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 /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
性別: 男
星座: 巨蟹座
生卒日期: 1941-06-27 至 1996-03-13
出生地: 波蘭,華沙
職業: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副導演
更多外文名: K. Kieslowski / Krzysztof Kieœlowski
更多中文名: 克日什托夫·奇斯洛夫斯基 / 古茲托夫·奇士勞斯基
imdb編號: nm0001425

影人簡介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於華沙。1957至1962年間,他在專業學校學習戲劇技巧;而後的四年,就讀於由當時的先鋒藝術家創立的洛茲電影學校修導演課程,畢業作品是紀錄片《來自洛茲城》(From the City of Lodz)。六九年,憑藉紀錄片《照片》(Photograph),年輕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電視舞台,開始了他的紀錄片生涯,捕捉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如何在生命中克盡其責地扮演自己”。其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關於1971年什切青(波蘭港市)罷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而另一部紀錄片《初戀》(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舉辦的國際短片節上奪得金龍獎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紀錄片工作室工作,七四年加入Tor電影製作組。
後來,他對記錄片的局限性產生了不滿,發現“攝影機越和它的人類目標接近,這個人類目標就好像越會在撮影機前消失”。或許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說,“紀錄片先天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實生活中,人們不會讓你拍到他們的眼淚,他們想哭的時候會把門關上。”於是在拍了十餘年紀錄片后,他逐漸轉向了發揮空間更大的故事片領域。
七五年,他為電視台製作了他的首部故事片《人員》,這也為他贏得了德國曼海姆電影節上的第一個獎項。七六年,他為影院製作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生命的烙印》上映,獲得莫斯科電影節大獎,同時奠定了他在波蘭電影界“道德焦慮電影”學派靈魂人物的地位。但當他對社會主義事業中個體的存在狀態繼續深入探討時,各方面的壓力卻滾滾而來。如他的下一部片子《盲目的機遇》在八一年11月軍事法公布后就慘遭禁映,直至八七年才重見天日。在他最沮喪的時候,碰到了此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夥伴,政治訴訟律師皮耶斯也維奇(Krzysztof Piesiewicz)。當時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準備拍一部政治審訊的紀錄片,便向律師諮詢有關上庭的情況,而兩人磨合的結果則是《永無休止》的誕生。其實,八八年震驚西歐文化界的電視系列片《十誡》也是在皮耶斯也維奇的建議下拍成的,其意圖按他的話來講就是,“重尋被共產主義理論破壞的基本價值”。九十年代他們共同編寫了《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以及“藍、白、紅”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養息一段時間, “只想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煙”。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兩年內,大量有關他意欲放棄電影工作的傳言不脛而走,但在最近的採訪中,皮耶斯也維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療期間,兩人還在探討下一個拍攝計劃--暫名為“地獄,煉獄,天堂”的三部曲。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蘭電影工作者協會的會員,1979至1981年擔任副主席。同時他也是歐洲電影研究會的成員。他的一生都是在對電影的思索與實踐中度過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暫人生里,電影也的確為他贏得了無盡的榮譽。世界各地電影節的領獎台上,頻頻閃現他消瘦的身影,像1974,1975,1977,和1979的克拉科夫;1975年的曼漢;1975,1976,1979,和1988年的格但斯克;1979年的莫斯科;1988和1991年的戛納;1989和1993年的威尼斯;1980和1994年的柏林;1988年的聖塞巴斯蒂安;1980年的芝加哥;1979年的里昂;1988年的聖保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