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樓

坐落於鎮江北固山

北固樓,又稱北固亭,坐落於鎮江北固山。六朝時,梁武帝蕭衍登臨此山,即曾揮筆題下“天下第一江山”。

名稱由來


晉蔡謨首起樓其上,以貯軍實,謝安復營葺之。是后崩壞,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南朝梁蕭正義乃廣其路。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梁武帝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於是改樓曰"北固樓"。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一·鎮江府》。梁武帝有《登北固樓》詩。

地理位置


天下江山第一樓
天下江山第一樓
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上。

具體介紹


介紹一

北固樓
北固樓
南 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3月,64歲高齡的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出任鎮江知府。(1203)主戰派首領韓侂胄掌朝,起用一批堅決抗金的老臣,閑居二十年的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辛棄疾是南渡后堅決主張北伐恢復的代表人物,對韓決心北伐積極響應,但反對韓急躁冒進的伐金主張。他根據敵我雙方實際情況提出三個關鍵原則:一曰“無欲速”,二曰“宜審先後”,三曰“能任敗”。韓侂胄知道辛一向主戰,膽識過人,但顧忌他個性倔強,不易駕馭,就在寧宗面前說辛年事已高,不宜放在前線帶兵作戰,不如坐鎮京口,使前方作戰無後顧之憂。

介紹二

1162年曾為聯繫耿京義軍歸宋事往返路過鎮江,對此處大江鎖鑰的險要地勢留下了深刻印象。歸宋后,辛棄疾娶愛國官吏范邦彥之女為妻。範本是金國蔡州新息縣令,在辛棄疾南歸前一年以全縣歸宋,家住鎮江。他們翁婿二人志趣相合,辛與妻兄范如山也十分投合,如山的兒子范炎後來又成了辛的女婿。兩代姻緣,關係非同尋常。辛棄疾早年幾度到鎮江岳家,並結識了一些鎮江好友,如周孚、吳交如、劉宰等。

相關內容


歷史人物

北固樓
北固樓
辛棄疾對鎮江並不陌生,到任后,辛棄疾一面派遣人員深入敵後,偵察敵方兵馬屯戍、倉庫位置以及將帥姓名等;一方面分頭在江淮 一帶招募士兵一萬人,又趕製了一萬套軍服,並經常親往沿江一帶觀測地形,作好據守與進攻的具體部署。來鎮江僅一年,就做了不少有利於抗金北伐的準備工作。但辛棄疾並未得到韓侂胄的真正重用,1205年即調離鎮江。此前當韓侂胄一意孤行,不聽辛棄疾勸阻時,他已感到處境不妙,深感時局艱危,憂憤交集,這就是他登北固亭(樓)懷古的具體背景。北固樓建於東晉成帝咸康元年(335),后遭兵火,只剩下樓內的亭子。歷史上數次修建或移建也多是亭子,所以後世北固樓與北固亭常常並稱。在辛棄疾任鎮江知府前兩年,即嘉泰二年(1202),閣學黃由又一次重建北固亭。

相關人物

北固山壁立臨江,號稱雄險,想當年,遛馬試劍英雄難分伯仲,騎羊定計孫劉決策破曹;斜陽草樹掩映寄奴舊居,兩度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孫權、劉裕兩位英雄的業績,使辛棄疾無限嚮往。聯想起自己英勇殺敵的往事,他衷心希望能在南宋王朝興師北伐、統一全國的大業中有所貢獻。並引用元嘉失敗教訓,提醒韓侂胄決不能輕舉妄動。佇立北固樓頭,辛棄疾撫今追昔,思緒萬千,揮筆寫下《永遇樂》和《南鄉子》,這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瑰麗奪目珍品,堪稱愛國主義文學雙璧(以下簡稱“北固雙璧”),也使鎮江的北固亭(樓)隨之名揚四方。

名人留跡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書名:《全宋詞》 作者: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歷史文化


