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今黟縣縣城,設碧陽鎮。背倚東嶽山,濱臨漳河水,四周群山環抱,清溪迴流,風光毓秀。該城舊稱“縣街”,古建築聞名遐邇。黃山舊名黟山,縣因山而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天下,廢分封,行郡縣,置黟(黝)縣。

地理位置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今黟縣縣城,設碧陽鎮。自宋代建為縣治至今,一直是黟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現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它背倚東嶽山,濱臨漳河水,四周群山環抱,清溪迴流,風光毓秀。該城舊稱“縣街”,古建築聞名遐邇。

歷史變革


黟縣歷史悠久。
宋以前,黟縣縣城無考,僅《太平寰宇記》記載:“有舊城在今黟城東五里”,如今縣城東向五里處,確有古村落曰古城。
宋時期,縣城就已經坐落在漳水之濱,雖無詳細史料,但城區現存的宋柏、戊己橋、薛公井、三元井等古迹可以予以佐證,故黟縣縣城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建國后至今,黟縣古城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市政工程亦逐步完善。城區不斷擴大,中心街道進行了拓寬改造,現代化的建築拔地而起。根據1982年以來制定的城建規劃,今後黟縣縣城既要保持歷史文化古城的古樸、典雅的特色、又要建設得具有現代文明、昌盛的風貌。
黟縣古城迄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全國最古老的縣之一,故有“古黟”和“世外桃源”之稱。1989年列為安徽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

縣名由來


徽州(今黃山市)黟縣的建立,可以說是與中國郡縣制的產生同步的。史志界據司馬遷《史記·秦本紀六》,把這個日子定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關於縣名的由來,新編《黟縣誌》都是沿用舊志的說法:
黟縣黃山舊名“黟山”,秦置黟縣,取義於此。漢以前作“黝縣”,顏師古註:“黝”音伊,字本做“黟”,其音同。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黝”為“黟”......
至於“黟”的本義和讀音,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可查,清代段玉裁的注較為精當。
先看“黟”———
許慎《說文解字》:“黟,黑木也,從黑多聲。丹楊有黟縣。”
段玉裁註:“《周書·王會篇》:‘夷用□木。《古今注》:烏文木,出波斯國,南方草木狀。文木樹高七八丈,色正黑,如水牛角。’烏雞切,古音在十七部。《地理志》本作‘黟’,師古所據做‘黝’,乃誤本耳。今安徽徽州府黟縣是其地。”
原來,“黟”是一種黑樹木的名稱,原產地在波斯國(今伊朗一帶),而從古到今,黟縣山上就沒有這種“烏文木”。

簡述概況


城牆城門

宋《新安志》記:“縣城周二里三百五十步”。清乾隆《黟縣誌》載:“宋城周二里三百五十步,有六門。東曰‘吉陽’、西曰‘望仙’,南曰‘通閭’,北曰‘永寧’,東南曰‘桃源’,近縣治曰‘景星’。”元代城門依舊。元明之交戰亂,縣城城牆傾頹,明初時期一度以“居民周垣為治”(清乾隆《黟縣誌》)。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縣吳一貫復建四門樓,樓匾仍用舊的。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府何東序曉諭知縣宋介慶修築城牆,不久宋調離黟縣,府命通判馮叔吉前來接替,督促繼續修築。並將西南方向城牆擴大到龍尾山(東嶽山)東北麓。新修成的城牆周圍七百三十餘丈(約2200餘米)、高二丈(約6.6米)、厚一丈二尺(約4米)。共設有五門:東曰朝陽門、東南曰迎靄門、南曰明昌門、西曰環碧門、北曰臨漳門。后在朝陽門、迎靄門之間再開桃源門,民間俗稱“小東門”,朝陽門即稱“大東門”。崇禎七年(1634年),在迎靄門外築月城,閉桃源門,於是迎靄門即有“郭門”之稱。清順治、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城垣均有修葺,但城規制如舊。咸豐元年(1851年),謝炎署理黟縣,勸捐修城垣,尚未完工即爆發戰亂,縣城十多次被太平軍攻破。破損的城牆城門偶被守軍臨時修補,戰事一起便又倒塌。戰後,城垣一直未作大規模修葺,至清末已是多處坍塌。民國初期,復啟“桃源門”。《黟縣四志》載:“迎靄門有月城,前此頗列小肆,近則土與人齊,瓦石塞途。現經各姓輸資督工糞除,當復舊規”。民國4年(1915年),臨漳門以西處坍塌,縣知事吳克俊修葺之。民國9年,環碧門洞倒塌不堪,城區名賢里余種德堂捐資督工修葺。建國后,縣城擴建,城牆、城門先後全部拆除,至今難尋遺跡。

街坊巷弄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宋代縣城設置八坊,曰里仁、阜通、永豐、崇義、仙桂、必興、忠信、文武。元代縣城劃分五坊,曰視民、輔文、桂香、桃源、德聚。明代,縣城有所擴大,改設十四坊,曰桂香、桃源、德聚、吉陽、椿桂、登雲、聯桂、和豐、平政、明倫十坊。清代,改坊為街,清嘉慶年間,黟縣縣城有街七條,縣前街(今直街)、東門街(今東街)、西門街(今西街)、南門街(今南街)、北門街(今北街)、郭門街、麻田街。縣前街與北街相接,呈“T”字形,為主街道,系古今皆為商業區,北街口向為鬧市。東街、西街、南街、郭門街、麻田街,主要為居民住宅區,間或設有店鋪、棧房、飯店。街道路面全用長條花崗石板橫列鋪設,寬處不過4米,窄道僅2米左右。

用水設施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橫溝:原名“槐溝”,又稱“淮渠”。為南北朝梁大通元年(529年),太常卿胡明星辭官歸里后,捐資募工而建。渠水起自北郊柏山堨,從臨漳門(北門)入城,流經北街、杏墩里、郭門後街至郭門右側出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縣周舜岳於城北修防洪堤,並將柏山堨和橫溝整治加固。橫溝水渠流入城內,其走向幾乎與北街完全平行,因此有不少地段穿注於北街民居屋下,商家店內,為城區消防和居民浣滌提供充足水源。千年橫溝穿城而過,成為以黟縣縣城一特色風貌。清黟人程學禧的《黟山竹枝詞》云:“穿城一水是槐溝,開浚年年趁麥秋;人集街心攜畚插,人歸月下荷鉏頭。”
蓮花塘:位於縣學山北麓,文廟欞門外,舊稱明堂池,又稱泮池;因夏日多有蓮花盛開,故民眾多稱蓮花塘。蓮花塘佔地近10畝,呈半月形,水深約2米,塘水清澈,游魚可數。20世紀90年代,縣碧陽實驗小學修建操場,該塘被填平。
聖母池:位於東嶽山北麓,原聖母廟前,清《黟縣誌》載:泉如白玉。相傳民間發生偷竊等糾紛,密訴於神后,往池內投入一錢,事實則沉,事非則浮,心虛者甚憚之。其舊址曾掘得石刻,上刻有“鑒物是非多老實,別人真偽有神靈。”字句。
水井:建國以前,縣城居民飲水,幾乎全靠水井汲水。建國以後,直到1989年,縣城居民飲用井水人數仍占縣城總人數的63.5%,所以縣城內一直保留有多口古井。如胡公井、神仙井、薛公井、吳家古井、桂墩里三元井、杏墩里古井、縣背嶺古井、費家弄古井等。

