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性關節炎

創傷性關節炎

徠創傷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疾病。本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以青壯年為主。創傷性關節炎繼發於關節創傷,如關節內骨折引起關節不穩定等。本病的主要的癥狀是疼痛,初期為輕微鈍痛,以後逐步加劇。活動多時疼痛加劇,休息后好轉。有的病人在靜止或晨起時感到疼痛,稍微活動后減輕,稱之為“靜息痛”。但活動過量時,因關節面摩擦也可產生疼痛。疼痛可與天氣變化、潮濕受涼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消炎、鎮痛等對症治療和手術治療。創傷性關節炎患者因疼痛而活動受限,晚期甚至出現關節畸形。經及時、正規治療,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骨科

病因


● 暴力外傷:如墜壓、撞擊等造成骨關節內骨折、軟骨損壞、關節內異物存留等,使關節面不平整,從而使其遭受異常的磨損和破壞。
● 承重失衡:如關節先天、後天畸形和骨幹骨折成角畸形癒合,使關節負重力線不正,長期承壓處的關節面遭受過度磨損與破壞。
● 活動、負重過度:如某些職業要求肌體的某些關節活動頻繁或經常採取某種特定姿勢,或重度肥胖,或截肢后單側肢體承重等,均可造成積累性損傷,導致相應關節的關節面的過度磨損和破壞。

癥狀


● 疾病早期:患者相關關節疼痛和僵硬,開始活動時明顯,活動后減輕,活動增多時加重,休息后癥狀緩解。
● 疾病晚期:關節反覆腫脹,疼痛持續並加重,活動受限,甚至出現關節畸形。

檢查


● 影像學檢查有助判斷,其中CT檢查較X線更為清楚,MRI可以觀察軟組織及軟骨病變的範圍和內部結構。

診斷


● 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可以做出診斷。
● 癥狀、體征:關節疼痛及壓痛、關節僵硬、關節腫大、骨擦音(感)、關節無力、活動障礙等。
● 體格檢查:可以看到患者的特殊步態,表現為行走時,當患側足著地后,因負重疼痛而迅速更換健側足起步,以減少負重,故患肢邁步小。
●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蛋白電泳、免疫複合物及血清補體等指標一般在正常範圍。伴有滑膜炎可出現C反應蛋白(CRP)和紅細胞沉降率(ESR)輕度升高。
● X線檢查:可見非對稱性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囊性變,關節邊緣增生和骨贅形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積液,部分關節內可見遊離體。嚴重者出現關節畸形,如膝內翻。

鑒別診斷


● 需與痛風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區別。
● 痛風性關節炎:男性患者多,女性患者多在絕經期后出現。典型癥狀為夜間痛醒,疼痛進行性加重,12小時左右達高峰。而創傷性關節炎的疼痛與活動相關。
● 類風濕關節炎:女性患者多,多為對稱性、持續性關節腫脹、疼痛,晨起明顯。以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和足趾小關節受累最多見;晚期出現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強直、掌指關節尺側半脫位,手指“天鵝頸”及“紐扣花”等畸形。實驗室檢查可有血沉、C反應蛋白和類風濕因子增高,但均無特異性;抗環瓜氨 酸肽抗體、抗角蛋白抗體陽性特異性>90%。而創傷性關節炎的實驗室檢查無明顯異常。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治療方式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 對症處理:給予消炎鎮痛葯止痛,並輔以康復理療。
● 手術治療:對關節進行清理,對畸形嚴重的患者可以行截骨術,對疼痛嚴重、關節破壞嚴重的老年人可以行人工關節置換。

危害


● 患者因疼痛而活動受限,甚至出現關節畸形。

預后


● 經及時、正規治療,預后較好。

預防


● 避免受到暴力外傷,負重過重等情況。
● 平時適度鍛煉,加強關節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