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縣
湖北省黃岡市轄縣
紅安縣,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鄂豫兩省交界處,東鄰麻城,西接黃陂區、大悟縣,南連新洲區,北靠河南省新縣。總面積1796平方千米。
截至徠2019年,紅安縣下轄10個鎮、1個鄉,常住人口60.92萬人。
紅安原名黃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紅安正式建縣。曾養育了理學奠基人、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明代思想家李贄,現代翻譯家、文學家葉君健,歷史學家馮天瑜,經濟學家張培剛等一大批名臣學士。大革命時期,這裡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犧牲了14萬英雄兒女,在冊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國家主席和陳錫聯、韓先楚、秦基偉等223位將軍,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將軍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也是新一輪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國老區建設示範試點縣。2018年8月,湖北省政府批准紅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年,紅安縣地區生產總值199.1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7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3.5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0.8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12.42:46.96:40.6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684元。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麻城、黃岡、黃陂三縣析置黃安縣。
紅安英雄
民徠國二十五年(1937年)抗戰爆發后,為了不影響國共合作,國共雙方統一縣名,稱為黃安,民國三十五年(1947年)復置黃安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屬孝感專區。
1952年9月,為了表彰黃安人民革命鬥爭業績,湖北省政府報請中南軍政委員會轉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核准,將黃安縣正式改名為紅安縣,屬黃岡管區。
1970年屬黃岡地區。
1997年屬黃岡市。
1949年4月,屬鄂豫邊區第三行政區,5月屬孝感專區。
1952年6月改屬黃岡專區。
1996年黃岡地區改為黃岡市,紅安縣屬黃岡市。
2018年8月,紅安縣已經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批准退出貧困縣。
2020年11月24日下午,紅安縣縣長劉堂軍主持召開縣第十七屆人民政府第59次常務會議,會議研究“撤縣設市”相關工作。
紅安縣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鄂豫兩省交界處,東鄰麻城,西接黃陂區、大悟縣,南連新洲區,北靠河南省新縣。介於東經114°23′—114°49′,北緯30°56′—31°35′之間,總面積為1796平方千米,縣城距湖北省會武漢100千米。
紅安縣地勢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一般為200米。縣東北部為山區,坡度15°—40°,最高點為縣北的老君山,海拔840.5米。縣境最低處是南部的太平橋鎮與新洲縣交界的倒水河畔杜家灣,海拔僅30米。紅安縣南部多丘陵,坡度5°—20°。全縣河谷平原少,為半山半丘陵地區。山脈均屬大別山支脈,走向自北而南,分佈在東、西、北三面。老君山最高,其次為天台山,海拔817米。
紅安縣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7℃,極端最高氣溫為41.5℃,極端最低氣溫為-14.5℃(1969年1月31日)。無霜期平均為236.4天;日照雨量:年均總日照為1998.8小時,占可照時數45%。年平降水量為1116.2毫米,夏季降雨量占年總雨量的一半。年平降雪日為8.3天。年平相對濕度77%。主要風向北風,年平均風力3級。
紅安縣境內共有大小河流共100條,全長817.7千米,屬山丘區間歇性河流。主要河流有倒水、灄水、舉水。倒水,自北而南縱貫縣境中部,將紅安縣劃分為倒水東、西兩個自然區。境內流長102.8千米,流域面積1353.3平方千米。灄水在縣西,境內流長27.9千米,流域面積306.7平方千米。舉水在縣東南部,境內流長5.9千米,流域面積136平方千米。
紅安縣有大、中、小型水庫140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4座,小(一)型23座,小(二)型111座,總庫容6.2億立方米,有效庫容4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48.77萬畝
紅安縣共發現礦床和礦化點56處,其中有可開發利用的礦產地21處。主要有螢石、大理石、蛇紋石、花崗岩、硅石、重晶石、金紅石、石英石等。
螢石,礦品含氟化鈣量65—90%,品位居中國第一,產品獲湖北省和冶金部優質獎。
大理石,儲量16600萬噸,其中能加工成豪華型孔雀綠板材的礦體佔70%。
花崗岩,儲量超過1億噸,色灰黑。
