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墳
孝子墳
為社會公認且敬思的孝子其歿后埋葬之墳稱孝子墳。較著名的孝子墳有溫州孝子墳,松江孝子墳,長春孝子墳等。
墓在南雁盪山境域,屬溫州市平陽縣順溪鎮。
孝子鄭克興墓
《孝子鄭克興傳》原文:
鄭克興(約1856-1911),孝子也。清咸豐間生於溫州府平陽縣山門鄉嶼邊村,宣統三年卒。幼失怙恃,同村貧鰥翁鄭世啻收養子之。居小草屋,父子相依為命。及長,以本村生活無著,乃攜父外出謀生,止順溪。先與陳族第四份少文家炊灌,後為中街同和水作店傭工。期間,蒙主人可,每持給餐大米飯至父所堅兌番薯絲飯以啖;顧主供可口點心,輒轉與父。四季晚歇回家也,秋深不忘為父加衣;春來能慮為父修趾;夏則為父扇涼驅蚊,擦篾簀務求潔凊;冬則為父正枕溫席,拽棉被以俾周實。霜凍天,迨父就床,先暖父之雙手而後抱父雙足對頭陪寢。年復年,咸如是。性溫恭,處方和洽,工外助人,從不受酬。
家,低微也,然不乏昏定晨省之狀;孝子不匱,廣令他地寵兒羨儀。噫!凄苦身世,執合古義,北港懷韙,南浙思良。一日進山勞作,不幸墜崖身歿。
孝子鄭克興傳碑(新碑)
贊曰:
《孝子鄭克興傳》(文/陳志歲;書/蔡雲超)
義地一區昭世人,知恩不必親生子。
妻五十丈王氏,息男一。
癸巳年冬月邑後世陳志歲撰
.
[注]還:報。妻(qì):娶女為配偶。
孝子墳
肇初二十五歲那年,母親終於病倒了。為了給娘治病,他把一間房子也賣了。但雪上加霜,娘病沒好轉,爺也病倒了。肇初只好變賣家產。
他白天加倍下田耕耘,夜裡還要服伺雙親、編製筐籮。從替父母捧茶喂飯、擦澡換衣到煎湯喂葯到揩痰倒屎。照料十分精細。
母親先死,不出頭七,肇初的父親也死了。他在墳旁搭了個草棚,白天外出耕作,夜裡向陪伴雙親陰魂。就這樣,他不婚不娶,孑身一人守墓守了五十個春秋。雙親墳前,香煙不斷,雜草不生。每逢祭奠時節,肇初號陶大哭,象剛死去雙親一樣,直到年老仍不肯遷出。鄉親們很受感動,呼籲朝廷旌表。
後來,肇初也死了。村上人就在盛家浜邊上把他與雙親葬在一起。下葬那天,已值初秋,浜斗里一夜之際開滿了荷花,有七十五朵,沒有一張綠葉相托。為啥?這位孝子正好七十五歲,沒有後代。從此,浜里菏花只長菏葉,再也不開荷花了。
墳西邊豎塊石牌,上刻“蘆墓芳蹤”,為松江府知事黃某所題:東邊也有塊石牌,有“天下之民學其樣也”的題詞,為明神宗皇帝所題,小小一個墳,為何駕勞皇上呢?
相傳很久以前,墳墩西祝家港東有條東西向的小港,叫西竺港。西竺港有四隻浜斗,浜里長滿了菏花。每年夏季,荷花吐艷,景色美麗。在荷花池中間,有一座小庵。小庵東有座三開間房子,住著一對勤勞善良的俞氏夫婦。俞氏夫婦婚後膝下一直無子女,直到第二十個年頭,俞氏懷了孕。誰知一懷就是三年,才生下一個大頭大耳的孩子。俞氏夫婦請了鄰村的秀才給孩子起了個吉利的名字叫“肇初”。
長春有座孝子墳,位置在今人民大街西側,市體育館南200米處,面積約80平方米。此孝子墳曾經赫赫有名,東北地區遠近皆知。
傳說1884年,也就是光緒初年,一個叫王夢惺的人出生在長春,他的父親是長春府的一個小官吏。他們家祖籍在遼陽,王夢惺的母親是跟隨丈夫來到長春的。若干年後,他的母親因病去世,就埋在了長春。王夢惺長大后,到遼寧千山無量觀出家,道名圓海。後來,他回到長春,打算把母親的骨灰遷到遼寧與父親合葬。可是當他打開棺木之後,發現母親的屍骨已經與墳旁的3棵榆樹的根纏在了一起。王夢惺不忍再動母親的屍骨,於是就發誓在母親墳前守3年。他每天清晨三叩首,早晚一炷香,冒著嚴寒,頂著酷暑,日日夜夜在母親墳前守候。他的孝心不僅感動了很多老百姓,還驚動了官府,當時長春府一個嚴姓的道尹來到墳前題字,並立了牌樓。
那以後的一年多,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晒,王夢惺身患疾病死去。老百姓不忍看他橫屍街頭,就將他葬在了他母親的墳墓旁邊,並立了牌樓,命名為老道觀。這個老道觀就是“孝子墳”。
長春孝子墳
1957年6月,流傳孝子顯聖和孝子施藥的謠言,又引起一次討葯風波。1958年,“孝子墳”因嚴重阻礙交通,長春市政府根據市民意見,為保障斯大林大街主幹道車輛暢通,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下令拆除孝子墳及守墓道觀。破土深約一米挖出孝母已朽骸骨及孝子骨灰,並保存於長春市朝陽溝公墓地。拆除的石材用於用於建築南湖公園的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