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欽

潮汕唯一封建科舉文狀元

林大欽(1511年~1545年),明嘉靖壬辰科狀元。字敬夫,號東莆。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山兜村人(今為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都三村人。)自幼家貧,聰穎嗜學。

林大欽是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科舉狀元,其學術思想主要是當時盛行的王陽明學說,在潮汕地區民間有大量傳說故事,不少潮汕熟語亦與其相關,他的蟾宮折桂,為一代代潮汕學子樹立了一個奮發向上良好榜樣。

大事件

1511-12-25

出生

1511年12月25日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

1532

中狀元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赴京會試,在禮部會試上獲第12名貢士,取得殿試資格。再參加由明世宗親自主持的殿試,1532年4月24日(明嘉靖十一年三月戊辰。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被明世宗欽點“御擢第一”,即狀元。

中狀元
1534

因母老乞歸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欽因母親不適應京城氣候,又深感宦海叵測,且為內閣副輔嚴嵩等嫉忌排擠,遂告假奉母回鄉侍養。回家鄉潮州府後,朝廷雖然多次召喚,但林大欽皆“屢趣不起”,“屢促不就”。

1545-09-17

去世

1545年9月17日病卒。

人物生平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生,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逝。享年34歲。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高中嘉靖壬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欽以不足21周歲的年齡折桂,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是封建時代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文狀元。
林大欽與陳北科、翁萬達並稱潮汕三傑。
身世家庭
林大欽為明代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現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都三村人)。據其同代人薛侃《林大欽傳》的記載:他生於書香之家,自小嗜書,尤喜愛蘇洵的《嘉祐集》,又得族伯萬卷藏書“資以自廣,尋浸博通子史百家言”。后遍讀蘇軾、蘇轍文辭,由是操筆為文,其後人對其文章評價“奔騰磅礴,酷肖三蘇風格”,應自少時習起。
在參加鄉試前,林大欽曾為謀生計,在圖書館任過教職。明代林熙春更說“甫十八而喪父,多方為附身之需”,當含抄書、教書等項。
林大欽登第前即已娶了孫氏。仙都《林氏家譜》上就明載著林大欽妻妾三人,正為“敕封安人和婉孫氏”。林熙春則明確地說他在父死之後,“偕伉儷以事母,竭力備養志之奉,若忘其家之最貧”。
科舉入仕
1531年(明嘉靖十年),林大欽參加潮州府鄉試,一出手便嶄露頭角,他“就試有司,督學王公(按:廣東提學副使王世芳)得其文,奇之,以薦於巡按御史(按:即吳麟),相與嘆曰:是必大魁天下者。”
同年,1531年(明嘉靖十年)秋,林大欽參加府試,提學使王世芳奇其文,推薦於巡按吳麟,乃更試以“李綱十事”,見其文“考據詳核,詞旨凜烈。”大為稱讚,謂“是必大魁天下”。同年秋,林大欽抵省城參加鄉試,獲舉人第六名。
