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圖書館

上海大學圖書館

上海大學圖書館由寶山校區的校本部館、錢偉長館,延長校區的文薈館和嘉定校區的聯合館四個分館組成。館舍總面積7.91萬平方米,擁有21個閱覽室,可提供閱覽座位4642 個;擁有可供師生討論交流的研究空間,目前有14個研究空間可供預約使用;除國定節假日外,每天開放14小時,每周開放98小時,全館實行開放式借閱一體化服務,並通過四個校區分館的館藏通借通還淡化了校區的界限,為師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環境。

圖書館設:四個中心(資源建設中心、讀者服務中心、情報諮詢中心、技術中心)、二個分館(文薈圖書館、聯合圖書館)和館辦公室。圖書館收藏的印刷本資源中,覆蓋文、理、工科各個專業。

上海大學圖書館的圖書借閱實行一卡通,三個校區圖書館通過光纜聯成一體,在HORIZON系統統一的平台上,實行三校區圖書館的通借通還。圖書館有各類大小閱覽室25個,閱覽座位4000餘個,開架陳列圖書資料達180餘萬冊,中外文現刊、報紙4000餘種。

館藏情況


圖書館目前共有館藏圖書資料360餘萬冊(件),定購中外文現刊3000多種,其中外文期刊489種。收藏期刊約4000餘種,其中外文期刊約1000餘種,中文期刊3000餘種。館內還藏有各種電子出版物,其中電子文獻資料庫就達40多種,還有大量的影視資料。
圖書館現可提供中國學術期刊網、維普科技期刊、超星數字圖書館、SCI 、Scifinder Scholar 、Elsevier、Springer Link 、John wiley、Ei Village、 IEL(IEE,IEEE)等幾十餘種網路和光碟資料庫,可供使用的中外文電子期刊1.8萬餘種,中文電子圖書30萬餘種。上海大學圖書館採用Horizon系統進行信息集成管理。目前配置總存儲容量為22TB的網路存儲設備。
此外,上海大學圖書館自行開發了一些資料庫,儲存該校特色資源,同時滿足讀者的需要。這些資料庫可通過訪問圖書館主頁直接進入。包括上海大學碩博士學位論文資料庫、錢偉長資料庫、上海大學論文收錄資料庫、上海作家作品資料庫、上海大學圖書館投稿指南系統、納米材料資料庫。
上海大學圖書館
上海大學圖書館

