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變形記的結果 展開
變形記
2021年李建軍執導的舞台劇
《變形記》是由新青年劇團出品,李建軍導演,根據卡夫卡同名小說改編的舞台劇。於2021年6月10日在秦皇島昌黎縣阿那亞蜂巢劇場首演。
一天早上他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快遞員格里高爾感到很不安,因為這樣他就不能在凌晨四點半起來工作,按件發出快遞。而這意味著他將失去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父母和妹妹也可能會因此挨餓受凍,並由此失去實現夢想的機會……
變形記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格里高爾 | 李嘉龍 | ||
格里高爾的妹妹 | 安顏 | ||
格里高爾的爸爸 | 崔瑋 | ||
格里高爾的媽媽 | 夏心 |
職位名 | 姓名 |
導演 | 李建軍 |
文本 | 馬璇 |
改編 | 馬璇 |
燈光設計 | 陳俠吉 |
戲劇構作 | 張維一 |
影像 | 危凱 |
服裝造型設計 | 吳蕾 |
助理導演 | 肖競、楊明晨 |
多媒體 | 李林坤 |
形體指導 | 潘曉楠 |
舞美設計助理 | 張曈、姚雄俊 |
執行製作 | 秦夏昕 |
製作助理 | 賀煜寒 |
製作人 | 王青陽 |
字幕翻譯 | 何佩蓮 |
海報設計 | Company PerForm |
變形記
《變形記》卻將“日常生活”搬上舞台,在劇場里注視著平日生活的景象,跳出主視角,成為審視自己的局外人。即時投影技術讓演員的情緒進一步放大,格里高爾的恐懼、掙扎、瘋狂、崩潰都在影像中被再次加深。即時投影也讓直播軟體中的畫面同步在舞台中呈現,盛讚、謾罵、羞辱,每個觀點都通過彈幕和評論湧入妹妹腦中,無論唱什麼也無法滿足眾口難調,左右為難,卻又必須擺出笑臉不能出錯。即使演員們穿著最日常的衣服,和普通人一樣的人際關係,做著每個人都會做的工作,他們也變得十分陌生,逐漸變得不像人,甚至壓根不是人。這既是台上的演員,也是台下觀眾曾經經歷過的某個瞬間。
李建軍導演的話劇《變形記》是今年阿那亞戲劇節演齣劇目中口碑最佳的一部。這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優秀作品,一場幾乎沒有差錯的好戲:流暢的節奏,恰當的表演方式,可靠的文學依託,清晰的敘事,精準的批判性,足夠真誠的共情……話劇《變形記》在前沿藝術與大眾審美之間找到了一種非常舒適的位置,甚至偶爾對觀眾舒適感的逾越也謹慎地點到為止,讓我們知道那是一種冒犯,並且解讀這種冒犯。作品切入現實社會的皮肉,卻又保持著文學的冷靜矜持;它引起觀眾的共情,又有所節制,使整部作品不至於向情節劇傾斜。
李建軍《變形記》前半段的表演方式容易使人誤認為這部作品是以身體表演為核心的劇場藝術,與2018年日本靜岡縣舞台藝術中心(Shizuoka Performing Arts Center,SPAC)在中國大戲院的演出版本類似。四位演員在舞台上呈現出扭曲的身體,從演出一開始,就將變形這一主題物理性地表現出來。這與卡夫卡的寫作方式一致,即人的異化直接表現為身體的變形,甚至面目全非。隨著演出的推進,我們逐漸意識到,身體性表演在整個作品中執行得並不徹底,沒有表現出獨特的風格與完整的審美體系,也不夠具有說服力。例如扮演母親與妹妹的兩位女性演員的身體並沒有呈現出各自的獨特性,在台詞不多的開場階段缺乏辨識度。這些身體性表演並非精彩絕倫,但足以作為一種導引,以比較直接的方式在舞台上表現人的異化。而圍繞這一主題建構的新文本才是作品的主體,也是這一版《變形記》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李建軍的《變形記》既與原著文本貼合,又極度真實地刻畫了現實。與順暢卻略顯偷懶的劇場文本相比,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劇場呈現更富有能量。劇場藝術對現實的重構體現出強大的張力,一方面來自合適的表演和影像的配合,另一方面來自創作者尊重真實生活的赤子之心。(知網空間)
變形記
演出時間 | 演出城市 | 演出場館 |
2021年6月10日至13日 | 秦皇島昌黎縣 | 阿那亞蜂巢劇場 |
2021年11月12日-13日 | 北京 | 國家話劇院小劇場 |
2021年12月18日-19日 | 北京 | 國家話劇院小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