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金沙牛的結果 展開

金沙牛

蟻蛉的幼蟲乾燥蟲體

金沙牛又名地牯牛、沙雞、地拱。為昆蟲類蟻蛉科(Myrmeleonidae)動物蟻蛉(Myrmeleon sp.)的幼蟲乾燥蟲體。

本品穀粒狀,長7~15毫米,全體呈黃褐色,有黑褐色斑點;頭部較扁大,口器發達,上顎1對,扁長內彎如鉗螫狀;胸部大,腹部有環節10個,胸、腹部膨脹或微脹,兩側有短毛,末端有刺;足3對,中足最長,在採收加工炒制時多已脫落。體輕,質鬆脆。氣微腥,味微咸。以體大、全形、黃褐色、體輕膨脹、無沙泥者為佳。

別名


金沙牛又名地牯牛,沙鑽蟲,沙牛,蟻獅。
金沙牛
金沙牛

來源


本品為昆蟲類蟻蛉科(Myrmeleonidae)動物蟻蛉(Myrmeleonsp.)的幼蟲乾燥蟲體。
金沙牛
金沙牛

分佈與生境


廣東各地都有,以湛江、梅縣地區較多。本動物從卵,幼蟲,蛹到羽化為成蟲需時兩年多,以幼蟲階段生長時間較長,達兩年之久。幼蟲常於干沙地上做鍋形小“陷阱”,自身隱藏於沙土中,待小昆蟲爬經穴旁墜入穴中時,即行捕食。落陷的小昆蟲欲逃走,它能用上顎撥動沙土使獵物滑落下來進行捕食。因其捕食的昆蟲以螞蟻為最多,故又名“蟻獅”。
金沙牛
金沙牛

採收與加工


7~9月,氣溫高時最多。在沙灘或有細沙的山崗上,覓金沙牛的洞,用頭髮縛住一隻沙牛,放進洞內將另一隻引出而捕捉,或在金沙牛多的地方鏟沙篩取,捉獲后拌在沙中略炒至膨脹時為止。商品性狀鑒別黃褐色的小蟲,周身有環紋,小的長約7毫米至10毫米,形如穀粒;大的長約20毫米,如小螺。體輕質鬆脆,頭足炒時多已失去。以黃褐色、蟲體小而均勻、完整不破碎者為佳。
金沙牛
金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