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聖君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之一
張聖君,張公,張公聖君,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人物之一,監雷御史,五雷法主,盪魔將軍,張聖公,張聖者,法主公,為海峽兩岸居民所篤信的神明,並發展到以東南亞為主的世界各地,全球信眾逾億人,台灣信眾一千多萬。因他的懸壺濟世,一般道士都會祭拜。
史載,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農曆七月廿三,張聖君出生在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難中度過的。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王審知開疆治閩伊始,瘴氣疫癘流行,茅草初墾;加上鄉村暴徒到處擾亂,村民深受其苦。這時的張年輕氣盛,體魄健偉,精通武術,且為人急公好義,愛打抱不平,18歲被“閭山大法院”祖師許旌揚的數傳弟子收為門徒后,三年後學成歸里。此後,他遊走於永泰、閩清、尤溪、莆田、仙游等地。據史志記載,紹興丁丑年,張聖君“到尤溪,募化緣金造橋亭”;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張聖君刻行法文祈雨,頓時大雨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張聖君尋找草藥救病民,他每雲遊一地,都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果”的道理。他後來在白雲寺當頭陀及老,淳熙十年(1183年),張聖君雲遊到閩清金沙鎮,修成正果,坐在九龍溪的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歲。
張聖君四歲隨母江氏改嫁到盤谷連家,今盤谷之連姓族氏已絕跡,唯遺福坪村東南山坳處叫連厝林里之連姓舊址。據當地鄉老所述,張聖君在當地也有一些傳說,其大致情況為:
張聖君小時即很靈異,與一般兒童有許多怪異之處。傳說有一天天剛亮,在離他家不到五十米遠的陳里(今福坪村鰲頭宮處)陳家人到他家告狀說:“快去看一下,你家兒子到我家和我兒子打架了。”其母江氏十分詫異說:“不會有這樣的事,我孩子還在床上睡覺呢。”陳家人不由分說將江氏拉到陳家,果然,張聖君正與陳家的幾個孩子打得不可開交。江氏連忙把兒子拉回家,進門時卻又發現張還蒙在被窩裡睡得正香呢。
張聖君之連姓繼父因家貧不能養育張,七、八歲時就讓他去為人家飼牛,其中有許多的傳說及遺跡。至十二、三歲時,就以伐鋤柄以謀生,往大洋、紅星、白雲等地鬻之,故當地人稱之為張鋤柄。
盤谷
一天張飼牛到方壺岩對面山頂,見二仙人在盤石上下棋。張侍立一旁久觀不去,仙人隨手拿下一顆桃子讓張吃,張吃一半苦澀難咽,就偷偷的扔了,不料這半顆桃成了一個桃岩石,仙人揮手讓其離去。張從此悟道成了“半仙”(注一)。據說這對弈的仙人為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一說為鍾離子,見宋,洪邁《夷堅志》)。今方壺山上有地名曰“仙桃坪”,上之盤石有對弈之痕,即為仙人遺跡。從此,張聖君便雲遊於鄰邑之閩清、尤溪、德化、永春、莆田、仙游等地,修仙行道,濟困救人。併到福州東禪寺剃度出家,取名圓覺,成為亦道亦佛的鄉野道人。
在盤谷鄉福坪村,歷史上還有一種與張聖君相關的民間信仰,即“江師公”信仰。傳說中的江師公為江七、江八、江九三兄弟,此三人為張聖君之母江氏之胞兄弟,俗謂張聖君之舅父。盤谷古時有江姓,今已絕跡。現僅於五公里處的鄰鄉紅星鄉禮柄村仍存此姓。雖然。福坪村江姓已無,但該村之張庄境長興境、螯頭境三個境區仍以江師公為境神,其歷史已十分悠久。