紅安縣土地總面積179752.91公頃,佔全省總面積的0.97%,農用地總面積153036.81公頃,其中:耕地45867.5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5.517%,園地18698.0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0.402%;林地72254.8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0.197%,所佔比例最大;牧草地3427.6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1.907%;水域15070.1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384%,建設用地總面積8406.61公頃,其中:城鎮及獨立工礦用地8629.2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807%,交通用地1640.1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913%;水利設施2291.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277%。未利用地14387.9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004%,構成“六分半山二分半田,一分道路與家園”的土地利用格局。
紅安縣境內野生植物有木本80科、115屬、267種、草本54科、150種。主要有用材樹種、經濟樹種、園林綠化樹種、竹類、中草藥、牧草等,優勢的樹種有松、杉、木樂等;中藥材盛產桔梗、金銀花、夏枯球、白朮等。
野生動物有49科、99種(其中有稀少的北豹、北狐、野豬、銀環蛇等);魚類境內品種有8目、12科、48種,其中以鯉形目、鯉魚科的31種為主。小水產常見的有龜、鱉、螃蟹、蝦、黃鱔、泥鰍、背角無齒蚌、烏螺、方環螺等。水生經濟植物有蓮藕、菱、荸薺、蒲草等。
2019年,紅安縣下轄10個鎮、1個鄉 。紅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421122100000 | 城關鎮 |
421122101000 | 七里坪鎮 |
421122102000 | 華家河鎮 |
421122103000 | 二程鎮 |
421122104000 | 上新集鎮 |
421122105000 | 高橋鎮 |
421122106000 | 覓兒寺鎮 |
421122107000 | 八里灣鎮 |
421122108000 | 太平橋鎮 |
421122109000 | 永佳河鎮 |
421122200000 | 杏花鄉 |
421122500000 | 火連畈茶場 |
421122501000 | 天台山管理處 |
421122503000 | 紅安經濟開發區 |
截至2017年末總人口70.07萬人。其中,常住人口65.74萬人,城鎮人口11.8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1.3%。全年出生人口7868人,出生率為11.91‰;死亡人口3633人,死亡率為5.50‰;人口自然增長率6.41‰;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2.36;100人。
2014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64.72萬人。
截至2019年,紅安縣總戶數21.48萬戶,戶籍人口64.80萬人,常住人口60.9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7.29萬人,比上年增加0.47萬人,城鎮化率44.80%。出生人口6703人,出生率10.3%,死亡人口3353人,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長率5.15%,出生人口性別比112.79:100。
縣委書記:劉堂軍
2019年,紅安縣地區生產總值199.11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73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93.51億元,增長6.8%,其中:工業增加值83.72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80.87億元,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8年的15.11:48.07:36.82調整為12.42:46.96:40.6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684元,較上年增加7460元。
2019年,紅安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4元,增長9.5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33元,增長9.7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0元,增長9.29%。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8%,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8.4%。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60平方米。
固定資產投資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
