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高等職業院校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為1958年8月創辦的遼源礦業學院,1999年7月吉林工業學校與遼源市職業大學、吉林廣播電視大學遼源分校合併組建遼源職業技術學院,校名沿用至今。是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吉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截至2014年12月,學院分為三個校區,校本部、醫藥分院和成人校區,學校佔地面積33.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16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42萬冊,電子圖書2100GB,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602萬元,學設七系四部,開設專業43個;教師總數411人,有全日制普通高職在校生5901人。

歷史沿革


1958年,遼源礦業學院、遼源煤礦學校和蛟河煤礦學校分別創建。
1959年8月,遼源礦業學院更名為遼源礦業專科學校。
1961年,遼源煤炭衛生學校創建。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1962年9月,遼源礦業專科學校與遼源煤礦學校、遼源煤炭衛生學校、蛟河煤礦學校四校合併,成立了遼源煤礦學校,隸屬於國家煤炭工業部。
1984年5月,遼源煤礦學校更名為遼源煤炭工業學校,
1997年7月,根據學校發展需要,更名為吉林工業學校。
1980年,遼源市衛生進修學校創建。
1985年,遼源市衛生進修學校更名為遼源市衛生學校。
1999年7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吉林工業學校與遼源市職業大學、吉林廣播電視大學遼源分校合併組建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2006年,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07年,被吉林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重點建設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0年,經吉林省政府批准遼源衛生學校併入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經吉林省教育廳批准,學校與長春工業大學、長春工程學院進行本科專業的聯合辦學。
2020年6月4日,吉林省民族事務委員發布了《第五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公示》。省民委擬命名為第五批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設7個系院(資源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建築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醫學技術系,藝術工程系)、4個部(外語教學部、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教學部、體育教學部),1個分院(遼源職業技術學院醫藥分院)和1個成人教育學學院,開設4個應用型本科專業,專科專業43個。
應用型本科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安全工程測繪工程
專科專業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建築工程系建築工程技術、建築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工程監理、道路橋樑工程技術、環境藝術設計
機電工程系礦山機電、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醫療儀器維修技術、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農業機械運用技術
資源工程系礦山地質、煤炭開採技術、礦井建設、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運輸與提升、選煤技術、工程測量技術、礦山測量
經濟管理系會計、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醫藥營銷、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系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商務
醫學分院醫學技術系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技術、口腔醫學技術、醫療美容技術、衛生監督、衛生信息管理
藥學系生物製藥技術
護理系護理
基礎教學部導遊、酒店管理
外語教學部商務英語、旅遊管理

師資隊伍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教師411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305人,校內兼課教師13人,校外兼職教師89人,校外兼課教師4人,在專任教師中,包括教授38人,副教授85人,“雙師”型教師149名;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比例38.93%,專任教師雙師素質比例36.25%,4個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有長白山技能名師1名,吉林省省級教學名師1名。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省省級教學名師:王革
吉林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煤礦開採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王延飛2010年
礦山機電專業教學團隊宋鵬2011年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劉余強2012年
計算機專業教學團隊高德立2013年

人才培養

•質量工程
師生活動照
師生活動照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有吉林省級試點專業3個,吉林省重點建設專業3個,吉林省級示範專業群3個,吉林省級特色專業群1個,吉林省高等職業院校品牌專業(群)1個,吉林省級特色專業1個,5門省級精品課程、18門省級優秀課,全國重點實訓基地1個。
吉林省級試點專業:礦開採技術、礦山機電、建築工程技術
吉林省級特色專業:會計電算化
吉林省重點建設專業:建築工程技術、礦山機電專業、煤礦開採技術專業。
吉林省級示範專業群:煤礦開採技術、礦山機電、建築工程技術
吉林省級特色專業群:會計電算化
吉林省高等職業院校品牌專業(群):煤礦開採技術專業群、礦山機電專業群
吉林省級精品課程:煤礦採煤方法、計算機基礎、建築及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煤礦地質、巷道施工技術
全國重點實訓基地:礦井通風實訓室
截至2014年12月,學院教師教學成果有38項在國家、省、市級獲獎;教師製作的課件有127部在省大賽中獲獎。
“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規範”獲得教育部高職高專礦業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
“高職計算機基礎精品課建設與實踐”獲得吉林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年,《煤礦電工學》專業課程的實踐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14年12月,學院有32項省級教研教改課題立項,其中結題16項,院級教研教改課題立項30項,其中結題22項,教師在國家和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91篇,編寫教材69部。有7個系部與15家企業合作,編寫教材共15部,合作編寫實訓指導書20部。
2014年,學院葛立臣教授主持的“集裝箱立轉裝卸設備研究”獲得吉林省高校科技與社科“十二五”科研規劃研究課題立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止2019年,擁有紙質藏書84.94萬冊。2020年訂購中文紙質期刊361種,報紙13種。

學術交流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14年12月,學校與東北內蒙古地區大型煤炭企業合作,在涉礦專業施行訂單式人才培養工作。先後與遼源礦業集團、通化礦業集團、瀋陽煤業集團、琿春礦業集團、大雁礦業集團、長春羊草煤業集團等十幾家煤炭企業合作,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工作。為企業提供科技諮詢42項,開展專題講座45次,為企業與社會培訓13278人次。對口支援6所職業院校發展教育。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遼源職業技術學院校徽如右圖所示:
校徽
校徽
釋義:學院的院徽為圓形雙環,外環的上下方分別為“遼源職業技術學院”的中英文,內環中央是用“遼職”二字的聲母“L”和“Z”組合而成的水中帆船的圖形,寓意遼源職業技術學院乘風破浪、揚帆遠航;船的左下角為“1958”字樣,代表學院前身成立時間。

精神文化

校訓
篤學強能、厚德立業
釋義:篤學:指專心好學。語出《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強能:強化自身的技能。
厚德:心胸寬廣不以個人得失為主,重公輕私,謂之厚德。
立業:建樹功業、建立事業。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
黨委書記陳艷東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永君
副院長李洪剛、閆運和、王竟宇
參考資料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截至2014年12月,全院共有學生社團、俱樂部22個,學生社團組織共獲省市獎項2項,院校級獎項13項。學校開展每月一次主題班會、每月一次學術報告、每月一次演講或徵文比賽,開展大學生校園藝術節、校園之聲演唱會等大型活動。

知名校友


崔吉蘭鮮族人,山東萬洋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山西亞歐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執行董事。2008年代表中礦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受到習近平主席的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