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廣東省封開縣長安鎮

長安鎮隸屬於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位於封開縣北部,現有人口38793人,距縣城107公里,東北與懷集縣交界,南與金裝鎮毗鄰,西、西北部與廣西賀州鋪門接壤,是封開縣的北大門。省道S266貫穿全鎮除西山外的10個村(社區),北部金星、莫羅村靠近出省通道S349和廣賀高速靈峰路口,交通便利,邊界貿易來往十分活躍。全鎮總面積139.04平方公里,轄東山、西山、寶山、今寶、萬崗、民成、中良、新地、莫羅、金星共10個村委會和長安社區居委會1個社區。

地理位置


長安鎮位於縣境北部,北緯23°58′,東經111°53′。全鎮有山林面積14.31萬畝,耕地面積2.34萬畝,其中水田20571畝。201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3.86億元,全鎮儲蓄存款突破1.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57元。境內資源豐富:金星村石膏礦探明儲存量達404.35萬噸;水庫眾多,其中,黨山水庫因具有地質條件好、水頭高、距高比小和裝機容量大等優點,經有關部門論證,可以建裝機容量達240萬千瓦的抽水蓄能電站;中型水庫(西山水庫)一個,小一、小二型水庫18個,小山塘65個。利用“二廣”高速通過境內的優勢,在東口村規劃建設一個10000畝以上的工業園區,配合好縣在“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三大園區的總體設計。

經濟


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62元,比2010年增長15.8%。
2011年經濟主要成績
繼續深入開展“強綜治、創平安、促發展”活動,紮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對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和實時關注較為突出的矛盾糾紛,力爭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防範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鎮、村兩級成功調處兩宗群體性糾紛在內的矛盾糾紛43宗,切實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全鎮沒有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非正常越級到市、省上訪情況。
(二)、全力抓好計劃生育工作,提升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水平。
狠抓計劃生育“層級動態管理責任制”的落實,對鎮、村幹部“每月一任務一考核一獎懲”,使之與“位子、票子、面子”掛鉤,增加鎮、村幹部的工作壓力和動力,提升計劃生育工作管理水平。落實計劃生育例會制度,推進計劃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利用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流入地與流出地的信息溝通,做好流動人口信息平台的通報反饋工作。大力宣傳和創建“兩無”活動,做好孕情監控工作,積極開展好生育關懷行動和關愛女孩“愛心1+1”活動,在全鎮範圍內營造良好的計劃生育氛圍。2011年,“愛心1+1”活動共幫扶孤兒17人。
(三)、緊抓農業基礎服務,切實做好農業農村工作。
一是積極組織抗旱救災。針對我鎮四月份左右出現的嚴峻旱情,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鎮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抗旱救災工作實施方案,動員群眾積極抗旱、保春耕,同時妥善處理好群眾因生產、生活用水引發的各類水事糾紛,使抗旱工作取得了實效。二是紮實做好農業保險工作。我鎮把農業種植性水稻保險做為一個新的工作重點,按照市場化運作原則,規範操作流程,完成了19721畝水稻的農業保險任務,確保農民真正受益。三是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特色種養業。引導農民在萬崗村種植80畝的佛手瓜等藥用經濟作物;在中良村種植120畝的麒麟李;在長安社區發展300畝的油茶基地;引進廣東省農科院在寶山發展100畝生態無公害農業示範點(主要種植有機水稻、有機甜玉米);與高要雙聰蔬菜公司簽訂協議在今寶村建立一個400畝的有機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養豬專業戶5戶,新增存欄1500頭;發展養雞專業戶4戶,新增存欄3500隻。四是繼續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做好西山水庫、銅鑼塘、石橋沖水庫除險加固和長安社區及東山村40公里的農田水利綜合開發的收尾工作,並通過上級有關部門的驗收。
(四)、民生工作紮實推進,惠民政策到戶到人。
1、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紮實推進。2011年繼續加大對扶貧工作的投入,累計投入扶貧資金160.4萬多元,幫扶506戶發展經濟,其中發放豬苗232頭、雞苗3480隻、生產物資140.91噸。投入72.76萬元資金,用於購置商鋪以發展集體經濟。從而使457戶實現脫貧,貧困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超過3萬元。
2、社會救助、社會保障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2011年,為119人發放優撫資金約60萬元;為387戶879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0多萬元;為158戶五保戶發放379200元;43名老人入住敬老院,使社會低收入弱勢群體生活有所保障。截至2011年,我鎮參加申領新型農村養老保險6119人,其中參保2810人,申領待遇3209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達98%以上,報銷補償總金額超380萬元。我鎮醫保辦採取便民措施,方便農民領取報銷補償款,所有報銷補償款通過鎮財政所、鎮農村信用合作分社直接撥入辦理報銷補償手續的各農民賬戶中。2011年發動786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超額完成縣下達的任務。
3、抓好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和就業工作。結合我鎮實際情況,整合扶貧、農業、民政等部門的資源,紮實有效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打下基礎。2011年,鎮內農村勞動技能培訓601人,送縣參加培訓80人,轉移就業865人,新增就業崗位181人。