館舍分館


校本部館
上海大學圖書館的校本部館位於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內,建於2000年,館舍面積3.92萬平方米,擁有11個閱覽室,可提供閱覽座位1530多個,並充分利用大廳與樓層的走道迴廊設置了5個大型研習空間,可提供1240多個自修座位。在校本部館的2樓~7樓之間6個圖書閱覽室與5個研習空間的區域內,淡化了書庫、閱覽室與自修區的空間界限,真正實現了大開放、大閱覽的無障礙借閱一體化服務模式,同時讀者可以通過RFID自助借還書機進行自助借還圖書,體驗智能服務帶來的便捷。
上海大學圖書館
上海大學圖書館
校本部館是上海大學圖書館專項業務服務所在地,本館的資源建設中心與信息服務中心皆在此。讀者的資源薦購與捐贈、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學科服務與查新查引等專項業務需求均可到校本部館聯繫。
錢偉長館
錢偉長圖書館是一座融圖書館、博物館和校史館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門前廣場有錢偉長雕像,建築周圍的花園為櫻花主題。建築整體呈圓形,與整個東區內教學科研大樓的方形建築群形成鮮明對比,恰似一顆璀璨的明珠。
錢偉長圖書館共七層,總建築面積1.87萬平方米。其中,第一、二層為上海大學博物館,主要以上海及環太湖流域史前文化和近代海派文化發展軌跡為主題,反映上海文化精髓,弘揚城市精神。
第三層為錢偉長紀念館、上海大學校史館和書香谷。錢偉長紀念展以歷史圖片、資料、實物以及輔助手段,全面展示了錢偉長作為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的豐富人生。上海大學校史展(在建)以溯源上大、立足上海、新的歷程、爭創一流等四部分為主體,集中展現上海大學的發展變化、豐碩成果、著名人物和文明校園。
第四、五、六層為專題閱覽室、特藏閱覽區域、學術交流空間、視聽區域等,是集學科交流、圖書貯存、資料閱覽、科研教學等於一體的共享平台。六層(在建)主要存放名人捐贈圖書與“上大文庫”資源。其中,名人捐贈區域將設“偉長書屋”與“匡迪書屋”。未來,將根據捐贈實況持續更新,並設置相應捐贈專架、專區以及專題閱覽室。
錢偉長圖書館致力於智慧圖書館建設,電子資源(含視聽視頻)為主,紙本圖書資源重在特色。截至2019年5月,收藏紙本文獻總量逾10萬冊,其中約6萬冊可供讀者自由借閱,另有,超星“流瀑”,有超過20萬冊的電子新書供讀者下載。設有各類座位760個,供讀者閱覽、視聽、休閑。
文薈圖書館(延長校區)
文薈圖書館(簡稱文薈館)位於上海大學的延長校區內,其前身是上海工業大學圖書館,館舍面積約1.09萬平方米,擁有5個閱覽室、1個圖書流通書庫與2個高密度館藏儲存庫。
文薈館的功能定位有兩個:一是為位於延長校區的學院提供相關學科的文獻資源館藏,以理工科的冶金、金屬、機械儀錶與自動化、電子通信、建築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館藏為主;二是全館低利用率館藏的儲存庫之一。
聯合圖書館(嘉定校區)
聯合圖書館(簡稱聯合館)位於上海大學的嘉定校區內,其前身是上海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舍面積約1.04萬平方米,擁有3個閱覽室、1個大型圖書流通書庫與2個紙本館藏儲存庫。
聯合館的功能定位為二個:一是為嘉定校區的學院提供相關學科的文獻館藏,以經濟、藝術及建築藝術類等學科為主,專辟了圖書流通區域(流通二樓)與圖書閱覽室(一樓111室);二是館藏儲存庫,是全館報紙合訂本的儲存庫,擁有報紙合訂本93種近6000冊,收藏年份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可提供預約館內閱覽的服務,同時也是圖書館小語種(俄文、日文等)圖書館藏的主要儲存庫。

