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絠是漢語漢字,拼音是gǎi、ǎi,基本含義:1、a. 引弦開弓。 b. 弦。 c. 解開繩索。2、冠卷。

絠的常見組詞有絠戌。

基本意義


繁體部首:糸,部外筆畫:6,總筆畫:12
五筆:86&98:XDEG 倉頡:VFKB
筆順編號:554444132511 四角號碼:249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D60

部首筆畫


部首: 糹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五筆86: xdeg
五筆98: xdeg
倉頡: vfkb
筆順編號: 554444132511
四角號碼: 24927
鄭碼: zgq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D60

基本字義


● 絠
gǎiㄍㄞˇ
◎ 引弦開弓。
◎ 弦。
◎ 解開繩索。
● 絠
ǎi ㄞˇ
◎ 冠卷。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糹字部】絠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廣韻》古亥切《集韻》已亥切,????音改。《說文》彈彄也。《廣韻》解繩。《類篇》一曰冠卷。

說文解字


【卷十叄】【糹部】絠
彈彄也。從糹有聲。弋宰切,古亥切
彈彄也。彈者,開弓也。彄者,弓弩專弦所凥也。弦與弓弩於發矢時相離,是名絠。從糹。有聲。弋宰切。又古亥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