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黃河

人民黃河

《人民黃河》雜誌社是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水利部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是黃河治理方面的專業技術刊物,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萬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

基本信息


中文刊名:人民黃河
英文刊名:Yellow River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周期:月刊
出版地:河南省鄭州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0-1379
CN:41-1128/TV
曾用刊名:新黃河 & 黃河建設
期刊級別:核心期刊
通訊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11號人民黃河雜誌社
郵政編碼:450003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人民黃河
曾用刊名:新黃河 & 黃河建設
創刊時間:1949
複合影響因子:0.391
綜合影響因子:0.255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介紹


該刊堅持宣傳治黃科技成果,開展學術討論,為科學治黃服務的辦刊宗旨和理論與實踐、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報道治黃工程的科技成果、學術爭論及動態,介紹國外先進技術,內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資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電工程等。讀者對象為從事水利水電及相關專業的科技人員、相關院校師生,特別是治黃及關心治黃的人士。

投稿須知


1 用稿原則:符合本刊徵稿及刊登範圍,以及與刊登內容關係密切、涉及性強的交叉學科理論研究成果。稿件所探討的問題為熱點問題或專業人士關注的問題,在宏觀上有應用價值。稿件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創新性和科學性。
2 文題:文章標題應確切、簡明,字數不超過20字。要符合編製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並有助於選擇關鍵詞。
3、作者及作者單位信息。在文章標題下方署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及郵編。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不同單位的作者用上角標按順序標註,與作者單位對應。不同作者單位信息之間用分號隔開,整體用括弧括起,排在作者下方。
4、中文摘要。本刊要求投稿摘要為報道性或指示報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即要解決的問題)、方法(介紹研究途徑、採用的手段、模型、試驗)、結果、結論(是從論文中摘錄出來的,論文中沒有出現的結果、結論不可寫入摘要)4個要素,字數300字左右。摘要為1篇完整的短文,不可將寫作背景寫入摘要,應具有獨立性、自明性,語言簡明、確切,用第三人稱寫,不分段,不用公式、圖、表、參考文獻序號、非公知的符號或術語。
5、關鍵詞。關鍵詞為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片語,標註數量3~8個。關鍵詞應儘可能為《中國水利水電主題詞表》、《黃河公文主題詞表》等專業詞表中的規範詞,標引規則可參見GB/T3360—1995《文獻敘詞標引規則》。關鍵詞單獨佔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詞與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6、英文題名、作者、單位、摘要及關鍵詞。英文題名要求第一個單詞、最後一個單詞無論詞性首字母都要大寫,一般實詞(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副詞)首字母大寫,虛詞(介詞、冠詞、連詞)和不定式中的to首字母小寫(但超過5個字母的虛詞應大寫)。中國作者姓名採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中間加空格,姓氏拼音全部字母均大寫,複姓應連寫,名字拼音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元,名字不縮寫。作者單位大小寫規則同英文題目規則,單位所在地市及郵編之間加空格。英文摘要與中文內容要有一致性,應注意簡潔明了,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reported…","The author discusses…","In this paper,",採用短句敘述,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盡量用主動語態代替被動語態,避免使用一長串形容詞或名詞來修飾名詞,注意冠詞用法,不要誤用、濫用或隨便省略冠詞。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翻譯,關鍵詞之間用“;”隔開,關鍵詞詞首一般不應加the等冠詞。