在當地,江師公廟不但民間道壇上之道師供奉之,各境之群眾都奉之為保境之神。據民間傳說,張聖君其父故后,其娘家憐其母子孤苦伶仃而召回舅家,並擇連姓改嫁,以救其貧弱張聖君之舅既為師公(道教前身巫教法師之稱呼,今仍沿其稱號),對張自然有很大的影響。張聖君之所以以後有許多“閭山法”並與妖魔鬥法故事,且成為道教閭山派之“張法主公”當與其娘舅之江氏師公之感染有關。今閩南道壇所尊之為“三壇尊聖江神仙”(漳平永福鎮‘法主公咒’)即三位江師公。而世人因不識此中之奧秘,以至很少有人能識其中巫道承傳之真諦。
張聖君的信仰,在其羽化不久便風行閩中,併流行於閩南等地。除民間流行的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故事外,在宋代就有許多寺廟出現。最早記載張聖君祀廟情況的為宋人江邁(1123—1202)之《夷堅志》,據該書支戊卷五“任道元”條載:
任道元者,福州人,故太常少卿文薦長子也。少年慕道,從師歐陽文彬受鍊度,行天心法,甚著效驗。......淳熙十三年上元之夕,北城居民相率建黃祿大醮於張君者庵(黃校‘者’字疑誤,呂本為‘張道者庵’)內,請任為高功。(江邁撰,何卓點校《夷堅志》支戊卷第五,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0月年版,第三冊,頁1089)
信仰
據筆者考察,張聖君信仰在福建除閩東五縣區域無影響處,其影響已廣為播揚到閩北、閩西、閩中、雲林、高雄等縣市都是祀廟。它不僅是一般民間信仰,而由於道壇的傳承,形成了福建民間道教閭山派兩大組成支派之一的“張法主公教”(筆者另有專文敘述),是閩台道教閭山派的重要構成部分。其中的張聖君信仰已不是一個人物,並構成了一個不同地區信仰人物組合的道神系統,最普通的是“張、蕭、劉、連四聖者”,由於民間各地信仰人物的羼入,所以又有“張、蕭、饒”(南平、明溪等縣市)、“張、蕭、章”(德化)、“張、蕭、連”(閩中各縣)、“張、蕭、章”(泉州)、“張、蕭、黃”(永春)、“張、蕭、吳”(漳州)、“張、蕭、洪”(台灣)等等。
在“張法主教”盛行的地區,不但民間信眾廣知張聖君傳說,還都會誦念“張公法主咒”,而其咒語種類頗多,其中有一些地方尚有長達數百句的長詩,在永泰之月洲、盤谷等地稱《張聖君履歷咒》,在德化等地道壇中稱《聖君歷便簿》,這些“咒語”以張聖君身世及生平事迹,按其年歲由出生至得道升仙為序列,並將在各地顯靈及遺跡為內容,頌揚他為民除害、顯法驅妖的事迹。這種“頌道詩”也是極為特殊的一種閩文化現象。
但是儘管張聖君信仰的“祖殿”在許多地方都有出現,但其中並不否認永泰方壺發達地區為祖殿。如漳平道壇“張法主公咒”所奉的祖殿為漳平賴家山的虎符寺,但其咒中仍然不忘方壺寺之源頭。其咒語云:
(吹動龍角應三聲),應開虎符祖殿拜請張師公,請入瑜伽誓願度。朝顯玉皇親命賜,敕賜三界驅雷神。或在瑜伽行正法,書寫靈符救眾生。當初有眼度弟子,傳度壇前習法人。拜請福州永福縣,盤谷龜峰山,[方壺](風符)岩中,敕封監雷張公法主降來臨。(漳平市福興壇民國甲戌年林法美抄本《請佛冊全部》)
此外,在一些文獻和道壇資料中,都有關於張聖君與盤谷的載述。如明-何喬遠《閩書》卷之五〈方域志-永泰〉一節中亦說:“聖,縣之平夾人。”永泰嵩口鎮顯承壇“請法主公詞”中也說到“閩清縣平角太平山......五雷法主聖君。”其中的“平角”亦是平夾,即盤谷之舊地名的方言諧音。另外,流傳德化縣或台灣新竹市香山區的張聖君傳說中,雖然將其傳說作了許多本地化的訂正,如將隨母寄養改為九歲,也未明確盤谷之地名。但是其根據明朝柴石毫著《張公志三字經》改編的《張慈觀年曆》,所述“輔弼鄉平角洋”為張隨母改嫁寄養之地,可知盤谷(即平夾、平角)在道壇及民眾心中是育化張聖君的聖地。
由此可見,張聖君信仰之影響,以及其發祥地永泰盤谷與方壺岩在各地道壇與信眾中之重要地位。
張聖君
