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希庭
盧希庭
主持的《枋物理和核物理實驗》課程於1989年獲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優秀教學成果獎。 “質子熒光分析及核反應分析實驗系統”獲北京大學第一屆實驗技術成果三等獎。為我國起草的國家標準《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於1989年獲國家技術監督局科學進步二等獎。
目錄
盧希庭 1931年出生浙江東陽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核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全國近代物理研究會理事、《原子核物理》和《核物理動態》等雜誌編委,現任中國物理學名詞委員會委員、全國量和單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期擔任《原子核物理》課程的教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81年主編出版了《原子核物理》一書,1987年獲核工業部優秀教材特等獎,1988年獲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主持的《枋物理和核物理實驗》課程於1989年獲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優秀教學成果獎。從事過雙原子放射性、核反應分析、陰止本領等研究。發表論文70多篇。是60年代初期雙質子放射性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於70年代末,首次提出重離子放射性的設想,並預言223Ra和224Ra可作為研究對象。此設想和預言先後被英、蘇、法、美等國科學家在實驗上證實從此開創了研究重離子放射性的新階段。研究成果“用重離子核反應測量固體薄臘中氫的分佈”和“離子在固體中的陰止本領研究”先後獲北京大學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質子熒光分析及核反應分析實驗系統”獲北京大學第一屆實驗技術成果三等獎。為我國起草的國家標準《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於1989年獲國家技術監督局科學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