東晉時期

北固樓
北固樓
綜觀我國古代建於風景區內的名樓,往往帶有紀念、觀賞、奉祀或居憩的性質,屬民用建築,但東晉所建的北固樓卻不是如此。唐代李延壽《南史·蕭正義傳》載:“初,京城之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 臨水,號曰北固。蔡謨起樓其上,以置軍實。”可見,東晉北固樓本是用來“置軍實”的倉庫,屬軍用建築。雖然如此,東晉北固樓在歷史上卻是赫赫有名,《梁書》《南史》等都曾提到它,1979年版《辭源》也收錄了“北顧樓”的詞條。
北固樓之所以有名,既是由於它地理條件優越,歷史悠久,也是由於它遭遇名人,被寫進名篇,內涵豐富。它建築在形勝之地北固山上,南鄰東吳鐵瓮城,北臨長江,形勢險要,景象壯觀。所以梁武帝登北固樓后讚歎說:“作鎮作固,誠有其緒。然北望海口,實為壯觀。”北固樓建成於東晉咸康年間(335年-342年)蔡謨領南徐州刺史以後,在國內歷史名樓中僅比相傳建於東吳黃武二年(223年)的黃鶴樓晚一百多年,位居第二。但在長江下游的江東地區,它卻是沿江所建最早的一座樓,堪稱江東第一樓,可與東吳第一城鐵瓮城比美。它前有梁代蕭衍父子登臨賦詩,後有南宋辛棄疾登亭作詞。
北固樓
北固樓
據《梁書·武帝本紀》載,梁大同十年(544年)三月,梁武帝蕭衍“幸京口城北固樓,改名北顧”。蕭衍有《登北顧樓》詩敘寫了此游情況,並讚美北固形勝。他的兒子蕭綱也作了《奉和登北顧樓》詩。而在梁武帝父子600多年以後的南宋著名詞人、鎮江知府辛棄疾,他登北固亭所作膾炙人口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更使得北固樓和北固亭廣為人知。可以說,今天的人們之所以知道北固樓和北固亭,大多數是由於讀了辛棄疾的這兩首詞。如同崔顥和李白的詩歌使得黃鶴樓名揚天下一樣,辛棄疾的詞作也使得北固樓揚名中外。當然,蕭衍父子的詩歌和辛棄疾的詞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作用,也離不開北固樓本身所具有的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名樓名篇,相得益彰,才能流芳千古。

辛棄疾

南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開頭寫道:“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明明是登北固亭(辛棄疾所登是南宋陳天麟重修的北固亭),為什麼卻說是“滿眼風光北固樓”呢?這個問題也可說是“千古之謎”。這個“謎”的謎底,一般學者和註釋者往往是從北固亭就是北固樓的角度加以解答,其實這種說法出現在辛棄疾作此詞以後。
如果辛棄疾確實也是如此想的,那麼我們只能認為他也受了《南史·蕭正義傳》誤說的影響。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他對北固亭與北固樓的正面解釋,我們怎能僅憑這兩句詞,就斷定辛棄疾所說“北固樓”就是指題目中的“北固亭”呢?個人以為,辛棄疾詞中的“北固樓”,應當從修辭的角度來解釋。眾所周知,辛棄疾是位愛用並擅用典故的詞人。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用了好幾個典故。
從《南鄉子》詞本身看,它的下片明顯用了與京口有關的孫權的典故,它的上片表面看似乎並未用典,所以註釋者和解析者都忽略了。其實開頭兩句並不意味著作者為了押韻而以北固樓代替北固亭,更不意味作者以為北固樓就是北固亭,而是暗用了梁武帝登北固樓的典故。
作者因北固樓與北固亭有關,所以用這個典故來寫他登北固亭“北顧”的情況,既讚美“京口壯觀”,又寫自己北望心情,並借梁武帝之“北顧”反襯南宋統治者的不能“北顧”。所以才有下文“千古興亡”之感,才有下片讚美孫權之詞。不知這樣的理解能否有助於解釋這一“千古之謎”?

