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倉
南新倉
南新倉位於北京市東四十條22號,是明清兩朝代京都儲藏皇糧、俸米的皇家官倉,明永樂七年(1409)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起建,至今600餘年歷史。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南新倉現保留古倉廒9座,是全國僅有、北京現存規模最大、現狀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倉廒,是京都史、漕運史、倉儲史的歷史見證。
1984年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稱為:“大運河”的區域中,北京市有11處,南新倉屬於其中之一。
位於東四十條22號,是明清兩代皇家倉庫之一。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明永樂遷都北京時,城市發展迅速,糧食需求日益增長,但北方糧食產量不足,急需將南糧北運。永樂九年(1411年),徵調30萬民工疏通元代的河道,開展漕運,使江南糧食得以源源不斷運至北方,為此,後來在通州及北京逐步修建了包括南新倉在內的許多糧倉。清代仍實行南糧北運,官家倉廒仍盛。每院倉房主要建築有:廒座、龍門、官廳、監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鐘樓、激桶庫、太倉殿、水井、轅門、倉神廟和土地祠等,而保存至今的只有部分廒座。
南新倉,俗稱東門倉,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倉舊基上起建而成,原貯米、黑豆飼料等。清初時南新倉為30廒,后屢有增建,到乾隆時,已增至76廒。清乾隆中期以後,國家財政困難,清晚期又因貪污之風盛行,貯糧日益減少。到道光年間,該倉貯糧比清初大幅度減少。民國時,該倉改為軍火庫,現為北京市百貨公司倉庫。由於近十數年新建頻仍,又拆了幾座倉,現剩9廒。
南新倉的廒房,清沿明制,有一座一廒者,有一座二廒聯排者。以每五間為一廒,每廒面闊約24米,進深約17米,高約7米。建築屋頂採用懸山形式,合瓦屋面上施瓦條脊,兩端原有蠍子尾,現殘缺不全。屋頂前後出檐椽,不用飛子,於前坡出寬4.4米、進深2米的懸山披檐廒門,並於廒頂中心位置開氣樓(天窗)一座。廒底砌磚,其上鋪木板,板下架空以防潮。廒房用五花山牆,牆體用“黑城磚”,以糙淌白砌法成造,僅於各開間中開小方窗。牆體厚重,以達到保溫要求,其底部厚達1.5米,頂部約1米,收分顯著。倉房結構為五間七架椽屋,內用金柱八根,中三架梁,前後雙步梁。建築的屋頂、牆身做法和構架形式與明何士晉撰《工部廠庫須知》卷四中“鼎新倉廠”中的記載基本一致。
南新倉
南新倉文化休閑街主打文化創意牌。自2007年5月18日至今,在“皇家糧倉”上演廳堂版崑曲《牡丹亭》300場,600年歷史文化遺產與60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絕妙組合,成為文化熱點,被列為向2008奧運代表團和國際賓客重點推介的北京新派傳統文化項目;北京奧運會期間,國內首家奧運冠軍俱樂部“柏林北京2008冠軍俱樂部”設在南新倉,活動非常成功。大董烤鴨南新倉店、飯前飯後、天下鹽餐廳也以其鮮明的經營特色,吸引眾多國內外賓客來休閑享用。
“南新倉”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建設南新倉文化休閑街之初,就針對文物資源不可再生的特性,制定了“嚴格執行《文物法》,堅持文物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以保護為重”的工作原則,並將古倉保護工作納入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努力做到使歷史文化遺產與街區建設發展有機融合,按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遺產和諧、環境與遺產和諧、傳統與現代和諧的理念,使文物保護與特色街商業運作有機結合、均衡發展、和諧共生;使古都歷史文脈不斷傳承發揚。
一、元、明、清三代京師、漕運及倉儲簡史(一)元朝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稱帝,隨後統一了中國。
