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鄉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轄鄉
長虹鄉,隸屬於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位於開化縣西北部,鄉人民政府駐地芳村,距縣城35公里。長虹鄉總面積138.07平方千米(2017年),轄10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8518人(2017年),其中城鎮人口170人。鎮政府駐芳村144號。星口至霞塢公路過境。
1950年設虹橋鄉,1958年建長虹公社虹橋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138.4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芳村、西坑、庫坑、昔樹林、高田坑、河灘、老屋基、霞塢、五林、蛟峰、田坑、玉林、辛田、雙河、蘆川、道沃源、長川、虹橋18個行政村。
長虹鄉
境內溪流縱橫,水利資源豐富,現已建成碧家河小乙型水庫並實現梯級開發,三級電站於2007年投產發電,裝機總容量達3260千瓦。境內無污染工業,空氣質量優於國家二級標準,人居環境極佳。
2015年,該鄉轄10個村委會。
芳村 | 庫坑(含原庫坑、西坑、昔樹林) | 真子坑(含原高田坑、老屋基) | 霞川(含原河灘、霞塢) |
桃源(原五林) | 田坑 | 十里川(原蛟峰、玉林) | 新河(原辛田、雙河) |
北源(原蘆川) | 虹橋(原虹橋、道沃源、長川) |
長虹鄉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0099 |
男 | 5108 |
女 | 4991 |
家庭戶戶數 | 349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099 |
家庭戶男 | 5108 |
家庭戶女 | 4991 |
0-14歲(總) | 2376 |
0-14歲男 | 1279 |
0-14歲女 | 1097 |
15-64歲(總) | 6621 |
15-64歲男 | 3258 |
15-64歲女 | 3363 |
65歲及以上(總) | 1102 |
65歲及以上男 | 571 |
65歲及以上女 | 531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9949 |
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1.8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70元。
2009年,全鄉實現工業總產值2.0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2670萬元,工業固定資產投入2280萬元,稅收達140.86萬元,外貿出口78.15萬美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5746元。
長虹鄉
201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4.33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產值1.05億元,工業產值3.28億元,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50萬元,比上年增長107.6%,工業稅收56.12萬元,比上年增長8.97%,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373元,比上年增長10.1%,全年實現旅遊收入1974萬元,比上年增長31.6%。
2016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由2011年的3.06億元增加到的4.05億元,年均增長6.5%,固定資產投入從1940萬元增加到7350萬元,年均增55.7%,農民人均純收入從6482元增加到11373元,年均增長15.1%,旅遊收入從600萬元增加到1941萬元,年均增長44.7%。
革命活動
長虹鄉地處浙皖贛三省交界,與江西婺源江灣鎮相鄰,距開化縣城35公里。1935年5月初,在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關英和閩浙贛省委的直接領導下,中共開(化)婺(源)休(寧)中心縣委在開化縣長虹鄉庫坑村建立。
1935年7月,閩浙贛省委書記關英率省委一小部分人,從婺源三十里崗轉戰至開化長虹庫坑一帶,與省委委員、宣傳部長塗振農和先期在開化指導工作的邵長河及開婺休中心縣委書記趙禮生會合,並在開婺休中心縣委所在地的庫坑,建立中共閩浙贛省委秘密機關。閩浙贛省委在開化期間,以開化為中心,直接領導和指揮開婺休中心縣委及游擊隊開展革命鬥爭。至1936年3月,開婺休中心縣委下轄的七個中心區委全部建立,其中開化境內有四個中心區委。
革命戰爭年代,開化是中共閩浙贛省委、浙皖特委、開婺休中心縣委等黨的機關所在地,是新四軍的集結組編地,方誌敏、關英、陳毅、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留下戰鬥足跡。僅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有360多名開化子弟獻身革命事業。血佔東南半壁紅,閩浙贛省委領導浙西人民進行艱苦的革命鬥爭,在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鬥爭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而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舊址是開化紅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
閩浙贛省委舊址
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現有舊址和紀念館兩部分。舊址為土木民房,佔地200餘平方,原貌反映當時中共閩浙贛省委在庫坑的情況。2012年7月,在省、市、縣的大力支持下,長虹鄉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實施了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提升建設工程,除建造紅色文化廣場外,還包括閩浙贛省委舊址修繕,新建閩浙贛省委紀念館,以及進行紅軍烈士墓、紅軍烈士文化牆、紅軍烈士紀念館、紅軍被服廠等10多個子項目的建設,成功創建了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紀念館為2013年新建,以人物雕塑、影像聲電、圖片展板、實物等方式展示中共閩浙贛省委在長虹庫坑的活動。
紅色文化資源
近年,長虹鄉以開發紅色旅遊為抓手,依託境內的省委機關舊址、省委秘密交通站舊址、紅軍被服廠舊址等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挖掘紅色文化元素,“浙西小延安”旅遊形象日益受到大家認同。僅庫坑村紀念館一處,2013年7月1日建成開放一年裡,已有3萬多人次前來學習參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紅色庫坑,已成為浙西最閃亮的紅色勝地。
傳承意義
1983年1月,中共閩浙贛省委舊址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確定為衢州市黨史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入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被列入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月,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13年,被授予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