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歌舞劇院
廣東歌舞劇院
廣東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原廣東歌舞劇院,2011年改企),是廣東省文化廳直屬的國辦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劇院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在省文化廳的直接領導下,為繁榮我國的文藝事業不斷地做出卓越貢獻。
其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7月的華南文工團。劇院屬下有舞劇團、歌劇團、民族樂團、舞台製作中心等陣容強大的團隊,並擁有演藝中心綜合辦公大樓,內設能容納1200座的正規劇場、400多豪華座位的小劇場、排練場、琴房及錄音棚。
先後創作、編排和演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如:舞劇《南越王》、《珍珠》、《風雨紅棉》、《圓月》、《騎樓晚風》;舞蹈《阿細跳月》、《雨打芭蕉》、《貴妃醉酒》、《萋萋長亭》;音樂《半個月亮爬起來》、《思念》及原創民族音樂會《嶺南變奏》、《風華粵韻》等。並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分別榮獲過第四屆文華新劇目獎、廣東省魯迅文藝作品一等獎、首屆“荷花獎”、“梅花獎”、全國CCTV電視大獎賽表演金獎、首屆“德爾菲”國際藝術委員會大獎、文化部第十一屆文華大獎、文華編導獎、文華音樂創作獎、文華表演獎、文華舞美獎、全國舞劇觀摩演出比賽“演出大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提名獎”、全國民族器樂、聲樂比賽優秀獎、文化部金鐘獎、羊城音樂花會器樂、聲樂比賽一等獎及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音樂一等獎、表演一等獎等多項殊榮。
劇院長期擔負著廣東省重要的政治、外事和國內外文化交流等演出任務,組團出訪多達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足跡遍及五大洲,促進了中外文化藝術的交流,增進了中外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同時,劇院長期致力於演出市場的開拓,不斷創編、排演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歌、舞、樂(劇)節目,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文藝演出市場的發展做出有益的探索;此外,劇院還長期深入到工廠、農村、山區、學校等基層單位進行送戲下鄉及歌舞、民族音樂普及演出和輔導工作,為文藝服務大眾、服務基層做出應有的貢獻。
熊健
劉勵
黃倩
多年來,劇院人才輩出,名家薈萃,不僅有一批曾為劇院做出卓越貢獻的全國知名藝術家:梁倫、羅榮鉅、諸幼俠、蔡余文、周思明、趙善富、溫明珠、袁兆祥、余其偉、何王保、文禎亞、汪洌等
還擁有一批當今全國著名、年富力強且活躍於國內外舞台的實力派藝術家:唐彪、李素華、安李、周琦、陳前、常安、李舒、陳佐輝、曹玉榮、伍國忠、秦立運、胡加等。演藝隊伍陣容鼎盛、綜合實力雄厚.
近年來,我院更吸納了一批來自北京、上海、西安、廣東等全國各地的高等藝術院校的高材生,為劇院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增添了青春活力。目前主要演員還有,歌劇團:劉東紅、吳哲銘、黃麗芬、鄭強、易葳、許嵐嵐、卓友國、楊雅心、李思音、靖祺、許樂、潘旭、舞劇團:黃倩、張揚、楊笑妹、韓濤、楊迪
光輝歷程六十載,歌舞昇平譜新章!廣東歌舞劇院全體同仁將攜手共進、繼往開來,以精湛的音樂、舞蹈表演技藝、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繼承與發展嶺南特色的文化藝術,為繁榮文化藝術市場經濟、為創建廣東文化大省努力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