《中國人名大辭典》、《福建通志》、《永泰縣誌》、《閩清縣誌》、《閩都別記》、《夷堅志》和《遊宦紀聞》等對張聖者生平的記敘都大同小異:“張聖者,永福(永泰)人,以採薪鬻鋤柄為業,一日入山遇仙,食以桃,因忽忽若狂,談未來事無不驗。素不諳書,忽奮筆作字,得羲、獻體,因度為僧。作字多以左手,或足指扶筆……”此後,張聖者雲遊於本邑和鄰縣的閩清、尤溪、德化、永春、莆田、仙游等地。那時,南宋政府腐敗,社會混亂,到處魑魅魍魎出沒(稱五通鬼),殘害百姓。張聖者目睹此景,大顯神威,驅妖斬魔,除害滅禍,懲惡揚善,救民於水火。民間流傳的《聖君履歷咒》詳細記敘其事迹:紹興丁丑年,聖者“十九歲到尤溪,募化緣金造橋亭”;淳熙癸巳年“再造建寧水西橋”,時逢漳州大旱,“聖君頃刻行文法,須臾降下滂沱雨”;紹興壬午年,閩清大旱,聖者“牽牛創鑿水梘際,穿通灌溉旱水田”;淳熙戊戌年,尤溪“黎民患瘟疫”,聖者“尋找草藥救病民”。張聖者對邪魔更是疾惡如仇,常懷濟民救世之志。紹興己卯年秋,德化流氓地痞猖獗,聖者神通廣大,降服了這批“五通鬼”,讓百姓過安康的日子。聖者每雲遊一地,都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果”的道教因果道理。路見不平,拔劍斬妖魔;遇大旱,鑿渠引甘露;遇病民,尋草藥治病,做好事不勝枚舉。淳熙十年(1183年)聖者雲遊到閩清十四都金沙,修得正果,坐在九龍潭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歲。鄉人即以其身軀塑像建金沙堂奉祀,此寺為張聖君之“祖殿”;當年,永福人以其頭顱塑像,建方壺寺奉祀,稱為“母殿”。方壺寺雄踞於盤谷鄉岩獅峰峭壁懸崖下,佔地3000多平方米,氣勢宏偉,綠樹翠竹環抱,環境清幽。已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被闢為旅遊景點。
張聖君的鴻恩大德,到處傳聞,被萬民崇拜敬仰,人們奉他為保境之神,塑像建寺奉祀。張聖君的信仰文化已傳播到八閩大地,台灣的台北、宜蘭、新竹、台中、彰化、雲林、高雄等縣市都有祀廟。
福建閩南地區、台灣各地,及遠至印尼馬來西亞的道士,也是以法主公的法術高明主治邪煞而崇拜他。一般人遇有疑難雜症,都會到法主公廟請求道士代為施法,為人們改運、補運、祈求平安。
在台灣,主公的誕辰祭日照例要舉行盛大的迎神會,稱之為“大龜會”。廟裡會先準備面制的紅龜,以及糯米制的紅龜粿,讓善信們向神祈求,謂之“乞龜”。乞求時要先在管事處登記,等到第二年必須還願,且須加倍奉還,如果滿三年未還者,管事就將他的姓名寫在紅紙上,貼在廟牆上,俗稱“龜上壁”。還願時,有些人會演戲酬神,鑼鼓喧天,送迎大龜,謂之“還龜”。“乞龜”和“還龜”是祭主公的重點活動。
張公,或稱五雷法主,監雷御史,盪魔將軍、張公聖君、張聖君、張聖公、張聖者和法主公等。因他的懸壺濟世,一般道士都會祭拜。
南宋時,朝廷政治腐敗,民生凋零,怨聲載道,到處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殍” 。有一天,天廷玉帝得知東南沿海有一個貪官,剛愎自用,貪婪無度,吸盡民脂民膏,陷害無辜,遂敕旨對這個貪官所轄的地方三年不雨,以示懲罰。天不下雨,土地乾裂,農作物枯萎,老百姓連吃水都困難了。
為此,很多老百姓請張慈觀為其祈雨解旱。張慈觀為濟世利民,遂設壇祈雨,把表文發到東海龍宮,請東海龍王行雲播雨為民解旱,東海龍王接到張慈觀表文後,把玉帝不許降雨的玉旨轉告他。張慈觀急百姓之所急,又再上奏疏到靈霄寶殿,請求玉帝降雨拯救百姓乾旱之苦。奏章一封一封地上送了,可是老天還是不下雨,張慈觀見天不下雨,就騰雲駕霧到南天門,施隱身法遁入靈霄寶殿中,看見他所上的奏章原封不動地放在御案前,張慈觀看玉帝不關心人間疾苦,就把玉帝御案前的洗筆盂水倒下凡間,偷偷地離開靈霄寶殿回到凡間。
這時,很多老百姓都趕到張慈觀跟前說:這次祈雨很靈,一連下了三天三夜的黑雨,對農作物無任何損害,而且生長的很快。
張慈觀正在和老百姓為這場喜雨而歡喜之際,突然心血來潮屈指一算,天廷玉帝已查明他偷倒洗筆水之事,派雷公來捉拿他歸案問罪。這時,慈觀辭別鄉親父老,扮成村中老人,在村頭的雨亭中奉茶。