房屋建築

沿街店鋪:一般均為徽派傳統的一樓一底建築,樓下為店,樓上住人。大部店面排門,厚約4厘米。鋪面敞開,一覽無餘。招牌懸於門額之上,或挑於門側。店鋪排門旁,開有五寸見方小窗,便於夜間銷售小宗商品。也有店鋪,正面完全等同民居樣式:青石門坊、黑漆大門、磚雕門罩,只是店內不設天井,從大門上方開闢的碩大窗戶採光。此類店鋪以藥店、布店為多。城中店鋪不少是前店后坊,所以其建築則為兩進以上。有的大店家在建筑後進還辟有院落,便於騾馬牲口運貨進出。千年橫溝自北門進入城中,多從北街東側店鋪下穿過,故北街東側的店堂,多為活動木板鋪就,既便於提水打掃衛生,又能便於萬一火災消防。
居民住宅:縣城民居住宅是全縣最主要的古民居建築群之一。1985年普查,縣城存留有明清民居建築141幢。縣城居民住宅多為二層樓房,前後雙面坡屋頂,兩側參差馬頭牆,粉牆黛瓦,青石門坊,均為典型的徽派建築。民居主要有“三間”、“四合”兩類,廳堂居中,正對大門,卧室左右對稱。因受地基限制或封建迷信影響等原因,大門也有開在側面的。屋內置天井,用以通風采光,天井兩側視長度或建門斗、耳房、迴廊。屋角圳旁,另建附屬建築或小庭院。
祠堂樓閣:建國前,黟縣祠堂(俗稱“廳廈”)樓閣廣布城鄉。清同治《黟縣三志》記載,時全縣各姓祠堂共有404幢。縣城多姓聚居,祠堂不下數十幢。時程姓祠堂有桂林堂(老廳廈)、貫公廳(石獅廳廈)、彩公廳、繼善堂、萃思堂、永思堂、敘仁堂(下程廳廈)等;余姓有種德堂、循公堂、紀公堂(世德堂)、心六公祠、余家祠堂、環山樓等;王姓有尊德堂、大經堂(上王廳廈)、積慶堂(下王廳廈)、怡和堂;舒姓有舒家祠堂、舒家廳廈;胡姓有胡家廳廈、旌義堂等;孫姓有孫家祠堂、孫家廳廈。還有方家廳廈、慎德堂(姚姓)、世德堂(姜姓)、撒家廳廈、光敬堂(俞姓)、光裕堂(汪姓)、一經堂(湯姓)、侯家祠堂、江氏宗祠、徐氏宗祠、尊讓堂(吳姓)、韓家祠堂、許家祠堂、牲敬堂(謝家)、周家祠堂等。建國后,縣城祠堂或年久失修而塌圮,或為單位社隊佔用而拆建改造。如今除環山樓、積慶堂、周家祠等祠堂外形基本完整外,其餘已無一存。
民國以前,城區縣衙東建有紀念唐代黟縣令薛稷的薛公祠,后遷至縣衙內;文廟內建有祀宋儒朱熹父親朱松的韋齋祠,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崇聖祠,祀邑忠烈、正義、孝悌之士的忠義孝悌祠,祀於邑任職能孚信於民之宦的名宦祠,祀邑籍名宦鄉賢的鄉賢祠;在縣考棚建有專為捐資修建考棚者設位刻石的彰善祠;在明昌門(南門)建有祀宋盧臣忠的褒宗祠;在城隍山建有節婦姓氏的節孝祠;還建有土地祠、聖母祠、善意祠等。縣城內還建有不少樓閣,如縣城考棚下首的鼓樓,縣衙對面文廟東南角的魁星樓,縣學山麓、蓮花塘東首的文昌閣,北街與東街銜接處的張王閣(一稱五侯閣,祀唐代張巡、許遠、賈賁、南霽雲、雷萬春等五忠臣),朝陽門(東門)內的周王閣(祀周宣靈王),文廟內的尊經閣等。縣城內還建有一些寺廟,如城隍山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的城隍廟,直街、郭門街、下東街交會處有明代天順八年(1461年)修建的觀音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麻田街重建的廣安寺,以及關帝廟、龍王廟等。民國以後,城內樓閣寺廟年久石秀,逐年塌圮;建國后,縣城擴建,街道拓寬,已經全部拆毀。

街道橋堤

街道:縣城道路網基本為自由格局,多數順河流、地勢而修建。建國前,縣城街道狹窄,除北街、直街(縣前街)稍寬外,其餘街道寬僅2米左右。街道原為長條花崗岩石板鋪面,因年久失修,坎坷不平。
20世紀60年代,舊城牆基本拆除殆盡,縣城區域逐漸擴大。城東北的漳河兩岸,原本無道路,后不少單位和民眾在沿河兩岸修建房屋,逐漸形成路道。1970年後,縣城至碧山公路開通,城區路段命名為沿河西路,河東路段即為沿河東路。1971年1月,縣政府成立城鎮建設規劃領導組及辦公室,開始將北街、直街拓寬取直,同時除去上直街(北街口至縣政府段,即鼓樓嶺)石板路階,形成6.35%的斜坡。1983年,拓寬工程結束,共拆除街道兩側房管部門公房58幢、面積約3599平方米,拓寬街道總長900米,平均寬度11米,總投資約100萬元。是年,開始對城區部分街巷路面進行整修,至1985年,先後完成東街、西街、費家弄、桂墩里四條街巷路面整修工程。是年,縣城主幹道為三條:北街、直街、沿河西路。北街道長420米、寬12.4米,直街道長480米、寬9.17米,兩街道均為水泥路面。沿河西路,長2120米、寬12米,為瀝青路面。縣城主要交通幹道(過境公路)有翼然路和馬道路。沿河東路、西街、東街、南街、東門路和郭門街,為三類道路,總長7880米。東街、西街、南街、郭門街仍保持石板路面。
1989年,拓寬沿河西路,建車站前馬路護欄。1990年,修建直街西段(縣政府至中城山莊),澆築水泥路面2000平方米。1991年,直街改澆砼路面。1992年,開闢柯村路,道長570米、寬10米。1993年,完成翼然路拆遷拓寬工程。1994年,建尊師路,澆砼路面;同年,拓寬車站到糧食局路面,修建人行道5000平方米。1995年,建工廠路,澆砼路面320米。1998年,新修翠林路。
2002年,沿河東路澆砼路面,修建人行道300米。2003年,拓寬馬道路的向陽橋至石油公司路段;同年,新建西遞街、漁亭路。2004—2006年,先後完成新辟縣城過境公路,改造入城南路、入城西路、翼然路等工程,城南新區路網雛形基本形成。至此,黟縣縣城主幹道、交通幹道、一般街道的總長度達到27.4公里、佔地面積45.5萬平方米,為建國初期約4000米的6.9倍。
橋樑:縣城有漳河至北向南橫貫而過,為貫通東西兩岸,自古建有一些橋樑。向陽橋,又名東溪橋、小東門橋;通濟橋,原名戊己橋,又名北門橋;九棟橋,位於柏山村北側;長生亭橋,位於縣城麻田街北。
還有東門橋,明代屏山人舒志道捐資興建,原為石橋。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夏,山洪暴發,橋被沖毀。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舒志道後裔舒君謙捐資,改建木橋,取名永吉橋。橋址在大東門,俗稱大東門橋。1978年,政府投資改建石墩水泥板橋,長40米,寬2米。小黑橋,即江柏山水泥橋。該橋往上行約50米處,原有一座20世紀60年代初修建的小木橋,並油漆成黑色,人稱之“小黑橋”。1973年,“6·21”洪水沖毀后仍建木橋。1980年,在其下游約50米處,修建鋼筋砼結構橋,長60米,寬2.2米,小木橋隨之拆除。該橋依然被人們稱之“小黑橋”。2005年,修建宏村大道(碧陽鎮過境線),新建橋樑2座。碧山天橋,位於縣城過境線江柏山西,為1孔空心板橋,跨徑10米、長22.04米、寬15米、高7米。漳河橋,位於縣城過境線江柏山西,1孔拱橋,跨徑30米、長60.13米、寬15.5米、高7米。
護堤:漳河橫貫縣城部分,東西兩邊自古建有防洪護堤駁岸。民國時期,因年久失修,每到汛期,常因洪水侵襲而導致壩潰岸塌。建國后,人民政府重視漳河縣城段河岸防護工程建設。1953年,採取民辦公助方式,國家撥款0.7萬元,動工修建縣城東門與北門漳河護岸。1955年,國家撥專款0.813萬元,同時組織縣直機關幹部與居民義務勞動,利用拆城牆石頭砌建縣城北門橋大操場護岸,全長270米。此後,1963年、1971年和1978年,國家先後三次共投資20萬元,對漳河護岸進行大修,新建、加固自江柏山效上塍至城東南小東門橋的防洪堤岸,全長2400米,高3米。1991年7月4日、7日兩次特大洪水,縣城漳河護岸嚴重受毀;1992年,國家投資60萬元,修復護岸672米。2002年,砌建兩岸防浪牆各310米;2004年,砌建向陽橋下兩岸防浪牆各150米。

