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市鎮的結果 展開

大市鎮

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下轄鎮

大市鎮,隸屬於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地處北鎮市北部邊緣,西與義縣相鄰,北與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黑山縣相接,行政區域面積112.9平方千米。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分別設立村公社、鎮邊鄉公所;1995年,大市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大市鎮戶籍人口為11690人。截至2020年6月,大市鎮轄9個行政村。

2011年,大市鎮財政總收入800萬元。2018年,大市鎮有工業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個。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分別設立村公社、鎮邊鄉公所。
1961年,析置大市公社。
1983年,大市公社改鄉。
1985年,大市鄉改名大市滿族鄉。
1990年,複名大市鄉。
1995年,大市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大市鎮轄32個行政村。
花坪排一農科
長豐集中老屋坪
長洲油茶場明星
架江三塘大塘
八石豐水芭蕉
長塘油屋石壕
大市卜興長布
大陂土橋上什泱
泉星關帝利群
水口敖山高塘
新田坪下沖
截至2020年6月,大市鎮轄9個行政村。
大一村大東溝村腰溝村
大二村冮家村邊家村
大三村華山村高林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大市鎮
大市鎮
大市鎮地處北鎮市北部邊緣,西與義縣相鄰,北與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黑山縣相接,行政區域面積11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市鎮境內西部與北部為山地,東部與東南部為丘陵、中部為沖積平原。境內最高點位於未白檯子山,海拔829.1米。

水文

大市鎮主要河流為西沙河,為西北至東南走向,境內流長101千米。

自然災害

大市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

人口民族


大市鎮
大市鎮
2011年末,大市鎮總人口1233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00人,城鎮化率8.9%。總人口中,男性6325人,佔51.3%;女性6008人,佔48.7%。總人口中有滿、漢和錫伯、朝鮮、蒙古、壯5個少數民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8.2人。
2017年末,大市鎮常住人口為11384人。
截至2018年末,大市鎮戶籍人口為11690人。

經濟


大市鎮是以林果業生產為主的鄉鎮,主要品種為安梨、花蓋梨、秋子梨、小梨子、杏、桃、國光蘋果等。1990年以後,大市鎮的葡萄品種由原來的龍眼、玫瑰香、黑人粒,發展為巨豐、京亞晚紅秋黑等優良品種,葡萄面積為7600畝,葡萄產量13000噸,水果生產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也增加了稅源,最高年份僅葡萄一項的特產稅,鎮政府就徵收250萬元。大市鎮水果產品行銷於全國十幾個省市,大棗打入北京市場,茄梨、大核杏出口俄羅斯等國,1986年,大市鎮的蘋果梨成為北京亞運會俄羅斯代表團的指定水果,葡萄與果樹生產形成了大市鎮的支柱產業。

農業

大市鎮畜牧業以飼養雞、生豬為主。2011年,大市鎮雞出欄47.6萬羽,年末存欄16.5萬羽;生豬出欄18.81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
2011年,大市鎮水果種植面積2.1萬畝,產量24000噸,其中葡萄種植面積7600畝,產量13000噸。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大市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20人;小學2所,在校生510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98人,專任教師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大市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9個,圖書室9個,藏書1萬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863戶,入戶率7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大市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病床56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大市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7戶,人數45人,支出14.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1戶,人數641人,支出72.8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39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9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680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

2011年末,大市鎮有固定電話用戶25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71%。郵政局1個,電信局1個。已建立移動通信基站。

交通


大市鎮境內有304省道經過。

自然資源


冮家水庫不僅水產豐富,水庫周圍還生長著野生的葡萄樹、杏樹、桑樹、山棗、山楂,熟透的桑粒又酸又甜,如此美味山果,在城市內是絕難一見的。採訪中,一隻小蜥蜴從草叢中奔至記者眼前,小蜥蜴憨態可掬,當地人稱其為“馬蛇子”。天仙觀風景區處於長白植物區系、華北植物區系和蒙新植物區系交界帶,分佈著東北亞地區特有的油松林、天然針闊混交林,區域內植物多達300多種,野生動物248種,整個景區山巒蜿蜒、溝谷幽深、奇峰高聳、怪石嶙峋、林深似海、草豐如坪、奇松古柏、古木參天。初春,鶯飛草長、桃李爭艷、梨花盛開、香雪如海;盛夏,林茂草豐、蝶舞鳥鳴、清溪流淌、山深谷幽;金秋,梨果飄香、楓紅似火、空谷蟬鳴、雲淡風輕;隆冬,山馳蠟象、銀裝素裹、林木霜冷、粉雕玉琢。樹高谷幽是天仙觀景區一絕。一進山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客松,兩棵松樹躬身而立,以禮相迎。走進山谷,幾十米高的林木遍布山谷,華蓋松如車輪傘蓋,虯龍松如蛟龍出水,竹節松如天降巨竹,昂首挺立,護廟松古老蒼勁,氣沖霄漢。沿著年代久遠的石板路拾級而上,四大幽谷呈現眼前,仙幽谷如詩如畫,情幽谷含情脈脈,小幽谷清幽質樸,大幽穀穀深林密,穿行於幽谷之中,清風徐徐,樹影婆娑,怪石嶙峋,真可謂“一松一石皆成景,步移景換賞無窮”。