時正中午,火熱的太陽曬得石頭髮燙,樹葉萎縮,這時,雷公滿頭大汗急沖沖地走過來,張慈觀站在雨亭中喊: “奉茶啊! ”雷公聽到有人請喝茶,就走進雨亭喝茶歇腳。
茶過三碗,張慈觀就問雷公,貴客何往,有何公幹?雷公見奉茶老者為人熱情忠厚,就告訴他是奉玉帝聖旨,捉拿張公到天廷問罪。張慈觀佯說:張公法術高強,武藝超群,恐怕你不是他的對手,如果你捉不到他給跑了,你怎麼給玉帝繳旨呢?雷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問奉茶老者,那要怎樣辦?張慈觀回答說:我倒有個辦法,不過要先委屈你躲進我的布袋,我提布袋走,張公不會發現你,到了他的住處我手一放,你就可不費餘力地把他捉拿歸案了。雷公言聽計從。叫張公快把布袋拿出來立即行動。
張慈觀張開通天網袋,雷公就要走進去,張慈觀即說: “你得先把玉帝的玉旨給我看一下,我才敢幫你” 。雷公就把玉旨交給張公,然後躲進布袋,張慈觀施法把袋嘴封死,打開玉旨對雷公說:我就是你要捉的張慈觀,但玉帝敕旨是叫我張公掠雷公,雷公說是“雷公掠張公” , “張公掠雷公” , “雷公掠張公” , “張公掠雷公” 。
兩人爭了好長時間,張慈觀說,免爭了,我把玉旨念給你聽: “天都天皇詔曰:雷神前日奉旨收妖,濫擊無辜,今遣張慈觀擒拿雷神問罰,爾其欽哉” 。
雷公斗大的字一個也不認得,認為事出有因,就要求張慈觀放他一條生路。張慈觀很溫柔地說:張某在凡間利民濟世,那有不救之理。你暫且躲在我這個通天網袋之中,待我尋找時機救你無罪,但你要聽我的信號,我把通天網袋封口帶拉一下,你就響一聲雷,拉兩下響兩聲, … … 拉九下是有危急,一聲也不能響,拉十下你就大聲地響個不停。
第二天,張慈觀要出遠門為老百姓消災治病,拉了九下封袋口帶,通知雷公不能亂動亂響。雷公把九下數成十下,就一直大聲響個不停。這一響震得人間人心惶惶不安,天廷也被雷聲震得不得安寧。托塔李天王奉玉帝聖旨率領著天兵天將捉拿雷公問罪,當他到南天門時,只聽雷聲不見雷影,無處追拿,只好回靈霄寶殿繳旨。玉帝就再降旨令太白金星在南門貼榜招賢鎮雷響。
張聖君銅幣
玉帝見跪在殿前的張慈觀道貌岸然,仙風飄逸,賜金椅同坐,玉帝問道: “聞張賢卿在人間懸壺濟世,除惡救危,道行非淺,不知張賢卿有何道法治得孽雷“呢?張慈觀起立奏道: ”微道自小學得五雷天心法,待微道一試“ 。這時,他暗誦咒語啟動通天網袋封口帶八下,雷聲有序地響了八聲;拉七下,雷響7聲…...拉一下,雷響一聲。過了一會兒,拉了9下,雷聲立即停止了。天廷遂安謐無聲。
玉帝大為歡喜,褒揚說: “張賢卿道行頗深,念你鎮雷有功,封你為監雷張聖君,五雷歸你管轄,每年只許7個月有雷聲, 5個月無雷響。”張慈觀跪下叩頭謝恩。但是,張慈觀聽錯了玉旨是五雷七月歸他管。他就令五雷在每年的七月雷聲要大,但不能雷死人。因此,七月法主雷聲大,卻不會雷死人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張聖君
據史載,張聖君,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農曆七月廿三出生在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張聖君刻行法文求雨,頓時大雨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張聖君尋找草藥救病民……他每雲遊一地,都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果”的道教因果道理,做的好事數不勝數……最後,在白雲寺當頭陀及老,淳熙十年(1183年),張聖君羽化升天,享年45歲。至今,九龍溪畔還留有張聖君的腳印。歷史就是這樣公正,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人民都不會將他忘記!
