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解放軍第261醫院

大型綜合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一醫院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鎮,建於1950年,是一所以精神病科、神經內外科、消化徠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骨科、普通外科、婦產科、眼科為特色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擁有一批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並聘用多位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及經驗的生物學博士、國內知名專家作為兼職研究員。建立符合GMP標準的實驗室,配置有流式細胞儀、高壓液相色譜儀、全自動血細胞分離機、大容量血液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儀、熒光分光光度儀、多功能顯微鏡、熒光倒置顯微鏡等高精尖醫療設備。

歷史沿革


該院始建於1949年1月, 前身是華北軍區炮兵直屬醫院。同年10月從當時的河北省宛平縣長辛店移防至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鎮。在僅有三座古廟和一馬車藥品器械的基礎上創業起家。建院初期,自己動手燒磚建房,上山採藥製藥,刻苦鑽研醫療技術,在建設醫院和完成醫療保障任務中創造了輝煌的業績。
1964年3月,被國防部授予“艱苦奮鬥的二六一醫院”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50多年來,經過一代代二六一人的艱苦創業、不懈奮鬥和改革創新,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精神病科、神經內外科等為主要特色的現代化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醫院駐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鎮皂甲屯村,東距昌平區沙河鎮4公里,西距昌平區陽坊鎮8公里。
北京解放軍第261醫院
北京解放軍第261醫院

科室設置


特色科室

部門科室
特色科室精神病科
生物細胞治療中心實驗室
醫院環境
醫院環境
精神病科是醫院的特色專科,綜合診治能力和科研學術地位處於領先水平,擁有梅桂森、李秀珍、王曉慧曾麗萍等軍內高知名度的專家和學科帶頭人,是全軍精神疾病診治中心、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鬱症中心和軍區精神衛生研究中心、司法鑒定中心。針刺治療癔癱是醫院的“絕活”,1957年開始研究治療,現一針治癒率達到99%以上,已治癒國內外患者2200餘名,屬世界領先水平。曾為中央首長、美國副國務卿麥耶博士和第31屆國際軍事醫學大會進行現場成功表演。3年來,醫院被聯勤部評為政工研究先進單位,先後被總部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文明衛生軍營、駐京部隊飲食保障社會化改革先進單位,被軍區評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和戰備工作先進單位,院黨委連續10年被上級評為先進黨委。院長張松被評為軍區“十五”醫院優秀院長和聯勤部優秀團單位主官,政治委員王冠傑被聯勤部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細胞治療中心
細胞治療中心
細胞治療中心一、多能細胞療法。多能細胞療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從CB中提取幹細胞治病更是聞所未聞。其實,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為根治惡性血液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難治性免疫缺陷病、某些遺傳性疾病等45種疾病的有效手段。
二、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
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的核心,在於提取人體內特定的“多能細胞”,利用其生物活性,經必要的提取、純化及培養流程后,將其輸入到病灶部位,使病灶局部微環境產生改變,通過細胞因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等途徑,最大限度激發人體自我修復能力,完成對受損細胞的原位修復,恢復受損的組織、器官功能,達到從細胞水賓士療疾病的目的。
研究表明,這一療法適用於各類細胞損傷性疾病,包括神經損傷,如腦癱、脊髓損傷、腦萎縮、中風後遺症等;臟器損傷,包括肝硬化、肺纖維化等;還可用於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等的治療。靶向性細胞再生療法適用範圍:
(一)中樞神經細胞損傷:小兒腦癱、腦萎縮、腦卒中(腦梗塞、腦出血)後遺症、共濟失調、帕金森病、老年痴獃、脊髓損傷(截癱)及其他中樞神經損傷性疾病。
(二)臟器損傷:肝硬化、肺纖維化、心肌梗塞、糖尿病及糖尿病併發症等。
(三)免疫系統疾病:類風濕、紅斑狼瘡、克羅恩氏病等。
(四)其他應用:治療牛皮癬,調理亞健康狀態,以及用於人體抗衰老等
三、體細胞免疫療法主要根據細胞與分子免疫學原理,誘發人體自身產生大量對病毒具有免疫殺傷作用的特異性細胞毒T淋巴細胞(CTL),對乙肝進行精確性、特異性、靶向性、主動式攻擊,擊殺體內乙肝病毒,從而吞噬乙肝病毒或病毒感染細胞,能有效阻斷和逆轉肝纖維化,肝硬化的進程,為慢性乙肝患者的生命安全裝上“保險鎖”。
體細胞免疫療法有以下幾項優勢:
1、重修免疫系統功能,消除乙肝患者性命之憂;
2、相比傳統療法來說,體細胞免疫療法清除乙肝病毒更徹底,病情不易複發。
3、體細胞免疫療法適用人群更廣。
徠生物細胞治療中心實驗室配備有德國進口低溫離心機、熒光顯微鏡和倒置顯微鏡、低溫冰箱、CO2細胞培養箱以及科研所用的各種醫療器械;實驗室內設置了符合國家標準並通過了國家質量管理部門驗收的千級和局部百級凈化層流實驗室,用於細胞的分離、培養、分化、鑒定和質量控制。
生物細胞治療中心設備
1.細胞培養箱
細胞培養箱具有分隔為培養段和控制段的培養室。適用於腫瘤學、細胞生物學、病毒研究細胞學等廣泛領域的研究。是現代醫學、醫藥工業等科研單位進行細胞移植、細胞培養、細菌培養的理想裝置。
2.自動生化分析儀
生化分析儀可為您進行較為全面的檢查。
主要包括:
①肝膽功能:了解肝膽功能,對肝膽疾病進行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及判斷預后。
② 腎功能:了解腎臟功能、電解質代謝及對腎臟疾病進行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及判斷預后。
③ 血脂測定:了解血漿膽固醇、甘油三脂等指標的含量,對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進行輔助診斷,了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嚴重程度。
④ 心肌酶測定:心肌炎症、心肌損傷、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輔助診斷。
3.血液分離機
血液分離機主要用於治療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外周幹細胞移植、血栓性血小板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治療見效快、副作用小、減輕人痛苦,是患者的福音。

