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濕熱證

陰虛濕熱證

陰虛濕熱證,是中醫藥學術語,是指陰液虧虛,濕熱內阻, 以低熱煩悶,肢體困重,口苦而膩,顴紅,盜汗,小便淋澀灼痛,舌紅苔黃膩,脈細數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簡介


● 英文名稱:Pattern/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hea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診斷學—八綱辨證

古籍摘選


● 陰虛,濕熱在腑為濁。六味去萸,加車前、牛膝、黃柏、萆薢。(《臨證指南醫案》)

名詞解釋


● 陰液虧虛,濕熱內阻,以低熱煩悶,肢體困重,口苦而膩,顴紅,盜汗,小便淋澀灼痛,舌紅苔黃膩,脈細數等為常見症的證候。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陰氣虛,機體陰液不足,寧靜、涼潤、抑制等功能減退,陰不制陽,虛熱內生,與殘留陰液相合,發為陰虛濕熱之證。

病機析要

● 濕邪與熱邪相合,彌散全身,蘊結體內,阻滯臟腑經絡。
● 濕遏熱伏,熱處濕中,濕熱鬱蒸,故身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
● 脾主肌肉,濕性重著,困遏脾陽,則肢體困重。
● 濕熱熏蒸肝膽,膽氣隨之上溢,可見口苦。
● 濕熱下注膀胱,氣化失司,故見小便短赤澀痛。
● 舌紅苔黃膩,為濕熱之象;脈細數為陰虛之徵。

臨床表現

● 陰虛濕熱證一般表現為低熱煩悶,肢體困重,口苦而膩,顴紅,盜汗,小便淋澀灼痛,舌紅苔黃膩,脈細數等。

臟腑常見陰虛濕熱證

● 濕熱蘊脾證:濕熱內蘊中焦,症見脘腹痞悶,納呆嘔惡,便溏尿黃,肢體困重,或面目肌膚髮黃。
● 肝膽濕熱證:濕熱蘊結肝膽,症見脅肋部脹痛灼熱,或有痞塊,厭食,腹脹,口苦泛惡,大便不調,小便短赤。或身目發黃,或陰囊濕疹,瘙癢難忍,或睾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
● 大腸濕熱證:濕熱侵襲大腸,症見腹痛,下利赤白黏凍,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黃而臭,伴見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 膀胱濕熱證:濕熱蘊結膀胱,症見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尿黃赤短少,小腹脹悶,或伴有發熱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 [4] (清)葉天士著;宋白楊校注.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名著 臨證指南醫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