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龍鎮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轄鎮

馴龍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地處資陽市東部,常住人口1826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截至2020年6月,馴龍鎮下轄4個社區、10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馴龍鎮戶籍人口30407人。2011年,馴龍鎮農業總產值8.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000萬元。

建制沿革


因長期河水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后疏浚河道,新修水利,人民憑藉自己的力量改造自然,治理水患,所以得名“馴龍”。
原名魚棧灘。
清設馴龍場。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場改鄉。
1986年,鄉改鎮。
馴龍鎮
馴龍鎮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自治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馴龍鎮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轄文壽1個社區,石窩、三清、棚安、栽田、觀禮、教安、陽虹、雙茂、井溝、光榮、魚棧、龍壩、樂慈、沿灘、四坪、英林、毛河17個行政村;下設212個村民小組,10個居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馴龍鎮下轄4個社區、10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魚棧街57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2021120001121文壽社區
512021120002220光榮社區
512021120003220龍壩社區
512021120004220菩堤社區
512021120202220三清村
512021120203220棚安村
512021120205220觀禮村
512021120207220陽虹村
512021120210220魚棧村
512021120214220四坪村
512021120215220英林村
512021120217220黃河村
512021120218220金雞村
512021120219220鐵佛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馴龍鎮地處資陽市東部,安岳縣西部,東鄰建華鄉,南接千佛鄉,西南與華嚴鎮接壤,西接雁江區回龍鎮,北鄰樂至縣通旅鎮。轄區總面積46.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馴龍鎮地處淺丘,兼以河谷壩地。丘包多為星散分佈,海拔500米左右。

氣候特徵

馴龍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太平洋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冷空氣綜合影響形成旱澇交替的氣候特點。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乾旱少雨。5—6月南北氣候影響形成“梅雨”天氣,9—10月南北冷暖氣流勢均力敵秋雨連綿。多年平均氣溫17.5℃。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系水文

馴龍鎮境內河道屬濛溪河流域,經場鎮及相鄰10個村,有小濛溪河、大龍橋支河、七里橋支河等3條支流。

自然資源


馴龍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為石料、頁岩、天然氣等。境內耕地面積3.3萬畝。
馴龍鎮
馴龍鎮

人口


馴龍鎮
馴龍鎮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轄區總人口3222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46人,城鎮化率11%。另有流動人口7026人。總人口中,男性16879人,佔52.4%;女性15349人,佔47.6%;14歲以下4194人,佔13%;15—64歲23857人,佔74%;65歲以上4177人,佔13%。2011年,馴龍鎮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2.1‰,人口自然增長率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01人。
截至2018年末,馴龍鎮戶籍人口30407人。
2021年6月,安岳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馴龍鎮常住人口1826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馴龍鎮財政總收入1138.5萬元,比上年增長30.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15萬元,增值稅34萬元,企業所得稅3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529.4元,比上年增長28.9%。
2018年,馴龍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
2018年,馴龍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馴龍鎮農業總產值8.7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4%。
馴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小麥為主。2011年,馴龍鎮糧食產量3.8萬噸,其中水稻6193噸,小麥3565噸,玉米4158噸,紅薯3506。
馴龍鎮經濟作物以皮球桃、西瓜、檸檬為主。2011年,馴龍鎮西瓜種植面積2490畝,產量3125噸;皮球桃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50噸;檸檬種植面積9000畝,產值820萬元。
馴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馴龍鎮生豬出欄4.6萬頭,家禽飼養量156萬羽。

第二產業

2011年,馴龍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1027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28%。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商業網點9個,職工45人。2011年,馴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0.2%。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郵電所3個,鄉村通郵率100%。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電信服務站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456門,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96%,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87%。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

交通運輸


2011年,馴龍鎮境內鎮級公路總長65千米;村級公路總長80千米;客運站1個。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千米;橋樑4座,總長度40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2個。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廣播轉播站1個,廣播網路覆蓋率88%,閉路電視3190戶,有線電視用戶1.8萬戶,入戶率78.3%。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民辦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72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11所,在校生1877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30人,專任教師11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站22個;病床108張。專業衛生人員44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7人。2011年,馴龍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社會保障

2011年,馴龍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6戶,人數256人,支出46.7萬元,比上年增長20.5%,月人均152元,比上年增長21.6%;城市醫療救助2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09人次,共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30戶,人數1137人,支出84萬元,比土年增長49%,月人均61.6元,比上年增長34.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37.2萬元,比上年增長42.2%。社會福利費39.2萬元,比上年增長16.6%;敬老院1家,床位60張,收養農村五保60人。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0.6萬元,使123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183人,參保率19.2%。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3.7萬立方米。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鎮區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度47.7千米,用電負荷46萬千瓦。
截至2011年末,馴龍鎮鎮區天然氣管線4千米,天然氣用戶567戶。

歷史文化


鐵佛寺崖墓群
鐵佛寺崖墓群,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馴龍鎮鐵佛村的鐵佛寺山崖和祠堂坡四周。崖墓群數量多達80餘座,為東漢中晚期典型的崖墓群。崖墓群分佈廣,規模大,雕刻石像內容獨特、豐富,在沱江流域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對古崖墓葬考古、漢畫、石刻等研究有較高的價值。
2013年5月3日,鐵佛寺崖墓群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


景點

朝陽洞在今大埝鄉(原屬馴龍區)望雲山腰。此洞為天然岩窟,高5米,寬35米,深20米,面積700多平方米。洞內有一股泉水,冬不枯、夏不溢,清涼可口。因洞口朝東方太陽,故名朝陽洞。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有一位清虛真人到此開闢為道教場所,故又名“清虛觀”,時任安岳縣令李奇英題寫有“朝陽仙境”四個大字,從此迎來了眾多八方遊客和道教信徒觀光遊覽。洞外風景迷人,古樹、葛藤密茂。最大古柏樹要三人合圍,直徑約60厘米,葛藤大如水桶,已列入安岳縣風景名勝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