常規科室

部門科室
精神科
北京軍區精神衛生研究中心
神經內科
細胞治療中心
生物診治中心 
北京軍區精神衛生研究中心
醫院環境
醫院環境
精神病科建於1953年,展開230張,為全軍編製床位最多的精神病專科,由五個病區、立體定向手術室、配套檢查治療室、實驗室四部分組成,擔負著解放軍駐京部隊及華北戰區駐軍官兵、家屬子女的精神病防治任務。現為北京軍區精神衛生研究中心,北京軍區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中心技術實力雄厚,擁有多名在全軍精神病專業及精神病基因研究領域知名度較高的專家隊伍,護理隊伍過硬,因工作突出,多科多人獲榮譽稱號或授獎。中心設備先進,專用設備總值達1000餘萬元。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實驗室,可滿足精神疾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精神病研究先後得到國家和全軍課題的多項資助,首次在國內外建立精神分裂症永生化細胞和DNA庫,被列入“十五”全軍面上課題。目前進行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的基因定位、克隆和致病基因的功能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有望開闢精神疾病基因診斷、治療的新途徑,前景廣闊。在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神經症、情感性精神障礙、心因性精神障礙、老年性精神障礙、兒童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診斷治療上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腦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障礙、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酒精、毒品等濫用伴發精神障礙的病人,療效顯著;腦立體定向治療難治性精神病,獲得滿意效果,已使多名患者重返工作崗位;廣泛開展了心理諮詢、評估和心理治療工作,治療方法個性化。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8項。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成立於1983年。現有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醫師2人。主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均經過神經內科系統培訓,具有很高的臨床水平。對腦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癲癇、脫髓鞘疾病、萊姆病、神經症等疾病的診治,經驗豐富。張小澍主任,曾留學日本,在腦血管病基礎研究、痴獃臨床基礎研究方面的成果,先後獲得7項軍隊科技進步獎;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癲癇、脫髓鞘疾病、部分神經系統疑難疾病,具有豐富的診治經驗。夏秀華副主任醫師對腦血管病、神經-肌肉疾病、癲癇、脫髓鞘疾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經驗豐富,萊姆病研究成果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劉宇副主任醫師曾在解放軍總醫院進修,系統掌握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技術。劉紅娟主治醫師(碩士)、魏莉(碩士)主治醫師臨床工作多年,也具有相當豐富的臨床經驗。
細胞治療中心
解放軍261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擁有一批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並聘用多位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及經驗的生物學博士、國內知名專家作為兼職研究員。建立符合GMP標準的實驗室,配置有流式細胞儀、高壓液相色譜儀、全自動血細胞分離機、大容量血液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儀、熒光分光光度儀、多功能顯微鏡、熒光倒置顯微鏡等高精尖醫療設備。
通過中心臨床專家多年努力和鑽研下,並與國內外先進的細胞研究所合作下。該中心具備細胞體外鑒別分離純化、培養。擴增等多種組織工程技術手段,在細胞免疫療法治療惡性腫瘤,多能細胞治療肝硬化、糖尿病(足)、股骨頭壞死、小兒腦癱、脊髓損傷等臨床運用領域已處於領先地位,成功為眾多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質量。細胞治療中心的宗旨是通過細胞工程高新技術為廣大患者服務。細胞治療中心將以精湛的醫術、先進的設備、為每位就醫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
