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楞次

海因里希·楞次

海因里希·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Emil Lenz,Эмилий Христианович Ленц,1804年2月24日-1865年2月10日),俄國物理學家、地球物理學家。

目錄

正文


楞次1804年出生於被俄國佔領的愛沙尼亞德爾帕特市(今愛沙尼亞共和國的塔爾都),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德爾帕特大學。1828年,楞次當選俄國聖彼得堡科學院的初級科學助理,1830年當選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通訊院士,1834年成為院士。1836年到1865年任聖彼得堡大學教授,1840年擔任聖彼得堡大學數學物理系系主任,1863年當選為第一任校長。楞次1865年在義大利羅馬因中風逝世。
楞次總結了安培電動力學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后,於1833年在聖彼得堡科學院宣讀了題為“關於用電動力學方法決定感生電流方向”的論文,提出了感生電動勢阻止產生電磁感應的磁鐵或線圈的運動,後來這條定律被稱為楞次定律,在1834年的《物理學和化學年鑒》上發表。隨後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證明楞次定律實際上是電磁現象的能量守恆定律
1842年,楞次獨立於英國物理學家焦耳確定了電流與其所產生的熱量的關係,也就是焦耳定律,因此焦耳定律也被稱為焦耳-楞次定律。楞次還研究了不同金屬的電阻率,以及電阻率與溫度的關係。
除此之外,在楞次的倡導與協助下,1845年成立了俄國地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