7、中圖分類號及文獻標識碼。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五版)進行分類。一般文章標識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可標識2~3個;主分類號排在第一位,分類號之間用分號隔開。每篇文章應標識一個文獻標識碼,排在中圖分類號之後。本刊論文的文獻標識碼有3個:A為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為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C為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
8、引言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範圍和背景等;應開門見山,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
9、層次標題及圖(表)題要求。同一層次的標題應表達同一層次的內容,而且應結構相似、語氣一致;上下層標題應有直接的關聯關係;標題中和標題末不用點號。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排並左起頂格書寫。如一級標題為“1,2,3……”;二級標題為“1.1,1.2,1.3……”;三級標題為“1.1.1,1.1.2,1.1.3……”。圖(表)題應簡明,與引文呼應,均應從第一幅(張)開始按1、2、3……順序編號,即“圖(表)1,圖(表)2,圖(表)3……”。
10、插圖要求。本刊插圖應精選,有自明性,內容切忌與文、表重複。位置應盡量靠近正文敘述處,即隨文排,先見文後見圖。要求作者提供的原圖設計合理、清晰、準確,大小適中,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縱坐標的標目自下而上,頂左底右,坐標圖右側的縱坐標標目的標註方法同左側。意義不大或效果不好的照片、遙感圖請去除,改用文字說明。插圖中的網格線和圖框請刪去。圖中橫、縱坐標代表的物理量及單位必須註明。彩色圖請轉為黑色(灰度圖),曲線圖中各條曲線代表的含義盡量注引線說明。同時,注意核對圖中數據或曲線規律與正文內的數據或分析是否一致。
11、表格要求。本刊表格一律使用三線式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格應精選,並設計合理,內容切忌與文、圖重複。表中單位用符號表示,與量之間用“/”隔開;若所有欄單位相同,則應將該單位標註在表的右上角。表應隨文排,即先見文後見表。表中不出現“備註”字樣,表注列於表格下方。
12、公式要求。因論文獨立成文,故公式中的物理量在論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必須註明代表的含義(從書中節選出來的公式尤其要注意這一點),並注意同一物理量在該論文中統一用同一個符號表示,避免前後不統一。公式中及串文的字母要分清大小寫、上下標、正斜體。串文及簡單公式中所有字母應在word中直接敲入,複雜的、word中找不到的字母、公式符號可以使用公式編輯器編輯。
13、結論是文章的主要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認為可有可無,不可與摘要、引言重複,應準確、簡明、完整、有條理。如果不能導出結論,可進行討論,提出建議或待解決的問題。
14、其他。量和單位本刊嚴格執行GB3100~3102—93規定的量和單位的名稱、符號和書寫規則。不要使用自造的或已經廢棄的舊名稱和舊符號。量符號一般為單個字母,且一律為斜體(除“pH”外),代表數、一般函數、統計學符號也採用斜體表示。為區別不同情況,可在量符號上附加角標。量符號下標的使用規則:表示點、線、面、體、坐標系的字母、量符號和代表變動性數字的字母作下標時,一律用斜體表示,其他則用正體表示;儘可能不用或少用複合下標(即下標的下標);用英文縮寫作下標時,來源於人名的縮寫為大寫字元,其他縮寫一般為小寫字元。單位一律使用國際符號,且均為正體,注意凡是有單位的物理量,均不能省略單位並應與物理量相互匹配,單位符號與數值之間要分節(加空格)。數值也實行3位分節制。代表矢量(向量)、張量、矩陣的符號外面不應加方括弧、大括弧,應變成黑斜體(注意集合不用加粗變黑)。其他應採用正體的場合有:數學符號如微分、增量、變分號、極限、最大最小值等,常數符號如圓周率、自然對數的底等;量符號中為區別其他量而加的非量符號和非變動性數字元號角標,儀器、樣品的型號、代號,用作序號的字母。
15、參考文獻。反映了論文的科學依據,並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也是對他人研究成果的一種尊重。文獻標註採用順序編碼制,在文中引用處用上標[1]標註,並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列於文後。注意文獻中的責任人不超過3人時,應列全;超過3人時,列3人+“,等”。中、外文參考文獻著錄均執行GBT7714—2005著錄規範,注意外文文獻責任人之間採用“,”隔開,責任人姓名縮寫詞間用空格隔開而不加縮寫點“.”。
16、注意在稿件的最後附上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的電子郵箱、聯繫電話及詳細通信地址、郵編,以便於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