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官職名

司徒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視濯,大喪安梓宮。少昊氏以鳥名官,而祝鳩氏為司徒。堯時舜為司徒。舜攝帝位,命契為司徒。契玄孫之孫曰微,亦為夏司徒。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漢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壽二年,罷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稱司徒。漢朝置尚書郎4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

官職簡介


《周禮》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北周依《周禮》置六官,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漢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註: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魏文帝時,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改戶部為度支;《唐六典》載:“三公,論道之官也。蓋以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所不統,故不以一職名其官。然周、漢已來,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罷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親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沿而未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征等會計統計工作。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召佃盡地利;對多年積欠賠累可根據情況給予蠲免;根據各省收支情況,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恤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市糴,評估物價;徵收山澤坡池、關市、坑冶之稅;贍軍輸,督漕運,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支給;定期編造戶口冊籍,調整戶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減變化;對隱匿戶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及時給予制止、糾正。

先秦

《左傳·昭公十七年》記郯子談到以鳥名官時,說少皞部落有“五鳩”,為治民之官,其中祝鳩氏為司徒之官,司徒的職掌,在文獻資料中最早見於《尚書·堯典》:《堯典》記舜時在部落聯盟議事會中設有九官,其一為司徒,由契擔任,管教化人民。商代甲骨文中未見此官。西周金文作“司土”,王室與諸侯均有設置,其職掌從金文看,一是管理籍田,二是掌管山林田澤等國有土地及在這些土地上進行的林牧副業生產,三是還禮農業生產。《周禮》地官司徒的職掌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也就是掌管土地,人民及教化之事。西周司徒由於管理土地和管理土地上的從事勞作的農業生產者,進一步便管理與土地、種植等密切相關的教化之事。司徒職掌籍田,徒役的徵發,後來由於戰事的需要,徒役也擔任修路、築城和戰車的徒卒,在對外作戰時,司土甚至成為統兵之官。於是西周後期金文中就有逕作嗣徒的。西周末年,宣王弟鄭桓公擔任王室司徒,總理王宗政務,成為實際卿士。春秋時掌管土地的職任專歸司空,司徒成為專管民事之官。據《左傳》記載,周王室與魯、晉、楚、衛、陳等過設置,宋則稱大司徒。《國語·周語》說:“司徒協旅,”韋昭註:“司徒掌合師旅之眾。”即負責徵發服軍役和各種勞役的民眾,掌握著全國的戶口冊籍。間亦有帶兵者,《左傳·成公三年》記齊晉鞌之戰,齊師中有“銳司徒。”杜預註:“主銳兵者”。晉國因僖侯名為司徒,改司徒為中軍。戰國時僅魏國設司徒之官。從司徒一直發展來看,五鳩職掌之一的司徒、與舜時九官之一的司徒都是以後起的官稱來追記的,不過其官實已存在。

漢代

漢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註: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魏文帝時,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

晉代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北周

《周禮》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北周依《周禮》置六官,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

隋唐

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改戶部為度支;《唐六典》載:“三公,論道之官也。蓋以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所不統,故不以一職名其官。然周、漢已來,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罷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親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沿而未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征等會計統計工作。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召佃盡地利;對多年積欠賠累可根據情況給予蠲免;根據各省收支情況,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恤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市糴,評估物價;徵收山澤坡池、關市、坑冶之稅;贍軍輸,督漕運,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支給;定期編造戶口冊籍,調整戶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減變化;對隱匿戶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及時給予制止、糾正。

歷代司徒


上古

• 契
司徒
司徒

周朝

• 季孫氏
• 皇父充石、鱗矔、華喜、邊卬、皇懷
• 子孔
• 轅頗

漢朝

西漢
孔光 前1
• 馬宮 前1-5
• 平晏 6-9
新朝
• 王尋 9-23
• 張邯 23
更始
• 劉縯 23
• 劉賜 23
東漢
• 鄧禹 25-27
• 伏湛 27-29
• 侯霸 29-37
• 韓歆 37-39
• 歐陽歙 39
• 戴涉 40-44
• 蔡茂 44-47
• 玉況 47-51(前為大司徒)
• 馮勤 51-56
• 李訢 56-60
• 郭丹 60-61
• 范遷 61-65
• 虞延 65-71
• 邢穆 71-73
• 王敏 73-74
• 鮑昱 74-79
• 桓虞 79-87
• 袁安 87-92
• 丁鴻 92-94
• 劉方 94-97
• 呂蓋 97-101
• 魯恭 102-104
• 張酺 104
• 徐防 104-106
• 梁鮪 106-107
• 魯恭 107-109
• 夏勤 109-116
• 劉愷 116-121
• 楊震 121-123
• 劉熹 123-125
• 李郃 125-126
• 朱倀 126-127
• 許敬 127-129
• 劉崎 130-134
• 黃尚 134-138
• 劉壽 138-142
• 胡廣 142-146
• 趙戒 146-147
• 袁湯 147-149
• 張歆 149-151
• 吳雄 151-153
• 黃瓊 153-154
• 尹頌 154-157
• 韓縯 157-159
• 祝恬 159-160
• 盛允 160-161
• 種暠 161-163
• 許栩 163-166
• 胡廣 166-168
• 劉寵 168-169
• 許訓 169-171
• 橋玄 171
• 許栩 171-173
• 袁隗 173-176
• 楊賜 176-178
• 袁滂 178-179
• 劉郃 179
• 楊賜 180-181
• 陳耽 181-182
• 袁隗 182-185
• 崔烈 185-187
• 許相 187-188
• 丁宮 188-189
• 黃琬 189-190
• 楊彪 190
• 王允 190-192
• 趙謙 192
• 淳于嘉 192-194
• 趙溫 194-208