古城現狀


黟縣古城舊稱“縣街”,古建築聞名遐邇。宋築城時,設有六座城門,明成化年間改建四門,嘉靖年間增至五門,直至民國,復為六門。城垣周長3600米,城高6.6米,厚4米。建國后,由於縣城擴建,城牆逐漸拆除。縣城上保護有始建於南宋的通濟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程氏宅,以及建於清嘉慶年間的碧陽書院和清代民居等。清代著名學者俞正燮的故居座落在城中北街。縣衙正堂亦保護完好。古街道有直街、東街、西街、南街、北街、郭門街、麻田街。直街為主街道,與北街相接呈“丁”形,是古今商業鬧市。東街、西街、南街、郭門街、麻田街為住宅區,其間設有店鋪和棧房。店房均是典型徽派傳統建築,鋪面敞開,額頂懸掛招牌,排門旁開有5寸見方的洞口,作為夜間小市之窗。

文物古迹


碧陽書院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碧陽書院位於黟縣城南,現今黟縣中學校址內。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官方就懦學原址擴建而成。因地處碧山之陽,故名“碧陽書院”。明代天啟時塌毀,崇禎時修復。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知縣吳甸華重建碧陽書院於迎藹門外。原有一段二詞八堂,即朱子殿、崇教詞、書齋詞、尊道堂、誠意堂、正心堂、修身堂、迎藹堂、敬義堂、致知堂、觀善堂等共一百一十餘間。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書院改為碧陽高等小學堂。1811年,黟縣重建碧陽書院,耗費白銀2.9萬兩,全部有鄉紳捐贈。尚存有崇教詞、書齋祠、尊道堂、朱子殿、泮池等古建築,以及《碧陽書院院規》、《新建碧陽書院記》等古牌刻7塊和“尊道堂”大型金字古匾等,皆為珍貴的古文物。六十年前的抗日戰爭期間,東吳附中(黟校)、復旦附中(皖校)就曾辦學於這裡,先後長達八年,直到抗日戰爭勝利。

縣衙正堂

縣衙正堂座落在黟縣人民政府大院內。是中國封建社會縣官辦理公務的場所。現存的這座正堂始建於宋徽宗宣和年間,即公元1119年,后在光緒年間重修,若從始建時計算,這座正堂,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站立了近千年,近千年的時間,它看到了多少朝代更迭,看到了多少人事變遷。正堂為歇山式正方形建築,象徵大堂上那方方正正的官印,正面四根柱子立在鼓形柱石上,支撐著飛檐翹角的大屋頂。黟縣的古民居建築,極少座北朝南,特別是大門常常避開正南方向,而這縣衙大堂卻面朝正南,也許是因為歷代帝王都是南面稱弧,替帝王管理百姓,顯示朝廷尊嚴的官署也就享受面朝正南的特權,故而後人稱之為“八字衙門朝南開”。正堂大門兩側的對聯;顯示了一任任官員對黟縣境內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期盼。歷史上,這大堂前兩還有一條長長的甬道,使正堂顯得更加幽深和宏偉,那甬道的進口也有一幅楹聯,叫“忍最為高,到衙前仔細思量,莫如且罷;官雖好見,想事後許多支用,豈不吃虧”。這幅楹聯教育百姓要忍耐,不要動不動就打官司。也許正是這立在大門前的勸誡詞,使得黟縣古代百姓,不輕易訴訟,從而出現一種“吏閑民訟簡”的祥和環境。現為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園宋柏

黟縣境內至今保存有不少珍稀古樹,這些古樹大都有著數百年的樹齡。可以說是閱盡人間滄桑。可若論樹齡,這棵宋柏簡直就是它們的老祖宗。據專家研究,這棵古柏大約誕生在宋朝,距離現在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宋柏座落在黟縣政府職工宿舍院內,古時為縣衙后署,是知縣大人和他的隨員住宿之處,站立在這古柏下,讓思緒穿越歷史的屏障,您會看到1000多年前,也許是一個露水晶瑩的清晨,也許是一個春雨瀟瀟的黃昏,一群文文弱弱的官員,脫下袍服,揮動鋤頭,栽下了這棵柏樹。原先這兒還有一個大花園,栽種有許多名貴花木,環境十分優雅,而所栽的花木中以梅花居多,所以這兒又被稱之為“梅園”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吏制度規定,“五百里不為官”,當官的人必須在遠離自己家鄉五百里以外去任職,那些千里迢迢來黟縣任職的官員,因為居住環境的優雅,多少可以減輕一些思鄉之苦。而這優雅、美麗的環境,也極大地提升了那一代代官員的文化品位,唐代的黟縣知縣薛稷便是一例,他所畫的梅花,在唐代畫壇上實是不同凡響。只是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因為建設的需要花園裡建起了一排排公房,一棵棵參天大樹和名貴花木被砍伐殆盡,只有這棵宋柏奇迹般地活了下來。中國古代傳說,樹逾百年便成神,那這棵宋柏可算得上是一位老神仙了,那虯曲的枝幹是他嶙峋的骨胳,而那碧綠的枝葉,便是他睿智的目光和超凡的活力。

泮鄰街

泮鄰街在縣政府下首,因古時與孔廟、泮池相鄰而得名。泮鄰街稱之為街,今人看來實際上是一條稍寬的衚衕,因為緊靠著古代的學宮,而學宮又稱著“泮官”是管理教育縣內秀才的場所,為黟縣的最高學府,所以衚衕的名兒也起大一些,叫泮鄰街。

