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勘探開發

滾動勘探開發

滾動勘探開發是一種針對地質條件複雜的油氣田而提出的一種簡化評價勘探、加速新油田產能建設的快速勘探方法。它是在少數探井和早期儲量估計,在對油田有一個整體認識的基礎上,將高產富集區塊優先投入開發,實行開發的向前延伸;同時,在重點區塊突破的同時,在開發中繼續深化新層系和新區塊的勘探工作,解決油氣田評價的遺留問題,實現擴邊連片。這種“勘探中有開發,開發中有勘探”的勘探開發程序。

正文


滾動開發的基本特點


(1)勘探開發緊密結合、增儲上產一體化是滾動勘探開發的基本做法
石油勘探解決的問題是石油資源有沒有,有多少的問題,其最終目標是儲量,而石油開發要解決的是可以生產多少石油,怎樣才能提高石油的產量和採收率,二者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而滾動勘探開發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勘探中有開發、開發中有勘探”,二者成為一個整體,“增儲上產”一體化。
具體到滾動勘探開發實施過程中的評價井和開發井,其作用雖有明顯的區別,但又都具有勘探開發的雙重特性:滾動評價井一方面承擔著搞清油藏地質特徵、計算油氣地質儲量、為編製初步開發方案提供依據的任務;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次開發井網的一部分,肩負著油氣生產的任務。早期滾動開發井承擔著深化地質認識、核實油氣資源、增儲上產的任務,因此兼有探井的性質。
(2)立足整體經濟效益、達到速度和風險的綜合平衡,是滾動勘探開發追求的目標
將油氣勘探工作嚴格劃分區域普查、區帶詳查、圈閉預探、油氣田評價的油氣勘探程序具有階段明顯、步驟清晰、由大到小、由粗到細的基本特點,對於保證勘探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這種將勘探與開發嚴格區分開的做法所引發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一個複雜油田發現以後,由於必須在含油範圍內部署大量的評價井,才能準確獲得油氣藏的各種參數。其主要後果是,勘探周期過長,油田長期不能投產,因此勘探效率低下;勘探投資積壓,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表現為經濟效益低下;油田產量上不去,滿足不了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表現為社會效益低下。
滾動勘探開發與常規勘探程序不同之處在於,它是本著“階段不能逾越、程序不能打亂、節奏可以加快、效益必須提高”的原則,簡化評價勘探,加速油田投產。一方面,它加快了開發建設的速度,但另一方面又提高了開發井的風險性。尤其是早期部署的開發井,存在較高的風險性。所部署的開發井有一部分 (20% -30%)落空,是允許的、也是正常的。由於需要在開發過程中部署一定數量的評價井去逐步深化地質認識,解決勘探中的遺留問題,必然會造成勘探總周期的延長,但是這一做法卻大大降低了勘探的風險性,大大提高了探井的成功率。
由此可見,滾動勘探開發不是單從油田勘探、油田開發、地面建設的某一個方面來片面衡量經濟效益,主觀要求一步到位,而是將勘探成果、開發效益、油建效果視為一個整體,在提高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達到整體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開發方案的反覆調整、地面建設的多期次性,是滾動勘探開發的必然結果
常規整裝油田開發層系和開發井網的設計一般在初期就可以確定,並且能夠穩定一定的時間,但是對於滾動勘探開發的複式油田和複雜斷塊油田,只能在滾動運作中伴隨著地質認識程度的加深來逐步完善,不可能一開始就有系統的井網及層系設計,而是一個井網由稀到密、層系劃分由粗到細的逐步實施過程。
複雜油氣田的油氣性質變化很大,油氣水分佈不完全清楚,對這種複雜類型油田的地質規律的多次反覆認識、開發方案的多次調整實施,必然導致地面建設的多期次性。新的含油區塊的不斷發現,新層系的勘探不斷取得進展,開發生產能力逐步提高多期的地面建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油氣處理、油氣集輸等地面工程不能一次配套、超前完成,不然就會造成資金的積壓與巨大浪費。

滾動勘探開發程序


對於一個複雜的構造、地層、岩性圈閉帶或者複雜斷裂帶,在預探發現工業油氣流之後,通常要採用滾動勘探開發程序。
一般地,滾動勘探開發程序可以劃分為兩個時期,即早期滾動勘探開發和晚期滾動勘探開發。前者是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維地震解釋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預探或短期的評價勘探之後,由於油田地質條件非常複雜,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成逐塊逐層落實探明儲量,為了少打評價井,縮短從獲工業油流到油田開發的時間,提高經濟效益,實行開發向前延伸。在落實基本探明儲量的油氣富集區塊,開闢生產實驗區,用生產井代替部分評價井,深化對油藏地質特徵的認識,同時研究油田的驅動類型、開採方式、計算未開發探明儲量和可采儲量,編製一次開發方案。
晚期滾動勘探開發則是對已經提交未開發探明儲量的地區實行一次開發方案實施過程中,利用少量的評價井對開發過程中所認識到的新層系和新區塊進行評價勘探,旨在繼續擴邊連片,為開發提供新的接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