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銀幕電影
一種電影統稱
寬銀幕電影:使用的銀幕比普通銀幕寬的電影的統稱。寬銀幕電影把放映畫面展寬,適合人的兩眼水平視角大於垂直視角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景物並無限界的特點,使觀眾擴大視野,增加臨場真實感。寬銀幕上的影像畫面造成了廣闊的印象,利於增強藝術表現力,尤其適合表現大自然景色、群眾場面和戰爭鏡頭。
寬銀幕電影(Widescreen),放映在銀幕上畫面的寬高比大於標準35毫米普通電影畫面寬高比(1.375﹕1)的電影,它的畫面寬高比一般在1.66﹕1到3﹕1之間﹐銀幕寬度在10~20米之間。銀幕略作弧形,使觀眾擴大視野。
寬銀幕電影圖片
寬銀幕電影是採用比標準銀幕寬的銀幕。
寬銀幕電影圖片
寬銀幕電影圖片
國內外的寬銀幕電影有:
1.寬膠片寬銀幕電影;
2.變形畫面寬銀幕電影;
3.這幅電影。
此外,在有的國家裡,把35毫米膠片橫過來進行拍攝和放映,影片上畫幅在寬度上加大一倍,放映畫面質量也很好。還有的用三台35毫米攝影機連在一起,把146°內的景物拍在三條膠片上,放映時以三台放映機同時映在同一寬銀幕上,從而成為拼接的寬銀幕畫面。
寬銀幕電影圖片
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電視行業面臨著採用何種屏幕比例作為電視標準的問題。為了方便把電影搬上電視屏幕,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NTSC)最後決定採用學院標準作為電視的標準比例,這也就是4:3電視畫面比例的由來。這個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電視的主導標準。
但是隨著電視的誕生,電影工業受到了災難性的衝擊,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期,超過90%的家庭擁有了電視,去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到了1970年,好萊塢電影人面臨著更大的困境,他們必須向觀眾展示一種在家裡無法體驗到的快樂。於是寬銀幕電影誕生了。
寬銀幕電影的左右跨度要比以前的電影寬度要大,因此寬銀幕電影的寬高比要比方形電視屏幕的寬高比大很多。由於大的畫面效果在儘力模仿我們平時看周圍事物的結果,因此這樣的畫面效果也會給觀眾帶來更加強烈和真實的效果。寬銀幕電影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進和完善,最終成為了電影工業的選擇標準。電影業界有著多種多樣的畫面比例格式,但有兩種“標準”比例佔據著主導地位:學院寬銀幕(AcademyFlat,1.85:1)和變形寬銀幕(AnamorphicScope,2.35:1)。其他畫面比例還有1.66:1和2.20:1(70mm膠片)等。
放映在銀幕上畫面的寬高比大於標準35毫米普通電影畫面寬高比(1.375:1)的電影;它的畫面寬高比一般在1.66:1到3:1之間,銀幕寬度在10~20米之間。寬銀幕電影有以下幾種系統: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系統 拍攝時附加的攝影物鏡將被攝影像進行橫向壓縮,壓縮比為2:1,放映時用變形放映物鏡將被壓縮的影像復原,這樣就能在35毫米膠片上拍攝比普通影片畫幅寬1倍的景物。一般變形寬銀幕電影的銀幕寬高比為2.35:1,還音均為光學聲帶。其中非立體聲系統為普通單條光學聲帶;立體聲系統則普遍採用道爾比雙條光學聲帶。1953年問世的西尼瑪斯柯普系統,銀幕寬高比為2.55:1,還引用4條磁性聲帶構成立體聲,因此這種系統膠片片孔比一般35毫米膠片片孔小,以便在一定寬度內容納4條聲帶。這樣,就必須改變錄音、洗印、放映等一系列設備,並需對每部拷貝塗布磁性聲帶,給實際應用帶來困難,因此從60年代起,這種系統已逐漸停用。