旅遊


大市鎮[遼寧省北鎮市所轄鄉鎮]
大市鎮[遼寧省北鎮市所轄鄉鎮]
鎮邊堡北關門遺址兩側有明長城遺址,遠看似一段長滿荊棘的土壠。明長城由義縣進入閭山山區,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這段長城建築風格是“高牆垣,深溝塹,五里為堡,十里為屯,烽燧斥堆,珠聯壁貫”,此長城由提督遼東軍務的王皋和指揮僉事畢恭修築。魏家嶺關在鎮邊堡西與義縣交界處,是明遼東長城的七關之一,它憑藉閭山天險而設,以險制勝,易守難攻,為遼東長城險關之一。當地老百姓習慣將大市鎮所在地稱為“三展皇邊”。在遼西地區,經常會聽到“邊里”或“邊外”的說法,所謂“邊”,是指清政府為了表明禁區界限,護衛其“龍興之地”,從遼西開始至吉林北部,掘土為壕,築土為牆,插柳結繩,以定禁區內外而修建的一種人防工程,所以叫“柳條邊”,也稱“柳牆”或“條子邊”。清康熙年間,曾三次向西北拓展柳條邊,人們稱之為“展邊”或“三展皇邊”。鎮邊堡及其附近的長城遺址可視為明代軍事防禦體系的縮影。明朝立國伊始,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率軍北伐,元順帝攜殘餘勢力棄中原走漠北,繼續馳騁於萬里北疆。為抵禦北元勁旅的襲擾,明廷開始於東北地區屯兵築城以固邊防。正統七年至成化五年,陸續築長城,建邊堡,又于山海關至遼東都指揮使司之間設立驛站,繼而制定屯田、冶鐵及煮鹽等一系列制度,以供軍需;並置總兵官鎮守遼東,一個完整而嚴密的陸海防禦體系自此形成。
天門山古村
天門山古村落隸屬於北鎮市大市鎮,地處北鎮市北部,醫巫閭山北脈,與義縣相鄰,距離北鎮市區30千米。村內共有林地面積26223畝,果園面積近1600畝,耕地面積288畝,山林覆蓋率約為93%。

文化


地名由來

大市鎮因以居宅形狀稱“四堡子”,又逐漸形成集市改為今名。

民俗風情

大市鎮[遼寧省北鎮市所轄鄉鎮]
大市鎮[遼寧省北鎮市所轄鄉鎮]
大市鎮有董、張、王、婁四大姓,老董家是在清咸豐年間從河北遷移過來守邊的,屬正白旗,這個家族還保留著清代的家譜,家裡還有供奉祖先的祠堂。“我們這裡逢年過節有耍路燈的風俗,就是用棉花紙沾上豆油、香油或松樹油,裹成團,層層纏好,從永寧寺請火,然後一路掄起來,像扭秧歌似的,每家門口也點上一堆火,這叫社火祈福。這裡的王姓人則喜歡踩高蹺。”董永效說,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活動,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近些年來,大市鎮的文化工作和群眾業餘文化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農閑夜晚,秧歌隊活躍在街頭巷尾,鑼鼓聲、嗩吶聲此起彼伏。每到節日,鎮政府就組織各單位參加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各村組織高蹺隊走街串巷為農民演出,豐富了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歷史人文

大市鎮[遼寧省北鎮市所轄鄉鎮]
大市鎮[遼寧省北鎮市所轄鄉鎮]
大市鎮原名鎮邊堡,系明代萬里長城的遼東長城的重要關堡之一,是連接關內外的戰略要塞;而大市鎮的天仙觀景區以清幽馳名省內外,素有“東北第一觀”、“東北第一幽”之稱。大市鎮位於北鎮市西北21公里,北部與阜新縣、黑山縣接壤,西鄰義縣,東部、東南部、南部與正安鎮、富屯鄉相連,總人口為13128人,少數民族9517人,其中滿族佔76.6%,漢族佔21.8%,還有少量的錫伯族、蒙古族、朝鮮族、壯族等少數民族,是以滿族為主的少數民族鎮。大市鎮的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最高峰為白礫蓋子,海拔829.1米,為醫巫閭山山脈第二高峰,該鎮境內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處,市級五處,有殷商遺址兩處,平房南山鴿子洞岩有古人類活動遺址。大市鎮旅遊資源豐富,鎮政府以天仙觀、天門山景區為核心,主抓旅遊開發,力爭將大市鎮打造成為東北的旅遊名鎮。大市鎮在明代叫鎮邊堡,自明清以來是北鎮地區北部政治、經濟、文化、商貿的重要關塞。由於大市鎮地處遼西四縣交界處,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該鎮成為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鎮邊堡殘留的城牆遺址,與山海關的包磚城牆相比,鎮邊堡的城牆為土石混雜型的野戰城牆,城牆遺跡高約5米,牆體蒿草遍生,牆上雜樹林立,城牆內有一棵柏樹,樹齡已過百年。鎮邊堡建於明正統七年,是遼東長城98座邊堡之一,內外由花崗岩、片麻岩石塊包砌,中為夯土,牆上有垛口,內有女兒牆,現牆址已破損,2005年省政府對鎮邊古堡依據“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了局部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