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底溝類型
廟底溝類型
廟底溝類型是仰韶文化中的一個類型,是指以豫、陝、晉三省為中心,分佈在東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漢的仰韶文化一種類型,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重要文化類型。
廟底溝類型存在的時間長達1000年,對周邊地區文化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點的彩陶的傳播,更是掀起了中國史前非常壯闊的一次藝術大潮。廟底溝文化彩陶向四方播散,對文化差異明顯的南方兩湖地區影響也非常強烈。這種影響一直越過長江,最遠到達洞庭湖以南地區。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傳播,不僅只是一些紋飾題材的傳播,更重要的是包含在這些紋飾中的象徵意義的認同。由彩陶向兩湖地區的傳播,可以看出南北文化的趨同態勢,這種文化趨同是後來一統文明建立的重要基礎。
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以豫、陝、晉三省為中心,存在於公元前4005年~公元前2780年,這是仰韶文化最繁盛的時代,不僅文化中心東擴,而且迅速地向四面八方發展,廟底溝文化類型以人口擴張為驅動力,大量向周邊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移民,使得西到甘青、東至海岱、東北到河套和遼寧、南到江漢的地域都被捲入考古學上的“廟底溝化”過程中,這與商代政治地理範圍有驚人的相似,在地理和文化上為夏商乃至秦漢以後的中國奠定了基礎。
靈寶鑄鼎原正位於廟底溝類型的中心分佈區,且發現了面積90萬平方米的中心聚落。
廟底溝文化
1950年代河南省陝縣發現的廟底溝遺址,是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堆積,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證據。遺址中屬於仰韶文化遺存(公元前3900年)的有房址2座、窟穴168座,屋內還發現有火塘。出土的工具以打制砍斫器、刮削器、石刀、石鏟為代表。陶器多為紅陶,也有少數黑陶、灰陶,彩繪則以黑色為主。
廟底溝類型的早期農業已經發展到非常發達和繁榮的程度。種植業以粟為主,還有黍、豆、麻、粱、稻等北方地區為主的各類農作物;畜牧業中的豬、牛、羊、狗、雞等已經被馴化,林果業中的棗、梨、栗、桃等也已經開始人工栽培並被人類食用;各種農業生產工具已經比早期更加先進和精緻。人們的食物結構不僅有糧食,而且有肉類和水果類。這就為人類的健康和發育提供了基礎保證。
廟底溝遺址位於河南陝州古城南,距市區4公里,是一處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遺址,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一1957年為配合三門峽大壩的建設,
廟底溝文化
這裡的"仰韶人"住的房子是方形,半地穴式,屋內有一保存火種與取暖用的圓形火塘。四周牆壁用木柱作骨架,外邊敷一層草拌泥的牆壁。這裡龍山文化的房子是半地下圓形,底部鋪一層白灰作為居住面,牆壁也很光滑,是經火燒過呈灰白色的硬面,看來它可能是屬於尖錐頂形的房屋。
陶器的製作基本上是泥條盤築,也有用手捏制的。顏色主要是紅色,比較典型的陶器有卷緣曲腹盆、曲腹缽、斂口瓮、夾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陶灶等。彩陶紋飾主要有花瓣紋、豆夾紋、網紋、窄帶紋等。
廟底溝類型因其遺址首先在廟底溝發現,所以稱廟底溝類型。"碳化"測定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動1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