腫瘤治療的新模式——細胞生物免疫療法 + 微創消融技術 + 分子靶向治療
治療範圍:肝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子宮癌、食道癌、大腸癌、直腸癌、口腔癌、舌癌、胃癌、膽管癌、腦癌等惡性腫瘤。
細胞療法——治療各種細胞損傷性疾病的前沿技術
治療範圍:肝硬化、腦癱、糖尿病(足)、股骨頭壞死、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閉塞性脈管炎、心肌梗死、心血管病、腎衰、免疫系統疾病、抗衰老等。
生物診治中心
北京解放軍261醫院生物技術診斷與治療中心經總後衛生部批准,是可進行臨床基因檢測及生物細胞技術臨床治療肝病的首批單位。解放軍261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和國內多家權威科研機構,歷經多年研究,建立起了一整套查、治、評三位一體的科學治療肝病技術體系。通過高通量HBV基因突變體系確定乙肝患者的患病狀態,使用體細胞療法治療乙肝並用可視化的HBV生物晶元療效評估體系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全面評估。生物治療是近十多年來在分子生物學、分子免疫學、腫瘤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體細胞治療則是生物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主要的免疫學治療方法。運用體細胞治療肝病這一高新技術,能有效的清除血液中和肝細胞中的HBV。這種治療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即針對患者自身所感染病毒的類型及個體HBV基因分析,實現了個體化治療、靶向清除而不損傷正常肝細胞。
骨科診療中心
骨科診療中心創建較早,歷史悠久,是解放軍261醫院的重點科室。中心彙集一批學識淵博、技術精湛、造詣頗深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多年來,治癒了北京及全國地區數萬名骨病患者。中心斥巨資從國外引進德國椎間孔鏡脊柱微創系統、“樞法模椎間盤鏡手術系統”、C型臂術中透視機、“髖關節鏡手術系統”、“膝關節鏡手術系統”、攜帶型C線透視機、“脈衝式皮激光椎間盤減壓系統”、“椎體成型系統”、”“經皮穿刺椎間盤介入切吸系統”、CPM關節功能康復器、骨折癒合儀等專業設備,為中心形成微創、快速、徹底的診治優勢奠定了基礎。
中心擁有多個大型多功能微創手術室,數位資深骨科專家通過“行醫唯德,患者至上”的醫療理念,運用先進技術施治,治療範圍涉及整個骨科領域。脊柱方面,開展頸椎病、腰椎病、脊柱側彎病、創傷骨科病等疾病的治療;關節方面,開展肩關節病、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膝關節病、踝關節病等疾病的治療。
中心以“創傷小,破壞輕,痛苦少,恢復快”作為微創理念,引進了椎間孔鏡、MED、關節鏡、胸腔鏡等一系列微創設備,掌握了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等多項新型脊柱外科微創技術,採用激光針刀和刃針等特種針法,實施多項高、精、尖的微創技術治療疑難骨病。微創技術侵害性小、出血量少、疼痛減輕,術后復原更快,可以縮短患者術后住院天數,減少醫療費用,節省總體支出,讓每一位患者享受到261醫院骨科診療中心微創技術帶來的舒適與高效。
眼科
在二六一醫院的眾多科室之中,眼科無疑是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室之一。從當年幾乎沒有任何儀器,發展到如今,已經是擁有美國威視S4準分子激光治療儀、德國萊卡F844眼科顯微鏡、海德堡HRA+OCT激光造影聯合頻域OCT等國際領先的儀器設備,以及國際標準建設的層流凈化手術室。醫院重點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眼科現有主任、副主任醫師多名,都為眼科碩士或以上學歷,多位特邀權威專家,並承擔數項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研究。
眼科中心目前已經能開展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各類複雜疑難眼底病手術、青光眼手術、各種眼腫瘤、斜視矯正、眼外傷、眼整形、角膜移植和義眼植入美容手術等業務項目;其中白內障治療、玻璃體切割手術、淚道手術都處於全軍領先地位。手術治療近視與世界保持同步發展。目前醫療技術發達,眼科疾病治療的進展也是在不斷改善。例如,白內障治療在幾十年間從摘除白內障保住眼球到成熟後手術恢復視力,再到現在的無需成熟即可手術恢復完美視力。在80年代眼睛近視就只有配鏡的一種方式,現在通過準分子激光近視治療手術,只需要十幾分鐘就可以告別近視恢復清晰視界。保持與最新的醫療技術同步發展是二六一眼科宗旨,只有堅持這一宗旨,才可以更好的服務與軍民大眾。