唐代北固新樓

北固樓
北固樓
東晉北固樓雖然在梁武帝時仍然存在,但是《南史》成書於唐代初期,既然它在《蕭正義傳》中敘及北固樓已經崩壞,至少表明這座樓在唐代初期已經不再存在。確實,從初、盛唐詩人的詩作看,儘管有詠寫潤州芙蓉樓和萬歲樓的,卻再沒有看到詠寫北固樓的。這表明當時潤州已不存在東晉北固樓。否則,梁武帝曾經登臨賦詩的這座北固名樓,初、盛唐詩人怎麼竟會無人登臨賦詩呢?然而,到了中、晚唐之間,我們在唐 人詩中又發現了北固樓,不過它叫做“北固新樓”。這首詩作者為中、晚唐之間的詩人張祜(約789年-約853年),他曾經多次往來於潤州,晚年並隱居于丹陽。他寫的詩歌題為《題潤州李尚書北固新樓》,全詩是:“躡石攀雲一徑危,粉廊朱檻眺江湄。青山半在潮來處,碧海先看月滿時。樹色轉煙城斗峻,水光浮草岸遙卑。西樓又起公羊意,坐對寒潮向渺彌。”詩題既稱“北固新樓”,而且詩有“躡石攀雲一徑危”等語,表明此樓是建於北固山上,在州城之北。樓有“粉廊朱檻”,可以遠眺,是座供登臨游賞的建築。
北固新樓的建造者,從張祜詩題看是“潤州李尚書”。與張祜同時的“潤州李尚書”當是李德裕。按《舊唐書·文宗紀》,李德裕大和八年(834年)十一月“以兵部尚書檢校右僕射充鎮海軍節度、浙江 西道觀察等使”(唐代浙西觀察使例兼潤州刺史),九年四月去任;開成元年(834年)十一月“李德裕檢校戶部尚書,充浙西觀察使”,二年五月遷淮南節度使。李德裕對北固山特別有感情,所以他在潤州這兩任期間完全是有可能建造北固新樓的,根據這樣的推定,北固新樓的建造當在大和八年(834年)到開成二年(837年)這幾年之中。
李德裕的北固新樓建成以後,從現存材料看,沒有看到有方誌之類提到它,也沒有看到有中晚唐其他詩人寫到它,僅見於張祜的這篇詩歌詠寫了它。而張祜的這首詩宋代以後的很長時間也不見流傳,所以連《全唐詩》也沒有搜集到。
直到近世以來南宋刻本《張承吉文集》重現於世,我們才看到了它,知道有“北固新樓”這座建築。可以說這座樓自建成以後不久就長期湮沒無聞了。為什麼自晚唐以來,李德裕所建的甘露寺聲名日盛,而同在北固山的同為李德裕所建的北固新樓卻默默無聞呢?這也可以說是“千古之謎”。相信最終會有博雅之士揭開它的謎底,為北固山再添一段千古佳話。

