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燦

湖南農業大學副教授

陳燦, 1988年7月於湖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畢業,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農業生態(農田生態種養)

教育工作經歷


工作經歷:
1988-11至1992-07,湖南農學院,農學系,任助教
1992-08至1994-07,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任農藝師
1994-08至2007-07,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任高級實驗師
2007-07--至今,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評轉為副教授
學習經歷:
1984-099至1988-07,湖南農學院,園藝果樹,本科
2000-09至2003-07,湖南農業大學,農業推廣,碩士
2005-09至2010-11,湖南農業大學,作物信息科學,博士

教學簡介


主講課程《作物學實驗技術》、《作物品質分析》、《世界農業》、《現代農業發展與實踐》、《收藏知識與藏品欣賞》等。2015年至2019獲湖南農業大學“教學優秀獎”。

科研簡介


湖南農業省稻田生態種養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農田生態種養發展論壇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生態,重點稻田生態種養領域。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基金、湖南省科技項目基金等科研課題8項,主持教改課題1項;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期刊20餘篇。第一完成人授權專利6項,第一完成人審定登記中藥材品種1個;參與獲得軟體著作權2項;參與制定地方標準3項;主編教材2部、專著5部,參編教材和專著4本 。
科研項目
● 稻鴨共育生態系統抑制水稻紋枯病發生的作用機理研究,3107039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0/07-2013/12,36萬,結題,參加
● 中國經典免耕少耕技術稻田養鴨對土壤影響的定量模擬,2008AA10Z21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8-03至2010-10,結題,參加
● 稻-漁耦合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201203081,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2/01-2016/12,122萬,結題,參加
● 稻田生態種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2017NK2281,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17-11至2019-12,結題,參加
● 稻田種養共生循環模式技術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8-02至2010-12,結題,參加
● 雙季稻病蟲草害綠色防控與避災減損關鍵技術,17YFD03015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7/07-2020/12,85萬元,在研,參加
● 湘北水稻生態優質技術集成與示範,2018YFD030100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8-07至2020-12,443萬元, 在研, 參加
● 以人文藝術公選課程輔助推進高等農業院校農學類學生創新思維的研究,B2015067,湖南農業大學教改項目,2015-07至2017-12,結題, 主持
代表性著作和論文
● 陳燦,主編;劉金靈,李瑞蓮,李林,張桂蓮,官梅,鄧化冰,周仲華,陳秋紅,作物學實驗技術,湖南科技出版社,2016,12
● 陳燦,黃璜,龍岳林,溫聖賢,主編;傅志強,朱華武,武深樹,劉遜,羅麗華,李愛華,甘德欣,陳桂華,沈建凱,高文娟,龍攀,任勃。生態學原理與生物多樣性設計,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10
● 陳燦,黃璜 主編,稻-小龍蝦綜合種養新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20,05
林文雄,陳雨海 主編,陳燦,等.參編,農業生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480千字,2015,08
● 陳燦,主編,陳昊麗,沈程文,周美蘭,等.收藏知識與藏品欣賞,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3,04
● 陳燦,黃璜,主編,鄭華斌,傅志強,黃堯,龍岳林,戴小鵬,向繼恩,陳慧娜,龍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1
● 陳燦,黃璜,主編,張可禎,吳學偉,劉本坤,金小馬,沈建凱,龍攀,高文娟,卓儒洞,任勃,陳仕貴,胡英,何保良,魚腥草高產栽培與利用,金盾出版社,2009,06
● 戴小鵬,陳燦 主編,農村電子商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
● 黃璜,王曉清,杜軍,主編 劉小燕,陳燦,副主編,等.稻田生態種養新技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11
● 佘瑋,主編,黃璜,崔國賢,傅志強,陳燦,徐華勤,揭雨成,楊瑞芳,邢虎成,蘇小惠,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
● 陳燦,黃璜* 鄭華斌 何斌,稻田不同生態種養模式對稻米品質的影響,中國稻米:2015,21(2):17-19
● 陳燦,李緒孟,黃璜*,洞庭湖區“稻漁”融合產業體系發展戰略研究,作物研究,2017,31( 6):602-606
● 陳燦,鄭華斌,黃璜*,何斌,龍攀,新時期傳統稻魚生態農業文明發展的再思考,中國稻米:2016,30(6):619-624
● 陳燦,黃璜,官春雲,陳阜,李茂松,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與應對策略,氣候變化研究快報: 2015, 4, 1-7
● 陳燦,鄭華斌,黃璜*,何斌,龍攀,稻田養鰍模式對稻米品質和經濟效益的影響,全國第十六屆水稻優質高產理論與技術研討會,2015,貴陽,中國稻米,2015,21(4):124-1
● 陳燦,黃璜,丁姣龍,等.稻田綜合種養稻米質量特性形成及調優機理探究,國際農田生態種養發展論壇,中國,長沙市,作物研究,2019,33(5),392-397
● Can CHEN, Huang HUANG, Huabin ZHENG, Guangxiang DENG, Tianxi WANG, Study on Underground Stem Tissue Structure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Wild Houttuynia cordata Thumb, MEDICINAL PLANT: 2017,8(6),51-55
● 陳燦,黃璜,何保良,輻射處理對冷季型草幼穗分化的影響,生物學雜誌,2005,22(6),17-20 
品種授權和專利
● 湘花2008新品種,李林、劉登望等,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登記,2009-2014
● 湘花618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登記,2010
● 湘花120新品種,李林、劉登望等,湖南省登記,2013
● 湘花314新品種,李林、劉登望等,湖南省登記,2013
● 湘花376新品種,李林、劉登望等,湖南省登記,2004
● 湘花55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湖南省登記,2016
● 湘花819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湖南省登記,2016
● 湘花5009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湖南省登記,2016
● 湘黑小果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湖南省登記,2013
● 湘農小花生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湖南省登記,2009
● 彩色珍珠新品種,劉登望、李林等,湖南省登記,2009
● 李林,劉登望,張昊,花生種質鈣敏感性的土壤鑒定方法,專利授權號:ZL 201710059133.X國家專利局,2017
● 張昊,李林,劉登望,一種花生高效雜交方法,專利授權號:201710059262.9,國家專利局,2019
● 李林,劉登望,柳福炎,一種花生壯籽飽果專用肥及其生產方法,專利申請號:201710059261.4,國家專利局,2017
● 李林,劉登望,張昊,花生旱澇災害防控技術規程,湖南省農委,2017.
● 張昊,李林,劉登望,等,花生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湖南省農委,2017.
● 李林,劉登望,張昊,花生湘花2008栽培技術規程,湖南省農委,2017.
● 劉登望,李林,等,湘黑小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湖南省農委,2018.
● 李林,劉登望,冬油菜-夏花生複種輪作栽培技術規程,湖南省農委,2018.
● 李林,劉登望,張昊,酸性土壤花生栽培技術規程, 湖南省農委,2018.
品種授權和專利
● 陳燦,黃璜,廖曉蘭,傅志強,鄭華斌,何保良,等.湖南省非主要農作物登記品種,作物;種類:魚腥草,品種名稱:紫韻;
● 陳燦,黃璜,廖曉蘭,鄭華斌,何保良,張明,姚林,一種中草藥製成的生物農藥殺菌劑及其用途,2017.1.4,中國,
● 陳燦,黃璜,廖曉蘭,鄭華斌,何保良,張明,姚林,一種中藥型農作物拌種劑及其使用方法和應用,2017.2.15,中國,
● 陳燦,黃璜,鄭華斌,吳學偉,一種大田魚腥草立體復活種養耦合方法,2015.3.4,中國,
● 陳燦,黃璜,吳學偉,鄭華斌,陸准,一種魚腥草生態栽培方法,2013.9.25,中國
● 陳燦,黃璜,吳學偉,鄭華斌,陸准,一種多功能盆栽裝置,2013.6.26,中國,
● 陳燦,多功能曬水器,2011.11.02,中國
● 黃璜,鄭華斌,陳燦,傅志強,楊瑞芳,朱華武,廖曉蘭,扈婷,陳陽,水稻鍥耕點直播栽培方法,2013.07.31,中國,
● 黃璜,鄭華斌,陳燦,傅志強,姚林,廖曉蘭,草土分層構建利用稻作方法,2015.02.25,中國,ZL201410013807.9
● 黃璜,鄭華斌,陳燦,傅志強,姚林,廖曉蘭,基於雙季稻的三熟制晚稻生態廂溝直播栽培方法,2015.05.06,中國,
● 黃璜,鄭華斌,陳燦,傅志強,廖曉蘭,扈婷,劉建霞,賀慧,姚林,一種稻田溝渠一體化甲魚生態高值種養方法,2015.04.15,中國