2017年,紅安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6.17億元(不含農村私人投資),同比增長12.5%。其中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完成182.75億元。全縣在建項目371個,比去年增加了118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69個,比去年增加124個。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15個,完成投資118.23億元,佔全縣總投資的57.34%。其中計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58個,完成投資88.2億元,佔全縣總投資的42.8%。
財稅收支
2017年,紅安縣全口徑財政收入407608萬元,增長17.8%。其中,上划收入136984萬元,增收39.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7073萬元,增長17.2%;地方稅收收入109511萬元,同比增收14018萬元,增長14.7%。地方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5.5%,比上年減少2.54個百分點。財政支出536758萬元,同比減支96927萬元,減少15.3%。
2017年,紅安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42167萬元,同比減支93734萬元,減少17.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9741萬元,同比減支20010萬元,減少33.5%;公共安全支出11424萬元,同比減支7693萬元,減少40.2%;教育支出126783萬元,同比增支19246萬元,增長17.9%;科學技術與研究支出6543萬元,同比增支85萬元,增長1.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5577萬元,同比增支5941萬元,增長7.5%;醫療衛生支出52344萬元,同比增支1463萬元,增長2.9%;節能環保支出10852萬元,同比減支1531萬元,減少12.4%;城鄉社區服務支出27914萬元,同比增支20022萬元,增長253.7%。
人民生活
2017年,紅安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1元,增長8.5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8元,增長7.8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8元,增長9.55%。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38.5%,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38.7%。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1平方米。
2019年,紅安縣耕地面積87.41萬畝,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0277萬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78億,同比上年增長3.40%。糧食種植面積43.59萬畝,同比增長1.25%。棉花種植面積1.965萬畝,增長57.2%;油料種植面積38.97萬畝,增長1.33%;其中夏糧播種面積3.13萬畝,秋糧播種面積34.78萬畝。糧食總產量17.23萬噸,同比減少2.84%。棉花產量1138噸,同比減少5.17%;油料產量8.18萬噸,同比減少6.19%;其中夏糧產量0.62萬噸,秋糧產量14.53萬噸。蔬菜產量30.42萬噸,增長1.04%;水果產量4520噸,增長9.90%。
2019年,紅安縣畜牧業總產值121012萬元,同比增長2.28%,禽蛋14400萬噸,同比增長3.95%。生豬出欄36.28萬頭,同比減少21.98%,牛出欄17863頭,同比增加1.02%,家禽出籠182.23萬隻,同比增加6.26%。漁業總產值22766萬元(現價),同比增長0.81%。水產品總產量15037噸,增長3.99%。
種植業
2017年,紅安縣糧食種植面積80.7萬畝,減少2.64%;棉花種植面積2.25萬畝,增長72.41%;油料種植面積54.14萬畝,減少2.33%。糧食總產量21.41萬噸,比上年增長4.49%;棉花產量1323噸,增長39.12%;油料產量11.34萬噸,增長1.25%;蔬菜產量20.69萬噸,增長0.66%;水果3704噸,增長5.47%。
畜牧業
2017年,紅安縣畜牧業總產值170010萬元,增長8.63%。禽蛋產量11545噸,增長0.57%;生豬出欄60.43萬頭,增長0.72%;牛出欄40581頭,增長5.95%;羊出欄36780隻,增長2.79%;家禽出籠185萬隻,增長1.09%。
漁業
2017年,紅安縣漁業總產值16584萬元,增長6.28%。水產品產量9698噸,減少41.5%。
2019年,紅安縣工業總產值206.27億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83.72億元,增速7.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工業總產值105.76億元(含煙廠工業總產值19.49億元),比上年增長0.4%;規上工業增加值42.63億元(含煙廠),增長6.9%。144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1.3億元,下降13.3%;國有企業總產值0.5億元,與上年持平;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總產值4.6億元,下降20.7%;輕工業總產值43.8億元,下降8.8%;重工業總產值42.5億元,增長12.1%。規下工業總產值100.51億元,規下工業增加值41.10億元。
2019年,紅安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5%,主營業務收入76.06億元,增長11.49%;利稅總額6.63億元,增長20.11%;總資產96.43億元,增長13.18%。