元大都城於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正月正式破土,到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基本完工,歷時9年。建成了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偉大、最壯麗的都城——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就建在大都城的基址之上。可以說,大都城在北京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元大都城的建設遵循了中國古代城市營造經典《周禮。考工記》提出的原則:“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徑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它大膽地將成片天然湖泊(現什剎海)引入市區,以中軸線與其相切,確定了整個城市的布局,在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又體現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第一次將儒、道兼融於中國的都城營造之中。
大都城佔地60里,有城門11座,全城土築。元大都的東、西牆所在位置即二環路內側,北城是德外、安外土城公園一線,南線在今長安街略南。據說南線未能取直,是因雙塔寺內有海雲和尚及其弟子可庵和尚雙塔之故。忽必烈命繞塔三十步築城。元大都東、西、南三面均有三門,唯北面僅二個門。東面三門(自北而南):光熙門(今和平里東)、崇仁門(今東直門)、齊北門(今朝陽門);南面三門(自東而西):文明門、麗正門、順承門;西面三門(自北而南):肅清門(學院南路西頭)、和義門(今西直門)、平則門(今阜成門);北面為健德和安貞二門。
忽必烈遷都元大都后,北京從此開始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並一直延續至今。
忽必烈之所以將新都城定在大都,是源於一套系統而嚴密的建築規劃理論——“風水”思想。北京的位置是維繫我國三大地理單元,即東北大平原、華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紐帶,處於在中國歷史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三大經濟文化區的交匯處。巍巍太行山脈拱衛其西,浩浩燕山山脈羅列其北,兩股山脈交匯、聚結,形成“風水”上所謂的“龍脈”。就在這清山之中,來自黃土高原的桑乾河與來自蒙古高原的洋河匯合為永定河,其水洶湧澎湃,穿行於深山密林之間,到京西三家店,徒然衝出山谷,在北京小平原伸展流淌。山川襟帶之間,北京城溫潤豐饒,土肥人美,遂成天府,藏風聚氣,形成最佳的風水生態格局。古人論北京的山水位置有:“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勝,誠帝王萬世之都”之說(《明。太宗實錄》)。元代蒙古貴族巴圖南曾對忽必烈極力推薦北京,《元史。巴圖魯》記載巴圖南語:“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於是,忽必烈才決定定都於此。
隨著元朝的強盛,國都南移到元大都后,當時的情況是“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而與元大都城市的擴大,人口的增多極不協調的是,糧食的供應難以保障。這是因為在元朝之前,始建於隋朝的南北大運河的主要幹線是呈東西方向的,所有南北方向的運河基本上都是用來輔助東西主幹線的。但運河的這種東西走向卻給南糧北運的元初漕運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開鑿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勢在必行。
公元1275年,元代著名水利專家郭守敬沿江淮至大都各處訪問視察,決定把隋、唐時代弓形的河床“截彎取直”,不再繞道河南,而直接從淮北穿過山東,進入華北平原,最後到達通州。由於南北大運河的北端只到通州,所以南方及沿岸各地糧食物產由水路運到通州后卸船,再由人力畜力運到元大都城,全長50里,十分艱苦。公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主持開鑿了從元大都到通州的運河,翌年竣工。建設中,他沿河建造了24座水閘,通過上下閘的相互啟閉來調節水位,解決了北京地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的難題,從而使貨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駛,直達積水潭碼頭。元世祖忽必烈親賜這條河為“通惠河”。從此以後,江南豐富的物資就通過這條南北大運河,源源不斷地直接運到了元大都。元大都也隨著南北大運河的貫通,變得空前繁榮起來,並成為當時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尤其是大運河的北端——通惠河的開浚,更使這種繁榮景象達到了頂峰。史載,就在通惠河鑿通的第二年秋天,元大都城裡一下子就換了氣氛。一時之間,漕船頭尾相銜,魚貫而入,滿載著江南稻米、木材、陶器和各郡的綾羅綢緞,駛入海子(積水潭的俗名),“汪洋十里”的海子岸,頓時變成了南北貨物交換的大碼頭。有詩記述過當年積水潭的繁榮景象:“燕山三月和風柔,海子酒船如畫樓”。