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全安鎮的結果 展開
- 廣東省南雄市下轄鎮
- 內江市市中區下轄鎮
全安鎮
內江市市中區下轄鎮
全安鎮處在市中區西北部,由於全安橋在此得名。全安鎮距離市中區(城東街道)7.64km,東鄰靖民鎮(市中區)、龔家鎮(市中區),南連朝陽鎮(市中區)、鳳鳴鎮(市中區),西接陳家鎮(資中縣),北靠公民鎮(資中縣),S20(內威榮高速)(內江——威遠——榮縣)、XK01(內資公路)(內江——資中)、XK06(白朝公路)(白馬——朝陽)穿境而過,幅員面積11.29k㎡,可從內威榮高速黃鶴湖收費站到達。全安鎮常住人口23315人,管轄1個社區(街道社區)、11個行政村(獅灣村、平湖村、灣橋村、吼沖村、伍祠村、洪壩村、伍店村、伍鳳村、皂角村、花洞村、余家壩村)。
全安鎮[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
2008年8月14日,應內江市科技局邀請,省農科院紀委書記官明家、省農科院原副院長譚中和研究員、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甘炳成等8人組成的專家組,深入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吼沖村參加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技術指導和測產驗收。內江市科技局局長呂芙蓉主持測產驗收會,市農業局局長李尚平、市科技局紀檢組長黎曉東、市中區政府副區長司馬進、市中區科技局、市中區農業局及部分鄉鎮有關領導和農技人員共60餘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內江市中區科技局局長王昭夏向專家組彙報了市中區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技術推廣情況。內江市科技局局長呂芙蓉介紹了全市優化節水農業技術集成模式,促進現代節水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範推廣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自2007年資中縣、市中區分別被列為全省、全市現代節水農業示範縣(區),2008年資中縣、威遠縣被列入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季節性乾旱區糧食作物綜合節水技術研究與示範》確定的示範區以來,各級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化宣傳,迅速啟動了示範推廣工作。聘請了省農科院土肥研究所副研究員呂世華等120名科技特派員參與節水農業技術指導和推廣。全市已建成5個現代節水農業技術示範區和20個示範點,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核心區示範面積1萬畝,輻射帶動農民發展4萬畝。顯著提升了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糧食產量,增強了農民科技致富意識,創新了科技服務模式。
專家組現場選取了採用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栽培技術的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吼沖村農戶稻田進行測產驗收,結果為畝產達729公斤,較正常年份該地區未覆膜水稻畝增產200餘公斤;預計蓄留再生稻畝產150公斤,較未覆膜再生稻畝增產50餘公斤,合計覆膜水稻畝增產250餘公斤,增收450餘元。專家組認為,通過在內江市組織實施水稻覆膜節水抗旱技術示範,反映出該技術具有顯著的增溫、保濕、抗旱、抑制雜草、早熟和增產效果,有利再生稻高產,在我省常年乾旱缺水的丘陵及盆周山區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專家組希望內江市科技部門和農業部門加大該技術推廣應用步伐,努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撤銷鳳鳴鎮,將原鳳鳴鎮雞公店社區、鳳鳴村、王板橋村、天台村、書房灣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全安鎮管轄,全安鎮人民政府駐朱家橋老街75號。
2020年5月27日,根據《市中區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方案》,全安鎮合併皂角村、平湖村,設平湖村,辦公地點駐原皂角村。合併伍祠村、洪壩村,設洪壩村,辦公地點駐原洪壩村。合併伍鳳村、花洞村,設花洞村,辦公地點駐原花洞村。合併伍店村、余壩村,設余壩村,辦公地點駐原余壩村。
2021年4月10日上午9時,全安鎮第五屆“甜蜜獅灣,‘葚’是想你”桑葚採摘旅遊文化節在獅灣村舉行隆重開幕儀式,現場雖下起微微細雨,但仍擋不住廣大群眾前來採摘的熱情。
桑葚採摘旅遊文化節以“園中採桑葚,自然零距離”為節會活動導向,突出“綠色採摘和文旅踏青”兩大鄉村旅遊特色,並依託全安鎮500畝果桑種植基地開展水果採摘、山野踏青、賞花攝影、美食鄉村、戶外拓展、詩歌散文賞析等鄉村旅遊活動。
開展桑葚採摘旅遊文化節,旨在推介獅灣村桑葚品牌,讓廣大消費者了解全安鎮獅灣村桑葚產業的發展,近距離接觸我們的桑葚、桑葚酒、桑葚茶、桑枝菇等特色產品,感受採摘樂趣。通過活動製造社會或新聞熱點,提高獅灣村桑葚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譽度;通過實地的體驗感受,和現場講解及產品體驗,讓更多參與活動的人進行口碑傳播。藉助政府資源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及傳播面,引起社會關注,傳播獅灣村桑葚品牌。
全安鎮第五屆桑葚採摘旅遊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