程氏宅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程氏宅位於黟縣城泮鄰街的吳家古井旁,是現存完整的明代民居之一。建於明萬曆後期,佔地156平方米,為前後三間二樓結構。天井的水平牆高9米左右,兩側山牆高達13米。大門設在左側山牆,朝北,建有木柵欄門亭。亭內大門高2.5米,寬1.8米,厚約10厘米,全用方磚鋪面,釘成斜方格形,以鐵皮壓縫包邊,氣勢軒宏莊重,后廳通廚房的側門也屬同樣構造。故俗稱“鐵皮門大屋”。跨入大門,廳堂宏麗寬敞,梭柱、月梁、斗拱、柱磉都體現民建特色。房窗飾以方格窗扇,樸質洗鍊。二樓陽裙上前後廳共有方格窗扇44塊,樓廳也非常軒敞,明代稱“樓上廳”,是長江下游明代民居建築的重要特色。樓柱間隔以泥蘆葦牆為壁,至今仍堅實牢固。兩側柱仿與山牆相距尺許,異於清代建築,具有防火作用。天花板上飾以彩繪,圖案典雅工麗。樑柱、欄板、窗扇都曾油漆,但年久剝落。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陸齊名

黟縣城有一處十分吸引人的地方:“二陸齊名”,它地處縣學山下,原蓮花塘東畔。今日黟城的“二陸齊名”多是居住著程姓的大戶人家,他們也許是蒙古族的後裔,是在元朝時期到了南方,後來的通婚就同化了,一支姓程,一支姓司馬。如此住在這裡就是程姓的蒙古族的後裔。據說“二陸齊名”這裡是屬於長房的,有一處祠堂叫“萃升堂”,現在已經看不見了,當年這裡多是明代的建築,後來由於年久失修和後來的城鎮拓建,已經無法看見了。現在的黟縣實驗小學的後院就是當年的“學宮”,後面的所對的“三元門”正對著“二陸齊名”,因為沒有人中狀元,所以“三元門”是一直關閉的。“二陸齊名”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看來已經沒有什麼了,據說當年這裡是人丁興旺,靠著蓮花塘,有水泮為界,因為“三元門”的緣故,所以分了內外,下面的泮鄰街就是這樣的由來的,那裡現在還保留著的一處牌樓也是從“二陸齊名”搬過去的程氏所建,叫做“繼善堂”。可見,當年的二陸齊名是享譽很遠的,多行善事,當時有“七十二善人”之說,程氏佔了不少。程姓的人家多智慧的人物,縣城的很多的建築多是出自他們的手,比如“孔夫子廟”是程姓的文質公所建,還有“魁星樓”的建築師是在京城做過的匠師,而且據說“二陸齊名”的周邊一大片都是程氏的,包括縣學山、蓮花塘、泮鄰街等很多的地方都是有程姓興建和住著程姓家族。

薛公井

黟縣縣城歷史上有許多古井,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這些古井,不僅年代久遠,有的還附帶著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如“薛公井”,相傳為唐代黟縣知縣薛稷倡議捐資所建,薛稷在任期間關心百姓疾苦,離任后,百姓將此井命名為“薛公井”,飲水思源,以示不忘薛公德政,還有“神仙泉井”“火神廟井”“甜水窟井”等等。

三元古井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縣城保存的古井雖還不少,但最具特色的當屬這“吳家古井”了。吳家古井座落在縣城泮鄰街上。相傳,吳家的祖先因為住在學宮邊上,耳濡目染,希望自己的子孫也能讀書做官,在建這座井時,便在井圈上鑿了三個圓眼,這樣後人來這井邊從這三個圓眼裡汲水,提水時,使稱之為“三元及第”。當然,這“三元及第”不光是一種期盼,也是對後人的一種鞭策,足見古人對後人教育的良苦用心。

橫溝弦

橫溝弦因有橫溝而得名。梁普通六年(525),黟縣橫岡人、官居太常卿的胡明星辭官歸隱故里,定居於橫岡黃姑墅,見郊外(今郭門城外)有許多荒田未曾耕種,詢問緣由,農家說系不通溝洫,故缺水而致。明星惻然,深感惋惜。於是,親自探究水源,在兒子胡文煥(時任杭州太守)協助下,傾資募工開掘水渠。中大通元年(529)在縣城北郊雙溪河匯合之處,修建柏山堨(亦稱六都堨,現黟宏過境新路旁),並開挖槐渠,亦稱淮渠,即橫溝。“導城北溪水,逶迤而南,溉民田千餘頃,歲屢有秋”。渠長約2500多米,寬約2米,為當時黟縣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明嘉靖二十五年(1556),黟縣知縣周舜岳於北郊修整水利工程,築堤以御漳河水患,並對胡明星開鑿的長渠進一步加工整治,加高柏山堨壩,多攔水進城,經橫溝浸灌橫岡黃姑墅更大片稻田。
橫溝自縣城北郊柏山堨引漳水,過八張,經臨漳門(縣城北門)側入城。自北向南,沿北街,直穿北街口,又經過桂林程氏家族上程、杏墩胡氏家族、桂林程氏家族下程,從郭門出城,沿漁亭古驛道,到達橫岡村。其中橫溝流經縣城內北街口至郭門(亦稱“迎靄門”)城牆下500多米的一段,自明代以來逐漸形成居民住宅區,人們就將沿橫溝兩側的地域稱之為“橫溝弦”。
建國后,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縣城不斷擴大,橫溝弦民宅區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上世紀50年代,拆除郭門街“下王廳廈”(積慶堂)興建了“人民劇場”,劇場後院一直延伸至橫溝,首次將橫溝弦區域一分為二。緊接著,大小祠堂改建成政治課堂、城關糧站、竹器社、製鞋廠、郵電局等。後來,杏墩上又新建了“紅旗衛生院”,人民劇場邊橫溝對岸搭建了“農貿市場”,桂墩上矗立了“黟山電影院”,直至2002年大規模舊城改造,拆除了原人民劇場周圍舊建築,建成了商業樓、農副產品市場、新街道路。至此,明清以來的橫溝弦居民住宅區格局徹底改觀,僅剩下的數十幢明清古民居也被眾多新建築及新街割裂成若干零星小塊。橫溝也因縣城人口日益增多,生活污水無法處理而全部加蓋,從而失去了當年水流清澈、小魚悠遊、少婦浣洗、孩童嬉戲的風貌。
今日之橫溝已遠無昨天之詩情畫意般的嫵媚,今日之橫溝弦亦漸漸淡去動人心弦的民俗風情,只有從僅存不多的深巷、古井、古門樓中,還能隱約尋覓到令人追思的歷史底蘊。

桂墩里

位於直街中段南側。從原程氏祠堂(石獅廳廈)至橫溝弦,弄道曲折,巷中原有土墩,植以桂花樹,故得名。長約250米、寬1米,石板路面。作為桂林程氏始祖墓地的桂墩,蓮花芯那一片,面積挺大,足有半個足球場。桂墩上有著約700年歷史的一槐一桂,上世紀80年代初還傲然挺立,碩大的樹冠遮天蓋地,留下一大片陰涼,亦成了城裡孩子們遊玩的好去處。1982年,臨直街的“石獅廳廈”被拆,連同桂墩一起,修建了“黟山電影院”,一槐一桂也自然從此絕跡。

石獅廳廈

是人們對桂林程三房支祠“惇裕堂”(又稱“干公廳”)的俗稱,因祠堂的門樓兩側,站立著一對碩大石獅而得名。該石獅用整塊“黟縣青”大理石雕鑿而成,雕工精細,工藝頗高。兩隻獅子的嘴裡各含有石球一顆,石球能自如轉動,但決不掉出,是工匠在雕鑿獅嘴的同時一氣呵成。獅子下面有底座,一米多高,四周刻有吉祥圖案,石獅蹲坐其上威猛有神。由於石球能自如轉動,格外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往往有頑童登爬上去摸球玩耍,長年累月,黑黝黝的石獅就被磨蹭的油光油光,因而也就更加令人喜愛。文革期間,程氏“惇裕堂”改為“政治課堂”,可愛的石獅也在一夜之間不見了蹤影。