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所著的《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極力稱讚元大都為“商業繁盛之城”,書中描寫道:“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自從郭守敬開鑿通惠河,使之直通元大都城內的積水潭后,元大都城的“市”也隨之興旺起來。當時北京的鐘鼓樓和東西兩城的東、西市便是京城中最繁華的地帶,而位於東城的鐘、鼓樓,更是當時北京最大的商業區。其實,不僅是在元代,東城歷代都是商賈雲集的富庶之地,作為商業中心地區已有數百年歷史。舊北京也一直流傳有“東富西貴”的說法,即在京的鉅賈富豪多居住在東城。許多資金雄厚的店鋪和有名的錢莊,多集中在東四附近,如著名的四大恆錢莊、東恆肇當鋪、永安堂、宏仁堂藥店、合昌紙店、德祥益綢緞莊、雙順便裝藥店、聚壽堂、瑞珍厚、魯園春、白魁老號飯莊、景泰茶園等。可見,東城區的確是一塊聚集財富的好地方,尤其是東四,更是一塊“風水寶地”。
通惠河的開浚,也大大促進了京城倉儲事業的發展。以前供應京師的較大糧倉大多建在距離北京50餘里的通州。通惠河開浚后,京城中陸續建起了一批規模宏大的糧倉。50年代,雍和宮西側出土了元代“京畿都漕運使王德常去思碑”。碑記:至正十五年(1355年)京師有54倉,儲糧達百萬石。元代糧倉大部分靠近城東部,以其地臨東護城河,船隻運輸、裝卸方便。南新倉的前身——北太倉就是當時京城糧倉中的一個。
元代將糧倉大部分建在城的東部,除基於地理方面的考慮,即依水而建外。還充分考慮到:糧倉必須有較高的地勢,這樣才能在雨季來臨時使糧食不致浸水;糧倉所處的位置必須通風透氣,陽光充足,才能防糧食因潮濕而霉變。由此進一步印證了東城為“風水”絕佳之所。
(二)明朝
自洪武初至永樂中,明代先後移民數十萬充實京師。北京地區農業、手工業、商業十分繁榮。公元1407——1420年,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從大江南北徵調能工巧匠和役使百萬夫役,歷經14年,建成了規模宏大的宮殿組群,即北京故宮。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所以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清朝沿用以後,只是部分經過重建和改造,總體布局基本上沒有變動。)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將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明清兩代相循未變。
故宮古建築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佔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城牆環繞,周長3428米,城牆高7.9米,底部寬8.62米,上部寬6.66米,上部外側築雉牒,內側砌宇牆。城牆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角樓。城外有一條寬52米、長3800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完整的防衛系統。宮城辟有四門,南面有午門,為故宮正門,北有神武門(玄武門),東面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在公元1420—1911年這491年間,從明成祖朱棣到清末代皇帝博儀,共有24位皇帝(明代有14位,清代有10位)先後居住在這座宮殿內,對全國實行封建統治。宮內有各類殿宇9000餘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建築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寧殿(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紀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紀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遊玩的地方。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后三宮坐落於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並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築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顯示著近600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故宮被定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明代運河的路線和元代一樣,北自大都,南迄杭州,全長3000餘里。它在元大都城基礎上重新進行規劃、改造,將通惠河(又稱玉河),南北向一段河道圈入東皇城牆之內,從此,運糧船不能進城,只能停泊在通州張家灣。卸下的糧食再由陸路從朝陽門(古稱齊化門)進城。在古代,北京的城門,除了一般的通行啟閉作用之外,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在朝陽門門洞北側牆上,鑲嵌著一塊石板,上面刻著谷穗,所以,朝陽門又有運糧門之稱。
