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輪振跳

胞輪振跳

胞輪振跳,中醫病名。上胞或下瞼不能自控地搐惕瞤動的一種疾病,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多見於成年人。臨床多見於成年人。若偶爾發生,不需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或久跳不止,則須調治。本病與西醫學之眼瞼痙攣相似。

簡介


● 英文名稱:Twitching Eyelid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眼科

古籍摘選


● 謂目睥不待人之開合而自牽拽振跳也,乃氣傷之病,屬肝脾二經絡牽振之患。人皆呼為風,殊不知血虛而氣不順,非純風也。若有濕爛及頭風病者,方是風邪之故。久而不治,為牽吊敗壞之病。(《證治準繩·雜病》)

名詞解釋


● 以眼瞼不自主牽拽跳動為主要表現的眼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胞輪振跳是指眼瞼不自主牽拽跳動的眼病,常見於成年人,又名目瞤、睥輪振跳。上、下胞瞼均可發生,可單眼或雙眼發病,以上胞多見。

臨床表現

● 自覺癥狀:胞瞼不自主地牽拽跳動,不能隨意控制。時疏時頻,在過勞、久視、睡眠不足、精神緊張時跳動更加頻繁,休息后可減輕或消失;可伴口角、眉際、面頰抽搐跳動。
● 眼部檢查:胞瞼皮膚正常,眼外觀端好。

現代醫學範疇

● 胞輪振跳類似於西醫學的眼輪匝肌痙攣。眼輪匝肌是眼瞼的一層結構,屬橫紋肌,肌纖維與瞼裂平行呈環形,由面神經支配,收縮時眼瞼閉合。

病因病機

● 肝脾血虛,虛風內動,牽拽胞瞼而振跳。
● 久病或過勞等損傷心脾,心脾兩虛,導致氣血不足,筋肉失養而跳動。

治則治法

● 輕者或偶發者可不治自愈;若跳動過頻,應藥物和針灸配合治療。

疾病鑒別

● 目劄與胞輪振跳:胞輪振跳是以眼瞼及顏麵皮膚頻頻振跳為主要癥狀;目劄是以眼瞼頻頻眨動為主要癥狀。
● 生理性眼瞼跳動與胞輪振跳:絕大部分情況下,眼瞼跳動是生理性的,一般是短時間內可以消失,毫無徵兆地出現,又毫無癥狀地停止。出現生理性眼瞼跳動時,需要注意避免過勞,注意休息。胞輪振跳為跳動過頻或久跳不止,須調治。

預防調護

● 注意休息,避免過勞。
● 注意飲食調養,營養全面均衡。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彭清華。中醫眼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