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鱉子
中藥
木鱉子是葫蘆科植物木鱉乾燥的成熟種子。木鱉子味苦、微甘,藥性偏涼。歸脾、胃、肝經。有毒。木鱉子的主要成分有皂苷、肽類、蛋白質、脂肪酸類等。其中,皂苷是木鱉子發揮作用的主要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木鱉子仁的乾燥藥材及飲片中,絲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含量不得少於0.25%;木鱉子霜中,絲石竹皂苷元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含量不得少於0.40%。
● 正名:木鱉子
● 英文名:Mubiezi
● 別名:木鱉、土鱉瓜、漏苓子、地桐子、藤桐子
● 木鱉子有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木鱉子有抗菌、抗炎、鎮痛、抗腫瘤等作用。
● 木鱉子可治療疔瘡腫毒、瘰癧、乳癰、乾癬、禿瘡、痔瘺、跌打損傷等。
● 如果您有木鱉子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木鱉子。
● 體質虛弱者,請謹慎使用木鱉子。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訴醫生。
● 孕婦禁止使用木鱉子。
● 哺乳期女性使用木鱉子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 木鱉子可煎湯內服,或入丸散劑使用,要遵醫囑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每日常規使用劑量為0.9~1.2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木鱉子研磨,用油或醋調製后敷於患處,可治療風牙疼痛;也可配伍雄黃等中藥,搗成膏狀,貼敷患處,治療痞癬。
● 木鱉子可泡酒使用。
● ● 陽和解凝酒(外用):與白芥子、五靈脂、穿山甲等中藥配伍,可解毒,祛寒、除濕、通經,主要用於治療因寒濕、痰凝、陰毒引起的脈管炎等。
● ● 克癬液(外用):和苦參、硫黃、白礬等中藥配伍,可祛風清熱、燥濕止癢,用於治療手足癬、體癬、頭癬。
● 木鱉子有毒,通過減小用量、辨證用藥、炮製等方法,可減小毒性。
● 服藥期間,應盡量避免食用豬肉等油膩、腥膻的食物。
● 如果木鱉子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木鱉子有毒,毒性物質為皂苷和木鱉子素。
● 過量服用,導致中毒時可出現以下癥狀,這時要立即停止服用,並及時到醫院治療。
● ● 噁心
● ● 嘔吐
● ● 頭暈
● ● 頭痛
● ● 耳鳴
● 動物實驗提示,木鱉子還可能存在一定的肝、腎毒性。
● 木鱉子道地產區為浙江紹興,湖南嶽陽、常德,廣西全州、宜山等地。貴州、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分佈。
● 木鱉子及加工品具有如下特徵:
● ● 木鱉子:為中間稍隆起或微凹陷的扁平圓板狀,表面為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網狀花紋,在邊緣較大的一個齒狀突起上長有種臍,為淺黃色。外種皮的質地硬而脆,內種皮為灰綠色,絨毛樣。有2枚黃白色的子葉,富油性。木鱉子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
● ● 木鱉子仁:內種皮為灰綠色,絨毛樣。2枚黃白色的子葉,富油性。聞起來有特殊的油膩氣,味大苦。
● ● 木鱉子霜:是將木鱉子仁炒熱、研末而得,為白色或灰白色的鬆散粉末,聞起來有特殊的油膩氣,味苦。好的木鱉子霜一般為鬆散的、白色或類白色的粉末。
● 應存放於乾燥的地方。
● 木鱉子有毒,請到正規藥店及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
● 小金丸:能散結消腫、化瘀止痛,主要用於治療痰氣凝滯引起的瘰癧、癭瘤、乳岩、乳癖。
● 散結靈膠囊:能散結消腫、活血止痛,可用於治療陰疽初起,腫硬作痛,皮色不變,也可用於治療瘰癧鼠瘡。
● 肖金丹、丸:能散結消腫、化瘀止痛,用於治療多發性膿腫、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甲狀腺瘤、慢性囊性乳腺病等。
● 木鱉子是葫蘆科植物木鱉的乾燥成熟種子,苜蓿子為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乾燥成熟的種子。二者功效不同。
● ● 木鱉子有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的功效,可治療疔瘡腫毒、瘰癧、乳癰、乾癬、禿瘡、痔瘺、跌打損傷等。
● ● 苜蓿子能潤腸壯陽、生血益精、通經催乳、止咳止痛,用於胸悶咳嗽、關節疼痛、形瘦血虧、閉經乳少、便秘陽痿等。
● 誤區:木鱉子只能內服
● ● 木鱉子不僅可以內服,還能外用。外用時,可取適量木鱉子研磨,調製后敷於患處,可治療風牙疼痛;也可配伍雄黃等中藥,搗成膏狀,貼敷患處,治療痞癬。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下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