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高校

海口經濟學院(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簡稱“海經”,是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專業為主,文、理、工、藝術等並存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海南省第一所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高校。

學校創辦於1974年,歷經海口職業大學、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等發展階段,2004年被教育部、建設部確認為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於2008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2012年5月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截至2021年4月,學校佔地1800畝,建築面積110餘萬平方米;總投資逾30億元。教學設備設施齊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億元;圖書館館藏豐富,環境優雅,館藏紙質圖書152.4萬餘冊,電子圖書190萬餘冊。設有15個二級學院,開設47個本科專業和19個專科專業;有專任教師935人,全日制在校生22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5000餘人。

發展歷史


1974年10月,海口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市總工會聯合創辦海口市業餘大學,由市教育局主管,校址在西門外街27號市第三小學內。
1980年,廣東省高教局撥款20萬元,在市第三小學內建起1700多平方米5層教學大樓。
海口經濟學院
海口經濟學院
1981年6月29日,省政府批准辦學,列入市事業單位編製,屬地方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同年秋,該校按省統 一招生考試辦法和招生計劃招生。設有機械製造、橡膠工藝、製糖工藝、商業經濟、民用建築、紡織工業、中文和秘書等專業,按國家規定與專業要求,學制分別定為2年或3年,辦學形式分為脫產、半脫產、函授3種,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學生學完規定課程,成績合格,發給大專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學歷,並享受相應的待遇。
1982年6月16日,學校經教育部批準備案。
1989年1月5日,更名為海口市職業大學,由省教育廳報國家教委備案,為海口市成人教育唯一的高等教育學府。
海口經濟學院
海口經濟學院
2000年初經海南省政府批准改製為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由政府與企業聯合辦學,按照“產權股份化、運作 企業化、後勤社會化”方式運作,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2005年底,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致函教育部,商請將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本科學院——海口經濟學院。
2008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
2012年5月,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9年9月20日,與好萊塢華都影業集團聯合成立海口經濟學院-世紀華都影視學院,與新絲路產業集團聯合成立海口經濟學院新絲路時尚學院。
2020年4月,海口經濟學院新絲路時尚·體育學院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4月,學校下設中廣天擇傳媒學院、南海音樂學院、雅和人居工程學院、華都影視學院、南海電影學院、新絲路時尚•體育學院、德行智華會計學院、聚星數字經濟學院、南海美術學院、東方外貿外語學院、騰競網路學院、旅遊與民航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及公共外語教學部、公共體育教學部等2個教學部。開設47個本科專業和19個專科專業,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藝術學、教育學等6大學科門類。

師資力量

海口經濟學院新校區效果圖
海口經濟學院新校區效果圖
截至2021年4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400名,其中專任教師93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99人。聘請校外教師46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62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其他全國、省級各類優秀教師(專家)18人。聘請了20多名年輕的博士後為兼職教授、30多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