應試期間,林大欽大量的應試文章中,已顯示出一定的憂國憂民政治情懷和不俗的水準。如《李綱十事》就很有“醫國”的獨到見解。他認為李綱“忠義勇略,允孚時望”,其“規劃措置,真足以收拾夷虞”,其“十事之議,皆當時國事所特急”。李綱是兩宋之交主戰派名臣。高宗即位,李綱拜相,力圖恢復,聯合河東、河西各路義軍抗金,並上疏議十事:國是、巡幸、赦令、僭逆、偽命、戰、守、本政、責成、修德。林大欽認為,這十議都是救國抗金良策,直截了當地指出:“使此策能行於建炎之前,則固不至建炎之禍;使此策能行於建炎之後,則亦不至有南渡之恥。”為此,他確切地斷定:“宋未嘗無可為之勢,亦未嘗無可為之臣,第無能為之君!”這就是說醫國需要有“豪傑”,更要有“明君”。其文一針見血,確如薛侃所說:“考據詳核,詞旨凜烈,讀之覺奕奕有生氣。”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赴京會試,在禮部會試上獲第12名貢士,取得殿試資格。再參加由明世宗親自主持的殿試,1532年4月24日(明嘉靖十一年三月戊辰。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被明世宗欽點“御擢第一”,即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參與編修《武案實錄》。
林大欽中舉后赴京,順利通過禮部會試取得廷試資格,殿試那天,“天子臨軒賜對。一時待問之士,集於大廷者凡三百餘人”。“先生年二十二對大廷,咄嗟數千言,風飆電爍,盡治安之猷,極文章之態”。終為嘉靖帝所器重,御擢第一。這裡所說22,當為虛齡。以《林氏家譜》所載出生年月推算,實際上只有20周歲又3個月。以如此年輕的歲數奪取了三年一科的舉世矚目的狀元桂冠,在中國科舉歷史上實屬罕見。
林大欽的人生亮點在壬辰科廷試中體現,當時所作的約5000言《廷試策》,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該文持論剴切,論述明快而透闢;切中時弊,措施得力而實用;流暢奔放,文筆犀利而平實。歷代論者均不約而同地以其比之賈誼、蘇軾的策論,丁自申謂其“以合於蘇長公制科之策,不辨其孰為長公者”。郭子直謂其“氣鬯詞雄,翩翩乎蘇長公風骨”。曾邁稱其“出入兩漢,馳驟長蘇”。洪夢棟則謂“排盪屈注,直與子瞻《萬言書》爭千秋之價”。陳衍虞說得更透,稱讚林大欽“諸策已高距千仞峰頭,令人攀躋俱絕,所謂屈注天潢,倒連滄海者,於寸璣尺幅見之。雜置蘇集,誰判澠淄。”
告假辭官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欽因母親不適應京城氣候,又深感宦海叵測,且為內閣副輔嚴嵩等嫉忌排擠,遂告假奉母回鄉侍養。
回家鄉潮州府後,朝廷雖然多次召喚,但林大欽皆“屢趣不起”,“屢促不就”。
從史實看,林大欽事親至孝,中狀元前是如此,中狀元后也復如此。他任職於翰林院,“不數月而潘輿迎養。”但林母抵京后,一病不起。第二年,翁萬達出京任廣西梧州知府,常與林大欽書札往還。林大欽曾在信中對翁萬達的離京深表思念,說是“京居灑脫,更無煩慮,惟吾子去,時系人思”。同時,更對其母卧病表示憂慮:“老母卧病,侵尋已七八月,此情如何能言。今只待秋乞歸山中,侍奉慈顏,以畢吾志爾。”在《與盧文溪編修》的信中也說:“老母病較弱,終歲藥石,北地風高,不可復出矣,只得乞恩侍養。”林大欽“乞歸”的直接原因就在於老母京居生病,他又孝心殊篤。
此外,促使林大欽辭官歸里的,還有其更為根本的原因。科舉時代,考官就是得中舉子的老師,稱有司,也稱座主。考生則是門生,入仕之後,一般都必唯座主之言是聽。都御史汪鉉閱處林大欽考卷,並同張孚敬薦之於嘉靖,理所當然地就成為林大欽的座主,對林大欽的仕途必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歷史現象竟是那麼錯綜複雜。偏偏發現千里馬的伯樂,張、汪兩人卻都是群僚側目的權奸。這對剛剛涉足宦海的林大欽,不能不說是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林大欽自己在詩文中時有“朱門矜是非”,“世事亂如麻”,林大欽自己在詩文中時有“朱門矜是非”,“世事亂如麻”,“山高不可登,河深豈可厲”,“帝鄉不可願”,“榮名安所須”,“勛名何足營”?“遊子頗念吾鄉,不為一官羈縛”,“人生不須做官,只能孝親、弟長、親賢、愛人”。而—朝獲准回朝,就認為是“從茲脫樊籠,卒吾所好”。
卅四而逝
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林大欽母親亡。林萬念俱灰,在辦理喪事過程中數度咯血,哀傷過度而大病。此後更無心世事,徹底歸隱山林。
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林大欽病逝。
林大欽在翰林院當了約三年修撰,即以“母病”為由,疏請歸養,回到家鄉潮州府的華岩山宗山書院(今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塔下村。見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附錄.潮汕地區的歷史沿革)講學,回潮后,朝廷多次召喚,林大欽卻“屢去不起”,“屢促不就”,始終“視富貴如浮雲,溫飽非平生之志;以名教為樂地,庭闈實精魄之依”。一直至34歲逝去。