明永樂時,北京已發展成為極為繁華的都市。北運的漕糧常常近400萬石,數倍於元代。元朝建立的糧倉已遠遠不能滿足京師儲糧的需要,於是,明朝開始在元倉的基礎上大規模增建糧倉,並於明正統三年在東城裱褙衚衕設立總督倉場公署。南新倉就是在這個時期修建而成的。
南新倉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是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明代北京設軍衛,專司守衛倉儲軍糧,只供軍需,納入官倉(即中心倉)統一管理。南新倉為中心倉,管轄8個衛倉,分別是府軍衛倉、燕山左衛倉、彭城衛倉、龍驥衛倉、龍虎衛倉、永清衛倉、今吾左衛倉、濟州衛倉等,這些衛倉均歸屬南新倉統一調配。
明朝,京師共有包括南新倉在內的7座官倉,它們均集中在東城朝陽門附近。北側有海運倉、北新倉;中部有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和富新倉;南側有祿米倉。它們共同擔負著京師儲糧的重任,在南糧北運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清朝
在清代,曾出現過一個長達130餘年的盛世時代——康乾盛世。這也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在這個時期中,中國不論是在國土的統一,人口的稠密,經濟文化的繁榮,還是在世界各國的地位上,都達到了頂峰。作為首都的北京,在這個時期更是繁華至極,成為全國的貿易中心。東北的人蔘、貂皮;西藏的紅花、藏香;新疆的氈毯;蒙古的裘褐以及雲貴的藥材等等,都出現在這裡的市場上。一時間,京城客商雲集,熱鬧非凡。安定門外的“外館”,城內御河西岸的“里館”,隨時迎送著遠道而來的客商。
清朝對運河也十分重視。康熙帝曾把三藩、河務、漕運當作三件大事“書而懸之宮柱之上”。清代,通惠河最為興盛的時期是在康熙時期。據《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和《大清統一志》的記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代著名水利工程師、河道總督靳輔閱視京畿水道,見通州以下北運河河道水勢緩慢,建議於河中散漫分流之處建築小壩攔束河水,待漕船經過時開閘放水,以助漕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疏浚通惠河,河道疏浚以後,通惠河水量充足,航運能力大增。當年,康熙皇帝甚至詔許民船往來於通惠河上。康熙皇帝巡視通惠河時賦詩云:“千檣爭溯白蘋風,飛挽東南澤國通。已見靈長資水德,也應辛苦念田功。”千古名畫《潞河督運圖》,也生動地描繪出了清代南北大運河通州段(即通惠河起點)的繁榮景況。
次年,為了使漕糧自大通橋(今東便門外)水運至東直門、朝陽門一帶京師諸倉,復浚護城河。從此,入東直門、朝陽門一帶南新倉、興平倉、祿米倉、舊太倉等的漕糧,即可用駁船自大通橋向北沿內城東側護城河直接浮運,大大方便了漕糧的運輸。
清代的京倉都是在元、明舊物上改造而成的。清初,計有8京倉,南新倉為其中的一個。自元朝定都北京之後,經北運河運至北京的漕糧都是經過通州樞紐,然後轉入通惠河抵達京師。(元與明清兩代在運輸形式上略有不同。元朝除漕船北運之外,另有海運。而明、清時期則專事漕運。)所以,自金代就開始在京師內外和通州兩地分設倉群,習慣上稱京、通二倉,實際上都是京師太倉的一部分。到清代乾隆年間,京倉在明代7座官倉的基礎上,又擴建了萬安倉(今朝陽門外北護城河邊)、太平倉(今朝陽門外南護城河邊)、裕豐倉和儲濟倉(今東直門外通惠河北岸)、本裕倉和豐益倉(今德勝門外)6座倉,數量上達到13座,被稱為“京師十三倉”。而通州還有中(通州舊城南門內)、西(通州新城南門內)2座倉。因此京、通二倉的總和達到了15倉。清代的京、通二倉是封建社會京師太倉制度最為成熟的典型,在規模上、技術上和制度上都達到了頂峰。
清中葉以後,政治腐敗,財政陷入極度困難。貪污之風盛行,貯量日益減少,至道光年間,南新倉貯量比清初少了許多。歲月流逝,隨著社會的發展,漕運制度也在不斷地變化。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漕運制度徹底廢止,由征糧改為征銀。京城和通州的官倉也就逐漸閑起來或改作它用。民國時期,曾改為貯藏軍火。
(四)明、清時期有關漕運和糧倉的小故事
1、火耗貪污