教學建設

• 教學成果
海口經濟學院
海口經濟學院
截至2014年初,學校共獲批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實驗 教學示範中心3個、教學團隊8個(數碼藝術設計教學團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團隊空中乘務教學團隊、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財務會計教學團隊、旅遊管理教學團隊、通信工程教學團隊等)、特色專業5個(空中乘務、旅遊管理、移動通信技術、工程造價等)、精品課程41門(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新聞攝影、大學英語聽說、計算機應用基礎、導遊職業規範、民航乘務服務、工程造價實務、電子綜合設計與實訓、Maya三維動畫製作、3G移動通信技術、旅遊學概論、Java語言程序設計、會計信息化實務、企業融資理論與實務、計算機網路技術等)、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 學生成績
2007-2009年“海南省高職高專使用英語口語大賽”中,學校選手共獲得了11個獎項,其中王露同學代表海南參加全國大賽總決賽,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大賽特等獎和最佳表現獎。2011年,喻言和石磊兩位同學代表海南參賽,分別獲得全國專業組一等獎和非專業組二等獎。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2005-2011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學校代表隊 共獲得國家一等獎3個、二等獎5個,省級一等獎15個,二等獎38個、三等獎34個。2007年-2010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海南賽區)中,學校代表隊共獲得一等獎6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9個。
學生李藝丹在“首屆北部灣城市形象大使總決賽”中奪冠,許平作為世界旅遊形象大使中國區冠軍代表中國參賽,在首屆世界旅遊形象大使總決賽中獲得第四名。
2021年第六屆全國應用型人才綜合技能大賽“巨鹿杯”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布,我校新絲路時尚·體育學院2018級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謝陽穎創作的作品《迷·鹿》獲得全國一等獎、餘興燕創作的作品《鹿鹿夏沫》獲得全國三等獎,指導老師鄧喜洪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 實習就業
學校實施校企聯合,拓展訂單式培養,先後與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亞喜來登度假酒店、博鰲索菲特大酒店、海口港、海南電視台海口電視台等近百家企事業單位建議了合作關係,為大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搭建了廣闊的平台。海南省人事勞動保障廳2003-2012年連續十年公布的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在90%以上,位居海南省前列。
• 教師成績
2006年5月,海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公開教學比賽,學校教師王瑩、陳玉書分別獲得專科組第一名和第二名。2007年12月,學校接受省教育工委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評估,又被評為“優秀”等級。2010—2011年,學校教師趙靜波在全省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兩次獲得三等獎。2011年,在海南省第十八屆多媒體課件(軟體)評比中,學校教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獲得5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首次作為本科高校參加海南省第七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教師王鵬獲二等獎;參加海南省公共英語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教師劉丹獲三等獎;教師向廣宇代表海南省參加了粵桂瓊滇贛五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基本功教學比賽,獲得三等獎。
• 榮譽成就
2004-2011年,學校連年被評為“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單位”、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海南省先進社會組織”、“海南省節能減排功勛單位”、“海南省花園式校園”、“海南省2007-2010年度文明單位”。暑期“三下鄉”兩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先進集體”,2010年-2012年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2011最具綜合實力民辦高校”。

領導關懷

2006年3月1日,時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的袁貴仁同志在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省教育工委書記方曉宇陪同下視察學院。
2006年4月1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中央及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和省、市主要領導汪嘯風、衛留成、羅保銘等的陪同下親臨學院視察,對學院的黨建工作、榮辱觀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校園建設等給予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2007年12月,教育部派出專家組來學院進行專科升本科的全面考察;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投票表決,學院升本獲得通過;2008年3月26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學院由專科升格為本科。在學院基礎上組建綜合性的海口大學被列入了海口市“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2014年12月,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大會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2014年會在學校召開,來自教育部、民政部、中民協的領導和全國民辦教育界的500多名精英,對學校的校園建設與辦學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

對外合作

海口經濟學院先後與海南航空、深圳航空、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亞喜來登度假酒店、博鰲索菲特大酒店、道通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電視台、海口電視台、海南洋浦實業公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和有關政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為大學生的實訓實習和就業搭建了廣闊的平台。

學術研究


科研條件

截至2014年9月,學院建有人文與經濟研究院,下設藝術、國學、旅遊、硨磲四個研究所,並在海南高校中率先與省社科聯共建海南省旅遊商品研究基地。劉荊洪教授應全國哲學社科辦邀請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通訊鑒定專家。

科研成果

據2017年4月學校公開資料顯示,近年,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獲得國家級獎勵67人次,省部級獎勵302人次,校級獎勵353人次。教師承擔國家級課題1項,承擔省市級課題200餘項;公開發表教改、科研論文135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98篇,被SCI、EI、ISTP收錄29篇;獲教學科研成果獎101項,體育、文藝作品獲獎168項;出版教材、著作293部。
董事長曹成傑與傅治平教授合作的專著《教育中人的發現》獲省社科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二等獎、全國第六次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執行董事曹成偉與劉荊洪教授合作的論文《非公有制高等教育融資現狀與思考》榮獲2010年中國(陝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一等獎;李峰博士、謝新民等教授的43項科研項目獲國家、省、市政府出資資助。