個人作品


林大欽生前未曾成書。到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其從玄孫鳳翥搜輯前明所存詩文,加以校勘,合刊為該《集》。以後光緒及民國期間有重刻、重排本。1995年,潮學學者黃挺教授依據之前各種版本及選本,補充整理成《林大欽集》,並加校注,成為最為完備的林大欽著作。
後人整理著述《東莆先生文集》6卷(即《林大欽集》6卷)。
卷序內容簡介
第一卷試策8篇第一篇《廷試策》,第二篇《李綱十事》,第三篇《牛李之黨》,第四篇《孤注》,第五篇《韓愈》,第六篇《潮州八賢》,第七篇《體國經野》,第八篇《潮州風俗》
第二卷論、表、判、策24篇多為論說文,包括考舉人考進士時的策論
第三卷雜著8篇包括序、記、祭文等
第四卷書札54篇與友人論學之作,如《與王汝中論東廓》等
第五卷各體詩歌作品350餘首,風格簡樸自然,蕭散清曠
第六卷附錄一詩文補遺6篇
附錄二制義學庸8首(篇),兩論13首,兩孟11首,詩義5首

軼事典故


例俗由來
潮汕有個習俗,兒童每到十五歲,就得履行“出花園”手續,按例就要“咬雞頭、穿紅屐”,相傳這個例俗是仿照當年林大欽少年時期的做法而一直繼承下來的。
少年時期的林大欽,因為家裡很窮,沒法供他讀書,但畢竟他父母親不忍心他失學,經東借西湊,勉強為他交了書費,讓他上學。上學那天,因沒錢買紅鞋,他父母親又難住了。因為學生入學必須穿紅鞋,一是穿鞋是斯文的表現,二是仿效官鞋,意味將來孩子也能當官。最後他父母親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到街上買了一雙便宜的木屐,然後用紅油將木屐塗成紅木屐,將它當成紅鞋,讓大欽穿著去上學。
上學第一天,林大欽穿著紅木屐,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了。路上,他看見許多人在圍觀什麼,就好奇地擠進人群一看,原來有一個人手裡提著一隻大公雞,腳下擺著一張紅紙上面寫著:“雄雞頭上髻”,並對圍觀的人群說:“這個對讓你們對,誰若對上了,這隻大公雞就送給誰。但若對錯了,就請送給我一文錢就行。”圍觀的人都不作聲,可能都在苦苦思索。此時適逢林大欽的衣袋裡尚存有一文錢,他暗想,我何不來試一下,若對錯了,這文錢送給他沒多大關係,如若對上了,這隻大公雞抱回去,爹娘一見定然甚為高興。主意既定,林大欽便上前大聲說:“我來對一一‘牝羊頷下須’”。在場的人聽了,都大聲叫好,那個提大公雞的人也不得不連連點頭,並上前把大公雞送給林大欽。林大欽抱著大公雞,歡天喜地地回到家裡,將情形告知他父母親,他父母親聽后,高興極了,便將大公雞殺了,剁了個大公雞頭讓大欽吃,意思是:希望大欽每次考試都得頭名,日後當官戴紅冠。後來,果然大欽考中了狀元,人們才記得他兒時曾有過這麼一件事,認為這是個好兆頭,便在以後凡孩子初入學時,都要給孩子穿紅屐和吃雞頭,這個做法一直沿襲下來.成為今潮汕兒童“出花園”的習俗了。
初當先生
當林大欽讀書讀到十六歲的時候,他父母親覺得實在難以支持下去了,便對他說:“欽兒啊,你已經不小了,咱家實在太窮,你還是想辦法掙錢吧。”林大欽的確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他聽了父母的話后,便退學回家。但要幹什麼呢?做生意無本錢,做苦力欠力氣。最後經人介紹,決定到附近一個鄉村去當教書先生。