2019年,紅安縣建築業單位數51家,比上年增加8家,總產值26.68億元,與上年下降13.5%,增加值9.94億元,比上年下降10%。建築單位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38.6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0.7萬平方米。
工業
2017年,紅安縣工業總產值217.82億元,同比增長12.0%,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61.73億元,可比價增速8.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3家,比上年末凈增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05.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78%;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5.12億元,可比價增速9.1%,增速全市第二。163戶規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2.2億元,增長50%;國有企業總產值0.6億元,下降52.75%;集體企業總產值0.4億元,增長1.1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總產值5.5億元,增長25.85%;輕工業總產值54.1億元,增長9.5%;重工業總產值51.1億元,增長18.8%。規下工業(含煙廠18.46億元)總產值112.7億元,同比增長25.0%,規下工業(含煙廠)增加值36.61億元,可比價增速4.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4.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53億元,增長12.36%;利稅總額5.19億元,增長15.33%;總資產90.41億元,增長14.09%。
建築業
2017年,紅安縣建築業單位數32家,比上年增加6家,總產值31.24億元,同比增長1.5%;增加值7.58億元,可比價增速為19.7%。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實施,建築單位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38.6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789.34萬平方米,減少76.8%。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紅安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村私人投資),同比增長11.15%,其中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同比增長21.07%。在建項目333個(包含房地產項目),其中新開工項目104個。計劃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34個,佔總投資74.55%。其中計劃投資億元以上項目86個,佔總投資60.31%。
2019年,紅安縣房地產開發投資較上年下降26.32%。商品房屋施工面積235.02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41.2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3.46萬平方米,銷售面積38.92萬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額下降3.08%。
國內貿易
2019年,紅安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億元,增長10.5%。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19億元,增長9.80%,佔全部消費品零售總額70.41%。其中零售業零售額41.84億元,增長9.70%。住宿餐飲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1億元,增長12.18%。分城鄉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47億元,增長11.48%;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53億元,增長9.63%。
對外經濟
2019年,紅安縣外貿出口總額2085萬美元,增長237.4%。招商引資項目90個,招商引資總額1761.59億元,增長475.68%。(含恆大項目1500億元)
郵政業
2019年,紅安縣郵政業務總量7087.14萬元,郵政營業網點發行報刊600.95萬份,發行集郵冊17.05萬冊,快遞小包裹67.62萬件(出口量);
電信業
2019年,紅安縣電信業務總量2.69億元,其中固定電話22272戶,寬頻接入用戶117174戶,行動電話用戶385704戶,每百人擁有電話67部。
旅遊業
2019年,紅安縣接待遊客10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13%,旅遊綜合收入53.81億元,增長22.38%。AAAA級景區3家,AAA級景區4家。星級賓館3家,其中四星級1家、三星級2家。農家樂300家,A級60家,其中:5星4家,4星1家。
財政金融