學術資源

• 期刊學報
《海口經濟學院學報》是經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批准,由海口經濟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2002年7月創刊,季刊,在2008年全國高職高專學報年會上,學院《學報》榮獲優秀學報一等獎。
• 館藏資源
截至2021年4月,海口經濟學院館藏紙質圖書152.4萬餘冊,電子圖書190萬餘冊。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
海納百川,經世致用
校徽
海口經濟學院院徽
海口經濟學院院徽
此稿設計者系四川省眉山市錢勇設計室,國內知名設計師錢勇老師。
該圖案以藍白色調為主,寓意藍天白雲、海洋波濤。構思巧妙,新穎大氣,簡潔靈動,內涵豐富,視覺衝擊力強,賦予時代氣息和地域特色。她將椰樹葉子變形想象,加之南海海浪,設計成“經濟”拼音的首位字母“J”,猶如澎湃的波濤、飛翔的海鳥、靈動的鳳尾,展示了海經學子在科學知識寬闊的海洋里遨遊,在社會實踐廣袤的天地間翱翔,凸顯了我院“涵養大氣、培養大師、弘揚大愛”的辦學理念,展現了“博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體現了學院的辦學特色,象徵了成就輝煌,碩果累累,騰飛發展。

社團文化

截至2013年,學校共有包括空嵐動漫社、風尚傳媒、飛樂社、街舞社、陽光支教、竹根泉文學社、旅遊研究學社、書法協會等50個學生社團。2012年12月8日,空嵐動漫社代表海南省參加第一屆“動漫英雄”華南賽區總決賽並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將代表華南賽區參加在廈門舉辦的中國“動漫英雄”全國總決賽。
2013年12月8日上午,海口經濟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成功主辦了“志願海南”文藝匯演。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中,學校193名學生作為志願者代表學院前往相應酒店承擔禮儀接待和餐飲服務工作,至2014年,組委會已連續13年在學校招募志願者。
另外,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創業大賽、社團活動月、“119”杯消防知識競賽、“音樂盛典”暨“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活動,創辦有《海口經濟學院報》、《竹根泉》等報刊。

校歌

《張開青春的翅膀》
詞:邵啟發/田豐
曲:田豐
懷著人生夢想 銘記親人期盼
我們相約海經 張開青春的翅膀
迎著全球風雲 向著未來翱翔
我們相約海經 蓄積我們的力量
學貫中西 海納百川
我們永不自滿 我們天天向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我們是祖國的棟樑 海經的榮光
迎著全球風雲 向著未來翱翔
我們相約海經 蓄積我們的力量
學貫中西 海納百川
我們追求卓越 我們天天向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我們是祖國的棟樑 海經的榮光
學貫中西 海納百川
我們追求卓越 我們天天向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同學們啊
我們是祖國的棟樑 未來的希望

學校榮譽


2009年,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2011年,被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民族體育先進集體”稱號;
2011年12月,當選為全國民辦本科高校協作會副理事長單位;
2013年12月,當選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
2014年3月,當選為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專委常務理事單位;連續3年入選新浪網“最具綜合實力民辦高校”十強。
2016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首批創新創業50強高校”;
2016年12月,被民政部授予“全國社會組織培訓基地”;
2017年4月,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創業示範園”;同時被海南省教育廳確定為示範應用型本科試點建設高校和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促進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陳嘯校長、黨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
彭京宜執行校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王志芳政府督導專員,黨委書記
王興隆常務副校長、總督學
孫智黨委委員、統戰部長、副校長兼武裝部長
曹菲董事會秘書、黨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人力資源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