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齒蜥

平齒蜥

平齒蜥(學名:Liodon)是滄龍科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平齒蜥的化石已在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紐西蘭等地發現。理查·歐文(Richard Owen)最初將平齒蜥命名為Leiodon,後來發現已有一屬鯊魚使用這個名稱,因此改為Liodon。平齒蜥在滄龍科中的體型為中等大小,而該科中最大的成員體長達10米。平齒蜥的化石已在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紐西蘭等地發現。與其它滄龍一樣,它的齒冠光滑向後彎,側面為三角形,坐落在鱗莖狀的牙根上。

特徵


時代:白堊紀晚期
平齒蜥在滄龍科中的體型為中等大小,而該科中最大的成員體長達10米。與其它滄龍一樣,它的齒冠光滑向後彎,側面為三角形,座落在鱗莖狀的牙根上。單齒位於分開的凹窩裡,但不像其他蜥蜴是附著在顎側。
平齒蜥的游得很快的海生食肉動物,以魚和其它海生動物為食。

化石分佈


平齒蜥的化石已在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紐西蘭等地發現。

命名


理查·歐文(Richard Owen)最初將平齒蜥命名為Leiodon,後來發現已有一屬鯊魚使用這個名稱,因此改為Liodon。

品種


l. anceps
l. sectorius
l. mosasauro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