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姚渡鎮的結果 展開

姚渡鎮

四川省成都市下轄鎮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區姚渡鎮臨毗河,清代時姚姓人再次擺渡,故名。姚渡場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小川北通往成都的水陸交通要道,也是革命先烈彭家珍故居。鎮西兩華里處客家莊園--曾家寨子,因抗戰時孔祥熙先生創辦的銘賢學校遷在此而聞名海外(姚渡鎮現居住有10000餘客家人)。

2000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姚渡鎮為省試點小城鎮。姚渡鎮民風淳樸、社會穩定、治安良好,是成都市“三五”普法先進集體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

姚渡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在成都市東北部。姚渡鎮面積23.4平方公里,下設6個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6532人(2020年)。

2000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姚渡鎮為省試點小城鎮。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4號):將原祥福鎮所轄毗河中心線以東南(原日新場鎮行政區域)和原龍王鎮行政區域劃歸姚渡鎮管轄,姚渡鎮人民政府駐姚渡上街288號。

歷史沿革


姚渡臨毗河,清代時姚姓人在此擺渡而故名。距今近300年歷史。姚渡場建清乾隆年間,是小川北通往成都的水陸交通要道;也是辛亥革命先列彭家珍故居。鎮西兩華里處客家莊園——曾家寨子,因抗戰時孔祥熙先生創辦的銘賢學校遷在此而聞名海外(姚渡現居住有10000餘客家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姚渡鎮位於東經104度19分,北緯30度42分,居成都市東北部,龍泉山脈的淺丘地帶,海拔480米。土地面積23.49平方公里,下設11個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8000餘人。

氣候

姚渡鎮面平均溫度16.5攝氏度,年降水量900毫米,年日照時數1298.2小時,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屬亞熱帶氣候,冬春乾旱,夏季多雨,姚渡鎮氣候溫和、濕潤。姚渡鎮水資源豐富,毗河、西江河流經鎮內,河岸植被良好。

行政區劃


下設機構
姚渡鎮
姚渡鎮
姚渡鎮下設6個機構,分別為:
黨政辦公室
經濟發展辦公室
事業管理服務中心
社會事務與計生辦公室
財政所和
便民服務中心
姚渡鎮轄4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姚渡鎮人民政府駐姚渡上街288號。 
(一)居民委員會(4)
姚家渡社區·紅瓦店社區·龍王社區·東方社區
(二)村民委員會(10)
光明村·坪家村·涼水村·蘆稿村·西江村·馬坪村·梁灣村·清平村·牟池塔村·天平堰村
2019年12月,成都市《關於龍泉驛區等15個區(市)縣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批複,將原祥福鎮所轄毗河中心線以東南和原龍王鎮行政區域劃歸姚渡鎮管轄,姚渡鎮人民政府駐姚渡上街288號。

人口民族


總人口6277
3256
3021
家庭戶戶數1795
家庭戶總人口(總)6262
家庭戶男3242
家庭戶女3020
0-14歲(總)1756
0-14歲男879
0-14歲女877
15-64歲(總)4091
15-64歲男2171
15-64歲女1920
65歲及以上(總)430
65歲及以上男206
65歲及以上女22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962
2017年,常住人口15700人。
2021年6月30日,成都市青白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姚渡鎮人口數為16532人。

