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體育學院
省屬公立高等學校
天津體育學院(TianJinUniversityofSport)是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成立於1958年8月,由原天津體育學校、石家莊師範學院體育系合併組建。
截至2021年5月,學校團泊校區佔地面積1115.7畝,各類校舍建築總面積約39.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億8千餘萬元,紙質文獻館藏總量43.2萬冊,紙質期刊851種,電子圖書總量400萬餘冊;設有12個教學單位,有18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562人,全日制在校生6200餘人,其中本科生4910人,博士研究生54人,碩士研究生1050人。
![天津體育校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d/m5d47c09f3f4fbd791e24ed2867ff7eaa.jpg)
天津體育校景
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6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3年,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為“開展聯合培養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單位”,同年開始與北京體育大學聯合招收和培養博士研究生。
2010年,學校成為“立項建設的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成為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的院校。
2013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6年,學校高職專業全部停招。
2017年,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體育學一級學科位列全國體育學學科前5%,獲得並列第4名的佳績。
2017年11月,學校整體搬遷至靜海團泊新城西區的新校區。
參考資料
截至2021年5月,學校設有12個教學單位,有18個本科專業,涉及教育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理學、醫學6個學科門類。
學院名稱 | 專業名稱 |
---|---|
體育教育與教育科學學院 | 體育教育 |
特殊教育 | |
教育技術學 | |
舞蹈學 | |
應用心理學 | |
運動訓練科學學院 | 運動訓練 |
社會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運動人體科學 | |
運動康復 | |
康復治療學 | |
體育文化學院 | 民族傳統體育與武術 |
新聞學 | |
英語 | |
舞蹈學 | |
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 |
公共事業管理 | |
體育經濟與管理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競技體育學部 | ------- |
競技體育學校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國際教育學院 | ------- |
中國排球學院 | ------- |
墨盾學院 | ------- |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教職工562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52人,具有副高級職稱9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8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75人;入選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天津市優秀教學團隊13個,天津市“十二五”教學創新團隊3個;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天津市教學名師6人,其他各類省部級人才稱號獲得者14人;有在崗博士研究生導師40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96人。
教學名師 | |||
級別 | 名稱 | 獲獎人 | 獲批時間 |
---|---|---|---|
國家級 | 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姚家新 | 2009年 |
天津市級 | 第一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李樹怡 | 2003年 |
天津市級 | 第五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姚家新 | 2009年 |
天津市級 | 第六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劉洵 | 2011年 |
天津市級 | 第七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劉善雲 | 2013年 |
天津市級 | 第八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譚思潔 | 2014年 |
天津市級 | 第九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孫敬 | 2015年 |
天津市級 | 第十二屆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 孫延林 | 2018年 |
教學團隊 | |||
級別 | 名稱 | 團隊帶頭人 | 獲批時間 |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運動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 | 姚家新 | 2010年 |
天津市級教學創新團隊 | 運動心理學教學團隊 | 姚家新 | 2013年 |
運動生理學教學團隊 | 張勇 | 2013年 | |
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團隊 | 王健 | 2013年 | |
天津市級教學團隊 | 體育教育與訓練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 李宗浩 | 2007年 |
運動生理學教學團隊 | 張勇 | 2009年 | |
運動心理學課程教學團隊 | 姚家新 | 2010年 | |
運動康復治療學教學團隊 | 黃力平 | 2013年 | |
武術教學團隊 | 梅杭強 | 2014年 | |
體育管理學課程教學團隊 | 肖林鵬 | 2015年 | |
體質測評與運動干預教學團隊 | 譚思潔 | 2016年 | |
太極拳教學團隊 | 楊祥全 | 2017年 | |
網球教學團隊 | 劉世軍 | 2017年 | |
學校體育課程教學團隊 | 王慧琳 | 2018年 |
● 重點學科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第一批天津市重點學科2個,天津市一流學科建設名單1個,天津市特色學科(群)建設名單2個。
天津市重點學科:運動人體科學、體育人文社會學
天津市一流學科建設名單:體育學
天津市特色學科(群)建設名單:特殊教育、運動健康
● 學位授權
截至2019年11月,學校共有6個學位授權點,包括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授權點;共有博士和碩士二級學位授權點23個,包括博士一級學科下的6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碩士一級學科下的14個二級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領域)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體育學
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運動康復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學、教育學
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舞蹈學、體育管理學、運動康復學、運動與健康管理學、體育口述史學、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學、特殊教育學、教育技術學、職業技術教育學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領域)授權點:體育(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應用心理、新聞與傳播
● 學科評估
在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體育學一級學科獲A-等級。
