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師範學校

青島市師範學校

青徠島師範學校是一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九水路,創建於1930年,迄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17000餘名學子從青島師範學校畢業的高校;主要培養目標是小學教師,學生畢業后,大都在青島地區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80多年來,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訓,青島師範學校為青島地區小學教育事業造就了雄厚師資力量。

歷史


這所學校興建的原因,1934年6月立的建校紀念碑上有如下記載:“……溯自青島設市,教育勃興,市屬鄉村小學林立。每年由高級畢業之學生無慮數百人,近處無相當之學校供其升學,遠道負笈寒酸,又力有未逮,以故地方人士有創立李村中學之建議……”基於以上緣由,遂於1930年10月,由當時市政府撥款及當地工商團體籌款資助,在譚建之校長主持下,開始了建校施工。學校基地是由當時李村農事試驗場(今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前身)劃地14畝解決的,破土動工后,因款項不足,建築計劃未能全部完成而輟工。1932年,青島市政府又復撥款,再加上地方開明人士再度捐資,又建成兩座四合院的平房校舍。是年,市教育局任命趙枚為校長,學校正式定名為“李村中學”,並開始招生。當年招收初中一、二年級學生,同時附設了鄉村師範班、速成師範班各1個外,翌年又增設師範速成班和農業專修班各1個。
1934年,市教育局將市立中學(今青島一中)附設的1個師範班劃歸李村中學,由於該班學生多系外埠和在市區居住,許多人不願到李村上學,以致鬧起學潮。校長趙枚宣布,願留者留下,不願留者可去。所缺名額,重行補招。至此,李村中學已有兩個正式師範班(后師),這兩個班的學生,可以說是青島師範第一屆中師畢業生。
1935年春季,學校招收簡易師範班學生(全系女生),原附設的農業專修班及初中班停止招生。由於招收的學生全是師範學生,培養目標是小學教師,市政府遂將李村中學更名為“李村鄉村簡易師範”。至抗日戰爭前夕,已有9個班、300餘名學生。從建校到“七·七事變”,已畢業師範生300餘人。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黨政府懾於日寇凶焰,在日軍佔領青島前夕,即倉皇逃遁。撤離前,曾下令將台柳路沿途公共設施(包括學校)縱火焚毀,青島師範自然難以倖免。焚后的青島師範學校,大部校舍遭到嚴重破壞,許多教室透風漏雨,門窗破碎,斷壁殘垣,滿目瘡痍。僅存的幾間較好的房屋,復為日寇駐守,並設有司令部。據當地老人介紹,當時校門口附近,日寇設有崗哨,且有狼犬伴隨,過路行人都要對日軍行禮,否則就要立遭毒打。1941年,日偽當局為了滲透奴化教育,對校舍進行了初步整修,在學校停辦了三四年之後,又恢復招生,並將校名改為“青島市市立李村師範學校”,至今仍有人沿用“李村師範”的提法,蓋源出於此。可是當時招收的學生,卻是農業班,名不副實。不久,日偽當局基於侵華戰爭的需要,農業班也停辦了,全部校舍遂淪為日軍兵營,直至日寇投降。
1945年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當局從日軍手中接收了青島師範,並於當年恢復招生。國民黨政府市教育局委任了一名姓徐的校長。學校辦學宗旨、課程設置及人事安排,都由當時國民黨市政府教育局一手布置和控制。學校雖然開學了,但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動蕩,國民黨政府忙於打內戰,學校師生尚不能從事正常的教學和學習。基於國民黨政府反動統治的需要,在學校內建立了三青團組織,他們對要求進步、追求光明的廣大師生,橫加迫害和刁難,並對言論行動嚴加控制,全校充滿了恐怖氣氛。1946年,復又委任王桂渾(現任青島民革主委)為校長。王雖系國民黨員,但在進步勢力的影響和地下黨組織支持下,政治上思想上具有明顯的進步傾向,他對國民黨政府的倒行逆施,懷有強烈的不滿情緒,對校內中共地下黨的活動,給予了有力地支持。有一次,學校壁報上刊出了幾篇不滿國民黨當局的文章,被駐地國民黨部隊發現了,馬上派了幾個人,氣勢洶洶地闖進學校,揚言要帶走寫文章的學生,經校長王桂渾與其強力交涉,學生才倖免於難。
1946年下半年,全面內戰爆發,全市工人學生經常舉行反內戰、反飢餓、反獨裁的集會和示威遊行,校內師生的大多數也群起響應。當時師生的生活得不到起碼的保障,學生伙房經常斷炊,無米下鍋,市場上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不少教師上午拿到薪水,馬上跑到市裡搶購麵粉。為此教師難以正常上班,教學秩序極度混亂,終日人心惶惶。
1948年春節期間,國民黨市教育局向各校發出通知,學校無限期推遲開學,原因很清楚,蔣家王朝已臨近末日了。這年初春,學校里部分進步學生,巧妙地擺脫了反動
黨團的監視和控制,先後離開市區,投奔到解放區,走上了革命道路。是時,學校共有11個班,學生近500人,教職員工37人。
1949年5月間,解放大軍已進逼市區近郊,國民黨特務多次到校恫嚇學生,並進行反共宣傳,揚言誰與共產黨發生聯繫就格殺勿論。大約是5月下旬的一天,學校里突然進來三四個便衣特務,強行把師生召集一起,聲色俱厲地叫嚷,要全校師生跟他們一起撤退。當時的校長王桂渾,根據中共地下黨的指示,在敵人走後立即採取應急措施,設法將師生迅速疏散,號召有親的投親,有友的投友,決不能受敵人的欺騙,中共地下黨組織成員張一麟同志(已故)則在校長王桂渾的安排下,被送進市裡,隱蔽在膠東路臨時租賃的一所房子里。
6月2日清晨,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李村,國民黨守軍頓時土崩瓦解,狼狽逃竄。當天下午,疏散的許多師生陸續歸來,相見之下,無不歡欣鼓舞。從此,青島師範學校邁上了新的生活里程。
解放后,人民政府將學校正式定名為“山東省青島師範學校”,自此,在黨的英明領下,沿著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為培養小學師資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現狀


徠如今,隨著山東省“三級師範”向“兩級師範”過渡的要求,具有中專學歷的畢業生將無法再從事小學教育,從2010年起青島師範學校停止招收師範生,整建制併入青島58中。因青島師範學校最後一屆在校生到2014年畢業,2014年前暫時保留青島師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