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省

秘書省

秘書省是我國古代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從東漢後期設立秘書監起,到南北朝升為秘書省,金元時期再降為秘書監,至明初被撤銷,其歷史長達1200餘年之久。秦始皇焚書後,天下藏書幾為一盡。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簡帛載體的限制,對於普通人來說,圖書是至為珍貴的物品。西漢以來,朝廷曾多次下詔求書,藏於宮內秘府,等閑人難得一見,“秘書”一詞即由此而來。在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秘書省自然備受重視,享有較高的地位。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秘書省也經歷了一個由興而盛、由盛而衰的過程。唐宋以後,印刷出版技術逐步成熟起來,圖書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官府和私人設立的書院、藏書樓等,即使在中央,藏書機構也不僅限於秘書一府了。在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秘書省的重要性逐漸削弱,最終被其他機構取代。秘書省的興廢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古代官方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

來歷


秘書省
秘書省
署名。南朝梁始定此名。置監、丞,掌國之典籍圖書。秘書監之官則由來已久,自東漢桓帝始置,先屬太常寺晉惠帝永平中,初置獨立的秘書寺,復置秘書監,其屬官有丞,有郎,並統著作省。惠帝永平元年詔:“秘書典綜經籍,考校古今,中書自有職務,遠相統攝,於事不專。宜令復別置秘書寺,掌中外三閣圖書。”自是,秘書寺始外置焉。其官品:《晉令》云:“品第五,絳朝服,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佩水蒼玉。”在元康初華嶠任秘書監時,寺為內台,班同中書,秘書監品級升為三品,秘書寺等同秘書省,同時掌握著作省。南朝梁始定名秘書省,其主官為秘書監,官品為三品。監以下有少監、丞及秘書郎、校正郎、正字等官,領國史、著作兩局,掌國之典籍圖書。唐代曾改稱“蘭台”及“麟台”。北宋前期,經籍圖書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豐改官制,秘書省職事恢復。宋之日曆所、會要所、國史實錄院等均歸秘書省管轄,規模較唐時較大。元朝將職事劃歸翰林國史院。明因之設翰林院,遂無秘書省之名。

組成


唐朝秘書省一般設有: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二人,從四品上;丞一人,從五品上。監掌經籍圖書之事,領著作局,少監為之貳。武德四年,改少令曰少監。龍朔二年,改秘書省曰蘭台,監曰太史,少監曰侍郎,丞曰大夫,秘書郎曰蘭台郎。武后垂拱元年,秘書省曰麟台;太極元年曰秘書省。有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十人,筆匠六人。
秘書郎三人,從六品上。掌四部圖籍。以甲乙丙丁為部,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貯。凡課寫功程,皆分判。
校書郎十人,正九品上;正字四人,正九品下。掌讎校典籍,刊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