第二天,林大欽便隨這個介紹人來到這個鄉村,見過族長。族長見他還是個孩子,有點看不起他,但又未知這個孩子的學識如何?決定當場試他一試,便笑著對他說:我們這裡有個地方叫‘銀湖院’,院後生長了許多‘虎耳草’,我曾以之打算作一副對聯,可是只擬出上聯,下聯怎麼也擬不出來。你既然是來做先生,就請麻煩幫我想一想吧。”林大欽笑著問:“那上聯你是怎麼擬的?”族長答:“銀湖院后虎耳草”。大欽聽后又問道:“你們村后不是有個‘金石宮’嗎?聽說宮前面種有不少龍眼樹,你可以用它來作個下聯吧。”族長聽后即答道:“那就有勞先生了!”林大欽聽畢即隨口吟道:“金石宮前龍眼花。”族長見大欽思路靈敏,才華不凡,下聯又對得如此工整,遂答應他在這裡當教書先生,同時對他十分器重。
據《永定縣誌》狀元林大欽曾被現永定高陂西陂村人——林賁山收為養子原文載:“林賁山,西陂人,性慈祥,有潮陽人士林大欽者,貧寒無依,賁山憐而資助之,勉成其學。后大欽登嘉靖十一年進士,延對擢第一名,告養回籍,道經上杭赴西陂造廬拜謁,執父子禮,今西陂林氏祠尚有狀元匾雲”。且建有西陂天后宮,西陂天后宮是根據西陂林氏祠課的要求,以賁山公養子林大欽狀元名義建造的文塔,原名印星台,亦稱狀元塔。始建於1542年。
有一次,翁萬達的丈人孫有慶要過生日,準備大擺酒席,宴請眾鄉親朋友。當時適逢林大欽正在孫有慶家中當先生,按理應請他赴宴的,但眼見孫府的請帖都發完了,就是沒有林大欽的份兒。
孫有慶生日那天,林大欽悶悶不樂地坐在家裡,他母親也為他感到氣憤。
快到晌午的時候,孫有慶的僕人匆匆送來一張請帖,他母親接后打開一看,不覺又呆住了:雖說是請帖,可裡面全沒有一句請人赴宴的言辭。便將其遞給林大欽,林大欽接過一看,只見上面書:“吃盡牛頭肉,豬兒借刀烹;傳書人不見,片言在丹青。”便笑著對他母親說:“孫有慶請我馬上赴宴!”他母親不解地問:“他裡面沒有請你赴宴啊?”林大欽對他母親說:“孫有慶寫的請帖是一則字謎:“吃盡牛頭肉”是“午”字;“豬兒借刀烹”是“刻”字;“傳書人不見”是“專”字;“片言在丹青”是“請”字。連起來就是“午刻專請”。林大欽的母親聽后,“哦”的一聲,高興地笑了。
吟詩借宿
林大欽在外教書時,有一次因事外出,回來時不想天色已晚便到一個叫“黃山”的鄉庄借宿。但他一連敲了好幾家的門,人家都不讓他借宿,生怕是強盜或歹徒化裝來尋麻煩。林大欽氣得罵了一句“黃山腳牛,唔識大鳥!”此時,鄉間有一長者上前對大欽說:“你既是教書先生就是懂得文墨的人,若能以你剛才罵的那八個字,做首‘藏頭詩’,我們就讓你借宿。”林大欽聽后心裡也就明白了:因為當時各地鄉村盜賊甚多,為安全起見,黃山鄉人才不肯輕易讓林大欽投宿。而做好這首藏頭詩,也足以證明他的身份。於是他略思一下,便大聲地吟頌起來:“黃昏步行到此間,山路崎嶇實艱難,腳酸手軟行不得,牛羊歸巢客心寒。唔嘗結交路朋友,識讀詩書也枉然,大鵬飛過庭前樹,鳥巢棲鳳有何妨!”那長者和眾人聽了,都佩服林大欽的高才,也確認他不是壞人,就讓他在黃山鄉借宿了。
巧對得妻
有一年,翁萬達的岳父孫有慶又要過生日,照例大擺酒席,宴請眾親友。林大欽是孫有慶聘請來的先生,當然也少不了他的份兒。是日,林大飲應邀參加宴會,因孫有慶十分讚賞林大欽的才華,所以他對林大欽十分器重,入席時,把上座讓給林大欽。此時,翁萬達也應邀前來赴宴,一見上座坐了一個不相識的青年人,便不高興起來。經他岳父孫有慶介紹,才知他叫林大欽,然而他暗想:林大欽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教書先生,有多大本領,他竟坐上座!便想當著眾人面前,使他難堪一下,便對大欽說:“今天有酒不可無對,林先生敢答我的對么?”林大欽答:“雖不能說‘敢’,但願聽翁進士指教。”翁萬達聽罷,看見桌上已擺了蟹、蝦等和其他酒菜,便隨口念道:“叉手蟹.鞠躬蝦,今日敢來陪進士”,林大欽聽了,也毫不客氣地答道:“揚爪龍,展翼鳳,他年要去待至尊”。翁萬達聽后,不禁吃驚地想一一這小子口氣不小啊。
