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沙燕的結果 展開

沙燕

風箏的名稱

沙燕是一種風箏,沙燕風箏分為雛燕、肥燕、半肥燕、瘦燕和半瘦燕等。

目錄

簡介


肥燕例,構,基。沙燕,骨架扎制歌訣:
肥燕,二腹尾根;
須堅硬,扁軟勢隨形;
七段等分論條架,兩膀對扎半圓形;
中腹應按雙方計,尾竹上端中線尋;
下端長短如何定,橫設架子首尾平;
托紙中間方四塊,兩膀各四必相等;
頭部迎風腹為主,尾竹要軟好瀉風;
襠肥紙闊單面軟,迎風不會左右傾;
關於歌訣的釋義是這樣的:“四四法”是指從頭到尾根(風箏兩腿中間的檔)共是四個長度單位,“一頭二腹一尾根”是指風箏頭腹和檔長分別為一、二、一個長度單位。為方便理解,圖一在繪畫時是按比例繪製的,讀者在製作時可以參考圖一。
圖一
“上條平直須堅硬,下條扁軟勢隨形”這是對上下膀條竹條相對軟硬的要求,對於初學者來說,上膀條的硬度要稍稍硬一些,而下膀條相對於上膀條來說要軟一些,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在剛開始學習製作沙燕風箏的時候,一般不容易確定上下膀條的硬度,這時您可以這樣進行區別,如果製作完成的風箏在放飛的時候,在其他方面方面都正常的情況下,風箏放飛時總是旋轉,這時你可以初步判定風箏的膀條偏硬,通常解決的方法有兩個,一上將上下膀條的硬度降低,即減少膀條的寬度或是厚度,一般以減少膀條的厚度來解決。另一方法是將膀條後邊的風兜增大,以利於瀉風使風箏飛行穩定。為了能夠保證風箏骨架製作完成以後能滿足飛行的要求,特別建議在剛開始學習製作風箏的時候,不要靠用線勒成硬翅的風兜,由於在剛學習製作風箏骨架的時候,手工技藝不熟練,削成的竹條不均勻,在用線勒風兜時,容易產生兩邊膀兜不一致的情況,使得風箏做成以後不能正常放飛。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剛開始學習製作風箏的時候,可以在削好竹條以後,用煨烤的辦法,將上下膀條基本煨成要求的弧度,然後再用線輕輕勒一下即可,這樣風箏硬翅兩邊形成的風兜就基本一致了。
圖二
圖二是一個700毫米規格的肥燕上、下膀條的尺寸,由於圖形對稱,只畫了一半,表示的竹條的厚度,寬度為3毫米,圖中尺寸單位為毫米。為便於理解,竹條厚度的圖示尺寸未按比例畫出。
對於初學者來說,在剛開始削制竹條的時候,不容易將竹條削的對稱,一個簡易的方法就是:可以將膀條用寬一些的竹條,均勻地由厚到薄削制,然後對劈為二,再削成要求的寬度,先用酒精燈煨成一定的弧度,然後把這兩根竹條綁成一根膀條即可。
在圖二中,括弧內標註的尺寸是下膀條的竹條厚度。可以看出,上膀條的厚度比下膀條的厚度要大一些,也就是歌訣中上膀須硬的要求。這主要是因為硬翅沙燕風箏的受力點在靠近上膀條的緣故。
圖三
圖三是頭腹竹條和尾條的的連接示意圖。尾條的上端在腹條的中間部位,由於腹條下端的緣故,一般為了保證骨架的方正,尾條在與腹條下端相接處,將尾條在這裡稍微煨彎一下,如圖三中虛線所示。
還有一種處理的辦法是,將尾竹條的上端不要位於腹條的中部,而是稍微向下一點,這樣也可保證骨架的方正,圖中尾條的長度沒有標出,主要是因為尾條的長度是在膀條紮好以後,要用細線勒成風兜,由於風兜後仰角度的不同,膀翅的寬度未定,只有將風兜勒好以後,再定尾條的長度。開始的時候,尾竹條可以先按560mm計。尾條的上端3mm,寬3 mm,下端寬2mm,厚2mm,同樣也是用寬一些的竹條先削成一根條子,然後再對劈一分為二。
架子的扎結順序如下:
先將上下膀條與頭、腹條用細線綁在一起,注意上下膀條要放在頭腹竹條的前面,且有竹青的一面朝前。腹條的下端在下料的時候要每邊長出10mm,綁好后再用鉗子剪去。然後將尾竹條的上端削成楔形,在腹條中間用刀切一小口,將尾條插入其中用乳膠粘在一起,並用線綁好其與腹條中部和與下膀條相交的兩點即可。
傳統的沙燕風箏是三根提線,上二下一,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建議您綁二根提線,在上綁條和下綁條的正中間各綁一根提線,這樣的作用在於,二根提線的調整要比三根提線容易得多。當風箏飛起來向某一方向偏的話,只須將上提線向這個方向移一些即可。
沙燕的繪畫有著一定的規則,這主要是因為這種風箏歷史悠久的緣故,因為已經有了不少的定式形成,當然,您也可以進行各式各樣的改進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