程氏祠堂

在橫溝弦,桂林程氏家族還有兩座祠堂。其一為“桂林堂”,它是黟城桂林程氏總祠。祠堂位於北街與直街交會處稍上幾步,即北街口之上。祠前設有木柵欄門樓,高大的門樓面臨直街,這裡俗稱“程家門樓下”。經過門樓甬道,就來到了祠堂前。祠堂面對淮渠,大門為斗拱翹檐門樓,正門左右分立浮雕石鼓一對,更增添了“桂林堂”的威嚴氣勢。祠堂分前後兩進,現已拆毀,新建為直街郵政大樓。其二為“敘倫堂”(亦稱下程廳廈):它是桂林程氏“下程”總祠。門樓面對淮渠,入門樓后,要經過一小院才可到達正祠,淮渠穿小院流經祠堂門前,形成該祠堂的獨特風格。祠分前後兩進,祠前亦分立石鼓一對。后改建為黟縣城關糧站及其宿舍,現亦已拆毀,成為新街B區的一部分。
桂林程氏有“上程”、“下程”之分。“上程”是指以“桂墩里”為居住中心的程姓;“下程”是指以“下程廳廈”為居住中心的程姓。

杏墩里

位於橫溝弦東側。西起橫溝弦,東至郭門街,長約250米、寬1—2米,石板路面。清末民初,邑人胡元吉撰寫的《杏墩記》中載:“明初,吾祖來居城南淮渠之上,誅茅築室,編籬植杏,土人名其地曰“杏墩”,載於志乘。杏墩里因此得名。橫溝弦區域除了程姓外,族聚而居的還有胡姓。胡姓的居住區域是位於“上程”、“下程”之間的“杏墩里”。本世紀初,在橫溝弦胡氏家宅被封閉的舊門上,還能見到鐫刻“杏墩”二字的青石門額:長約80厘米,寬約40厘米,每字約20厘米見方。可惜民宅改造成店面,該碑刻亦不知去向。

胡氏祠堂

700年多來,程胡兩姓家族世代依偎在淮渠兩側,生息繁衍,使得橫溝弦民居生活區日益擴大。桂墩里程氏的房屋建造,西面已經與泮鄰街接壤,南面已面臨蓮花芯大路。杏墩里胡氏的房屋建造,往東已經面臨郭門街,並在郭門街並排修建了兩座胡氏祠堂(即後為縣竹器社、縣製鞋廠,現已開發為住宅樓)。
胡氏祠堂其中一座名“旌義堂”(後為縣竹器社),建於明代正統年間。明代杏墩里胡彥本、胡志廣父子輸粟繼賑,立義倉。正統六年(1441)旌為義民,因建其堂,立“旌義堂”匾。時任知縣的胡拱宸撰《旌義堂記》:“正統辛酉之年……歲旱飢。民胡彥本慨然出粟一千二百石,賑鄉人千四百三十戶有奇。予以奏聞,上遣使齏敕獎,諭勞以羊酒,旌為義民。”“命下之日,別作堂,置璽書其上,問名於予。予惟璽書之言‘旌義’,即奉之以名斯堂,尊詔命也。”

麻田街

黟縣縣城有一處亦城亦鄉的街道地名,這便是麻田街。
麻田街地處縣城北門橋外,漳水東岸,是一條長約一里,寬約三米的老街。雖說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這條街道上的飲食、旅店業等已經相當發達,但傳說一開始,卻是因為街道兩側田地多種植薴麻而得名。據一些老住戶介紹,一直到建國后的五六十年代,麻田街周圍還有不少薴麻坦。
麻田街是條不規則“ㄅ”形狀的街道,整條街道由花崗岩條石,即黟縣方言稱的麻石鋪成。光潔平整的街面,與兩旁磚木結構店面配合,尺度得體,色澤融合,煥發一種古色古香的山城氣息。麻田街的建築平面,多數為單開門,兩層結構,門面寬三至五米不等,而入內則較深,甚至連續多進,用內院天井連接,為典型的前店后庫或前鋪后戶。一層多用於經營,用傳統的豎立式門板防護,白天一塊塊卸下,門洞大開;夜晚裝上,平板如一。有的店面砌有半人多高的明窗,便於經營或陳列商品。二樓與一樓多用黟縣方言稱的“閣橋板”搭隔,靠街面也用木板裝飾。
清朝末年至民國期間,麻田街小有名氣的商店有:孫記豬肉店、汪記南雜貨、黃記理髮店、王記裁縫店;“永豐棧”也是做山貨生意的;還有天主堂教會醫院,屬於間接商業行為;還有象吳記豆腐店,專門做黟縣方言講的“臭豆腐”生意的。當然最多的是飯店與騾馬店,一大溜,民國期間,鼎盛時前後有二十多家。這期間,麻田街最著名的商店有三家:一是焦氏傘店,一是福成酒坊,還有一家是永豐棧。
麻田街原聚族而居的主要是江族,有江氏祠堂,廣安寺,長生橋,天主堂及先後改建為糧站及印刷廠。“十年動亂”期間,麻田街曾經改名為“四新街”,不久恢復原名。麻田街不僅商業發達,而且名勝眾多。

通濟橋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通濟橋,原名戊己橋,坐落在黟縣縣城北門外,當地俗稱北門橋,面向臨漳門,橫跨漳水。南宋淳熙戊戌年(1178年),由縣尉李稱倡建,明嘉靖戊子年,被洪水沖塌。己丑年浙人江山謫黟簿,又率邑人余枝華、汪隱等修建石橋。並以宋淳熙戊戌與明嘉靖己丑的天干“戊”“己”命名為“戊己橋”。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余種德再度捐資修建,並改名為通濟橋。橋身石拱三孔,穿心式橋墩。橋長32米,連南北石級共長42米,寬6米,高7.3米。橋以“黟縣青”為材料,兩側共設24根石立柱和23塊石欄板,柱高1.25米,欄板0.9平方米,南北兩側砌有石台,拾級上下。橋身高踞,古樸厚重。因為投資大,造橋工藝精良,重修后的石橋,更加雄偉、牢固。雖經250餘年風霜雨雪,洪水侵襲,至今仍完好無損,挺拔聳立,1982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背嶺

走在黟城,問起最高的地方,一般的人都會很自然的說起是縣背嶺。即使今天的中成山莊佔據了東嶽山的位置,走在縣背嶺,如果是沿著門牌號而走,會覺得縣背嶺是這樣的佔地寬廣,但是歷史上的縣背嶺遠遠沒有今天這樣地佔地眾多。
歷史上的縣背嶺就是當年的上牌樓往北的方向,一條長長的衚衕,大約兩百米左右,再往北下坡就是被稱作薛譚廟的地方。這與今天的位置相比,在佔地上是很少的,只是一條衚衕而已。至於為什麼稱之為“縣背嶺”,一般的說法就是靠近縣衙,在當年衙門的上方,也就是背部,而且是當年是位置比較高的地方,就像縣衙是躺靠著背椅,而且有土坡,所以“縣背嶺”的稱呼就逐漸的叫出來了。