酒過二巡,翁萬達望見燭台上的紅燭,火舌大而紅,又作對道:“燭火騰騰,如虎弄舌”,林大欽聽罷,側眼看見一傍的香案,輕煙縷縷上升,即答對道:“香煙裊裊,似龍翻身”。翁萬達見他才思敏捷,口氣不凡,日後必定成才,便私下與孫有慶商量,將尚未出閣的小姨子許配與林大欽。
正是:林大欽無心答聯對,翁萬達有意拉良緣。
助鬼解難
在林大欽定親后第二年,適逢正趕上魁期,林大欽遂決定上京考取功名,時潮人往京城,都必先從揭陽嶺上之古道,然後過惠州直達番禺,再轉道上京城。這一天近晚,林大欽行至揭陽嶺時,有一些當地人告訴他,前面有個地方叫“白水際”,夜間是不可趕路的。聽說從前有個秀才,也要上京趕考,走到這裡,看見“白水際”這地方山清水秀,別具特色,便無意中哼出一隻上聯來,但怎麼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只下聯來,被同行的人笑個半死。這個秀才頓覺無地自容,一氣之下,競尋短見死了。自此他的陰魂不散,每天天一黑,便在“白水際”附近不斷地、重複地念他那隻上聯,那凄厲慘然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弄得過路的人,每到天黑,都不敢從這裡經過,通常是在離“白水際”不遠的小鄉村“黃泥壠”投宿過夜,第二天早上,才敢趕路通過“白水際”.林大欽聽后,心裡想:都是同仁,理當有事相幫,若能為之找只好下聯,以後使他的鬼魂免在這裡作祟,既幫了同仁,又為當地做了一件好事。主意既定,他即乘著月色,單身往“白水際”而來。
林大飲剛走進“白水際”不久,就覺得陰風陣陣,寒氣迫人,加上明月被烏雲蓋住,使之一片陰陰森森,令人可怕。突然,在林大欽的耳邊響起一串異常凄厲的聲音:“‘白水際,白屋白雞啼白晝’下聯何在?哈哈哈……”鬼魂在慘笑著。林大欽見狀,挺起眉頭,大著膽子,迎著鬼魂的方向大聲喊:“下聯在此一一‘黃泥壠,黃家黃犬吠黃昏’”。林大欽吟畢,很奇怪,那鬼魂長嘯一聲而逝。
自此“白水際”又恢復了平靜,人們又在這裡自由自在地通過。
作對過渡
林大欽中了狀元之後,皇帝賜了他假期,以便回家安頓家小和顯示一下威風。他回家后,有一天要到隔河的地方去拜訪一個老友。但到河邊渡口一看,不見一隻渡船,正在為難之時,適逢前面飄來一隻小漁船,船上有一老漁夫正悠閑地在船尾生火做飯。林大欽見狀大聲喊道:“老船家,請你渡我過河可好?”老漁夫頭也不抬地反問:“你是誰?要到對岸幹什麼?”林大欽的隨從聽罷遂答道:“我家老爺便是當今狀元林大欽,要到對岸走訪舊友”。老漁夫聽說是當今狀元林大欽,知道是潮汕有名才子,便有意試他一試,說:“你既然是當今狀元爺,必定才華橫溢。我如今出個對子,你如果對得好,我就渡你過河,但若對不好或不會對,不管你官多大,賞錢多少,我都不願意渡你過河。”林大欽沒法只得叫他將對子說出來聽聽。
這時老漁夫看見前面不遠地方,有一隻載滿西瓜的船,被一陣大風吹到岸邊,遂作對說:“南船載西瓜,被東風打入北港”。林大欽聽后,一時想不出適當的對子來,便竭力思索。忽然聽見對岸有個婦人對她的婢女說:“夏蓮,你回家拿只箕子來,盛些冬蝤送往秋溪。”林大欽一聽,喜上心頭,馬上向老漁夫回對道:“春箕裝冬蝤,令夏蓮送往秋溪”。
老漁夫聽后,連聲稱讚說:“真不愧當今狀元爺。”遂把船靠岸,渡林大欽過河。
戲弄村姑
林大欽中狀元回家度假時,有一次獨自一人外出閒遊,不覺來到一個鄉村,看見有一個年輕貌美的村姑正在河邊洗衣服,褲腿卷得高高的,露出一雙雪白光滑的大腿,幾點水珠綴在腿上面,更顯得美麗迷人。林大欽一見頓覺魂消魄散,心血來潮,遂情不自禁地吟道:“一雙玉箸插銀河,紅裙綠襦映碧波;狀元夫人你不做,豈欲嫁給種田哥?”
