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色真菌病

著色真菌病

著色真菌病是皮膚深部組織的慢性真菌病,屬於良性病變,不多見。中青年多見,男性多於女性。我國以廣東、廣西、山東、河南等省多見。本病是由多種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這些微生物棲居於泥土及腐朽樹木等處,可經皮膚的微小創傷侵入。主要表現初期為單個丘疹,后擴大為暗紅色結節或斑塊,形成散在的衛星狀損害(圖1)。主要的治療方法外科治療,物理療法,藥物治療。常見合併症有瘢痕攣縮、象皮腫、繼發細菌感染、繼發鱗狀細胞癌、腦膜炎等。早期治療效果好,但治癒率低,療程長,複發率高。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著色真菌病主要由於暗色孢科真菌引起。
● 本病有暗色孢科真菌引起,這些微生物存在於泥土和腐爛的植物上,通過破損皮膚處侵入人體,引起感染。
● 常見於戶外運動和赤足者(如農業、林業勞動者)。

癥狀


● 著色真菌病患者除了有感染史,還會出現相應的癥狀。
● 戶外活動和赤足者有局部外傷病史。
● 破損處出現小丘疹,以後逐漸增大為結節,表面破潰、溢液、溢膿、結痂,損害擴展融合。典型表現呈疣狀或菜花狀境界清楚的斑塊或結節,中心消退,形成瘢痕,周圍進展,可形成散在的衛星狀損害。
● 此病自覺癥狀輕微,可有微癢感,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疼痛。好發於四肢暴露部位。

檢查


● 著色真菌病可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病理學檢查進行確診。

體格檢查

● 破損處出現小丘疹,以後逐漸增大為結節,表面破潰、溢膿、結痂,損害擴展融合。典型表現呈疣狀或菜花狀境界清楚的斑塊。

實驗室檢查

● 直接鏡檢
● ●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找到硬殼小體,這對本病有很重要的診斷價值。
● 培養檢査
● ●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用於確定診斷及鑒定致病菌種。
● 血清抗體檢査
● ● 用免疫沉澱法和雙向瓊脂擴散法均可檢測出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其滴度可與感染程度及預后相關。

病理學檢查

●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確診本病的性質。

診斷


● 醫生可通過外傷史、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病理學檢查進行診斷。
● 患者外傷病史。
● 破潰處有小丘疹,逐漸擴大成結節或斑塊,可見衛星狀損害。
● 直接鏡檢:可以找到單個或成對成簇的棕色厚壁多分隔的硬殼小體,直徑4~12μm,有重要診斷價值。
● 培養檢査:將標本接種於含抗生素的沙保瓊脂基上,25~36℃培養4周,一般1~2周后可見卵圓形灰黑色或墨黑色絲狀菌落。在馬鈴薯瓊脂或玉米瓊脂基上生長良好,產孢豐富,可供鑒定。
● 血清抗體檢査:用免疫沉澱法和雙向瓊脂擴散法均可檢測出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其滴度可與感染程度及預后相關。
● 病理學檢查:皮膚損害組織病理檢査為慢性非特異性化膿性肉芽腫,在表皮有假上皮瘤樣增生,真皮中有微膿瘍形成及纖維化,在膿腫及多核巨細胞中可見棕色厚壁真菌孢子。

鑒別診斷


● 著色真菌病單從癥狀上,很難進行確診,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后才能確診。
● 需要與本病鑒別的疾病包括孢子絲菌病、皮膚結核病、皮膚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等。
● 需通過實驗室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診斷。

治療


● 著色真菌病治療包括外科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

外科治療

● 主要是局部切除,適用於早期孤立性的損害,廣泛深部切除后一般不易複發。對於大面積損害者可在服藥治療后1~2個月行大面積切除和皮膚移植術。

物理療法

● 根據病原體不耐高溫的特點行局部加熱療法,以抑制其生長繁殖。冷凍、激光、X線照射、電燒灼等方法均可應用於小面積的皮損。有應用藥物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此病取得成功的報道。

藥物治療

● 可局部選用0.25%兩性黴素B溶液進行損害內注射,或3~6mg/ml的兩性黴素B溶液外擦。系統用藥首選伊曲康唑,也可選用特比萘芬、兩性黴素B。兩性黴素B適用於損害廣泛、病情頑固、多種治療均失敗的病例,可與氟胞嘧啶合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聯合治療對於單葯治療無效者顯示了良好的療效,且耐受性好。

危害


● 影響外貌,美觀。
● 阻塞淋巴管發展為慢性淋巴水腫或象皮病。
● 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慢性纖維性腦膜炎。

預后


● 早期治療效果好,此病治癒率低,療程長,複發率高。

預防


● 進行戶外作業時做好防護避免外傷。
● 出現上述癥狀及時就診,早診斷、早治療。

參考文獻


● [1] 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王寶璽。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皮膚病學。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
● [3] 方洪元,邢衛斌,張秉新。實用皮膚性病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