直街

黟縣老城,略呈橢圓形,而直街位於黟城中段,由東到西,穿城而過。解放前的直街,東起觀音堂,與南北相連的下東街、郭門街交匯成丁字形,城外即為漳河。直街從這裡筆直西行,經北街口拾級而上,經鼓樓嶺到縣門口,又與南街、縣背嶺相會,是為直街西端,再經小巷即到城牆,城外是東嶽山。直街全長約七百米,闊約五米,為一色淡青花崗岩石板鋪就,恰似一條淡雅樸素的綈帶,系在黟城的腰間。
直街自北街口以上,是其西段,除少數民居、店鋪外,多為縣衙、考棚、鼓樓、祠堂等高大建築。尤其是縣衙,八字門樓,朝南而開,高大巍峨,極具氣勢。在舊社會,是縣一級封建政權的標誌。
在直街縣衙的左鄰,原為常平倉,清嘉慶十三年知縣吳甸華建考棚,以應童子試。考棚大門,有古柏兩株,鬱鬱蔥蔥,臨街而立。民國十六年(1927年)后,國民黨黟縣黨部建於此,城狐社鼠,成為當時一些政客鉤心鬥角,爭權奪利,禍害人民的場所。直街原有牌坊二座,一在縣衙大門右,是為御史坊;一在考棚大門左,是為彰善坊,均為花崗石雕砌,氣勢巍然。自考棚東行約十米,明洪武元年建有譙樓,上設更鼓報時,俗稱鼓樓。后毀,嘉靖十七年知縣左翼復建,有匾曰“明遠”,因此地為黟城最高處,取其登高望遠之意。樓下跨街有石砌洞券,備有長條石凳,供人憩息,人們稱為“鼓樓洞”。鼓樓民國時一度設有民眾教育館,略備報刊,供人閱覽。而讀者登樓遠望,遠山近水,樓下行人不絕,一一收入眼底,別有情趣。過鼓樓洞,即為鼓樓嶺,沿石階步步而下,直達北街口。
自北街口至觀音堂,是直街的東段,地勢平緩,各類大小商店作坊聚集這裡。這兒有兩家吃食店,一家“榮華號”,山珍海味較多,座上客多為官宦商人;另一家“方興和點心店”,只賣餛飩,饅頭、大餅,光顧的多為平民百姓及挑擔抬轎的勞動者,生意都還不錯。可謂生意興隆,主顧不同。風格各異,經營有方。另外還有一家“程三元毛筆店”,讓人頗感興趣。直街東端即為八角亭觀音堂。八角亭騎街而建,因四邊八角而得名。

北街

黟縣古城,其北端為臨漳門,因其北臨漳水而名,俗稱北門。自北門入城有長街(北街)直達黟城中心地段而止於與直街交匯處,俗稱北街口。過北街口為橫溝,溝旁稱橫溝弦,直達城南郭門右側水門。故北街系黟城中軸北段,為黟城商業中心。整條北街可分三段,北段自北門口至費家弄口稱為北門段;中段自費家弄口至與東、西街交匯處,通稱為街心頭;南段自街心頭至北街口,稱為里街段。
北街全長約1000米,寬約6米,全為淡青花崗岩長條石板鋪就,兩旁商店林立,店屋一般為兩層徽派磚木樓房,店門相對。自古以來,有多少行商坐賈在這裡為社會商品流通付出智慧和艱辛啊!這些人,在重農輕商的封建社會,大多是默默無聞,直到近代,特別是民國初年以來,他們的姓名和店號才見諸史冊並留在人們記憶中。
就以黟城北街各行各業來看,其中南貨店不少,而執牛耳的要數北門口由黟城汪連保開的“德記”和北街口由橫岡汪天開設立的“源豐號”兩家。他們店中的南北雜貨都是人們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不但規模大,營業旺盛,而且店名也體現出深刻的文化含義。

西街

黟縣古城
黟縣古城
在古老的黟縣縣城,以“街”為名的街道巷弄屈指可數,西街就是其中之一。西街,顧名思義,以方位名之。它地處黟城西隅,和東街是一對孿生兄弟,兩條街以北街為對稱軸,分別向西東兩向延伸。
西街名於何時,已不可考了。過去的西街,不長,約300米,長條的麻石石板橫道而鋪。據說西街的盡頭便是舊時縣城的西城門。西街的南側是連片的民居,城中的大姓余氏多居於此;而其北側顯得空曠。這裡沒有林立的店鋪,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顯得有些寧靜而清冷。清冷而偏僻的西街,默默地閱盡滄桑,見證歷史的興衰和社會的發展。
現在的西街,兩邊擠滿了民宅,向西一直到東嶽山麓。這附近一帶統稱為西街行政村。

巷子

縣城巷弄,縱橫交錯,寬窄不一,共有73條,其稱呼亦隨時代交替而改變。寬巷不過1米,窄弄僅容2人側身而過,轎、馬難行,只可徒步。建國初期,縣城巷弄基本上保持原貌。后因縣城建設、街道拓寬,巷弄數逐漸減少。1983年,黟縣地名辦公室對城區部分巷弄進行更名、命名。后亦有命名,但缺少統一標準,文革時期更為混亂,近年有所改變。
大泉弄:漳河東岸。從原縣食品公司倉庫至麻田街,長約50米、寬1米,碎石路面。
新六弄:北街東側。弄內原有餘心六公祠,曾作為蔚文小學校址,長約150米、寬1米,碎石路面。
費家弄:北街中段東側。過去居民多為費姓,費家弄的位置就在今天新華書店往北門橋方向,行進大約二十米地方,右側的一條深巷。走進巷,可以看見“費家弄”的字樣,長約100米、寬1米,石板路面。在費家弄還保存座費家祠堂,那種二進三層的古祠,因為是明代的建築,外觀氣勢上不像一般清代的八角門樓。因為位置比較偏僻,所以直到今天還保留完好,整個的費家弄呈“十字形”,這“十“字就是這弄,弄得中心是一口水井,據說是和橫溝弦是同時建的,歷史是十分的久遠了。費家弄據說以前是由姓費的人家居住,在清代之前還是有人丁的,明代的末年大概就很少有人丁了,應該說是漸漸的被當地的大姓同化了,但是原來的名稱還沒有改變,一直保留了下來。
名賢里:西街口南側。在西街口,它的南側有一條巷子叫做“名賢里”。從西街南側至直街北側,弄口由磚砌牌坊,上書有“世顯”二字,弄內為余姓聚居地。長約350米、寬1—2米,部分石板路面。而這一巷名的來由,卻無從考證。
舒家弄:北街中段東側。該巷弄多為舒姓,長約200米、寬1米,石板路面。
汪家弄:北街中段東側。弄口原有門樓,弄內有汪氏宗祠,為汪姓聚居地,該處亦俗稱“汪家門樓”。長250米、寬1.5米,石板路面。
尤氏弄:縣城北街口兩側。東連北街南接直街,弄道曲折,長約100米、寬1米,碎石路面。
胡家弄:橫溝弦中段東側,古時居民多姓胡而得名。長約100米、寬1米,石板路面。
成器弄:橫溝弦下段東側。西連橫溝弦,東接郭門街,長約100米、寬1米。
石板弄:郭門街東側,東端與沿河西路相接,因巷弄全用青石板鋪就而得名。長約40米、寬1米。
牌樓弄:郭門街東側。東端連接沿河西路,西段巷口原有石牌坊一座而得巷名。長約30米、寬1米。
金家弄:郭門街後段。東街沿河西路,西起郭門後街口,長約50米、寬約1米,卵石路面。
姚家弄:姚家弄是地處黟縣城西街與郭門街交匯處至東門頭城牆的一段一二十米長的小弄堂。姚家弄因為通往姚家大院而得名。姚氏也是黟城的大姓之一,西街下頭原有宏偉的姚氏宗祠,建國后曾改建為碧陽派出所。姚家大院為清末姚禮珊所建。姚家大院毗鄰縣城的城牆,解放后,拆去城牆,擴建成現在的沿河西路。