林大欽的意思是藉此表白自己的身份,也抒發一下自己惜玉憐香的情懷。然而那村姑也非等閑之輩,她雖然身居山村,但也是個頗懂文墨的人,聽大欽的口氣,分明是個狀元爺,但這樣毫不斯文,口出穢語,公開戲弄她,也就毫不客氣來個“回禮”:“狀元頭上戴烏紗,十年八載難回家;雖然嫁給農夫婿,日間種田夜回家。”
林大欽被她這麼一頂,甚感不光彩,但為了顯示他“狀元爺”的威嚴,又硬著頭皮念道:“我家住在潮州城,刀劍斧頭隨我行;敢取千年老松柏,何況一個婦人家!”
那村姑見林大欽越來越不象話,氣得圓睜杏眼,橫豎柳眉回擊道:“我家就在這河邊,內有火爐共鐵鉗,任你刀槍有多硬,拋進爐中軟如綿!”
林大欽聽罷,知道棋逢敵手,很是後悔,便十分狼狽地離開了。
計救家鄉
林大欽自從中狀元以後,穿的是紫袍玉帶,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紅樓瓊閣。因皇帝很賞識他的才華,所以經常召他進宮,一同下棋行樂。
有一年,適逢廣東省海陽縣大旱,田園顆粒無收,而朝庭照例徵收租稅,加上地方官吏趁機大飽腰包,海陽到處餓孚遍野,民不聊生,一派慘象。
林大欽在京城早有所聞,決心為故鄉解救危難,怎奈皇帝的至高無尚和聖旨之權威,幾次欲言又止,唯恐引火燒身。但他畢竟是個具有狀元才的人,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決定利用皇帝那“聖君嘴”的權威,自己編頌了一首有韻的諺浯一一“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征糧”,以便見機行事。
爾後,每逢皇帝召他進宮下棋時,他每將皇帝一下棋,就隨口念道:“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征糧”的諺語來。但遺憾得很,不知過了多少時間,也不知和皇帝下了多少盤棋,皇帝仍然毫無反應。但林大欽毫不恢心,照樣堅持每將皇帝一下棋,依然念出那句諺語來。
有一天,林大欽和皇帝又在下棋了,正殺得難解難分之際,林大欽故意賣了個破綻,讓皇帝將了自己一下棋,扭轉了皇帝被動的棋局,高興之際,皇帝竟情不自禁地也和林大欽一樣,念出了早就聽得滾瓜爛熟的“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征糧”的諺語來。林大欽一聽,即跪下道:“謝主寵恩!”並立刻喊來值班官員:“傳萬歲口諭,從現在開始,廣東省海陽縣不用徵收糧食”。皇帝一聽,正要開口制止,怎奈天子金口既出,怎能挽回,只得罷了。
自此,海陽縣免征官糧,並逐漸恢復元氣,逐漸成為全國一個比較富饒的地方。
短命緣故
林大欽是明代潮汕一個俊秀穎慧的才子,是嘉靖年間考中殿試第一名的狀元,尤以文章超群而名於世。但他這樣一個人才,僅壽長三十四歲,這實在令人痛惜!他為何如此短命,有這麼一段傳說。
相傳古時,每逢有人考中狀元,皇帝就賜他遊街三天,讓他威風一下。林大欽也不例外,當他遊街至御街時,適逢皇后在樓上看見,見他是個漂亮的狀元,甚為憐愛,在他走過皇樓后,皇后情不自禁地呼喊林大欽的名字,意為讓她多看一眼。這時林大欽聽到皇后在呼喊他,要回頭又恐犯“偷看皇帝內人”而被治罪,林大欽遂想出一個辦法來:頭臉保持原來方向,把狀元帽的正面轉向背面向著皇后,這樣算是朝見皇后了。皇后在樓上看得真切,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不由喃喃地稱讚說:“林大欽這個短命仔真聰明。”
不久林大欽因對已去世的家慈思念過度,也病逝了。後人傳說:皇后也是“聖君嘴”,林大欽的早逝,是皇后說他“短命仔”的應驗。