宋代多景樓

源於北固樓,南宋張邦基《墨庄漫錄》卷四載:“鎮江府甘露寺 在北固山上 江山之勝 煙雲顯晦 萃於目前 舊有多景樓 尤為登覽之最 蓋取李贊皇(按 即李德裕)題臨江(亭)詩有‘多景懸窗牖’之句 以是命名 樓即臨江故基也”元代俞希魯《至順鎮江志》卷九“甘露寺”載“多景樓 在山之絕頂 元符后因焚盪再建 然非舊址 唯東面可眺 三隅暗甚”並引南宋乾道庚寅 1170年 鎮江知府陳天麟所撰多景樓記說“多景樓不知其所始與所以名。
梁武帝登的
北固樓
北固樓
梁武帝父子的詩題清楚表明,他們登的是“北顧樓”即北固樓。而且,《梁書·武帝本紀》等也都說梁武帝是“幸京口城北固樓”,即使《南史·武帝本紀》也是如此說,說明北固樓在當時尚未崩壞,或者雖崩壞但加修 繕。但是,《南史·蕭正義傳》的記載卻是:“屬武帝幸朱方,正義修解宇,以待輿駕。初,京城之西有別嶺入江,高數十丈,三面臨水,號曰北固。蔡謨起樓其上,以置軍實。是后崩壞,頂猶有小亭,登降甚狹。及上升之,下輦步進。正義乃廣其路,傍施欄楯。翌日上幸,遂通小輿。上悅,登望久之,敕曰:‘此嶺不足須固守,然京口實乃壯觀。’乃改曰‘北顧’。賜正義束帛。”按照這一說法,北固樓早已崩壞,梁武帝登的只是北固山和北固亭而已,根本沒有登北固樓之事。這就與梁武帝父子的自述,以及《梁書》《南史》的記載大相徑庭。
對於這一情況,不少學者和著述是採取了北固亭就是北固樓的說法給以解釋。個人以為,僅從《南史·蕭正義傳》的記載看,北固樓與北固亭就是兩種建築,不能因為它說北固樓已崩壞,就以為梁武帝登的“北顧樓”是北固亭,進而斷定北固樓就是北固亭。事實上,北固亭就是北固樓這一說法出於南宋以後,用這種說法說明梁朝的情況,不符事實,也不能成立。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筆者以為出在《南史·蕭正義傳》。《蕭正義傳》不見於《梁書》,是《南史》新撰的傳記。對於《南史》一書,《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正史二》批評說:“蓋延壽當日專致力於《北史》,《南史》不過因其舊文,排纂刪潤,故其減位元組句,每失本意。間有所增益,又緣飾為多。如宋《路太後傳》……延壽采雜史為實錄,又豈可盡信哉?”《蕭正義傳》作為《南史》新立之傳,自然不免要“采雜史為實錄”,真真假假間雜在一起,“又豈可盡信”?該傳對梁武帝登北固樓的記敘,遠比《梁書·武帝本紀》具體詳細,頗有“小說”色彩;而且,該傳所敘不但與《梁書》的記載,也與《南史》的其他有關記載相矛盾,顯然所用材料也是“采雜史”,加上交代不清楚,所以並不可靠。而由於它的記載有問題,給人造成了梁武帝登的是北固亭而不是北固樓這一錯誤印象,也為後來北固亭即北固樓說奠定基礎,從而形成了“千古之謎”。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號稱“京口第一山”鎮江的北固山,位於市區東北江邊,高58米,長約200米。北臨長江,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因名北固。又因梁武帝曾登山頂,北覽長江壯麗景色,改名北顧山。在唐以前,北固山猶如半島伸入江中,三面臨水,氣勢十分雄偉。有前、中、后三峰。東吳孫權所建鐵瓮城以及晉唐以來的郡治都在前峰下,現名鼓樓崗,明代郡守為了抗倭守城,將前峰與中峰鑿斷。前峰原為東吳古宮殿遺址,現已闢為鎮江烈士陵園;中峰上原有氣象樓,現改為國畫館;后峰為北固山主峰,北臨長江,枕於水上,峭壁如削。北固山即指中峰與后峰,兩峰之間有龍埂相通,后峰建有甘露古寺,寺前有清暉亭和北宋鐵塔,寺後有多景樓和祭江亭,為風景最佳之所。北固山與金山、焦山互成犄角之勢,山上有一牌樓上書“金焦在望”,從此處可西眺金山,東望焦山。北固山風光壯麗,景色宜人,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稱。相傳三國時,劉備來東吳招親,孫權宴罷陪劉備觀賞江景,只見北固山雄峙江邊,大江東去,一望無際,氣勢雄偉,不禁贊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後來梁武帝登北固山,興緻勃勃地揮毫書寫了“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見到的橫嵌在甘露寺東邊牆壁上的“天下第一江山”這六個字跡雄秀,氣魄非凡的大字,是時任鎮安軍節度使的南宋著名書法家吳琚重寫的。歷代詩人墨客如許諢、沈括、蘇軾、米芾、陸遊、辛棄疾等都曾在北固山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