遺址

新石器遺址在縣城南古嶺。近年來,此處曾多次掘出新石器箭簇及原始灰陶、紅陶殘片。
西漢廣德王國城邑遺址在縣城東古城。千餘年前的古建築,雖早已塌圯,並從地面上消失,但近年來,文物工作者已在這裡發現了原城垣遺址,併發掘出部分頗有價值的文物。

古城交通


水運

漳河為新安江上段橫江正源,發源於境內章嶺之間的白頂山。上段稱梘溪河,水出梘溪廟,流經碧山村,在柏山村與鏡源河匯合,由北向南橫穿縣城至橫崗村匯同龍川河,至石山匯同豐溪河,經20里黟漁峽谷,往南至漁亭,匯入橫江;再折向東經界首進入休寧縣境。主河全長25公里,流域面積99.7平方公里。漳水主河全長25公里,流域面積99.7平方公里。正常流量292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15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1500立方米/秒(1904年),河面最寬處81米。有長度10公里以下的支流39條,建有小型水庫10座,攔河壩49處,跨河橋31度。20世紀50年以前,木船可由屯溪溯橫江通至漁亭。現漳水中20里黟漁峽谷河段已開發“桃花源長廊漂流”旅遊項目。

古道

黟太古道:由黟縣城至太平縣甘棠鎮。出黟縣城北行,經石村、秀里、嶺下、際村、盧村至羊棧嶺;人太平縣境,經樞樹下、扁擔鋪至郭村;轉東北行,經下戴、九里溪、焦村;再轉北行,經章村、胡家至興村;由興村東行至水嶺腳,再北上至甘棠。黟縣城至扁擔25公里,路寬6尺,麻石板鋪砌。其中羊棧嶺段,上3.5公里,下4公里,石板台階,兩尺多寬,每隔若干級置一寬階(加寬一倍),備行人休慈之用。沿途有亭有廟,各有風致。
黟祁古道:由黟縣城至祁門縣城。由黟縣城西行,經月塘、閻山、古築至西武嶺;過嶺為祁門縣境,再西行至柏溪,南下至金字牌,轉西行至祁門縣城。全程30公里。
寧(寧國府)池(池州府)古道:由休寧縣東亭進入黟縣界首,經漁亭、棧閣嶺、西遞鋪、石山、古溪、江村、北庄、際村、盧村、過羊棧嶺經榧樹下、扁擔鋪進入太平縣界,黟縣境內里程40公里。從扁擔鋪經太平縣岩前司、石埭縣大松居、青陽縣朱備店至大通和悅州120公里,從扁擔鋪經涇縣、南陵至蕪湖150公里。
羊棧嶺古道:出縣城北門經石村、秀里、龍蟠橋,至北庄入寧池古道到扁擔鋪達太平縣界,全長25公里。
章嶺古道:出縣城北門經江柏山、榆村、梘溪、過章嶺經章嶺腳、石欄桿、宏潭、河家埠、潘田、溪下、瀏下至石埭縣大河口,全程47.5公里。從大河口到蕪湖165公里。從石欄桿經張扒坑、竹溪、佘溪到太平縣郭村15公里。
方家嶺古道:出縣城南門經百戶、豐口、程家山、過方家嶺經龍岸、大星、主丈、楊家墩、湘口、廟上、美溪口、茅山下、魚龍嶺、東坑、翠林、埠頭至石門嶺(黟縣石埭縣交界處),全程58.5公里。由石門嶺經石埭縣可往貴池、安慶。從茅山嶺經胡家門過箬嶺,經祁門縣花橋,可往江西。從翠林經祁門縣雷湖、赤嶺口、石埭縣可往安慶。
西武嶺古道:出縣城南門,經五里牌、月塘、陳閭、古築、宏田、關麓,過西武嶺至祁門縣界,全程11.5公里。從西武嶺頭一經柏溪、雙河口至祁門縣,一經牆裡、花橋至祁門縣。經祁門縣柏溪、大洪嶺可至安慶,路長115公里。
漁亭古道:出縣城郭門,經橫岡、石山進寧池古道至漁亭15公里。由此東經休寧縣可至江蘇、浙江省;西過楠木嶺至祁門縣城路長28公里,可到江西、湖南、福建等省;向南經汪村、考川,祁門縣高嶺腳至休寧縣流口31公里;向東南經岩下、霞阜,過排嶺經休寧縣璫金街可往江西省婺源縣。清乾隆年間,縣人王轂等捐資開通石山以下沿河道路,由石山經潯陽台至棧閣嶺,比原來路線縮短2公里。
阜嶺古道:出縣城桃源門經古溪、楓源里,過東文嶺,經善禾、潭口、阜嶺下至阜嶺頭(黟縣、休寧縣交界處)14.5公里。從阜嶺頭經休寧縣儒村、高橋、過雙嶺經歙縣岡村至黃山腳(湯口)48公里。從善禾經葉村、湖川至休寧縣小溪4.5公里。

當地特產


食桃

進入臘月,黟縣有打“食桃”習俗。食桃,即用特製“食桃模”列印后蒸熟的米粉粿。先用桃木或棗木凹刻成帶葉桃形,桃形內再線雕牡丹、蓮花、麒麟、三星、雙錢、鳳凰、鯉魚等花紋,製成“食桃模”,再將和好的米粉壓入,敲打出來后再蒸熟,便稱之“食桃”。除此,也有將“食桃模”刻成“麒麟送子”、“老壽星”、“元寶”等形狀。春節前後,親戚、鄰里往來贈送,以示交好。食桃蒸熟即可食用,亦可用冷水泡浸保存。初春后,撈出切成片狀,用雞蛋、青菜苔炒食,別具風味。清明節,用圓形模列印小米餅,叫“掛錢餅”。立夏節,用米粉和入嫩艾蒿葉做粿,叫“立夏粿”,民間有孩童吃了“不缺夏”之說法。

千層餅

以香松酥脆而著稱。麵粉以油擠酥,揉合成餅,再擠壓揉合成餅,反覆多次。每次調入香椿嫩芽、蔥、姜、蒜、辣椒面等,入鍋文火油烙,色澤金黃,層層疊酥,香脆可口。

臘八豆腐

臘八前後,先把豆腐做成圓形,上部中間凹進一宕,放適量食鹽,經在太陽下曝晒,鹽份逐漸滲入,豆腐日漸變黃變硬,即成臘八豆腐。其色澤黃潤如玉,切成薄片食用,入口細軟,咸鮮有味。黟縣人常以臘八豆腐遠寄旅外親人,以示不忘鄉情。曬制時如加入蝦米等佐料,其味更為鮮美。80年代后,賓館酒店將臘八豆腐去皮,雕刻成各種動物、花卉,作為冷盤置於酒席,款待嘉賓。

鹵鱖魚

俗稱“臭鱖魚”。黟縣少產鱖魚,所食鱖魚多從安慶、貴池等地肩挑運入。傳說古時有一販魚者,挑魚途中,恰逢氣溫升高,所擔鱖魚已變氣味。販魚者情急之下,將魚開膛刨肚,挖去內臟,然後抹上鹽。運到黟縣后,不敢外賣,只得自己食用。哪知烹調后的鱖魚,不僅色澤未變,而且其肉質膩嫩、肉味鮮美,入口醇厚,嚼之令人難忘,並且瀰漫著一股似臭非臭的氣味,隱隱勾起人的食慾。此後,人們在起運鱖魚時,一開始就用鹽水腌浸著鱖魚,挑運到黟已有滷味,再經過烹調即成鮮美可口的“臭鱖魚”。縣人多喜好,視為酒席上品菜肴。