張聖真君祖殿建於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原先並不是奉祀張聖君的,只是個小廟。張聖君羽化升天后,老百姓就以其身軀塑像,放入小廟奉祀紀念,從此小廟就改稱為張聖真君祖殿,至今已有八百多年了。現存正殿為明正統四年(1439年)修,清康熙間重修,民國6年(1917年)又覆以鐵瓦重修。張聖君祖殿為重檐歇山頂,飛檐斗拱,主祀張聖君,兼祀蕭法明、連良瑞二君。主殿內,張聖君塑像居中,兩旁為蕭法明、連良瑞塑像。塑像兩邊是黑底金字的對聯:“威鎮金沙驅厲疫,恩敷宇宙護蒼黎”,生動地表達了人民對張聖君的敬仰。這裡還不斷新建了門樓、戲台及聖母廳、伽藍廳、土地廟、觀音樓、文昌閣等,使張驛君祖殿的規模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張聖君祖殿至今還保留著許多珍貴的文物:雕刻於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的石獅一對,石獅造型古樸,線條明快簡潔,十分難得。明洪武、崇禎年間的碑刻各一方,還有挖掘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的九龍泉,民國6年的鐵瓦……這些文物,向人們展示了張聖真君祖殿走過的歷程,讓人回味、引人遐思……
張聖君的神奇故事在閩清民間流傳甚廣,如點石化豬、坑伏五鬼等,家喻戶曉。這裡還保留有許多人文景觀,如坐化石、張聖君當傭工時的遺址、張聖君親手栽的二合一樹等,都值得一看。
在福州,張活動和居住過的地方,也建有“張真君祖殿”。堂、殿建成,地方政府的官員上報朝廷,皇帝嘉其恩義,賜張為“大化真人”,並“奉旨祀典”。從此群眾稱他為“張真君”或“張聖君”。這兩座堂、殿都有近千年的歷史,至今尚存,誠為極珍貴、極難得的文物古迹,被定為市級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兩朝及至建國前夕,在這裡經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賈,抱著祈願“財源不盡滾滾隨潮來”的心態,以此為“福地”和發財的“聚寶盆”,不斷雲集在上下杭地區,組成經濟實力雄厚的“商幫”,進行頻繁的商貿經營活動。他們都把張真君奉為“祖師爺”,稱之為“商神”,頂禮膜拜,虔誠至極,在海內外頗有影響。並把福州“商會”、“金融公會”和“商事研究所”的會址設在殿內,以此為中心再輻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區,分別成立各商業同業公會的分支機構。
由此可見,“張真君祖殿”實質上是各商幫、各行業在商務活動中議行論市、互通商業情報的信息發布中心。要研究福州商業史,特別是上下杭地區的商業史,不能不研究“張真君祖殿”歷史的發展沿革。這二者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考張聖君之祖籍地,實為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為福州張氏入閩始祖張睦第十三世玄孫,也是遷永泰縣張氏開基始祖張賡(后張)之十二代重孫(一說賡公六代玄孫)。至今在清道道殘譜中有兩處關於張聖君的記載。
其一是“衍派支系”中有這樣一段記述云:
月洲族譜
在舊譜敘錄中張氏族群顯要人物及事迹一卷中,還有一段專述張聖君事迹之文字,頗為珍貴,現不妨引錄如下:
