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海芋的結果 展開

海芋

藥物

海芋是天南星科植物海芋 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的乾燥根莖。海芋藥性寒,味辛。有毒。海芋的化學成分包括海芋多糖、甾醇、凝集素及皂苷等。其中,海芋的多糖和凝集素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海芋
● 英文名:Haiyu
● 拉丁名:Rhizoma alocasiae macrorrhizae
● 別稱:野芋、木芋頭、老虎芋、老虎蒙、痕芋頭、大蟲芋、土塘、天河芋、毒芋頭、野芋頭、奚芋頭、天蒙、尖尾野芋頭、廣東萬年青、大葉野芋頭、獨腳蓮、隔河仙、觀音蓮、朴薯頭、狼毒頭、天荷

功效與作用


● 海芋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海芋有鎮痛、抗炎、抗腫瘤的作用。
● 海芋可以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熱病高熱、腸傷寒、疔瘡腫毒、風濕骨痛、蛇蟲咬傷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海芋過敏者,禁止使用。
● 身體虛弱者,請謹慎服用海芋。
● 如果您正在服用碘化鉀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禁止使用。
● 哺乳期女性慎用;如需服用海芋,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海芋


● 海芋可以煎汁內服,但因海芋有毒,內服時需要煎煮3〜5小時。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海芋的每日常規用量為9~30克。
● 外用時,取適量新鮮的海芋加酒搗爛,用葉子包住,小火加熱后外敷患處,可治療癰腫、瘡癤。

溫馨提示

● 海芋有毒,不可以生食。內服前,必須用大米炒至米焦黃,煎煮3~5小時。
● 海芋外用時,不可以接觸健康皮膚和眼睛。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碘化鉀同時服用。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海芋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海芋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海芋有毒,毒性成分是草酸鈣和毒皂苷。
● 海芋對消化道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蝕性,誤食海芋或吸入含海芋的粉塵都可能導致中毒,引起消化系統損傷和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應該立即送往醫院急救。
● ● 海芋中毒的表現有舌喉發癢、腫脹、流涎、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胃腸燒灼痛、出汗、驚厥等。
● ● 嚴重者可出現窒息,因心臟麻痹而死亡。
● 新鮮的海芋汁液接觸皮膚會引起瘙癢、燒灼感、刺痛感、腫痛等,可用醋或醋酸溶液外洗;接觸眼睛會引起結膜炎,嚴重時可導致失明。

我該如何選購海芋


● 海芋的主要產區為廣西、廣東、四川等地區。
● 藥材海芋的主要特徵:
● ● 海芋為不規則或近圓形的薄片,多皺縮或捲曲。外皮為棕黃色,部分帶有磷葉;切面為白色或黃白色,有波狀的皺紋和顆粒狀的突起。質地比較脆,容易折斷,折斷面為粉性。海芋氣味清淡,品嘗時味道比較淡,但咀嚼時有舌頭麻木和喉嚨刺痛的感覺。
● 品質好的海芋顏色白,整體均勻且乾燥。
● 海芋應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蟲蛀。

溫馨提示

● 由於海芋有毒,因此不建議在非專業的機構購買和自行使用。

海芋和魔芋功效一樣嗎


● 海芋是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根莖,魔芋是天南星科植物魔芋、疏毛魔芋、野魔芋、東川魔芋的塊莖,兩者的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海芋和魔芋都有解毒、散結的作用,都可用於治療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
● ● 海芋還有清熱、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熱病高熱、腸傷寒、風濕骨痛等。魔芋還有化痰消積、行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瘰癧、癥瘕、痰嗽、積滯、瘧疾、跌打損傷、燙火傷等。

用藥誤區


● 誤區:海芋內服可能會中毒,但外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 海芋有毒,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使用不當都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內服時,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出現舌喉發癢、腫脹、流涎、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胃腸燒灼痛等中毒癥狀。外用時,新鮮的海芋汁液接觸健康皮膚,可能會引起瘙癢、燒灼感、刺痛感、腫痛等;如果接觸眼睛,可能會引起結膜炎,甚至失明。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有毒的中藥材時,需要經專業的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