經濟


姚渡鎮
姚渡鎮
姚渡鎮在支柱產業強有力的支撐下,2004年,姚渡鎮經濟和社會發展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以糧油生產、多種經營、鄉鎮企業為支撐的經濟結構進一步穩固。財政收入達172萬元;完成農業增加值161.5萬元,同比增長6.5%;完成工業增加值1009萬元;完成利稅1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去年基礎上增加400元。通過一、二、三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產業發展更加協調。姚渡鎮2004年,完成生產總值7千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453萬元),增長15%,人均增收410元,實現財政收入202萬元,農業發展後勁足,以城太路、姚福路、龍趙路為重點,正成片發展優質晚熟桃3500畝,優質黃金梨2000餘畝,毗河、西江河兩岸種植食用麻竹500畝,毗河、西江河沿線3村發展大田蘑菇1000畝,袋裝食用菌600萬袋。
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姚渡鎮形成了以水果產業、食用菌產業和生態旅遊業為主導的三大
姚渡鎮
姚渡鎮
支柱產業結構。勞務輸出等傳統特色優勢,著力實現統籌發展和農民增收。
姚渡土地肥活,物產豐富。全鎮有可耕地18600畝,水域2203.9畝,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食用菌、優質橙、柚、桃、李、梨以及肉、蛋、魚;鎮內龍門村千畝桃園,已成為生態旅遊觀光的一處景點;農業結構調整正以優質水果、食用菌為龍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為兩翼,向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效益化方向發展。
農業發展
姚渡鎮
姚渡鎮
姚渡鎮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可耕地18600畝,水域2203.9畝,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食用菌、優質橙、柚、桃、李、梨以及肉、蛋、魚;鎮內龍門村千畝桃園,已成為生態旅遊觀光的一處景點;農業結構調整正以優質水果、食用菌為龍頭,養殖業、農副產品家工業為兩翼,向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效益化方向發展。鎮政府提供鎮內重點交通幹道沿線土地、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鼓勵投資方租用土地從事生產經營和農副產品加工;允許以獨資、合資、入股等多種形式從事土地開發及場鎮兩河岸邊房地產開發。
姚渡鎮農業經濟以水果產業、食用菌產業、農家生態旅遊為三大主導產業。常年出產時令新鮮的桃、梨、李、西瓜等優質水果,全鎮年產各類優質時令水果達130萬公斤。全鎮食用菌生產已成規模,2003年,姚渡鎮被評為“四川省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2004年發展露地蘑菇1200畝,總產量達到180萬公斤。
位於姚渡鎮南邊的龍門村是人氣匯聚的地方,僅2004年共接待觀光旅客90餘萬人,實現旅遊收入175萬餘元,成為了姚渡鎮經濟新的增長點。姚渡鎮政府設有“招商引資辦公室”,投資項目人立項報批開始,一切手續均由招商辦協助辦理;企業投產後,在經營、生產過程中所遇到需要政府協助的事項,保證熱情服務。

文化


古鎮歷史
姚渡鎮
姚渡鎮
姚渡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漢代古群留下了先民的足跡,馬場壩記載了諸葛亮駐屯兵馬的史實。被孫中山先生譽為“收功彈丸”的辛亥革命先烈彭家珍籍居姚渡。解放前,這裡是小川北通往成都的水旱交通要道,場鎮舟楫如梭,商賈雲集,行人往來繁華,省外客商在集鎮先後建起江西館、湖廣館、廣東館和福建館,又陸續建起王爺廟、火神廟和玉皇樓三大廟宇。清道光10年(1830年),鎮西兩華里的地方(光明村),曾姓人興建了有“川西第一客家莊園”之稱的三座規模宏大的曾家寨子(俗稱老寨子、下新寨、上新寨),老寨子佔地60餘畝,共有房屋300多間,寨內有園林、池塘、亭閣、戲台等,布局精巧。四周有恆牆,繞牆是丈余寬的護城河,河內置蓮養漁,並有東西城門,儼然一座城堡。其中,建於同治10年(1871年)的上新寨更有特色,寨子建筑前窄后寬,大殿後並排掘有兩口水井,整個寨子的建築形如一個“曾”字。抗日戰爭期間,美國人委託留美歸國的孔祥熙先生將創建於山西太谷的銘賢學校內遷曾家寨子,創下了畢業學生近千人的輝煌,解放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在海外和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任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的銘賢校友就達200多人。
文化底蘊
姚渡鎮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是辛亥革命先烈彭家珍烈士的故居。境內發現的漢墓群,留下了先人的足跡。解放前,這裡是小川北通往成都的水旱交通要道,場鎮商賈雲集,河夫往來繁華,省外客商在集鎮先後建起江西館、湖廣館、廣東館和福建館,又陸續建起了王爺廟、火神廟和玉皇樓三大廟宇。
清道光10年開始,鎮西兩華里的地方(光明村),曾姓人興建了有“川西第一客家莊園”之稱的三座規模宏大的曾家寨子(俗稱老寨子、下新寨、上新寨),老寨子佔地60餘畝,共有房屋300多間,寨內有園林、池塘、亭閣、戲台等,布局精巧。四周有恆牆,繞牆是丈余寬的護城河,河內置蓮養漁,並有東西城門,儼然一座城堡,整個寨子的建築形如一個“曾”字。抗日戰爭期間,美國人委託留美歸國的孔祥熙先生將創建於山西太谷的銘賢學校內遷曾家寨子,創下了畢業學生近千人的輝煌,解放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在海外和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任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的銘賢校友就達200多人。
食用菌產業全鎮食用菌產業以年2%的增長速度發展,2004年全鎮共發展大田栽種蘑菇1200畝,總產量達到180萬公斤,袋裝食用菌600萬袋,實現兩級收入1560萬元。
農家生態旅遊利用以龍門村為中心的水果成片開發優勢,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姚渡鎮開始打造龍門村的農家生態觀光休閑旅遊項目。通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龍門村為中心的龍門花果山旅遊景區。景區內風景優美,道路暢通。龍門村逐漸成為了人氣匯聚的地方,前往休閑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僅2004年共接待觀光旅客90餘萬人,實現旅遊收入175萬餘元,成為了全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加上在外打工人員的收入,2004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7.39元。