劉備招親與甘露寺

甘露寺在北固山後峰上。相傳建於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廢。唐李德裕守鎮江時,唐代寶曆(825—826)年間,當時的潤州刺史、後來當過宰相、封為衛公的李德裕為紀念鎮江曾作過吳都,使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三國鼎立的史實,將三國時孫劉聯盟的史跡、孫劉聯姻的傳說及遺物移上山來,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毀;鎮海節度使裴璩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甘露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以後屢建,但都建在山上。寺內有大殿、老君殿、觀音殿和江聲閣等建築,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據說明清時為其全盛時期,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過行宮,留有御碑,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古剎之一。甘露寺規模雖不大,名氣卻不小。其原因自然與傳說中的吳國太相婿有關,陳壽《三國志》上記載“建安十四年劉備牧荊州,婚吳如京”,劉備招親實有其事,但喬國老說媒、吳國太相婿則完全是後世文人的藝術加工。因為那時山上還很荒涼,沒有房屋、寺廟,更無甘露寺。劉備到京口招親時,吳國太、喬國老(喬玄)早已骸骨無存。但好事者言之鑿鑿,特別是京劇《龍鳳呈祥》、《甘露寺》更是作了繪聲繪色的細緻描寫,戲中喬國老“勸千歲……”那一大摞子膾炙人口的唱段,對劉備著實美化了一番,在關鍵時刻起了關鍵作用,《龍鳳呈祥》更成了百姓家喜聞樂見的喜慶劇目,甘露寺也因此而披上了夢幻和浪漫的輕紗。同傳說相輝映,甘露寺中還有許多與劉備招親相關的古迹:一是試劍石,北固山中峰西麓的鳳凰池內有兩塊巨石,高約一米,每方中間很整齊地裂為兩半,好似被利器劈成的模樣,這就是傳說中的試劍石,又名恨石。相傳孫劉聯姻,弄假成真,劉備當上了吳國太的乘龍佳婿。周瑜一計未成,又生一計,用新婚拖住劉備,讓他在溫柔鄉中消磨豪氣,劉備滯留京口達數月,“髀肉復生”,暗自著急。一日孫劉二人同游鳳凰池,劉備見池中有一塊巨石,即拔下隨從身上的佩劍,仰天暗自默禱:“我若能返回荊州,成王霸之業,劍下石裂,若死於此地,剁石不開。”手起劍落,只見火花飛濺,石應聲而裂。孫權見此事即問劉備道:“你為何恨這塊石頭?”劉備假意地回答說:“我年近五十,不能為國清除賊黨,心中異常憤慨。現蒙國太招我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問卦,如能破曹興漢,就劈開這塊石頭,現果真如願。”這時孫權暗想,“劉備莫非用此話來矇騙我的?”亦將寶劍拔出對劉備說:“我敢來問天意,若能破得曹操,也將石頭劈開。”另一面卻暗中祈禱:“如能再取荊州,興旺東吳,石頭也裂為兩半。”隨即揮劍劈開另一塊石頭。兩人暗暗自喜,遂留下了兩塊試劍石。二是溜馬澗,位於北固山後峰西北側的峭壁上,兩面雲崖夾峙,中通一線小徑,地形非常險峻。相傳一天劉備與孫權在甘露寺中飲酒,只見江風浩蕩,白浪掀天,波峰上有一隻小船,舟人駕駛自如,如登平地,劉備不禁讚歎道:“南人善駕舟,北人善騎馬,信有之也。”孫權聽了此話自思道:“劉備莫非是嘲笑我不會騎馬?”就命左右牽過馬來,飛身上馬,馳騁下山,又加鞭回到嶺上來,對劉備說:“難道南人真不會騎馬?”劉備聽了便敞衣上馬,飛奔下山,又回上山來,兩個人將馬停在山坡上,揚鞭大笑。後人稱共為“溜馬澗”、“走馬澗”、“駐馬坡”等名稱。在其懸崖石壁上有明代所刻“勒馬”二巨字。

滿眼風光

在“天下第一江山”題刻照壁的輝映中,甘露寺的寺門輕輕開啟,二邊是清末名書畫家蘇澗寬用篆書所寫的一副楹聯:“地窄天寬江山雄楚越,漚浮浪卷棟宇自孫吳”,既表達了北固山的雄秀氣勢,又點出了甘露寺的建築年代,其上的橫披則為“南徐凈域”,可謂言簡意深,寄託無限。甘露寺的建築特點與金、焦二山不同,採用了“以寺鎮山”的手法,故有凌空飛閣之勢,形成了“寺冠山”的特色。
在寺中眾多的建築中,最著名的是清暉亭、鐵塔、多景樓和祭江亭。
北固樓
北固樓

鐵塔

鐵塔在清暉亭東。此塔系唐衛公李德裕於寶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衛公塔。原為石塔,約在乾符年間(874—888年)石塔倒坍湮沒。至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甘露寺僧主持為了擴充廟宇,掘得李德裕建石塔時埋入塔基的遺物,在舊址興建九級鐵塔,建於宋熙寧九年(1016年),成於宋元豐元年(1078年)。
在重瘞唐代遺物金館、銀槨及李德裕親書的碑記石刻等的同時,並又增添舍利子,石函等物。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因海嘯、雷擊而毀,后仿原式複製為七級鐵塔,高約13米,仍有尖頂、相輪,聳峙崇山,成為北固山勝景。
清代乾隆皇帝所寫的“長江好似硯池波,提起金焦當墨磨。鐵塔一枝堪作筆,青天夠寫幾行多。”形象地描繪了“京口三山”風光的美妙。至光緒年間“雷墜鐵塔四層”。見到的鐵塔為四層,約8米高。塔基及一、二層為宋代原物,三、四層為原塔的五、六層,系明代所鑄。現存的塔基(即蓮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圖案,塔座為須彌寶座式,上鐫如意水紋、卷浪等圖案,佛座束腰的每一面雕有壼門和佛像,塔身每層皆八面四門,上鑄飛天、蓮座、雲水紋、蓮瓣雙雀、游龍戲珠、、坐佛、站佛佛像等,造型精美,生動逼真,栩栩如生。