京城的糧倉,歷來由地方政府上繳“國稅”即皇糧來補充。明代建國之初,也照例由地方解糧進京,清點稱量后入倉。因為江南至京路途遙遠,免不了人吃馬嚼、遇潮霉變、蟲咬鼠竊等損耗情況的發生,稱為“火耗”。故在征糧的時候就要比預定數量多征一些,可以保證入京后稱量時不會出現差額。因為路途缺損不可避免,也給貪官污吏以可乘之機,貪污、賄賂屢有發生,多報“火耗”,中飽私囊。
2、明空印案
火耗貪污在明代愈演愈烈,甚至火耗數量達到了每百斤四成以上,百姓怨聲載道。為了便於貪污,在蓋有官府印信的空白憑證上任意填寫火耗之數,最囂張時,百船進京,只有四十船的糧食入倉,因而國庫皇倉時常有不滿之虞。明洪武帝朱元璋下令追查,一次就處死了近十萬名貪污的官員,造成轟動全國的“空印案”。
3、私開官倉
清代名臣于成龍,被百姓稱作“小包公”。他在山東任縣令期間,黃河突然決口,幾十萬災民流離失所,饑寒交迫。于成龍迭奏朝廷請求救濟,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他毅然私開官倉,冒著殺頭的危險賑濟百姓,被判死刑。幸虧康熙帝發現其中隱情將其赦免,並賜號“一代廉吏”。
4、乾隆整倉
清朝在康熙皇帝統治時期走向富強,卻因之滋生了不少碩鼠,心慈手軟的康熙無法根治和肅清,享國日短的雍正皇帝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年輕的乾隆皇帝即位后,痛下決心整理此事。首先整治的就是京師糧倉——京師十三倉。結果發現,所有的官倉中都存在著觸目驚心的貪污行為,有些糧倉的糧囤谷廒,竟然只是一個在頂端架棚后再撒上一層糧谷的空殼。國庫空虛使得乾隆坐卧不寧,嚴懲了所有貪污的官員,並以次為線索查辦了一大批腐敗的官員,徹底整頓了政府中的腐敗行為,國力大增,國勢日盛,“康乾盛世”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古代,倉是總稱,廒是貯糧庫房。明朝時期南新倉的倉廒,在構造上,以廒為貯藏單位,每3間為一廒,后改為一廒5間。廒門掛匾額,標明某衛某號。(現南新倉廒匾已不存。)每廒面闊約23.8米,進深為17.6米,高約7.5米,前後出檐。由於是京師儲糧重地,在外觀上,南新倉與城牆一樣按軍事標準建造,全部用大城磚砌成,保證其堅固耐用。倉房亦為磚砌,五花山牆,圍牆牆厚達1.3米至1.5米,廒架結構基本採用獨棵圓木的中國傳統木架結構,巨大而珍貴的木料產自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山西等地,圓木直徑在30——60厘米之間,結構十分穩固。屋頂懸山合瓦清水脊頂,前有罩門。
廒磚產自山東臨清縣,大城磚每塊長約45.5厘米,寬約22.5厘米,高約11.5厘米,重約25公斤。倉院牆磚要小,每塊長約41.5厘米,寬約20.5厘米,高約8厘米,重約12公斤。瓦則產自山西。
清代京通倉廒的建築十分講究,其技術較之元、明有較大改進。首先,為了防止水淹,每座倉廒所選地址都比較高,四周築有高大圍牆,地下修有排水管道。其次,為了防潮,每座倉廒的地基都是三合土夯築的,然後均勻鋪灑一層白灰,再用磚鋪作地面,上加楞木,鋪滿松板;牆壁有護牆板,門有門罩。第三,為了通風以透瀉汗蒸鬱熱之氣,每座倉廒除有氣樓、閘板外,還“用竹氣通高出米頂之上”。並用竹蔑編成隔孔,釘於窗上以防鳥。第四,廒的牆體很厚,底部厚約1.5米,頂部約為1米,牆體收分很大,建造如此之厚的牆體,可以使糧倉內部保持相對的恆溫。以上的建築方法和措施,既防潮又保證通風,使倉糧歷久不壞。
為了貯存最大量的糧食,南新倉在構造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倉廒的空間容量極為可觀,按倉最少儲糧100萬石的儲量來計算,南新倉可儲存近1億斤的糧谷。如果折成基本儲量為10噸的集裝箱的話,南新倉的總儲藏量就相當於5000個左右的集裝箱。
據史記載:南新倉在清朝初期有廒46座;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添建5座,五十五年(1716年)添建5座;雍正元年(1723年)添建9座;乾隆元年(1736年)添建1座。因此,到乾隆年間,南新倉已經有廒66座,規模之大,在當時為京城之最。到宣統年間南新倉又增建到70廒。
清朝的廒座均以單字命名:有用干支的,如“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有用千字文的,如“天、地、元、黃……”、“宇、宙、洪、荒……”等。
漕運南糧到京倉的時間和數量,根據收穫情況、氣候和運河水勢情況而不同,一般集中在夏、秋季。漕糧來得多時,各倉廒存儲不下,只好露天存放。因此,廒外還有穴位。新到的漕糧往往較濕,要先晾曬;常年存放的廩糧還要翻倒、除糠。因此,廒外還有晾曬場,倉中除官員、官役外,還有糧工、車輛、馬匹、工具等。在倉的周邊街巷,與倉儲漕運相關的行業應運而生,如大車店、小飯館、小酒店等。
清朝沿襲元、明兩代的漕運制度,每年平均從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徵收米、麥、豆等糧食460多萬石。不過,那時積水潭一帶的碼頭已經廢用,漕糧先運到通州運河的石、土兩壩,用駁船將石壩漕糧經通惠河各閘口運到東便門外大通橋附近停靠卸糧,再用車輛運到各京倉;土壩漕糧則經通州護城河運到通州中、西兩倉。