賡公後裔住居於永水之月洲所自出也。如此觀之,益乎信地靈人傑與神言之有徵耶。賡公之後,宋天聖貳年,夏有張聖公生在月洲,寄居盤谷洋,修道於方壺岩,顯法石牛洞,得道金沙堂。成佛登天,救濟萬民,敕封普濟真人張聖公。此乃天地端祥所鍾靈,受人間千萬年之香馨也。(《月洲張氏世譜》張世榮(83歲,族長)收藏道光殘本摘錄)
由上可知,張聖君(世譜稱‘張聖公’)系月洲村人,生於天聖二年(1024)。至今嵩口鎮月洲村仍有張聖君舊址,俗稱“聖君坪”,並有許多關於張聖君在當地的傳說。
雖然,張聖君出生是時代天聖二年與後世道壇所述“紹興九年”(已未年,1139年)有很大出入,時間相差一百十五年此誠待考證之,但張聖君之為月洲張氏後裔卻是無可置疑和事據民間傳說及道壇(張聖君履歷咒)所述,張聖君四歲喪父,后隨母江氏(一說郭氏)改嫁盤谷洋連氏人家為寄子,並在盤谷(盤谷,舊稱平夾)連厝林里(今盤谷兩地對其祖籍問題的認識是一致的,鄉人並無異議。可見張聖君在歷史上實有其人。
方壺岩
但是,最重要的是方壺岩又是蘊育張聖君信仰的發祥地。張聖君少年時因飼牛及砍鋤柄之人生勞作及嘻耍玩游主要活動地點均與方壺岩有關。許多景點、地名均與張的聖跡有聯繫。如張聖君放牛的“飼牛石”、“牛眠石”,磨刀砍鋤柄的“磨刀石”,觀看仙人下棋的“棋盤石”以及仙人給其青桃吃的“仙桃坪”,張從江西龍虎山供回張天師神位的“天師洞”,張煉“雷法”之“雷洞”,張煉丹之“煉丹井”,張與五通鬼鬥法之“鬥法石釘”,張為民治疾以劍擊石而汩汩涓滴之“甘露水”、 “龍泉井”等等。可以說整個方壺岩景區都是蘊育張聖君成人、成神的搖籃與溫床。許多張聖君的傳說故事首先均傳自此處,其後由於張的活動地區的擴大,這些傳說故事也隨之流行各地,並被不斷地改造、加工、完善及本地化,以至在德化、尤溪、閩清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相關及類似的傳說。這裡主要撿幾則簡述如次:
其一、紅泥鰍傳說。傳說張聖君少年時,為繼父家做田式時,其母用紅糟煮泥鰍當菜供其下飯,張生性戒葷,便用筷子將煮熟的泥鰍放到田裡去,口中念念有詞,這些泥鰍竟然活了起來,一枚枚搖頭擺尾在田裡遊動。至今方壺岩下田壠中仍然有紅尾泥鰍或全紅的泥鰍,人們都說是張聖君以法術化活的。
然而,紅泥鰍不但在方壺岩,而且在永泰本縣之月洲村、嵩口等地都有紅泥鰍的傳說,但其送泥鰍的人已不是其母,而是他為人做長年(即長工)之家鄭姓好心的東家婆,個別地方甚至演變其送泥鰍的含意為一個惡婦人有意識的讓張聖君破齋的行為。其後,不但永泰本邑,凡張聖君足跡所至之閩清、德化等地都有張聖君造化紅泥鰍魚的故事,而在各地有所變異罷了。
張聖君青年修道后,尋居永泰七都葛嶺方廣岩洞。一天,人稱“長眉大佛”的蔡道者到該岩求歇息,張允之,並托其照看岩洞而往他處遊行。不久回岩洞時,蔡道者竟有意佔其岩洞,不肯離去,張聖君憤然,決意與之鬥法,竟以法術化方壺岩之石臼、石磨、石頭為羊群向方廣岩驅動,欲填平方廣岩洞。途經河邊,遇一女子以黑炭磨洗白衫,張不禁好奇地問:“小女子,你用黑炭洗白衫,如何洗得白?”那女子竟道:“你用石頭變羊又如何走得動?”驀然,張驅動的羊群卻一隻也不動,都成為石頭了。原來那以炭洗衣的女子是觀音所化,由於她的點破,使石頭恢複本相,至今這些石頭還匍伏於一個叫仙寄岩的地方。張聖君無奈,退而思之,自己的行為確有過失,如一旦鬥法成功,他驅石填方廣岩,不但方廣岩被填沒,而將使大樟溪水湮沒全縣多少土地與村莊,自己豈不成了千古罪人。於是只好讓方廣岩給蔡道者。蔡道者也婉言勸之曰:“你不去方壺岩,還爭方廣岩何來?“張恍然大悟,方壺岩正是自己成長煉法的地方,又何必捨近求遠與人爭之,於是便返回方壺岩安身。