石鴨棘胸蛙

亦稱石雞,生長棲息於深山溝,喜蔭涼,愛蹲伏山澗水邊岩石之上,形似癩蛤蟆,肉極細嫩,用火腿肉、香菇清燉之,味道極為鮮美,堪稱山珍上品。近年,有人工繁殖同類,但其味美遠不如野生。

腌齏菜匙

立冬時節,幾乎家家都要腌制腌齏、菜匙。先將紅辣椒、蒜瓣切碎,放鹽拌均勻,待用。再將洗凈晾乾后的高桿白菜切成兩截,上半截為菜葉,將之切碎,拌入碎紅辣椒蒜瓣、精鹽腌制,此為腌齏;下半截為菜桿,用鹽將菜桿揉軟,將碎紅辣椒蒜瓣放入菜桿芯中腌制,此為菜匙。腌齏、菜匙色澤鮮黃,咸辣適中,香脆沁人。立夏過後,腌齏、菜匙霉爛,用其炆煮豆腐,再放入葷油、辣椒粉等佐料,聞之其味難以言傳,卻能勾人食慾;食之其味鮮美醇厚,與臭豆腐、鹵鱖魚相比,有過之無不及,深受本土黟人喜愛。近年旅遊發展迅速,該菜肴亦得廣大中外遊客歡迎。

元泰和豆腐乾

民國時期,漁亭“元泰和豆腐乾”為全縣醬油豆腐乾中上品,尤以蝦仁豆乾更為出色,每塊蓋有店號,鮮美可口,甚至遠銷江西等地。

關麓夾心豆乾

關麓汪家夾心香乾歷史悠久,採用祖傳秘方、傳統工藝精製。其食用方便,味道鮮美,回味持久,既可佐茶而食,又可做冷盤置酒席;是居家、旅遊、饋贈親友的佳品。逢年過節,人們有將其作為禮品贈送。

宏潭豆腐乳

黟縣城鄉人家多自製豆腐乳,尤以宏潭豆腐乳著稱。宏潭豆腐乳具有色澤鮮艷,軟硬適中,兼有香、甜、酸、辣、咸五味之特色。其製作工藝獨特,其豆腐質量、調料配方、加工程序等都十分講究,近年已成為人們居家、旅遊、饋贈親友的鐘情特產。

文化名人


千百年來的北街,曾有不少英傑人物生長在這裡,建業在這裡,為人類物質精神文明作出貢獻而載入史冊,垂範於後世。
余介石:黟城北街余族後裔,為民國時期我國著名數學家,曾任四川大學、金陵女子大學教授,他著有《代數學》、《立體幾何學》等,為當時中學所採用的數學課本。他尤精於珠算研究改革,編有《速成珠演演算法》等專著,為珠算研究推廣作出貢獻。
胡明星:南梁武帝時太常卿,黟縣橫岡人。他親究水源並捐貲募工開掘新安水利工程橫溝,引黟城北漳河水,過當時城郊南流。後來人們在渠上陸續建屋而成今日北街,所以現在的橫溝潛流於北街地下,過北街口才成明流。既南流灌溉黃姑墅千頃田畝,又方便北街及沿渠居民洗滌及消防之用。橫岡人每年春耕前,都要來城疏浚橫溝,清淤通水。清代黟縣詩人程學禧有《黟山竹枝祠》詠之:“穿城一水是橫溝,開浚年年趁麥秋。人集街心攜畚插,人歸月下荷鋤頭“,就是描述這一長年鄉俗的。
薛稷:唐朝武后時太子少保、名書法家,曾任黟縣令,因山城飲水困難,在黟城募工鑿井九眼,人們感其德,稱為“薛公井”,其中一眼就在北街口,井水清冽甜口。
李稱:宋孝宗時黟縣縣尉,因城北漳河阻斷行人,於是在臨漳門北籌建成戊己橋(清乾隆時大修更名通濟橋),以連通北街和麻田街,行人商旅稱便。
俞正燮:是黟城人清嘉慶、道光年間思想家、大學者、舉人,其故居就在北街俞家弄內。他學識淵博,著述甚豐,曾掌教江寧惜陰書院。他著文警惕西方殖民者侵略我國,主張嚴禁鴉片煙輸入毒害中國人民,反對男尊女卑,主張男女平等。清大學士祁雋曾譽他為“經師人表”,並書匾額樹於北街俞家祠堂內,現代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高度評價他“認識時代、認識人權”。

保護規劃


《黟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從總體布局上將規劃區劃分為“一核兩廊三軸”,體現“枕山環水面屏”的徽州山水園林城市的特色。一核:以歷史城區重點保護區為核心,體現黟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此基礎之上以生長的方式讓核心區與周邊區域形成有機的整體,和諧同步的發展。兩廊:沿漳河的開放空間景觀走廊和順東嶽山的環古城生態綠色走廊。兩條走廊的出現讓以“桃花源里人家”著稱的黟縣歷史文化名城更富生機和活力。三軸:一條沿郭門後街、橫溝弦、北街過通濟橋至麻田街為黟縣歷史文化發展軸線,記錄著黟縣歷史文化發展的深厚底蘊;一條沿東門路東聯接新的政務新區西進入黟縣古城為現代城市發展軸線,體現黟縣未來城市發展的長久動力;一條沿柯村路過東嶽山南連接河西新區北通往碧山的旅遊度假休閑軸,讓黟縣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未來城市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極具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生態園林城市。
規劃中部分恢復黟縣古城牆,主要是在黟縣縣城的南部。
規劃中將居住用地的調整分為混合用地、傳統居住用地和現代生活居住用地,混合用地主要是桂墩里、杏墩里、名賢里等區域,該用地主要功能以傳統居住為主,適當可存在一些旅遊商鋪、民居旅館等功能。作為對原有傳統居住用地功能補充,它的出現體現了對黟縣歷史城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承擔旅遊商業的功能,同時也減少傳統建築保護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麻田街區域以及翼然路與柯村路交叉口區域以內主要以傳統居住用地為主,部分地段恢復傳統民居的商業街坊;原歷史城區位置以外的區域為現代生活居住用地,主要為新建居住小區。在本規劃中現代生活居住用地在用地布局上圍合且保護了傳統居住用地。
規劃中保留了原橫溝弦區域內的傳統商業用地,並適當的向地河兩岸方向拓展,與規劃漳河兩岸商業街相連接,形成連續的商業街,此外在通濟橋東側規劃有塊狀商業用地,與呈帶狀的商業街共同組成黟縣歷史文化名城的商業中心。原行政辦公用地和科教用地不變,沿襲古黟城的功能結構,在用地布置上形成對歷史文化名城文脈的傳承,但由於行政辦公日後將遷走,建議在現遺留縣衙前拓展周圍空間形成小廣場;縣衙後方的辦公樓可改造成黟縣圖書館或黟縣歷史博物館,在向陽橋橋頭現汽車站位置的對面新增設旅遊停車場一處以滿足旅遊停車需要,其餘公共設施保留。恢復和保護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並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旅遊指南


2020年2月14日,優惠對象及內容:全國(含港澳台地區)醫護工作者憑本人有效證件(醫師證或護士證)及身份證原件,可享受黃山市所有A級景區門票免費優惠政策。優惠時間:景區自恢復運營之日起一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