漕糧中江浙一帶徵收的糯米、粳米稱“白糧”,由內務府供給皇室及朝廷官員廩祿之需。一般漕糧則專供八旗人丁的奉祿、軍兵食用及養馬飼料;除非是久儲霉變的“廒底成色米”、“掃收零撒土米”或倉糧有餘時,才拿出少量售於市民。漕糧進倉,分別裝進各廒口中,儲滿一廒,再裝一廒,廒滿關門,貼封上鎖。用時開啟發放。
除專司貯糧的倉廒外,另有許多附屬建築,其中龍門、官廳、科房、大堂等都是各級人員辦公用房;警鐘樓、更房為報警巡更人員所用;還建有倉神廟、土地祠、關帝廟等,為祭祀之用;另有多眼水井,為救火水源。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南新倉由北京市百貨公司一直作為百貨倉庫使用。1984年5月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歷經600年滄桑之後的南新倉,仍保留有倉廒9座。而位於南新倉南面的北京軍區總醫院內仍然保留著一座倉廒的遺址,堪稱為第十座倉廒。
從南新倉的歷史可以看出,南新倉是元、明、清時期南糧北運的產物,是南糧濟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築,也是中國古代南北方生活資料調劑的見證;同時,它又是南北大運河的終點所在,對研究我國運河史有著重大價值。此外,南新倉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的一個特殊類型的建築,它巧妙的布局、結構和形式以及一套完整的運作方式和管理制度,代表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是研究古代倉儲制度和倉房建築的寶貴的實物資料。
除了南新倉、故宮、長城之外,在北京這座擁有850年建都史的古城中,既顯示著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延續著北京城歷史文脈的建築遺存,當屬衚衕和四合院了。
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衚衕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過去,北京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並列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這就是衚衕。。"衚衕"二字在元代寫作"通",明代以後被官方規範為"衚衕"。
元代,北京的衚衕間隔較寬,元大都基本上都是三進大四合院的距離。因此後代在中間空地建院,必賴小衚衕為出入通道,這樣就在許多有名的大衚衕中產生了大量無名的小衚衕,於是俗語有云:“著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賽牛毛”。北京有多少衚衕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併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衚衕縱橫交錯,織成了薈萃萬千的京城。衚衕深深,衚衕深處是無數溫暖的家,這就是北京人對衚衕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北京街巷衚衕同名稱好比一部百科全書,既反映了歷史沿革,又展示了社會風情。
北京衚衕的名稱包羅萬象,五花八門,但都具有它的特點。多以衙署官方機構、宮壇寺廟、倉庫作坊、橋樑、河道、集市貿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決定衚衕、街巷的名稱,其中許多沿用至今。以衙署官方機構命名的衚衕,如:祿米倉、惜薪司、西什庫、按院衚衕、府學衚衕、貢院衚衕、兵馬司等;以皇親國戚、達官貴族的官銜命名的衚衕,如:永康侯衚衕、武定侯衚衕、三保老爹衚衕(三保太監鄭和故居今名三不老衚衕),吳良大人衚衕等;以市場貿易命名的衚衕,如:鮮魚口、騾馬市、缸瓦市、羊市、豬市、米市、煤市、珠寶市等;以寺廟命名的衚衕,如:正覺寺衚衕、觀音寺衚衕、方居寺衚衕等;以手工業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衚衕,如:砂鍋劉衚衕(今大沙果衚衕)、汪紙馬衚衕(今汪芝麻衚衕)、騸馬張衚衕(今栓馬衚衕)等。還有以特殊標誌命名的衚衕,如堂子衚衕、石虎衚衕、鐵獅衚衕等。此外,還有以當地特點或形狀命名的衚衕,如喇叭衚衕、扁擔衚衕、耳朵眼衚衕、羅圈衚衕、椅子圈衚衕等。
北京的衚衕還有一個特點,即內城的衚衕基本是東西向,而且平直規則,外城東部的衚衕多為東南向且不規則。