寬銀幕電影圖片
這是一種非變形寬銀幕系統,使用標準35毫米攝影機和常規光學系統進行拍攝,只在攝影機片窗前安裝一個一定畫幅比例的窗框,以減小畫面高度,而不改變寬度。這是改變畫面寬高比的最簡單最經濟的做法。放映時在放映機上加一個與攝影畫面寬高比相同的放映片窗,用短焦距放映物鏡放映,以擴大銀幕上的畫面,從而獲得寬銀幕效果(見圖[])。遮幅寬銀幕系統畫幅寬高比通常為1.66:1或1.85:1。它的缺點是膠片有效利用率低,並由於採用短焦距放映物鏡,增加了放映時的放大倍率,使銀幕畫面清晰度有所降低。但因製作方便,經濟實用,故許多國家都廣泛採用。
70毫米膠片寬銀幕畫幅寬高比為2.2:1,其膠片上的畫幅面積為35毫米這幅影片畫幅面積的4倍以上。因此,放映時放大倍率低,畫面質量好,而且都採用立體還音,能給觀眾較強的臨場感。這種電影的代表是美國托德-AO系統,該系統的特點是用65毫米底片進行拍攝,印片時印到70毫米的正片上,拷貝上有6路立體聲磁性聲帶,5路供銀幕後揚聲器用,另一路供觀眾廳周圍的環境效果揚聲器用。由於科技的發展彩色膠片的清晰度和顆粒度都大有改善,鏡頭性能有所提高,用35毫米膠片拍攝原底,通過變形光學系統印片而獲得70毫米拷貝的方法也得到應用。
遮幅電影也稱“假寬銀幕電影”。一種非變形寬銀幕電影。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和放映時,在攝影機和放映機片窗前加裝格框,遮去畫幅的上下兩邊,以壓縮畫面高度,但不改變畫面寬度,使畫面高寬比由原來的1:1.33,變成1:1.66至1:1.85,能得到與寬銀幕電影相同的銀幕效果。攝製這種寬銀幕電影較為簡便,已得到廣泛採用。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中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導演:沈浮,主演:崔嵬等。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鬥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普通銀幕電影亦稱“標準銀幕電影”、“常規銀幕電影”,或相對於寬銀幕電影而稱之為“窄幕電影”。指放映時在銀幕上投影的畫面寬高比為1.33∶1(35毫米標準型無聲片)或1.375∶1(35毫米標準型有聲片)的電影。
1893年,愛迪生在其發明的只能供單人觀看的活動電影視鏡中,使用影片的畫面寬約24毫米(即1英寸),高約18毫米(即3/4英寸),寬高比為1.33∶1。1895年,盧米埃爾發明的可供多人觀看的銀幕放映電影問世,其採用的畫面寬高尺寸與愛迪生所用的相同。1925年在巴黎召開的國際電影與攝影工作大會,將這種尺寸和比例規定為當時無聲電影的標準。愛迪生之所以採用這種寬高比,可能是考慮了在繪畫方面費希納等人研究“黃金律”提出的比例(4∶3=1.33)所產生的美感。20世紀20年代末期,由於光學錄音法的成功,電影才進入真正的有聲時代。此後,35毫米影片除畫面外,還要在齒孔內側留出一條記錄聲音的位置(聲帶位置),這樣,就只好壓縮無聲影片畫面的面積,將寬高尺寸改為22毫米×16毫米,即把放映在銀幕上的畫面寬高比改變為1.375∶1。普通銀幕的幕寬為觀眾廳長度的1/5,最遠觀眾的視角只有12°,使人眼視角受到很大的束縛,觀眾總有一種“通過窗口看戲”的感覺,在生理和心理感受上缺乏身臨其境的臨場感,構圖和藝術表現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隨著電影的發展和電視與電影的競爭,20世紀50年代后,各種寬銀幕電影逐步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