三國

蜀漢
• 許靖 221-222
曹魏
• 華歆 220-226
• 王朗 226-228
• 董昭 230-236
• 陳矯 237
• 韓暨 238
• 衛臻 239-248
• 高柔 248-256
• 鄭沖 256-263
• 鍾會 264
• 何曾 264-265
• 司馬望 265
孫吳
• 丁密 268-273
• 何植 279-280

晉朝

• 司馬望 265-267
• 荀顗 267-268
• 石苞 268-273
• 何曾 273-278
• 李胤 278-282
• 山濤 282-283
• 魏舒 283-286
• 石鑒 286-290
• 王渾 290-297
• 王戎 297-300
• 何劭 300-301
• 司馬肜 301-302
• 王戎 302-305
• 溫羨 306-307
• 王衍 307-309
• 司馬越 309-311
• 傅祗 311-312
• 梁芬 313-316
• 荀組 317-322
• 王導 323-338
• 司馬岳 339-342
• 蔡謨 342-350
• 司馬昱 352-366
• 謝安 377
• 司馬道子 380,383-399
• 王謐 403-407
• 司馬德文 399-402,408-418

十六國

成漢
李雲 王達 何點 王瓌
後趙
裴憲 石韜 申鍾
冉魏
郎闓 劉茂
前燕
慕容評
後燕
慕容德慕容元
南燕
慕容鍾 鞠仲 慕容惠
前秦
王永 苻同成苻廣
赫連定
後涼
呂弘

南北朝

劉義真徐羨之 王弘 劉義康劉義恭劉義宣劉子鸞劉子尚劉休仁 袁粲 劉燮
褚淵蕭子良蕭子卿蕭鏘蕭寶義
謝朏 蕭偉 蕭宏 蕭綸蕭繹王僧辯陸法和蕭勃陳霸先
陳頊陳叔英
北魏
長孫嵩長孫翰 崔浩 古弼 陸麗 劉尼拓跋目辰拓跋丕 陳建 元他 尉元馮誕元勰元詳 元嘉 高肇元懌元懷 胡國珍 元澄元繼 崔光 蕭綜皇甫度 楊椿 元徽 李延實蕭贊長孫稚元彧爾朱彥伯元亶
東魏
高盛 高昂 孫騰 高隆之 婁昭 侯景韓軌彭樂
北齊
潘相樂 尉粲 高湛 段韶 尉標 高歸彥婁睿斛律光高潤 韓祖念 高儼 高綽 高孝珩高延宗高阿那肱 高普 趙彥深 斛律阿列羅
西魏
斛斯椿 元贊 万俟洛李叔仁 王盟 高仲密 元欣 李弼
北周
李弼 侯莫陳崇楊薦 宇文貴 宇文直宇文亮長孫覽於翼宇文椿 王誼

隋朝

• 楊素 606

唐朝

• 李世民 621-626
• 李元吉 626
• 長孫無忌 642-649
• 李元景 649-653
• 李元禮 653-672
• 李元軌 683-685
• 李元名 689-690
• 李旦 702-703
• 武攸暨 705
• 李憲 713
• 李成義 713-724
• 李浚 732-738
• 李業 733-734
• 李琮 736-752
• 郭子儀 757-764
• 李抱玉 764-765
• 郭子儀 768-779
• 李正己 779-781
• 李晟 784-787
• 馬燧 787-795
• 李抱真 793
• 杜佑 806-812
• 韓弘 815-822
• 李光顏 824-826
• 烏重胤 827
• 王智興 828-829
• 裴度 830-839
• 李德裕 843-844
• 白敏中 852-861
• 令狐綯 859-860
• 李悰 862-863
• 李紘 864-872
• 王鐸 872-873,877-879,881-883
• 韋保衡 873
• 鄭畋 883
• 蕭遘 885-887
• 韋昭度 887-888,893
• 孔緯 889
• 杜讓能 889-892
• 徐彥若 898-899
• 崔胤 903-904

五代十國

韓建 毛文錫趙光逢 周庠 郭承豐(檢校)李鐸 李景通 朱洪實 王令謀 宋齊丘 馮道 楊沂豐 李守貞竇貞固 李建勛 范質李從善

遼朝

划設

金朝

徒單恭張通古

元朝

• 絳曲堅贊

明朝

• 丘吉嘉稱(大司徒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