北京四合院作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築形式,馳名中外,世人皆知。之所以有名,首先在於它的歷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衚衕同時出現了。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裡所謂“街通”即今日所稱衚衕,衚衕與衚衕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宅,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即由此開始。明清以來,北京四合院雖歷經滄桑,但這種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經形成,並不斷完善,更適合居住要求,形成了今天所見到的四合院形式。
其次,北京四合院有名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采光均欠理想。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由於院落寬敞,可在院內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造景。居住者不僅享有舒適的住房,還可分享大自然賜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第三,北京四合院有名還因為它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除去風水學說外,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也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日下舊聞考》中引元人詩云:“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台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
為什麼叫“四合院”呢?這是因為,這種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個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
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的文物資料分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不過,只要一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因為,在各種各樣的四合院當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點。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從平面上看基本為一個正方形,其他地區的民居有些就不是這樣。譬如山西、陝西一帶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個南北長而東西窄的縱長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為東西長而南北窄的橫長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獨立,東西廂房與正房、倒座的建築本身並不連接,而且正房、廂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為一層,沒有樓房,連接這些房屋的只是轉角處的游廊。這樣,北京四合院從空中鳥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圍合一個院落。而南方許多地區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為樓房,而且在庭院的四個拐角處,房屋相連,東西、南北四面房屋並不獨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將庭院稱為“天井”,可見江南庭院之小。
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豐富,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北京四合院能在歷史上存在數百年,是因為它具有其它住宅建築難以並論的優點。今天,當都市現代化的腳步逐漸加快,重重疊疊的高樓大廈興起的時候,人們——尤其是世代生長在京華的老北京人,會對四合院產生一種特殊的眷戀之情。北京四合院,這種古代勞動人民精心創造出來的民居形式,伴隨人們休養生息成百上千年,留給人們心目中的印象是極深刻的,留給歷史的遺產是極豐厚的。
綜上所述,有充分的理由,將幾乎與故宮同齡的南新倉和北京的長城、故宮、衚衕、四合院等相提並論,讓這些古老的建築遺跡共同成為歷史古都、文化北京的城市標籤和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