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袁天王
托塔袁天王
“金陵塔,塔金陵,金陵寶塔第一層……”提起《金陵塔》就會想到袁一靈。 《金陵塔》已經讓袁一靈唱了50年,成為學唱南方曲藝的必修課。還有一位張呆兒,他的金陵塔另有一功,不念饒口令,而是插唱流行歌曲,模仿此派的寥寥無幾。
袁一靈:“托塔袁天王”
“金陵塔,塔金陵,金陵寶塔第一層……”提起《金陵塔》就會想到袁一靈。袁一靈年近古稀,仍有一副響亮的嗓音,靈活的口齒,中氣十足,使許多人讚嘆不已。
金陵寶塔十三層,逢單逐層唱上去,一口氣要唱七層念七段饒口令,須越唱越鏗鏘,越念越順溜,高速度而不翻車。為此,袁一靈曾經被人們稱為“托塔袁天王”。
袁一靈有這麼好的本錢和他愛好體育有關。年輕時,他是一名出色的足球中鋒。他還愛好摔跤、短跑、乒乓球。1950年起上海市舉行過七次市級足球比賽,袁一靈和同事組織了一支陣容強大的滑稽界足球隊參加角逐,囊括了全部獎盃。當時的上海體委主任異常驚奇地說:“全上海的獎盃都讓滑稽隊拿了,真是滑稽!”
袁一靈退休后仍然身板硬朗,行步輕健。每天一早必步行到單位,每周也必去徐匯區球場轉轉,有時球癮上來了,就踢上幾腳。逢電視台轉播足球賽,他更要觀戰到底。由於長期堅持鍛煉,他的兩條小腿肌肉突出,結實有力。
他說:“幾十年來,怎麼唱、怎麼累,嗓子都不曾嘶啞過,究竟是什麼原因,自己也覺得是個謎。但我認為這與我從藝以來生活有規律,睡眠充足,堅持運動有很大關係。”
《金陵塔》已經讓袁一靈唱了50年,成為學唱南方曲藝的必修課。唱《金陵塔》的並非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想當年與何雙呆搭檔的沈笑亭,也擅長此曲,沈派《金陵塔》講究字正腔圓,保持中速,在念饒口令時也不加快速度,以滴水不漏,字字清晰取勝。袁是蘇州人,沈是本地人,唱來各有鄉音,所以有人稱他倆是“蘇式金陵塔”和“本幫金陵塔”。
還有一位張呆兒,他的金陵塔另有一功,不念饒口令,而是插唱流行歌曲,模仿此派的寥寥無幾。前些時候,有人說曾在青年宮還是其他地方見過他登台,有趣的是他沒有堅持自己的唱法,而被袁派所“同化”。筆者還聽蘇灘老藝人說,《金陵塔》是他們的“土特產”。那“桃花紐頭紅,楊柳條兒青……”調寄“夜夜遊”,後來反覆吟唱的“金陵塔,塔金陵,金陵寶塔……”基本是蘇灘中賦的唱法。
現在的《金陵塔》的標準唱詞,是解放後由袁一靈修訂的,歌頌它是古代人民的勞動結晶品,賦予了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