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文章

陳州的副州長盧生有兩隻溫馴乖巧的鶴。後來一隻受傷死去,另一隻便悲傷的拒絕進食,盧生於心不忍,就勉強喂它,鶴才終於進食。有一天,鶴周旋在盧生旁,明白主人的意思,振翅高飛,還不舍的盤旋於雲際之間數回才離開。

幾年後,盧生年老多病,又沒有子嗣照顧他,一個人歸隱於黃蒲溪畔長達三年。晚秋蕭索,林木搖曳如杖,倍感凄清。忽然有鶴在林間徘徊,鳴聲凄涼。盧生抬頭仰視,在那一刻間,鶴馬上投入盧生的懷抱中,鶴喙牽動著盧生的衣襟,並旋繞著他跳舞,興奮的不肯放開。盧生就留下鶴,主僕兩一同生活。後來盧生往生,鶴竟不食而死,盧生的親戚感念鶴對主人的忠心與眷戀,便將鶴冢置於盧生之左。

出處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3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原文


陳州卒盧某畜二鶴甚馴,一創死,一哀鳴不食,盧勉飼之,乃就食。一旦,鳴繞盧側,盧曰:“爾欲去,不爾羈也”。鶴振翮雲際,數四徊翔,乃去。盧老病無子,后三年,歸卧黃蒲溪上,晚秋蕭索,曳杖林間。忽有一鶴盤空,鳴聲凄斷,盧仰祝曰:若非我陳州侶耶?果爾,即當下,鶴竟投入懷中,以喙牽衣,旋舞不釋,遂引之歸。后盧歿,鶴亦不食死,家人瘞之墓左。

釋意


陳州的副州長盧生有兩隻溫馴乖巧的鶴。後來一隻受傷死去,另一隻便悲傷的拒絕進食,盧生於心不忍,就勉強喂它,鶴才終於進食。有一天,鶴周旋在盧生旁,盧生對它說:“你走吧!你可以不受羈絆了!”鶴明白主人的意思,振翅高飛,還不舍的盤旋於雲際之間數回才離開。
幾年後,盧生年老多病,又沒有子嗣照顧他,一個人歸隱於黃蒲溪畔長達三年。晚秋蕭索,林木搖曳如杖,倍感凄清。忽然有鶴在林間徘徊,鳴聲凄涼。盧生抬頭仰視,說道:“莫非你是我於陳州的鶴友?”在那一刻間,鶴馬上投入盧生的懷抱中,鶴喙牽動著盧生的衣襟,並旋繞著他跳舞,興奮的不肯放開。盧生就留下鶴,主僕兩一同生活。後來盧生往生,鶴竟不食而死,盧生的親戚感念鶴對主人的忠心與眷戀,便將鶴冢置於盧生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