為榮常在。五月復封榮常在梁氏為榮貴人。六月以後 賜封左副都御史萬名之女烏雅氏為恩貴人。
• 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以誕育皇長孫及五旬萬壽晉封諴妃劉佳氏為諴貴妃。吉嬪王佳氏為庄妃;冊封信貴人劉佳氏為信嬪。
• 嘉慶十五年九月二十日 晉封如嬪鈕祜祿氏為如妃。
• 嘉慶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 如妃鈕祜祿氏生皇九女。二月十五日庄妃王佳氏薨。四月初二行 如妃晉封禮。
• 嘉慶十九年二月十七日 如妃鈕祜祿氏生皇五子綿愉。十月初七 玉貴人卒。
• 嘉慶二十四年十月十三日淳嬪董佳氏薨。
•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仁宗殯天。二十六日皇二子智親王綿寧繼皇帝位。二十七日 尊封皇后鈕祜祿氏為聖母皇太后。八月二十三日 晉尊諴貴妃劉佳氏為諴禧皇貴妃;如妃鈕祜祿氏為如貴妃;信嬪劉佳氏為信妃;冊尊榮貴人梁氏為榮嬪;恩貴人烏雅氏為恩嬪;安常在蘇完尼瓜爾佳氏為安嬪。十二月初二 敬上聖母徽號恭慈皇太后;二十日 行諴禧皇貴妃、如貴妃、信妃晉尊禮。二十四日 行榮嬪、恩嬪、安嬪冊尊禮。
• 大慶(1797年):清朝時期—王大叔之年號
• 大慶(1797年):清朝時期—黎樹之年號
• 光明(1805年—1809年):清朝時期—蔡牽之年號
• 后明晏朝(1814年):清朝時期—后明朱毛俚之年號
• 寬政(1789年正月二十五—1801年二月初五):日本—光格天皇之年號
• 享和(1801年二月初五—1804年二月十一):日本—光格天皇之年號
• 文化(1804年二月十一—1818年四月二十二):日本—光格天皇、仁孝天皇之年號
• 文政(1818年四月二十二—1830年十二月初十):日本—仁孝天皇之年號
• 景盛(1792年—1801年):西山朝—富春阮光纘之年號
• 寶興(1801年—1802年):西山朝—富春阮光纘之年號
• 嘉隆(1802年—1820年):越南阮朝—世祖阮福映之年號
• 明命(1820年—1841年):越南阮朝—聖祖阮福晈之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