開放時間


•校本部
部門地點開放時間館藏資源與讀者服務
期刊密集庫(一)校本部館111e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主要收藏:1985年以前(含1985年)社科類中文期刊(中圖法A-K大類);1989年以前(含1989年)外文期刊,其中中文合訂本期刊700餘種,6000餘冊;外文合訂本期刊1500種,27000餘冊。讀者憑證閱覽、複印須登記。
期刊密集庫(二)校本部館111b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主要收藏:所有社科類外文期刊;1990年以後的外文期刊。其中,社科類外文合訂本期刊160餘種,2500冊。讀者憑證閱覽,複印須登記。
圖書密集庫校本部館110a室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收藏各類圖書40萬冊,其中:外文原版圖書3萬冊,書庫實行閉架管理,讀者憑證借閱圖書。
文獻傳遞校本部館304室周一至周五: 8:00-11:30、13:00-16:30免費代查圖書館未收藏的文獻子資源,也可發email向文獻傳遞工作站提出申請。
複印中心校本部館108室周一至周五:8:00-16:30提供複印、列印、寫真等服務。
情報諮詢中心校本部館202室周一至周五:8:00-16:30電子資源講座,信息檢索教學,科技立項和成果查新,文獻收錄引用檢索服務,碩、博論文遞交。
文獻檢索閱覽室校本部館207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美國化學文摘(1907-2002年)
自修區域校本部館 二樓大廳周一至周日:8:00-22:00閱覽座位500席。
大廳檢索校本部館二樓大廳周一至周日8:00-22:0020台微機為iPAC書目查詢系統用,可檢索讀者及書目信息,20台微機為網上資源查詢系統用,可提供1.5萬種中文電子期刊及1.2萬種外文電子期刊的全文查詢。
流通部校本部館304室周一至周五:8:00-17:45;周六、周日:8:00-16:30館際互借,離校手續、借書、還書。收藏各類圖書60萬冊,其中:外文原版4萬冊,書庫實行開架管理,讀者憑本人證件入庫借閱圖書。
中外文期刊閱覽室校本部館404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主要收藏所有中文現刊和報紙以及文科86年以後的合訂本期刊:其中中文現刊3000餘種,中文報紙80餘種;外文現刊約400種,外文報紙1種。中文合訂本期刊約3000種,25000餘冊。閱覽座位100席。複印須登記。
網上資源閱覽室校本部館504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90餘台微機,用於師生學習上網、網上資源查詢系統,可檢索40種網上資料庫和80餘種光碟資料庫、可提供1.5萬種中文電子期刊及1.2萬種外文電子期刊的全文查詢。
文科閱覽室(1)校本部館606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收藏中圖法A大類到G大類中文文科圖書7萬餘冊,提供開架閱覽服務,閱覽座位198席。
文科閱覽室(2)校本部館607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收藏中圖法G大類到Z大類中文文科圖書8萬餘冊,提供開架閱覽服務,閱覽座位196席。
理工科閱覽室(1)校本部館706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收藏中圖法G大類到TL大類理工科類中文圖書 7萬餘冊,提供開架閱覽服務,閱覽座位90席。
理工科閱覽室(2)校本部館707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收藏中圖法TM大類到Z大類理工科類中文圖書及西文理科圖書8萬餘冊,提供開架閱覽服務,閱覽座位92席。
古文獻閱覽室校本部館801室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四庫全書》系列、古代史、近現代史叢書系列;古籍工具書系列。提供資料查詢、複印、數碼拍照服務,不提供自修學習。
文科研究閱覽室校本部館804室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00-16:30上海地區作家捐贈的著作及相關研究著作。提供資料查詢、複印、數碼拍照服務,不提供自修學習。
校本部館804室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收藏外文社科類文獻。提供資料查詢、複印、數碼拍照服務,不提供自修學習。
校本部館804室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收藏港台地區社科類文獻。提供資料查詢、複印、數碼拍照服務,不提供自修學習。
校本部館 804室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申報、民國日報、大公報等近現代報刊;民國叢書(1-5編);民國萬有文庫;民國集萃。提供資料查詢、複印、數碼拍照服務,不提供自修學習。
校本部館 804室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00-16:30
古籍線裝書一萬餘冊。
美術閱覽室校本部館802室周一至周日 8:00-22:00美術、建築類中西文文獻。提供資料查詢、複印、數碼拍照服務,不提供自修學習。
•文薈館(延長校區)
部門地點開放時間館藏資源與讀者服務
大廳檢索文薈館一樓參考諮詢台周一至周日:8:00-22:004台微機為IPAC書目查詢系統用,可檢索讀者及書目信息。
中外文報刊閱覽室文薈館201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中文現刊近1400種,外文現刊近260多種,中外文報紙60多種及各類參考工具書,閱覽座位60席,服務對象:全校師生。
過刊閱覽室文薈館200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收藏2000年後已裝訂的中外文期刊共15388冊,其中:中文過刊:9824冊,外文過刊:4361冊、俄文過刊185冊,日文過刊501冊。座位4席。
流通部文薈館302室周一至周五:8:00-18:00 周六、周日 8:00-16:30讀者辦證、館際互借、離校手續、借還書等。收藏各類中文圖書35萬冊,外文圖書13萬冊。書庫實行開架管理,讀者憑本人證件入庫選書借閱。
中文圖書閱覽室(一)文薈館301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主要收藏計算機、機械、電子、材料科學等工科類圖書,閱覽座位148席。
外文圖書閱覽室文薈館400室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00-16:30
主要收藏計算機、機械、電子、通訊、材料、冶金等工科類外文圖書,閱覽座位12席。
中文圖書閱覽室(二)文薈館401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主要收藏計算機、機械、電子、通訊、材料、冶金等工科類中文圖書,閱覽座位108席。
過刊庫文薈館(老館)一至四樓
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00-16:30
收藏2000年以前的中外文期刊,其中:中文,外文過刊:60064冊、俄文過刊9000冊,日文過刊12800冊。收藏2000年後的中文自然科學類、學報類及各類文摘約440冊。
綜合文獻閱覽室文薈館501室周一至周日 8:00-22:00二次文獻工具書查詢、閱覽,閱覽座位98席。服務對象:全校師生。
•聯合館(嘉定校區)
部門地點開放時間館藏資源與讀者服務
中外文報刊閱覽室聯合館109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收藏管理科學、經濟學、商學及圖書情報學等學科專業報刊雜誌。中文現刊700餘種、外文現刊80餘種、中文報紙60餘種。本室提供全開架閱覽、閱覽座位144席。
合訂本報紙閱覽室聯合館109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 、13:00-16:30收藏合訂本報紙82種,提供各種報紙的回溯性全文查閱,並可按年代進行計算機查目。其中收藏較全的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解放日報》等。
中外文過刊閱覽室聯合館105室周一至周五: 8:00-11:30、13:00-16:30收藏管理科學、經濟學、商學及圖書情報學等學科的專業報刊雜誌。中文過刊:500餘種、15000餘冊,外文過刊:70餘種、3000餘冊,中文合訂本報紙:90餘種, 7000餘冊。本室提供全開架閱覽服務,閱覽座位16席。
學生閱覽室聯合館111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提供:1. 經濟學、管理科學圖書;2.部分參考工具書。閱覽座位:230席;服務對象:研究生、留學生和本專科學生。
借還書處聯合館206室周一至周五:8:00-18:00,周六、周日:8:00-16:30館藏資源:50萬冊,其中:文科類圖書45萬冊、理科類圖書2萬冊、外文圖書3萬冊,書庫實行開架管理,讀者憑本人證件入庫借閱圖書。
流通三線書庫聯合館208室周一至周五: 8:00-16:30收藏理工類外文原版圖書5萬冊,文科類中文圖書10萬冊,提供畢架借閱。
教師研究生閱覽室聯合館315室周一至周日:8:00-22:00收藏中文文科類圖書約5萬冊,其中工具書約1萬冊,理科類圖書5000冊,工具書1000冊。外文文科類圖書1萬餘冊,其中工具書2000冊,閱覽座位240席。服務對象:教師、研究生、留學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
參考諮詢及電子閱覽室聯合館417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3:00-16:30
以上開放時間內容來源於

