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荊公不遇

北宋詩人方惟深創作的七言絕句

《謁荊公不遇》是一首北宋詩人方惟深所作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歸舟所見大江、岸上之景,創造出一種凄清寂寞的環境;后兩句寫作者造訪不遇返回時的悵惘之情。全詩借春江、歸帆、煙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暮春之景,融入詩人對長輩尊敬盼見而未見之悠長不盡愁情,情景相融,渾然一體。

作品原文


謁荊公不遇
春江渺渺抱檣流,煙草茸茸一片愁。
吹盡柳花人不見,春旗催日下城頭。

註釋譯文


註釋

1.謁(yè):拜會。
2.荊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封號“荊國公”的簡稱。
3.春江:暮春時節的長江。
4.渺渺:指江面遼闊寬廣。
5.煙草:籠罩在煙靄之中的草。
6.茸茸:花草柔密,非常繁盛的樣子。
7.春旗:春日之旗。

譯文

牆外,一江春水緩緩流淌;籬邊,綠草茸茸惹人惆悵。
柳花飛盡,主人還不歸來;那黑布酒旗在黃昏中搖晃。

創作背景


王安石是詩人尊敬的長輩,詩人曾遊學於他的門下。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阻,再次辭去宰相職務,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此詩就是王安石退居江寧后詩人往訪不遇之作,藉以表達詩人對王安石的景仰和崇敬之情。

作品鑒賞


賞析

此詩題作“不遇”,所以將前往拜謁時的情形全部略去,單寫歸去時的失望無聊心情。開頭兩句即寫歸舟所見大江的情景。第一句寫江水,“春江”點出時令,“渺渺”點出水面的遼闊。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圍抱著船帆一樣流去。春江浩蕩,水光接天,江面上飄著一片白帆,景象極美。然而江面愈是寬闊,愈襯出船的渺小,又愈透出孤寂之感,而這正是詩人此時心境的真實寫照,如同舟中也載著詩人的萬斛煩愁。表面上全是寫景,實際上是景中寓情。次句寫岸上。“茸茸”點出花草的柔密茂盛,從下文“柳花”來看,可知此時已是暮春,春草已經長得非常繁盛,此刻被籠罩在煙靄之中,迷迷茫茫,就像充滿了哀愁一樣。春草連綿不絕,哀愁也無盡無休。以上兩句寫景物,詩人把自己的感情注入這些景物中,創造出一種凄清寂寞的境界,烘托出他的失望心情。
訪人不遇,使人悵恨。所以臨歸去時,即使明知已沒有希望,詩人仍然情不自禁地要向被訪者居住的地方或方向頻頻回首,這是訪人不遇的一種普遍心理。詩人此次離開江寧,不知何日才能再來,所以不可能掉頭不顧。然而回望江寧,惟見柳花亂飛,城頭春旗招展,太陽已快落山,卻不見所望之人的影子。“柳花吹盡”說明凝望的時間已久;“春旗催日”則是說落日已在城頭所建的旗幟之下,春旗迎風飄揚,好像在催促它快快落去。紛紛亂飛的柳花使人心煩,落日的餘輝告訴人時間已晚,夜色將臨,沒有可能見到所訪之人了。詩人心中的悵惘之情,如一江春水那樣遠,那樣深,那樣悠長不盡。
全詩通篇四句,採用融情入景、以景寫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渾然一體,深得唐人風致,用春江、歸帆、煙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意象渲染了一種蒼茫迷離的氛圍,烘托出詩人訪友不遇的悵惘之情。

評價

文物出版社副編審許海意:此詩“以景語作情語”,春江、桅帆、煙草、柳花、春旗、落日本為尋常春景,卻因著“人不見”與“一片愁”而深得情致。(《唐宋詩鑒賞全典》)

作者簡介


方惟深(1040年—1122年),字子通,莆田(今屬福建)人,居於長洲(今江蘇蘇州)。崇寧五年(1106年)授興化軍助教。其詩為王安石所賞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