基本情況


陳燦, 1988年7月於湖南農學院園藝系果樹專業畢業,參加工作以後,一直從事實驗技術(教輔)工作,1996年獲實驗師任職資格,2002年7月經評審獲得高級實驗師職稱。2003年5月由實驗系列轉為教學崗位;同年12月完成在職攻讀農業推廣碩士學位課程及論文答辯,獲碩士學位;任職后,經參加高等學校教師崗前培訓和考試、以及專業課試講和普通話考核等要求環節,於2004年12月獲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2007年7月評轉為副教授。

個人成就


1.完成實驗技術準備工作:2002年2月—2004年7月,作物標本園各作物教學實驗的材料的生產、建設與管理工作。完成2002年—2004年4個學期的不同年級的農學、農師、植保、園藝等10個專業49個班級690堂次作物學實驗教學材料(稻、麥、棉、油、麻、煙、薯等10餘種大類作物的生產建設、栽培管理)的技術準備任務。製作了大量的作物標本,繪製實驗教學掛圖30餘張。
2.完成專業課教學情況:2002年7月-2007年12月,任職5年來共完成00級至06級農學、農藝師範、草業、植科4個本科專業、11個班級的生產實習、畢業綜合實習、專業實驗課教學工作,以及自考本科旅遊專業的2門專業課的教學工作;完成帶農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6人次。以上學時數累計達1466學時。圓滿完成各項教學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