2019年,紅安縣全口徑財政收入477379萬元,增長10.2%。地方財政總收入292878萬元,下降1.6%。其中,上划收入126436萬元,減少4.3%。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6442萬元,增長0.6%;地方稅收收入113663萬元,同比增收3629萬元,增長3.3%。地方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8.29%,比上年提升1.81%。財政支出685156萬元,同比增支104833萬元,增長18.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61289萬元,同比增支35960萬元,增長8.5%。
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1450萬元,同比增支494萬元,增長1.2%;公共安全支出15194萬元,同比增支1369萬元,增長9.9%;教育支出100891萬元,同比增支3256萬元,增長3.3%;科學技術與研究支出6794萬元,同比增支142萬元,增長2.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8499萬元,同比增支2806萬元,增長3.3%;醫療衛生支出47940萬元,同比增支3366萬元,增長7.6%;節能環保支出18090萬元,同比增支3485萬元,增長23.9%;城鄉社區服務支出9823萬元,同比增支2876萬元,增長41.4%。
2019年,紅安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46.13億元,比年初增加11.05億元,增長4.70%;各項貸款餘額147.55億元,比年初增加16.75億元,增長12.8%;貸存比例59.95%。分期限看:短期貸款較上年增加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58億元,中長期貸款佔總貸款75.16%,中長期貸款增幅占貸款增幅57.22%。
2019年,紅安縣新增四類市場主體合計3783戶。新設立內資企業10戶,註冊資本10067萬元,私營企業705戶,註冊資本303145萬元,個體工商戶3014戶,資金資本38696萬元,農民專業合作社54戶,投資總額9541萬元,其中轉型升級52戶。四類市場主體總量45850戶,其中個體工商戶34361戶,企業625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105戶。
紅安文物勝跡多,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6處,其中屬國家級的有七里坪革命遺址群(重點保護單位20處)、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省級重點保護單位3處:董必武同志舊居、黃安縣蘇維埃政府、雙城塔;縣級重點保護單位72處。先後被中共湖北省委、國防部和共青團中央命名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省內有近百個單位在紅安掛牌,設立傳統教育基地,每年來紅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遊覽者50餘萬人。
紅安縣
2019年,紅安縣交通固定資產投資5.4046億元。公路總里程3041.561公里。按行政等級分,包含國道133.581千米、省道188.001千米、縣道297.642千米、鄉道1058.585千米、村道1363.752千米;按技術等級分,包含一級公路66.682千米、二級公路349.95千米、三級公路114.37千米、四級公路2437.671千米、等外公路72.887千米。公路網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169.35千米。
紅安縣東鄰黃岡麻城市,西接武漢市黃陂區、大悟縣,南連新洲,北靠河南省新縣。縣城距湖北省會武漢100千米,距黃州130千米,鐵路有京九、京廣鐵路聯絡線(紅安站)、合武高鐵(紅安西站)從縣南穿過;過境的高速公路有滬蓉高速、麻竹高速(在建)。縣城處在106、107、312、318四條國道的中心點,緊鄰滬蓉、京珠、滬西三條高速公路。
2019年,紅安縣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4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1.4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5.76%。專利申請量446件,專利授權18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1件,發明專利萬人擁有量1.06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36家,有效技術合同登記41項。
2019年,紅安縣合同金額24.6億元,其中技術合同成交額2.38億元,轉移轉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6項,轉化金額417.6萬元。新建市級市校合作科研平台4個,申報1家省級星創天地和2家市級星創天地,為企業聘請科技副總11名、創新團隊3個,推薦“三區人才”12名,選派縣級科技特派員32名。柔性引進掛職參與研發博士31名,碩士9名。
截至2019年,紅安縣共有各類學校總數207所,其中職業高中1所,普通中學32所,小學106所(其中教學點49所),幼兒園67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72930人,其中幼兒園13061人,小學33266人,初中14208人,特殊教育178人,普通高中9130人,職業高中3087人。在職教師4751人,其中幼兒園教師290人,小學教師1831人(包括機關和二級單位85人),初中教師1723人,高中教師707人,特殊教育教師29人,職業高中教師171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2.94%。