● 質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項目2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天津市高等學校“十二五”綜合投資規劃品牌專業建設項目8個,天津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項目5個,天津市應用型專業建設項目5個,天津市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天津市市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建成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精品課程,8門天津市精品課程,15門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設課程,4門天津市高校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9門天津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體育運動心理學
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社會體育、舞蹈學
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建設項目: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運動人體科學
天津市一流專業建設點:舞蹈學、特殊教育、新聞學
天津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特殊教育
天津市品牌專業:體育教育、社會體育、舞蹈學、新聞學、教育技術學、市場營銷、應用心理學、運動康復與健康
天津市應用型專業建設項目: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舞蹈學、教育技術學、新聞學、市場營銷、特殊教育、運動康復
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項目:體育教育、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應用心理學
天津市高等學校“十二五”綜合投資規劃品牌專業建設項目:體育教育、社會體育、舞蹈學、運動康復與健康、教育技術學、新聞學、應用心理學、市場營銷
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運動機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體育運動心理實驗教學中心、體質測評實驗教學中心、體能訓練實驗教學中心
天津市市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運動損傷與康復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天津市高校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精品課:人文素質拓展、藝術修養、運動心理學、武術
國家級精品課 | |
課程名稱 | 獲批時間 |
---|---|
運動生理學 | 2007年 |
運動心理學 | 2008年 |
排球 | 2009年 |
網球 | 2010年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
課程名稱 | 獲批時間 |
---|---|
運動心理學 | 2016年 |
網球 | 2016年 |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
課程名稱 | 獲批時間 |
---|---|
太極拳:圓的文化,生的智慧 | 2014年 |
天津市級精品課 | |
課程名稱 | 獲批時間 |
---|---|
健美操 | 2003年 |
武術 | 2004年 |
運動生理學 | 2005年 |
運動心理學 | 2006年 |
田徑運動 | 2007年 |
網球 | 2008年 |
排球 | 2009年 |
體育概論 | 2010年 |
● 教學成果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1項成果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成果分別獲天津市和國家體育總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以構建運動心理學實踐教學平台為途徑增強體育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根據官網資料顯示,學校有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運動心理與生理調控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體育教學研究中心,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個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運動心理與生理調控重點實驗室”(1個):運動心理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1個):體育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體育教學研究中心(1個):體育研究中心
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個):運動生理與運動醫學實驗室
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棒球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1/ma14d337416655d48e854e047b5238dd6.jpg)
棒球場
●館藏資源
根據2020年8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圖書館新館建築面積近1.5萬平米,現有紙質文獻館藏總量37.7萬冊,紙質期刊851種,擁有資料庫78個,電子圖書總量300萬餘冊。
●學術期刊
學校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81年9月試刊,試刊名為《體育教學與科研》,1986年正式創刊《天津體育學院學報》。該刊是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級期刊、天津市優秀期刊,曾獲教育部“優秀學報三等獎”、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等。截至2013年9月,該刊已被加拿大國際體育文獻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SSCI、《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中外12家檢索機構收錄。
學校重視開放辦學,不斷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分別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韓國、日本、新加坡、波蘭等20餘所國外知名高校和體育專業院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係。學校堅持服務於“一帶一路”和“中國文化走出去”國家戰略,在天津市高校率先成立了“天津市留學生武術文化體驗基地”,提升了學校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校徽
學校校徽主體為圓形,體現了天津體育學院“團結奮進,共謀發展”的精神風貌;徽章設計,傳達出深刻而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校徽中間部分運用代表天津體育學院的標誌性建築,孕育、承載和弘揚著特定的校園文化。校徽上半環均勻分佈校名“天津體育學院”六個大字;下半環環繞大寫字母“TIANJINUNIVERSITYOFSPORT”,預示著天津體育學院中西融合、兼收並蓄的博大胸襟和世界情懷。內環底部嵌入“1958”,標明了學校建校時間,預示著學校豐厚的人文精神和豐富的歷史積澱。校徽整體沉穩,莊嚴,象徵著力量、堅韌和超越一切的壯志。![天津體育學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f/mffa762dbf2f009c8a774a305b1e9685f.jpg)
![天津體育學院](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f/mffa762dbf2f009c8a774a305b1e9685f.jpg)
天津體育學院
校訓
●舊校訓:自樹樹人、自強不息
釋義:
自樹樹人,寓意學校希望同學們能自己監督自己,不斷努力,奮鬥成才。
自強不息,寓意學校希望同學們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自強自立,要做一個有骨氣、正直的人。
●新校訓:學規立德動必有道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王歡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吉承恕 |
黨委副書記 | 張立順 |
副院長 | 張欣、宋愛軍、張衛國 |
天津市紀委監委駐天津體育學院紀檢監察組組長 | 裴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