社會事業


長安鎮
長安鎮
長安鎮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一齊抓,促進了長安鎮兩個文明建設不斷上新台階。一是基礎設施及文化、教育、衛生、金融等事業都得到了全面發展。有省道水谷線二級水泥公路貫穿鎮境,全鎮11個村(居)委會已實現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郵電通信設施日益完善,開通有掛號包裹、特快速遞、電子匯兌及通存通取等業務。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2000門,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鎮,流動市話也於2001年開通,電信通訊事業迅速發展。建有鎮自來水廠,可足夠供給圩鎮居民及周邊群眾用水。鎮區建設布局合理,環境潔凈衛生,圩鎮商貿活躍。鎮內有文化娛樂中心,有線電視網路及MMDS接收系統遍及全鎮,90%以上的居民可收看到有線電視節目,文化娛樂設施日益完善。鎮區有衛生院1個,衛生分院1個,各村均設有衛生站,醫療衛生設備不斷完善,醫療質量不斷提高。金融事業有了較大發展,鎮內設有農村信用合作社和郵政儲蓄所,並辦理全國通存通兌業務,2002年居民存款餘額4500多萬元,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穩定。
二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形成山上以發展種植龍眼、南華李、甜桔等名優水果基地和麻竹筍生產基地為主,山下發展以種植優質稻、優質蔬菜、蓮藕、果蔗等"三高"農業基地為主的架勢。先後創辦了優質水果基地4000多畝,其中優質龍眼3000多畝,優質蔬菜基地800多畝,優質谷種植面積占水稻種植面積八成以上。2002年全鎮發展麻竹種植5900多畝,計劃2003年麻竹種植總面積突破1萬畝。
受到上述各位研究學者的啟發,認識到“講標人”社會文化研究對南方民族研究的重要意義,尤其對嶺南民族文化交融研究的重要價值。於是在2001年夏天擬出了對封開“講標人”社會文化進行人類學田野考察的研究計劃,並於7月中旬至下旬到封開“講標人”最集中的地方--――長安鎮進行了第一次的田野調查工作。封開“講標人”集中居住在縣北長安鎮。根據調查統計,長安鎮共有農村戶口的“講標人”6600餘人,約佔全鎮人口37000人的18%。至於已經把戶口從農村中遷移到城鎮或者外地的“講標人”的人口則無法進行統計,據當地政府估計約有數百人,新出版的《封開縣誌》介紹“標語”時認為封開“講標人”有7217人,這個數字是比較接近真實狀況的。當地還有部分人口,原來是講“標話”的,因種種原因不再講“標語”,這些人口並已被當地“講標人”視為異類,列入“不講標”類別。如長安行政村內的樓下。
總人口28702
14234
14468
家庭戶戶數6695
家庭戶總人口(總)28284
家庭戶男13878
家庭戶女14406
0-14歲(總)11747
0-14歲男6198
0-14歲女5549
15-64歲(總)14944
15-64歲男7161
15-64歲女7783
65歲及以上(總)2011
65歲及以上男875
65歲及以上女113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