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0條詞條名為李文的結果 展開

李文

大連交通大學教授

李文職稱:大連交通大學軟體學院學院任教授,學術職銜:碩士生導師。所學專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研究方向:計算機控制技術

個人簡介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0年1月7日
職稱:教授

學歷與工作簡歷


1978. 3 ~ 1982. 1 大連鐵道學院機車系讀本科(工業自動化專業)
1982. 1 ~ 1989. 9 大連鐵道學院自動化教研室任教
1989. 9 ~ 1992. 4 大連鐵道學院電氣工程系讀碩士學位(鐵道牽引電氣化與自動化)
1992. 4 ~ 1995. 3 大連鐵道學院自動化教研室任教
1995. 3 ~ 1999.5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讀博士學位(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職稱晉陞時間


2001年8月 31日晉陞為教授。

培養研究生情況


已畢業研究生5人,在讀2人。

承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鐵道部聯合):牽引電機傳動系統振動與雜訊分數階控制研究,2009.1-2011.12,項目負責人;
2、遼寧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交流電機控制系統振動抑制方法研究 2007.1-2008.12,項目負責人;
3、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基於粗集理論的電力牽引控制系統模型研究 2004.1-2006.12,項目負責人;
4、遼寧省博士啟動基金項目:基於粗糙集理論的模糊控制系統建模技術研究 2001.1-2002.12,項目負責人;
5、大連市青年學術帶頭人計劃項目:焊接動態過程預設不確定模糊控制 1997.1-1998.12,項目負責人;

獲獎情況


1999年參加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TIG焊動態過程的模糊推理—人工神經網路控制方法的研究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2年參加的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主持的市青年學術帶頭人項目聯合取得省科技成果:不確定預設模糊控制方法研究,獲大連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兼職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

發表論文著作情況


1. Vibration Suppression Using Single Neuron-based PI Fuzzy Controller and Fractional-Order Disturbance Observe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7,54(1): 117-126(EI,SCI收錄)
2. An Algorithm for Extracting Fuzzy Rules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6, 53(4): 1269-1276(EI,SCI收錄)
3.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Neural Network Based Fractional-Order Controller. T.-J. Tarn et al. (Eds.): Robot. Weld., Intelligence & Automation, LNCIS 362 (Lecture Notes i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471-479, 2007. 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7(ISTP收錄)
4. Design of Fractional-Order PI Controller with two modes 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s IPEMC2006,August 14-16 Shanghai vol.3: 1803-1807(ISTP收錄)
5. 分數階系統極點分佈與時間響應. 大連鐵道學院學報, 2006, 27(3): 44-47
6. 一種建立模糊模型的粗糙集方法. 控制理論與應用, 2001,18(1): 69-75
7. Neural Network-Based TIG Weld Width Fuzzy Controller .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1999,6(3):40-44
8. 由測量數據生成模糊控制規則的粗糙集方法.機器人,1999,21(增):251-254
9. A Multivariable Fuzzy Self-Tuning PID Controller Using Neural Network . Proceeding of ICARCV’98 . Singapore , 1998 : 699-703
10. 模糊系統辨識方法TIG焊過程建模中的應用. 鐵道學報, 1998, 20(6) :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