史籍記載


● 張廷玉《明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世宗一:
(嘉靖)十一年春正月辛未,祈谷於圜丘,始命武定侯郭勛攝事。二月戊戌,免湖廣被災稅糧。三月戊辰,賜林大欽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 鄭昌時《韓江聞見錄》:
先生正色立朝,與附勢者不相入。後有貴人屢書招先生去,先生辭謝,知權貴之難熄也。
● 郭子章《潮中雜紀》卷九郡邑志補《林東莆遺事》:
田汝成記云:林大欽,字敬夫,自號東莆子,海陽縣人,年二十二及第。先是,禮部尚書夏言知貢舉,上言:舉子經義策論,各有程式。邇來文體詭異,舊格屢更。請令今歲舉子,凡刻意騁詞,浮誕割裂,以壞文體者,擯不取。
上從之。會試既畢,夏公復召予語曰:進士答策,亦有成式,可諭諸生,毋立異也。予曰:唯。因諸舉子領卷,傳示如前。諸舉子皆曰:唯。既廷試,諸達官分卷閱之。時內閣取定二卷,都御史汪公鋐得一卷,大詫,曰:怪哉,安有答策無冒語者。大學士張公孚敬取閱一過,曰:是雖破格,然文字明快,可備御覽。遂附前二卷封進。
上覽之,擢無策冒者第一。啟之,乃林大欽也。夏公大駭,謂予何不傳諭前語。予無以自解,乃就大欽詢之。對曰:某實不聞此言,聞之,安敢違也。予乃檢散卷簿,則大欽是日不至,次日乃領之。因嘆榮進有數,非人所能沮也。已而,授翰林院修撰。以疾告歸,未久卒。
●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云:
“狀元坊,在大街。為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建。”
林東莆遺事
林東莆遺事

