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秧歌

地秧歌

山西有許多種不同形式的“地秧歌”,如祁縣“地秧歌”、汾陽“地秧歌”,商城、襄汾稷山的“高調秧歌”、曲沃萬榮等地的“跑圈秧歌”、文水的“鳳秧歌”等,它們均系節日性的歌舞活動時所唱的歌。

基本介紹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娛性的,自娛娛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各地均出現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間秧歌藝人,很多民間藝人對新中國舞蹈事業的建設發揮過重要作用。
河北稱“秧歌”為“地秧歌”,是漢族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它在各地各民族花會中廣為流行。因流傳地域和民族不同,各有不同風格和特點。
北徠京的秧歌會常見的有兩種形式:一為高蹺秧歌;一為地秧歌。高蹺秧歌是演員腳底下綁上三四尺高的木棍,謂之“踩高蹺”。地秧歌是不上蹺的純秧歌會,與高蹺秧歌大體一致。地秧歌有它一套獨特的角色結構和表演形式。角色共計十餘人,除文扇、武扇、漁翁、樵夫外,其餘均為雙上(頭陀、小二哥均為二人,鑼鼓均為四人)。整個演出分“堆山子”、“走場”、“別籬笆”、“逗場”和“演唱”五部分。
地秧歌是秦皇島、唐山一帶農村廣為流傳的一種群眾性很強的民間舞蹈。其歷史比較集中的說法是興於元代。晚清昌黎縣人王作雲首創“秧歌演戲”之後,以聶國和、宋陰村等為代表的第二代秧歌藝人創造了“齣子秧歌”;民國年間以周國寶、周國珍、魯鳳春、張廉等為代表的第三代秧歌藝人又把地秧歌推向一個高峰。在當地人民心目中,“鬧秧歌”是歡樂吉祥的象徵。大桿嗩吶是地秧歌主要伴奏樂器。雖然樂器比較單一,但它的能量很大,嗩吶一響,花扇一扭,樂中有舞、舞中有樂,深受群眾歡迎。
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係。現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隊為主要形態,舞隊人數少則十數人,多時達上百人,既有集體舞,也有雙人舞、三人舞等多種表演形式,根據角色的需要手持相應的手絹、傘、棒、鼓、錢鞭等道具,在鑼鼓、嗩吶等吹打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動作和風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渾,有的柔美俏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