教育教學


碩士專業
圖書館學(專業代碼:120501)
21世紀的圖書館學,是對知識信息在思維與技術交融意義上進行收集、整合、挖掘和增值的科學。本專業強調圖書館學理論與方法學的研究,注重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的開發和應用。本專業理論聯繫實際、適應圖書館知識管理實踐的需要,面向信息經濟導向下的圖書館數字化的管理和實踐領域,培養熟練掌握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文獻管理技能相結合的、適應複合圖書館建設需要的各級各類圖書館工作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本專業有研究館員及副研究館員等18人,承擔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教育部高校古籍委基金以及市科委、市教委的科研項目,發表專業核心期刊論文200多篇,在國內圖書館學界有相當的知名度。
《文獻檢索》課程
《文獻檢索》是為了響應國家教委對文獻課的文件精神,滿足廣大學生在信息時代對文獻信息利用的需求而開設的,為該校本科生的公共基礎必修課。學生可參照教務處排課計劃,自行合理安排修習本課程的時間。
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分為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兩部分。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包括文獻信息的基礎知識,文獻檢索的基本原理,檢索工具書的類別、特點及其輔助索引,還包括資料庫、計算機檢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部分包括計算機檢索和網路信息檢索的方法以及整理分析文獻信息的方法。

圖書借閱


館際互借

如果讀者所需要的圖書上海大學圖書館未收藏,可以通過館際互借服務獲得與圖書館合作圖書館的圖書。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建立了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關係,可以向讀者提供國家圖書館圖書;圖書館加入了上海地區文獻資源共享協作網,可以向讀者提供協作網成員館圖書。

借閱冊數

教職工、博士生可借圖書二十冊;碩士生可借圖書十五冊;本科生及大專生可借圖書八冊;離退休人員可借圖書八冊;臨時讀者可借圖書八冊。

借閱期限

1、借閱的中外文圖書,借期為30天,教職工、博士研究生可續借2次,碩士生、本科生、離退休人員和臨時讀者可續借1次,每次續借期30天。
2、所借圖書在寒暑假中到期者須在開學后一周內還清,凡所借圖書在雙休日、國定假期內到期者須在假期結束后一天內還清,違者按逾期處理。

機構職工


圖書館設有十個業務工作部室,它們是採訪部、編目部、流通部、期刊部、閱覽部、現代技術部、情報部、特藏部、信息服務部及館辦公室。全館共有工作人員260餘人,其中有高級職稱者2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