四腳魚
張聖君決意為民除害收五通鬼,就於方壺岩壁上釘上石釘(如古棧道石樑,今猶在),與之鬥法,五通鬼的第一個跌下岩洞,跌斷了一條腿成為“獨腳五通”,其他四個在與張聖君比稱體重時,被張聖君用麻袋裝之,坐鎮岩下。從此,僅余獨腳五通偶爾四處遊盪外,四個五通鬼被永鎮方壺岩中,后之方壺張聖君坐像下還有被縛於麻袋內之五通鬼像呢。
然而,張聖君斗五通的傳說不脛而走,傳揚於四鄰八縣,到處都流傳張聖君斗五通的故事。無論永泰縣各鄉,以及德化、閩清、尤溪、莆田、仙游等地都有張聖君降五通的傳說,並各有聖跡。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德化石牛山上石壺洞之張聖君斗五通鬼的傳說,其故事內容略有不同,如《德化縣誌》所說:
張自觀,閩清人。煉性於蕉溪山石鼓岩。見石牛山夜火晶熒,知有魈魅,因往其處。魅悉現形。乃幻為女妝,坐輿中,群魅舁之入石壺洞。與之斗,懸崖上下,趾踵入石,輾轉數十處,發尻鞭劍之跡如刻畫。竟奪其洞,坐化鎮之,至今英靈如生。魅常眩匿遊人衣物,告於神,則立出。山頂有劍插石上,可搖不可撥。又有鐵杖長四尺放,不假錘鍊,以手攝成,指痕可數。(魯鼎梅主修、王必昌主纂《德化縣誌》,德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據清乾隆十二年版整理,一九八七年版,頁四0六)
已出版的《泉州道教》一書中也詳細介紹了張慈觀(即張自觀)被五通鬼禁於洞中,”遭鬼魅火燎煙熏,達七晝夜,臉色變黑“以及蕭朗端、章郎慶聞訊趕來合力制伏五通鬼的傳說。由此可見石壺寺之形成及傳說,與永泰方壺岩之傳說同出一轍,是張聖君方壺岩收五通鬼傳說的又一次本地化及演變現象。
其三、張聖君鬥智的故事。張聖君青年時期在方壺及月洲等地做長工,與貪心的財主鬥智的故事很多,如在一畦地上僅栽兩棵茄子的傳說;年終向東家討工錢不允,而答應挑一擔穀子而用“文法”挑走兩倉穀子等傳說。這些在各地都有大同小異的傳說,成為勞動人民與財主鬥爭的一種解頤開心的鬥智故事。但在各地,不但地點有了不同,而財主的姓名也有變化,在盤谷,這一東家姓連,在嵩口這一東家姓鄭,在閩清金沙這東家姓嚴......,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可見都是同一故事模式的不同翻版,其傳說故事的源頭多出自盤谷方壺岩附近或其出生地嵩口月洲一帶。由此可見,張聖君信仰的蘊育及發祥地在盤谷,是以方壺岩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空間造化出來的道教信仰人物。各地的相關傳說,僅是在原有模式基礎上不斷變異和發展而已。
大廳咒:天上人間,佛寶塔。
也者尊者,阿育王。
咒譜
東社尊者,大明王。
消災釋災,大菩薩。
元宵解厄,保平安。
吉祥般若,波羅密
路上咒:鄞請都壇,諸神眾
穢跡金剛,龍樹尊。
北方真武,大將軍
五部一切,現如雲
普明真人,大菩薩
三世張公,下玄壇
觀音水府,威顯赫
四洲九座,顯神通
莆田東嶠鎮珠江村元宵咒文
硃砂符印,攝仙童
金闕帝君,吳大聖
八大將軍,大天王
香山雪山,二大士
金枝銀枝,吐枝那
都天元帥,統天兵
哪吒捉鬼,虎珈羅
三世諸佛,從天降
十大瑜珈,降道場
弟子焚香,皈命請
都壇神從,降來臨
其中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