社會


基礎設施
姚渡鎮村社道路暢通,鎮內供水與青白江城區接網,日供水達5000噸;有設計日供氣50000立方的天燃氣管道;有光纖傳輸電視信號線路;有中國移動通訊基站和中國聯通通訊基站;有程式控制直撥電話1600門;有供電35千伏和10千伏電力線路;有學校3所;有敬老院、糧站、供銷社、信用社、衛生院、郵政所。鎮內水資源豐富,毗河、西江河流經鎮內,河岸植被良好。
姚渡鎮交通便利,成(都)趙(鎮)快速通道橫跨東西,城(廂)太(平)高等級公路貫穿南北,是連接城南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其間18公里,距成都城區35公里。姚渡鎮村社道路通暢,鎮內供水與青白江城區接網,日供水達5000噸;又涉及日供氣50000立方的天然管道;有光纖傳輸電視信號線路;有中國移動通訊基站和中國聯通通訊基站;有程式控制電話1600門;有供電35千伏和10千伏電力線路;有1所初級學校、三所小學;有敬老院、糧站、供銷社、信用社、衛生院、郵電所。
社會治安
姚渡鎮民風淳樸、社會穩定、治安良好。片區有公安派出所、刑警隊為企業保駕護航,系成都市“五五”普法先進集體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
經濟特色
鎮域經濟以水果產業、食用菌產業、農家生態旅遊為三大主導產業。常年出產時令新鮮的桃、梨、李、西瓜等優質水果,全鎮年產各類優質時令水果達130萬公斤。全鎮食用菌生產已成規模,2008年發展露地蘑菇1040畝、袋裝食用菌1405萬袋,食用菌總產量1200萬公斤。2003年,姚渡鎮被評為“四川省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農家生態旅遊蓬勃發展。位於姚渡鎮南邊的龍門村,村內的千畝果園,每到三月春暖花開時,漫山桃花、梨花奼紫嫣紅,競相爭艷,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淡淡花香,令置身於花海中的遊客如痴如醉。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和日益盛行的都市旅遊,使得龍門村逐漸成為了人氣匯聚的地方,僅2008年共接待觀光旅客90餘萬人,實現旅遊收入200餘萬餘元,成為了全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特色產業
姚渡鎮
姚渡鎮
水果產業以龍門地區水果生產為龍頭,以城太路、姚日路優質水果產業帶為重點,科學管理,栽種11400畝,結果6300畝的各種果樹,再種植優質晚熟桃1000畝,水果產量達到189萬公斤,人均增收110元。

代表人物


彭家珍,男,漢族,1883年出生,籍居四川青白江區姚渡鎮。其父彭世勛為清末秀才,以塾師為業,醉心於維新,主張實業救國。8歲后,其父即授以西方近代科學,對他有重要啟蒙作用。由於其父結識了宋育仁、吳之英、廖平等新派人物,1902年被推薦到成都尊經書院任教。其時他年14,隨往讀書。在省城,視野日益擴大,直接感受到國家的衰敗、官府的貪枉、人民的痛苦。對改良道路漸漸產生了懷疑,思想日趨激進。同年其父娶妾,遭到他的激烈反對。從此父子分途,其父思想停止於維新,而他則步步走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