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斯拉夫戰爭的結果 展開

南斯拉夫戰爭

因南斯拉夫解體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戰爭

南斯拉夫戰爭(英語:Yugoslav Wars),指的是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南斯拉夫解體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戰爭。這些相互關聯的戰爭至少包括1991年的斯洛維尼亞十日戰爭(又稱斯洛維尼亞戰爭)、1991年至1995年的克羅埃西亞戰爭、1992至1995年的波斯尼亞戰爭、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1999年至2001年的普雷舍沃山谷武裝衝突以及2001年馬其頓武裝衝突有時也被認為屬於南斯拉夫內戰的一部分。

南斯拉夫內戰通常被認為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民族對立與衝突、種族清洗、戰爭罪等都是其特徵,許多參與者亦因為戰爭中的罪行被審判。戰爭的結果導致了南斯拉夫境內多個主權國家的產生。

此外,雖然存在一定的爭議,該地區許多持續至今的紛爭與衝突有時也被認為是南斯拉夫內戰的延續。

國際轉型正義中心認為南斯拉夫戰爭造成了超過14萬人死亡。人道主義法律中心同樣認為至少有13萬人死亡。

歷史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德國和義大利佔領的多民族國家南斯拉夫在戰後,經由一支民族解放軍的領導者約瑟普·布羅茲·鐵托帶領下成功獨立。成立了這個後來稱其擁有“七國國境、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兩套文字、一個國家”的多樣性國家。
戰後的世界主要由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國家和蘇聯為首的東方共產勢力國家兩大集團對立而開始冷戰。南斯拉夫因為鐵托是共產主義者所以屬於東側的陣營,但是和波蘭、匈牙利或是羅馬尼亞等東歐諸國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並非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或是衛星國家,而是發展成為具有獨自地位的社會主義國家。1980年鐵托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死去,蘇聯國內也在戈爾巴喬夫的指導下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羅馬尼亞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也在巨變和動亂中被處死,南斯拉夫社會體制也因此由社會主義成為了資本主義,組成南斯拉夫的各國已經開始醞釀脫離南斯拉夫這個架構。此時,前南各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者開始掌權。
二次大戰以後,鐵托領導的南共建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致力於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解決複雜的民族問題,承認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自主權。應該說,鐵托時代的鐵腕政策和鐵托本人的崇高威望,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維持了南斯拉夫國家的穩定和民族關係的相對緩和。但另一方面,鐵托和南共(后改名為南共聯盟)在民族理論和實踐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錯誤,起初過早地認為國內民族問題已經解決,後來當矛盾逐步凸現時卻又簡單化地採用"階級鬥爭"的方式或高壓政策來處理。對佔國內人口比重最大的塞爾維亞族實行長期箝制、多方制約的政策,勢必傷害其民族感情及對黨和中央政府的信任,導致民族關係的緊張。南共聯盟的這些政策失誤,事實上多少也為日後南斯拉夫的民族分裂、國家解體埋下了伏筆。
1991年6月,文化和宗教上最接近西方國家的斯洛維尼亞經由10天的陸戰達成獨立(史稱十日戰爭)、接下來馬其頓宣布獨立、和塞爾維亞長期不睦的克羅埃西亞也在激戰後宣布獨立。最後1992年波黑也宣布獨立,但是波黑國內的塞爾維亞人又意圖要自波黑獨立而又不斷引起戰火。此外塞爾維亞國內的科索沃自治州也意圖獨立最後和塞爾維亞引發科索沃戰爭
因為本身過於複雜的歷史背景引發的問題無法完全解決,但是經由北約和聯合國的介入,戰火最後慢慢平息。

戰爭列表


斯洛維尼亞戰爭(1991年)克羅埃西亞戰爭(1991年–1995年)波斯尼亞戰爭(1992年–1995年)科索沃戰爭(1999年)馬其頓紛爭(2001年)

斯洛維尼亞部分

主條目:十日戰爭 (斯洛維尼亞)
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宣布獨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爾維亞控制的斯拉夫聯邦軍進攻斯洛維尼亞並受到強烈還擊。最後經歐共體調停,衝突雙方於7月7日達成停火協議,撤出斯洛維尼亞的領土,斯洛維尼亞境內武裝衝突暫告平息。史稱十日戰爭或 獨立戰爭。