多景樓

多景樓在甘露寺的背後,位於北固山後峰頂上,是一座畫梁飛檐樓閣。古名北固樓,亦稱春秋樓、相婿樓、梳妝樓。它時古代“萬里長江三大名樓”之一,與洞庭湖畔的“岳陽樓”,武漢市的“黃鶴樓”齊名。多景樓因米芾題書“天下江山第一樓”匾額而聞名。多景樓創建於唐代,樓名取自唐朝宰相李德裕《臨江亭》“多景懸窗牖”詩句,樓為兩層建築,迴廊四通,面面皆景。登上多景樓,極目遠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飛翔之感。“百年戌馬三分國,千古江山一倚樓。”朝東眺望,滔滔江流,一瀉千里,青翠的焦山在萬頃碧波之中飄渺;西邊,千峰萬嶺,山巒重疊,愈遠愈淡,與碧空融為一體;近處的金山,由於背景鮮明,益發顯得清麗;江對岸揚州的文峰塔隱約可見;樓腳下,使人詩情畫意油然而生。陳毅同志當年登臨北固山時曾感慨地說:“不要看畫了,這裡就是萬里長江畫卷!”
多景樓是北固山風景最佳之地,宋元以來經常為歷代文人雅士聚會賦詩之所。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蘇東坡,科學家沈括,書畫家米芾,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陳亮、陸遊、劉過,元代的蒙族詩人薩都刺等人和明清無數文人雅客,都在這裡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南宋大詞人辛棄疾任鎮江知府期間,常登樓吟樓,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的壯麗詩篇。除了文首引用的那闕《南鄉子》,他又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一詞,一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抒發了憂國憂民的節義肝膽,道出了報國無門的悲愴和憤慨。辛棄疾( 1140 —1207 ),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他是和陸遊齊名的南宋愛國詩人,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二十來歲便在家鄉拉起兩千人馬進行抗金,他還曾率數騎闖入金營五萬軍中,將正在與金將飲酒的叛軍首領張安國活捉,並殺出重圍。那年他才二十三歲。他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中曾對戰鬥生涯作了描寫:“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南渡以後,他將《美芹十論》、《九議》等抗金復國大計獻給朝廷,卻始終不被理睬,辛棄疾一生以收復故土為己任,可到頭來只能栽花種菜,飲酒填詞,“倩紅巾翠袖,抆英雄淚”。難怪乎他會發出“卻將萬字平安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把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激昂呼聲。
北固亭
多景樓東面,有一座石柱方亭,古稱北固亭。另外還有許多別稱:因為該亭位於北固山的最高點,上接藍天,古人有云:“登北固望海雲,雖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雲意”,因而又名凌雲亭、摩天亭。傳說中三國時孫劉聯姻后,孫夫人隨劉備去荊州后,又被孫權騙歸強行留住江東。孫劉聯盟破裂,彝陵大戰,劉備兵敗,孫夫人聽到劉備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絕,便登上此亭,設奠望西遙祭,后投江自盡,故名祭江亭、臨江亭,“江山第一亭“之名則是清未康有為的傑作,他在星空月夜,登亭看到北固山“峰巒隱出煙霧,山光月色相吞吐”的勝境,情不自禁,援筆題名為“江山第一亭”。在這許多名稱中,家喻戶曉的還是北固亭和祭江亭,其中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北固亭建於明末崇禎年間,石柱上刻有楹聯兩副:“客心洗流水,盪胸生層雲”,“此身不覺出飛鳥,垂手還堪釣巨鰲”。亭外有圍牆、廊路,內設有石桌、石凳。亭下石壁懸江,登亭放目,四周的水色山光盡收眼底,月夜景色更加迷人。

佛教文化

佛門鐵塔映古寺。位於北固山的甘露寺由於《三國演義》的傳說,佛教文化已被淡化,只是位於北固山後峰東南的鐵塔,還在提示著人們這裡曾有過的興盛的佛教文化。鐵塔原為石塔,始建於唐朝寶曆年間,后經過多次損毀、修復。
現存的塔一、二層是宋代原物,三、四層為明代所鑄,是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鐵塔的結構為平面八角形,每乘有四門,而且層層都鑄有精緻的佛像和飛天像,姿態生動,彷彿在講述著一個個佛門故事。塔基須彌座上刻有卷浪、蓮瓣、二龍等圖案,形象生動,確為藝術精品。
清代乾隆皇帝來此,曾寫下“長江好似硯池波,提起金焦當墨磨。鐵桿一枝堪作筆,青天夠寫幾行多”的詩句,為北固山增添了莊嚴瑰麗的色彩。