2017年,紅安縣完成公益演出110餘場次;全年縣直各文化單位開展“文藝展演”、“戲曲進校園”、“送戲送書”、“流動圖書借閱”、“圖片展覽”等惠民活動360場次,遍及全縣200個村(社區)和學校。提檔升級96個村(社區)文化室,建成文化廣場826個、文化長廊406個、自然灣文化宣傳欄10438處、簡易戲台235個,體育設施、音響設備均安裝了308套,組建文藝隊伍397支。30多個村建有文化禮堂,20多個村建有村情村史陳列館。村級文化“七個一”工程建設覆蓋率達到65%以上。大型原創音樂劇《紅安迴響》完成復排演出,被黃岡市委宣傳部推薦入選全國五個一精品工程劇目;原創舞蹈“情兒深線兒長”參加省、市第三屆群眾廣場舞大賽獲得省三等獎和市特等獎。專業舞蹈《如果愛》、《敬天地與你》參加黃岡市第三屆舞蹈大賽分獲特等獎和一等獎。原創歌曲《我的紅安我的夢》、《美麗紅安我的家》參加“鄂豫皖三省四市首屆大別山歌會”分獲二等獎和三等獎。
截至2019年,紅安縣共有文化館1個,建築面積4050平方米;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5286平方米,藏書總數20萬冊;博物館1個,建築面積6898平方米,藏品總數14518件/套,其中珍貴藏品:一級12件/套,二級36件/套,三級70件/套。數字影院3處,農村電影放映隊16支。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4%,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53%。建成文體廣場13個、文化長廊403個、百姓大舞台196個,標準農家書屋397個,中心書屋2個,鄉鎮文化站12個
2017年,紅安縣舉辦各類體育比賽10場次,完成96個貧困村的農民健身工程器材安裝,開展了全縣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安全、使用、建設大核查,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參加全市比賽,田徑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籃球第七名,足球第三名,跆拳道3個第一,2個第二,5個第三的成績;代表黃岡市參加2017年湖北省第十五屆錦標賽,30名運動員通過資格賽。紅安縣一名田徑運動員進入湖北省田徑隊,為8年來全市唯一的運動員;代表黃岡市在全省首屆老年人健身大會上集體項目取得了1個優勝獎和2個優秀獎,個人項目取得了3個優勝獎和1個優秀獎。
2019年,紅安縣共獲得金牌82枚、銀牌33枚、銅牌44枚,各項目在訓運動員485人。
截至2017年末,紅安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475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5個,衛生院12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3470張,比上年增加290張。衛生人員1998人,比上年減少11人,衛生技術人員1823人,比上年減少11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275人。全縣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數4.89張,每千人擁有醫生2.29人。
截至2019年,紅安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21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8個,衛生院1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人員204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787人。平均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2.29人、註冊護士2.9人。床位總數2959張,每千人口擁有床位4.89張。
2017年,紅安縣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6824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49183元,分別上漲9.26%、11.71%。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138人,完成全年任務115.1%;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047人,完成全年任務107.7%,其中:幫助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891人,完成全年任務111.4%,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2%;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987人,完成全年任務119.7%;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908萬元,完成全年任務106%;大眾創業594人,完成全年任務118.8%,其中:回歸創業251人,完成全年任務119.5%;扶持創業326人,完成全年任務112.4%,帶動就業1563人,完成全年任務156.3%;開展各類就業培訓班115期,參訓人員12162人,其中參加創業培訓班10期,參訓人員881人,精準就業扶貧培訓班96期,參訓人員10776人。
2019年,紅安縣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5063元,同比增長14.73%;新增城鎮就業6079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861人;新增創業568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948萬元,扶持創業145人,帶動就業59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0%。開展精準扶貧培訓、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6896人次。