醫療設備


數字減影(血管照影機)
具有多種臨床用途,從通用的外周血管、神經血管到心臟專用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療,從骨科到消化道等非血管性檢查治療到疼痛治療,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可使心臟左、右冠狀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顯影,以明確病變的部位、範圍及程度,有助於診斷和治療。
美國GE螺旋CT
螺旋CT與柯達全自動乾式激光照相系統、可進行頭顱、胸腹部、四肢骨骼、軟組織等全身CT檢查
與診斷,同時擁有支氣管模擬內鏡與三維立體成像技術,呈現高清晰度、低輻射、數字成像的特點沒,並可進行周圍血管和腫瘤的介入治療與術前栓塞,如:各種腫瘤的介入性栓塞、化療、對急性腦血管栓塞病人的溶栓治療等,以減少術中出血,使手術更安全。
核磁共振
該院新引進美國GE公司的核磁共振成像設備。該設備具有性能穩定、功能強大、快速掃描、圖像清晰度高、高分率等特點。在中樞神經系統、骨關節病、腫瘤等疾病的診斷上得到廣泛應用。
腦立體定向儀
腦立體定向手術治療難治性精神病,目前不僅能做到腦內靶點的精確定位,而且可依據治療的需要作
靶點部分毀損,並能夠採用射頻技術製作不同形態大小的毀損灶,既達到治療的目的,又保留了手術靶點的其他功能,使現代腦立體定向技術真正做到了微創,使手
術變得更安全,手術併發症明顯降低,成為難治性精神病可供選擇的有效治療方法並獲得了滿意療效。

醫護團隊


祝揚主任醫師現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執委會執委,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海淀區醫學會副會長,北京女醫師協會理事,中國法醫學會鑒定專家,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及中華學會消化分會會員。血液科:擅長各種貧血、再障、白血病、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血液系統疾病的治療及內窺鏡的檢查技術。
刑利和主任醫師獲傳染病學博士學位,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細胞治療學碩士生導師,北京細胞治療中心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副教授、全軍預防醫學技術委員會預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張家口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細胞治療中心
李丁
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擔任社會學術職務:北京細胞治療中心生物技術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北京軍區生物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北京軍區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科管委細胞科技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碩士生導師、河北北方學院碩士生導師、湖北醫藥學院客座教授、陝西省中醫學院特聘副教授、美國繼續教育學院(AACNE)特聘講師、《生物技術通訊》常務理事、《中華臨床醫師雜誌》審稿專家。生物診療中心
聶昭華
主任醫師主任消化呼吸科:擅長消化呼吸疾病及消化內鏡的診斷和治療,精於內鏡下微創治療技術。
周曉東
主任醫師醫學碩士醫務副院長消化呼吸科:診治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潰瘍性結腸炎、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腫瘤及常規內窺鏡檢查、鏡下診治等。
齊躍
副主任醫師主任、心腎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應用心臟導管介入技術治療較嚴重的心臟病,對心、腎、中毒等疾病的救治經驗豐富。解決專科複雜疑難問題能力強。

獲得榮譽


1964年3月被國防部授予艱苦奮鬥的261醫院榮譽稱號,並榮立集體一等功,使醫院成為60年代全軍宣傳的四大典型之一。國家衛生部為醫院頒發了繼承革命傳統,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全心全意為傷病員服務的獎狀。“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造福患者為樂。”醫院歷屆黨委始終用艱苦奮鬥精神建院育人,激勵著一代代261人克服困難,奮勇前進,推動著醫院建設不斷進步。醫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神經內外科、精神病科、生物治療等為特色的現代化三級綜合醫院。醫院地處北京市海淀區上庄鎮,佔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現為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機構、北京市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白求恩軍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柯隸華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北方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也是多所軍內外醫學院校定點實習醫院。目前展開專業40餘個,床位800張。擁有梅桂森、袁玉民、王曉慧、李秀珍等一大批國內知名專家和學科帶頭人。
新形式下,醫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賦予艱苦奮鬥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醫院全面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相繼建成了六個中心:即全軍精神疾病診治中心、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鬱症重點專病中心、軍區精神衛生研究中心、軍區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軍區基因診斷與生物治療中心、軍區心理衛生中心。實現了多個突破:即針刺治療癔癱居於國際先進水平,建成了世界首家精神分裂症永生細胞庫和國內首家精神分裂症DNA庫,率先開展的精神分裂易感基因定位研究,填補了中國人精神疾病基因研究的空白,軍區精神疾病司法鑒定中心是軍內唯一一家掛牌的鑒定機構。醫院先後被中國醫療衛生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等單位聯合評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姓十大放心醫院,全軍為部隊服務先進醫院,軍區基層全面建設先進旅團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2次,湧現出一大批全國先進典型。
醫院擁有磁共振(MRI)、伽瑪刀、數字減影設備(DSA)、螺旋CT、CR、三維腦超、全自動生化儀等多種先進的醫療設備。投資新建的門診大樓以及配套的現代化的病房大樓,舒適的休養環境,將會為您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醫院地址


自駕車去往261醫院的行車路線:八達嶺高速路沙河出口,前行到沙陽路口向西約4公里,路旁見有指示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