人物評價


林大欽對提倡道學可謂是不遺餘力。不論是在講學中,還是在與友人切磋探研中,他都竭力加以倡導、闡述,以至於使舊里儒生,不致惑於佛老。而且,他還對其母也竭誠地加以渲染,使其母“不焚香以徼福,不供養以幸報,平心易行,起化門內以及於眾人。”這在迷信佛老之風盛行於全國的情況下,的確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
林大欽生活的時代,正是王陽明心學開始盛行,並進而發展到足以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時期,潮州各地不少名人顯宦,諸如薛侃一家,楊驥兄弟,陳明德,陳思謙,以至功名顯赫的翁萬達等,都是陽明心學的崇拜者。王陽明便曾直言“海內同志之盛,莫有先於潮者”。林大欽與這群學人,多是至交,常與切磋心學心得,深受陽明學說影響,實際上,他上京赴考,已曾參加過王門學者40多人的聚會。后回潮講學,講的就是陽明心學。《華岩講旨》就是他的講稿,也是他心學研究的代表作。
在《華岩講旨》一文中,林大欽論說的中心內容全在論心學道,這是心學的內核,是研習心學者首必弄清的問題。他明確指出:“諸賢進學,先須理會此心。”林大欽認為,“此心廣大虛空,原無取捨愛惡”,“此心神秘無二,本自條理”。這顯然與此前區彆氣性善惡,區別“本體無欲是非之心”與“世情之心”的主張(這種主張一如朱熹的區別“道心”與“人心”),已有原則上的區別。儘管文中還有“妄心”與“正心”的區別,但他將這個區別限定在“妄心即正心”的前提下,其區別也只是從體用動靜上來說,正所謂心體原本“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心動則妄,不動何妄之有”?也就是說,妄心復於不動,也就無善惡,就是“正心”了。因此“心本無欲,以妄為欲;心本無妄,見欲則妄”,“見可欲而不亂,則性定矣”,“天下殊途同歸,百慮一致”,“是以君子擴然大公,物來順應”。
潮籍學者黃挺一再指出:林大欽的“《講旨》論述是以陽明學說為依歸的”;“《華岩講旨》論心說道的言論,幾乎都祖述陽明”,“連用語都從王陽明那裡搬來”。在王陽明看來,人人都有良知,因而“致良知”的修持方法自然也應該是簡易的。林大欽在《華岩講旨》中在強調讀書窮理的重要作用時,也強調了這一良知說:“諸賢須知吾道原從自心,實存自得”;“聖賢百言,異世同符”;“堯、舜、孔、顏之道,原是愚夫愚婦天然之心”。本著這個精神,他在給友人的信中一再強調修持簡易說:“夫道之至邇至易,不得外求”,“良知故易,良能故簡,易簡天下之理得也”。“易簡之性,本不落於想象”。對因主易簡而出現的“不須讀書”的誤解,他在《講旨》中給予反駁:“若謂讀書為心累,則必不讀書,便有必不讀書心累”,“無心累者,安得書累”。
林大欽的論述,對陽明學說還是有所發揮的。特別是《講旨》中說:“千古聖賢說學,真實平心,原從吾人各足之心。如堯曰執中,文曰緝熙,孔曰一貫,顏曰博約,曾曰至善,思曰明誠,孟曰性善,周曰無欲,程曰性定。”林大欽又分析說,這些學說,誰都聽到了,誰也都能講了,但如果“不察其義,不會於心”,就如同“暝目而辨五色,閉耳而審五音”,那麼,即使是“師曠耳提,離婁面命”,也不能得到了。為此他強調說:“諸賢須知聖賢千言萬旨,皆是形容吾心妙義,乃知至道真從心得,非由擬議。”然後逐—進行闡發“執中”,“緝熙”,“—貫”等,這一定程度上在構建他自己的心學道統,確有其獨特見解,非唯陽明之馬首是瞻。聯繫到他對薛侃《惠生八問錄》的評斷:“近蒙寄《惠生八問》,雖辨問周明,莫非實事,然覺毀譽之心未忘,而精察之功少慢,若顧形跡聲色之末,非我廓然無情之體,勢將治己約,而望人周矣。”其不完全囿於王學的傾向就更明顯了。這一裁斷是很不客氣的,其精神與《華岩講旨》有關”妄欲之心“的分析可謂一脈相承。
此後,由於與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嘉靖八年狀元,授修撰),王畿(字汝中,號龍溪),林春(字子仁,號東城)等信札往還密切而深受龍溪、泰州學派的影響,他的學術思想越來越突破了陽明學說的藩籬。他不但在給友人的書信中經常闡述他的新觀點,而且似還有新的學術手稿問世,所謂“年因無事,遇興輒書,遂爾滿軸”:“欲獻疑於兄(指王畿),以求反啟於我”。同時,還修改了他的《華岩講旨》。因“近有友人刻傳,偶取一帙讀之”,“覺舊日字義有未融處,故而略加刪定”縱觀觀林大欽的信札,他後期的學術思想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新的主張:
一、以“現成良知”論,否定了王陽明的“良知”說。林大欽在《與王汝中兄》信中說:“善惡同於幻化,思慮等於冥濛,清凈均於大道,滅絕齊於生髮,故混於物而不垢,離於物而不凈。”他認為“人心之真,萬古不磨,原自廓然,非由聖傳而有”;“不傳而自明,不求而自至”。這就是說,“道”妙在“無為”,一切都不必去做,求其自然。
二、以“無思無慮”否定“讀書明理”“致良知”的修持方法。林大欽主張本體即工夫。他認為,由於“道以無為為妙”,“非人力為之”,所以心學之道只在於讓心縱橫自在,無思無慮,即滅即生。在他看來,什麼“致良知”,什麼“讀書明理”,都是不可為的,也是多餘的,而且可以說是書讀多了反而把人弄糊塗了。他在組詩《感興》中,對這一思想更是抒發得淋漓盡致,諸如“所困在群書”,“開顏抑遺帙,茫然失所宜”,“神德本自然,豈為知識迷”,“斯理苟能明,何必讀多書”等等否定“讀書明理”的詩句,觸目可見。
三、以“托志泉石,安命樂天”否定“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觀念。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國封建時代土大夫公認的價值準則,被稱為“三不朽”。林大欽撰寫了《駁<左史書>》一文,對這“三不朽”給予無情鞭笞。他嚴肅指出,以此“三立”為不朽,讓人們去“奔走功名,蹺足富貴”,那是“詭異流遁,飾行動眾”,使人喪失本性。為此,他極力主張“托志泉石,安命樂天。縱心容冶,逍遙自然”。與此同時,他一反“無欲”主張,提出了“今之所稱無欲者,寡慾而已矣”的新的道德價值取向。當然,這種“寡慾”主張與否定“三不朽”似一致,又不一致。否定“三不朽”不是“無欲”了么?大概“托志泉石”也是一種欲罷。
林大欽學術思想上的變化,有他個人的社會經歷的特殊原因。嘉靖讚賞他的文章,但嘉靖遠非明君。他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實施,朝政日非以至根本就不可收拾,“從此功名之心益消,任放之情轉篤陽”。從積極人世到消極出世,從致良知到道妙無為,從讀書明理到何必讀書,這都是林大欽的必然歸宿。而陽明心學的發展規律似也可從中悟到其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