2019年,紅安縣養老保險參保41.35萬人,徵收養老保險費5.37億元,發放養老金10.82億元。其中: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37779人,徵收養老保險費24199.11萬元,發放18953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48460.99萬元;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13880人,徵收養老保險費25146萬元,中央地方財政補助金16242萬元,發放8317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44232萬元;
2019年,紅安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35.64萬人,徵收養老保險費3856萬元,發放99200名到齡人員養老金13642.69萬元;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5429人,徵收養老保險費496.622萬元,發放5429名到齡人員養老金1903.32萬元。
2019年,紅安縣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2.73萬人,徵收基本醫療保險費5.45億元,支付基本醫療待遇5.20億元。工傷保險參保23100人,徵收工傷保險費645萬元,支付工傷保險待遇432萬元。生育保險參保19910人,徵收生育保險費953萬元,支付生育保險待遇578萬元。失業保險參保19476人,徵收失業保險費845.85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73.67萬元。
2017年,紅安縣有湖庫型水源地12處,河流型水源地3處,其中Ⅱ類地表水標準3處,Ⅲ類地表水標準12處,飲用水源達標率100%。城區優良天數268天,優良率達74.7%。“綠滿紅安”進一步推進,森林覆蓋率達38.5%,年末森林蓄積量達410.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8萬立方米。
2017年,紅安縣刑事案件立案1735起,同比增下降7.12%;交通事故發生5497起,同比上漲3.19%;火災事故發生147起,無一起人員死亡,火災發生率同比下降29.3%。群眾安全感95.13%,治安滿意度93.5%,政法機關公正執法滿意度91.55%,平安建設知曉率87.34%,平安建設參與率67.86%。獲“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縣”稱號。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 位於湖北省紅安縣稞子山,是為了紀念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鬥爭中犧牲的先烈們而於1990年在原紅安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陵園內有烈士紀念碑、烈士祠、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軍幹部骨灰堂、紅安縣革命博物館、李先念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等大型紀念建築物。革命烈士紀念館內共展出著名烈士230餘人的遺物、照片、詩抄和雕塑等展品。 |
七里坪革命遺址群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黃麻起義遺址、長勝街革命遺址群、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舊址、鄂豫皖特區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等20處。長勝街長380米,保持了大革命時期的原貌,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黃安縣蘇維埃經濟公社、列寧市揚殷街遺跡等一批遺跡、遺址都集中在這條街上。 |
雙城塔 位於七里坪南3千米的周家墩。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部將鄒普勝(當地人,後為太師)據此,建此塔。塔高35米,13層,形態美觀,氣勢凝重。塔內有階盤旋至頂,眺望四周,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
吳氏祠 位於八里灣東北5千米的陡山村,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前後三幢,廊廡相連,院、廊、門、廳、欄、梁、窗、脊、或彩繪神話,或陶塑禽獸,或木刻山川景物,其中的“武漢三鎮”和“金鼠戲葡萄”等尤為珍貴。 |
紅安影視城 位於紅安傳統景點“似馬重巒”的似馬山北側,佔地46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影視城依照明清時期鄂東地區的建築風格,由城樓、縣衙、文昌閣、文廟、教堂等14座建築群、兩個廣場、一條主幹街道、四組市井商鋪和監獄組成,於2012年7月奠基建設,僅用8個月時間建成。自2013年5月影視城投入使用以來,已有十餘部影視劇在此拍攝。 |
天台山 位於縣城北40千米的鄂豫兩省交界處,年均氣溫12.4℃—14.0℃,且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0.5—0.6℃,是避暑良地。主峰高817米,山形似台,環周皆石,峭立如壁。拾級而上,有了心關、坐忘台、留月岩等十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李贄的《夜宿天台》,讚美了天台山的綺麗風光。詩曰:“縹緲高台起暮秋,壯心無奈忽同游。水從霄漢分荊楚,山盡中原見豫州;明月三更誰共醉,朔風初動不堪留。朝來雲雨千峰閉,恍惚仙人在上頭。” |