其他作品


《甘露寺多景樓》

登高望遠此最佳。北固山自古以來就是登高望遠的佳處。位於后峰的“多景樓”,與“岳陽樓、黃鶴樓”在古代並稱萬里長江三大名樓,在這裡面對長江,金、焦在望,江山秀色,盡收眼底。
1.宋代大詩人曾鞏在《甘露寺多景樓》詩中寫道:“欲收佳景此樓中,徒倚闌桿四望通。雲亂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氣入青紅。一川鍾唄淮南月,萬里帆檣海外風。老去衣襟塵土在,只將心目羨冥鴻”。 “多景樓”為二層建築,迴廊四通,面面皆景。

釋法平

《登北固樓》
登上樓,推窗憑欄,極目遠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仍有凌空飛翔之感。位於北固山最高處的“凌雲亭”,亦稱“北固亭”,遊人至此登亭遠望,四周水色山光盡收眼底,吟誦著“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詞句,似乎又能體味到當年辛棄疾登臨北固亭,面對著破碎的半壁山河,自己滿懷壯志卻由報國無門,遙望江北等待收復的國土,懷念著歷史上的英明君主,那悲憤複雜的心情。
2.宋代詩人釋法平曾做詩《登北固樓》詩中寫道“不負南徐眼,來看北固雲。金焦兩山小,吳楚一江分。雨氣生滄壁,秋聲起夕曛。半生流落恨,此日重殷勤。”

名聞天下


三國文化

三國傳奇聞天下。北固山名聞天下,更多的是源於《三國演義》中劉備招親的動人故事,遊覽北固山隨時都可感受到濃厚的三國文化。沿著位於山脊上的東吳古道前行,穿過一段爬山廊,經過券門,向西便為古甘露寺,為劉備招親所在。相傳甘露寺建於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寺內曲苑、香徑、花園、假山透出江南庭院的靈秀之氣,使這裡更像是王公大臣宅院的後花園,這大概便與劉皇叔在此入贅招親有關。同孫劉聯姻的傳奇故事相輝映,北固山許多景點都附含上濃厚的三國色彩。

凌雲亭

位於中峰西麓的試劍石相傳是劉備與孫權同游時的試劍之處。位於后峰最高處的“凌雲亭”,因相傳是孫夫人祭夫投江之地,又被人們稱為“祭江亭”。多景樓西南的一座石羊,相傳劉皇叔和孫仲謀就是騎在上面,定下聯手破曹之計的。至於古時即為萬里長江三大名樓之一的“多景樓”亦被傳為吳國太的相婿樓和孫夫人的梳妝樓。而位於中峰南側的太史慈墓、魯肅墓、后峰西北角的“遛馬之澗”等歷史遺跡都在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三國故事。

多景樓


歷史鑒證

南宋張邦基《墨庄漫錄》卷四載:“鎮江府甘露寺,在北固山上。江山之勝,煙雲顯晦,萃於目前。舊有多景樓,尤為登覽之最,蓋取李贊皇(按,即李德裕)題臨江(亭)詩有‘多景懸窗牖’之句,以是命名。樓即臨江故基也。”元代俞希魯《至順鎮江志》卷九“甘露寺”載:“多景樓,在山之絕頂。元符后因焚盪再建,然非舊址。唯東面可眺,三隅暗甚。”並引南宋乾道庚寅(1170年)鎮江知府陳天麟所撰多景樓記說:“多景樓不知其所始與所以名。寺興於唐,由李衛公以後,登北固題詠者皆不及多景樓,當建於本朝無疑。”

歷史爭議

清代陸鎣《問花樓詩話》卷一載:“北固山多景樓,明時已圮。”但清代前期洪升尚有《多景樓》詩篇。這些記載清楚表明:多景樓為甘露寺寺樓之一,因李德裕詩得名,當是北宋時期建於唐臨江亭舊址。因元佑(1086年-1093年)末火災焚毀后元符(1098年-1100年)中再建,已非舊址。南宋隆興二年(1164年)再遷至新址(陸遊因而作多景樓詞)。由此可見,多景樓與北固樓是兩座樓,它們之間並無淵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