克羅埃西亞部分

克羅埃西亞的獨立戰爭包括兩個階段:第一次克羅埃西亞戰爭: 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隨斯洛維尼亞宣布獨立,同境內的塞族流血衝突再起。米洛舍維奇派志願軍到克羅埃西亞境內援助塞爾維亞族人。戰鬥主要集中在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塞族聚居區,後來擴散至和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邊境地區。最後由美國外交調停結束戰爭。
第二次克羅埃西亞戰爭:克羅埃西亞在1991年後重組軍隊。在1995年再度攻打塞爾維亞。結果塞軍慘敗,此戰役較前者血腥。

波斯尼亞部分

1992年3月1日的波斯尼亞公民投票結果公布。全民贊成波斯尼亞獨立,塞爾維亞向波斯尼亞開戰。雖然聯合國有派兵補給援助波斯尼亞。但塞爾維亞仍是大勝。1995年,塞爾維亞再向伊斯蘭人開火。迫使北約轟炸塞爾維亞3星期。最後塞軍投降。

科索沃部分

“科索沃戰爭”或“科索沃衝突”這個名詞通常是用來描述兩場接續的並且有時相當類似的武裝衝突。(在內戰後隨即發生的國際衝突)這些衝突是:1996年—1999年: 塞爾維亞和南斯拉夫安全武力和科索沃分裂武裝“解放軍”(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獨立的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的戰爭。 1999年: 南斯拉夫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間的戰爭。從3月24日至6月10日,當北約攻擊南斯拉夫目標時,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持續與南斯拉夫武力戰鬥,在這段期間,西方宣傳戰亂造成了科索沃人口的大滅絕,但這一說法未經聯合國的認定。
南斯拉夫聯盟在1991年明顯分裂為支持和反對米洛舍維奇兩派,聯邦的分崩離析在所難免。3月16日米洛舍維奇在電視上宣布南聯盟結束。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波黑隨後分別宣布獨立。
米洛舍維奇當時的政策是“全體塞爾維亞人生活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即在那些獨立的國家中塞族人要有民族自決權。這一政策導致民族混居的地區產生衝突,被反對者批評為“大塞爾維亞主義”。他的肖像在塞爾維亞被到處懸掛,一時間成為繼鐵托之後受人民擁戴的英雄領袖。
在米洛舍維奇和南斯拉夫人民軍的支持下,克羅埃西亞和波黑的塞族人通過武力手段要求建立塞族自治區,引發克羅埃西亞戰爭(1991年——1995年)和波黑戰爭(1992年——1995年)。戰爭造成塞爾維亞的經濟衰退,再加上北約派出維持和平部隊阻止了塞族人的部分種族屠殺,塞族人的自治目的未能達成。在戰爭中,關於各方對平民進行種族清洗式大屠殺的指控層出不窮。1995年在波黑髮生的斯雷布雷尼察屠殺,有人懷疑是米洛什維奇控制下的塞爾維亞特種部隊所為,米洛什維奇後來因此被控犯有種族屠殺罪。
1997年7月,米洛舍維奇因任期到期,無法連任塞爾維亞總統,退而求其次競選只包括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總統併當選。同年科索沃自治省的分裂主義勢力在外部勢力支持成立下叛軍“科索沃解放軍”。他們襲擊塞爾維亞和南聯盟的保安部隊,並殺害塞族官員和他們認定的與塞爾維亞合作的阿爾巴尼亞族和塞族人。塞爾維亞部隊和科索沃解放軍的衝突截至1998年造成數百人的死亡和上萬阿族平民的流離失所。
1999年2月6日,在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談判的基礎是美國特使希爾草擬的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議實施。這個方案對雙方來說都難以接受,阿族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聯盟則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但是,主持談判的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在談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會,3月15日復會,阿族代表於18日簽署了協議,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在朗布依埃森林協議上簽字。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3月24日,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北約對南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 78天的大規模空襲,沒有能直接制止衝突雙方的暴行,還造成了500多名平民傷亡。在北約空襲的壓力下,經過俄羅斯、芬蘭等國的斡旋調停,米洛舍維奇無奈妥協,接受朗布依埃森林協議基本內容,同意從科索沃撤軍,由聯合國接管科索沃,允許多國部隊進駐科索沃。

富含多樣性的國家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有八個政治實體:(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黑山、馬其頓、伏伊伏丁那、科索沃) ;六個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黑山、馬其頓)五個主要民族:(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四種主要語言:(斯洛維尼亞語、克羅埃西亞語、塞爾維亞語、馬其頓語);三種宗教:(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戰爭結果


戰爭的結果導致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以及南斯拉夫境內多個主權國家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