九焰山(又名黃楊寨) 位於縣北鄂豫兩省交界處,主峰海拔770.5米。山上有寨,立4門,寨牆已毀,西門尚存。從西門沿人行道至東門的大嶺,以山脊分水為與河南省新縣的交界線。明耿定向《天台勝紀》稱“黃楊寨,以岩多黃楊,故名。周回峭壁,亦如台。上平曠,可田,可池”。《湖北通志》記載:“宋端平、嘉熙間,淮西兵擾,土人結寨,常活十萬人。元末兵亂,有黃楊者聚眾據此,曰黃楊寨”。 |
似馬重巒 離縣城南沿公路行4千米許,一峰獨秀,怪石嵯峨,屹立路左,叫似馬山,因其山形似馬而得名。由山下攀登約百米,有一東北向的大石壁,其下橫裂一縫,如斧劈然,可側身躡足而入,約七八米始出。縫中正午方見日光,明李贄名之曰“一線天”。巨石上刻有“天馬行空”4字,為水竹山人周思久題。以山形似馬,俗傳有仙人於台上乘馬飛去。山麓原有洞龍書院,明李贄所著《焚書》、《藏書》、《續藏書》半脫稿於此,其址已毀。 |
老君山 位於縣北鄂豫兩省交界處,是縣內第一高山,海拔840.5米。據明弘治《黃州府志》記載:“世傳老君曾煉丹於此,上有葯臼石”,故名老君山。東北與天台山對峙,南有小老君山、大興寨等。四周群山環繞,森木茂密,道路崎嶇,峽谷縱橫,地勢險要,有水簾洞等遊覽勝跡。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是紅軍和新四軍的重要依託和據點。 |
金沙湖國家濕地公園 規劃範圍包括所有水域和周邊灘塗,以及湖岸的生態公益林和近自然林,規劃總面積1903.3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590.69公頃。該濕地屬典型的長江中下游濕地,建立濕地公園有利於恢復保護濕地,同時也為合理利用濕地開闢了一條新的途逕。 |
軍事人物
建國后紅安籍授銜將軍少將52名: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
黃安籍將軍:劉華清上將、聶鳳智中將、吳先恩中將、高厚良少將、黃立清少將、蕭永銀少將、吳世恩少將、嚴光少將、吳林煥少將、蕭德明少將、姚運良少將、周明國少將、蕭志賢少將、伍瑞卿少將。
有12人在大軍區擔任過司令員和政委。其中:北京軍區司令員陳錫聯、秦基偉,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昆明軍區司令員謝富治、秦基偉,蘭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成都軍區司令員王誠漢、秦基偉,武漢軍區司令員周世忠,北京軍區政治委員:謝富治、秦基偉。
有4人擔任過軍兵種司令員、政委。其中:炮兵司令員陳錫聯,中國軍事科學院政委王誠漢,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政委謝富治,第二炮兵隊政委李天煥。
有18人擔任過軍長。其中:6軍軍長程悅長,9軍軍長孫玉清,12軍軍長王近山,15軍軍長秦基偉,20軍軍長劉飛、熊應堂;25軍軍長熊應堂,26軍軍長張仁初,30軍軍長余天雲,31軍軍長孫玉清、余天雲,39軍軍長張竭誠,40軍軍長韓先楚,46軍軍長詹才芳、謝正榮,47軍軍長張天雲,60軍軍長王誠漢。
有11人擔任過軍政委。其中:4軍政委周純全、王建安,9軍政委曾傳六,12軍政委王近山,28軍政委陳美藻,30軍政委李先念,31軍政委詹才芳、周純全、曾傳六,46軍政委詹才芳,49軍政委徐斌洲。
紅安縣還有17人任過大軍區副司令員、副政委,24人任過兵團級領導職務,100人任其他省軍級職務。
1988年9月,中國恢復實行解放軍軍銜制。十餘年來,全縣又產生了近10名共和國新一代將軍。其中有:吳曉恆、黃俊峰、胡先貴、江建曾、羅毅、秦衛江、李平、劉曉琨等。
• 文化人物
湖北省紅安縣著名文化人物一覽表(不完全統計) | ||
---|---|---|
姓名 | 生辰 | 簡介 |
耿定向 | 約1524年-1597年 | 明朝戶部尚書,著名學者。 |
耿定力 | 1541年-? | 明朝兵部侍郎,卒贈尚書。 |
葉君健 | 1914年-1999年.1.月5日 | 中國民盟中央委員 全國第三屆人大代表 全國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 |
馮天瑜 | 1942年.3月 | 著名的歷史學家 |
張培剛 | 1913年.7月.10日-2011年.11月.23日 | 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 “大衛.威爾士獎”亞洲唯一的獲得者 |
紅安縣是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範縣。
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
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雙擁模範縣。
全國文明縣城。
全省文明縣城。
全省旅遊強縣。
2019年3月6日,紅安縣入選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
2019年12月,紅安縣入選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縣。
2020年5月29日,紅安縣入選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
2020年6月,紅安縣入選第二批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0年6月30日,紅安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0年9月29日,紅安縣入選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0年10月,紅安縣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